-
捏脊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捏脊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0月本院96例RRTI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捏脊疗法。2组均治疗8周,随访8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 +、CD8 +水平和CD4 +/CD8 +比值。观察随访期间RRTI发作次数,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45/48)、对照组为81.25%(39/4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3.43, P=0.064)。观察组治疗后咳嗽、疲乏、气短懒言、自汗积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95、9.64、7.68、8.34, P<0.0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D4 +水平及CD4 +/CD8 +比值升高( P<0.01),CD8 +水平降低( P<0.01),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反复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 t=10.60, P<0.01)。 结论:捏脊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提高RRTI患儿的抗病能力,减少RRTI次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隐结构结合系统聚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常见证候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分布及特征,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20年2月24日前公开发表的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及证候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Lantern 5.0和SPSS 20.0软件,运用隐结构法和系统聚类分析,结合证候及其相关症状的频次及构成比,分析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及症状特征。结果:纳入诊疗方案及相关文献42篇,包括212条证候记录。基于频数>10次的53个症状建立隐结构模型,得到隐变量;结合医学专业知识,对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最终得到14个隐变量,综合聚类为7个证候,包括邪热犯肺证、内闭外脱证、湿热蕴肺证、气阴两虚证、疫毒闭肺证、寒湿郁肺证、肺脾气虚证。对频数>10次的53个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14个公因子;提取每个因子中因子载荷系数≥0.3的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得到6个有意义的症状组合,并根据每个症状组合推断出6个潜在证候,分别为疫毒闭肺证、邪热犯肺证、气阴两虚证、内闭外脱证、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对证候频数的描述显示,纳入文献涉及证候25个,其中构成比≥5%的证候有内闭外脱证(14.62%)、疫毒闭肺证(13.68%)、湿热蕴肺证(12.74%)、肺脾气虚证(10.85%)、寒湿郁肺证(8.50%)、气阴两虚证(8.50%)、邪热犯肺证(8.02%)、湿遏肺卫证(5.66%);涉及症状87个,累计频次2 838次,包括苔腻(5.25%)、发热(4.83%)、舌红(4.37%)、脉数(3.74%)、乏力(3.46%)等。根据以上结果总结出新冠肺炎常见证候及其主要症状分别为:① 邪热犯肺证:发热、咳嗽、咽干、头痛、周身酸楚、大便秘结等;② 寒湿郁肺证:恶寒、周身酸楚、呕恶、脘腹胀满、便溏等;③ 湿热蕴肺证:咳嗽、痰黏难咯、纳呆、渴不欲饮、大便秘结等;④ 疫毒闭肺证:发热、咳嗽、痰黄、喘促、憋气、口唇青紫等;⑤ 内闭外脱证:神昏、烦躁、憋气、汗出肢冷、口唇青紫等;⑥ 气阴两虚证:干咳、自汗、乏力、口干渴、手足心热、便溏等;⑦ 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自汗、乏力、呕恶、便溏等。结论: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有邪热犯肺证、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疫毒闭肺证、内闭外脱证、气阴两虚证及肺脾气虚证等,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补脏泻腑、益气养阴法针刺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补脏泻腑、益气养阴法针刺辅助治疗T2DM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T2DM气阴两虚证患者5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降糖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脏泻腑、益气养阴法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水平,免疫比浊法测血清CRP水平,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空腹血糖(FPG)、2 hPG、HbAlc及TC、TG、HDL-C、LDL-C水平,计算BMI,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5.9%(22/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96, P<0.01)。针刺组治疗后倦怠乏力、口燥咽干、自汗盗汗、气短懒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6.02、4.31、4.34、3.63, P值均<0.01)。针刺组血清CRP水平治疗后21、48 d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4.36、-3.75, P值均<0.01)、IL-6水平治疗后14、21、28 d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92、-5.35、-8.71, P值均<0.01)。针刺组治疗后血清TC[(4.62±0.68)mmol/L比(5.56±0.72)mmol/L, t=5.16]、TG[(1.48±0.42)mmol/L比(2.12±0.89)mmol/L, t=3.55]、LDL-C[(2.48±0.84)mmol/L比(3.02±0.95)mmol/L, t=2.32]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HDL-C[(1.39±0.27)mmol/L比(1.26±0.22)mmol/L, t=-2.02]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针刺组血清FPG水平治疗后21 d[(6.12±0.67)mmol/L比(6.57±0.61)mmol/L, t=-4.96]、28 d[(5.78±0.52)mmol/L 比(6.49±0.58)mmol/L, t=-2.70]低于对照组( P<0.01),2 hPG水平治疗后14 d[(10.23±1.06)mmol/L比(11.76±1.34)mmol/L, t=-4.87]、21 d[(9.05±0.98)mmol/L比(10.53±1.24)mmol/L, t=-5.10]、28 d[(7.45±0.69)mmol/L比(9.31±0.78)mmol/L, t=-9.71]及HbA1c水平治疗后14 d[(7.93±0. 86)%比(8.52±0.97)%, t=-2.47]、21 d[(7.63±0.85)%比(8.15±0.92)%, t=-2.26]、28 d[(6.47±0.51)%比(7.51±0.62)%, t=-7.05]低于对照组( P<0.01),BMI[(22.13±1.57)kg/m 2比(24.16±1.82)kg/m 2, t=-4.59]治疗后28 d低于对照组( P<0.01)。 结论:补脏泻腑、益气养阴法针刺治疗可有效调节T2DM气阴两虚证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状态,改善中医核心证候及微炎症状态,协同降糖作用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陆鸿元运用五苓散加减辨治汗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陆鸿元教授认为,汗证主要病机在于膀胱气化不利,三焦水道输布失常,以肺失宣肃,脾失健运,肾失气化致阴阳失调,腠理不合,发为汗证;治疗应从整体出发,关键在于调节全身水液代谢,须把握"膀胱气化"及"三焦通调水道"2个关键点,治以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为主,佐以益气健脾、疏肝顺气、气血同调;用药可在五苓散基础上加减选用玉屏风散、桂枝龙骨牡蛎汤、柴胡疏肝散、甘麦大枣汤、酸枣仁汤等。附验案三则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补肾活血贴在老年气阴两虚挟瘀证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贴在老年气阴两虚挟瘀证糖尿病肾脏疾病受试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00例老年气阴两虚挟瘀证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数字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1例因皮肤破损终止试验)和对照组50例(3例转科终止试验)。观察组患者给予补肾活血贴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治疗10 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贴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治疗10 d,观察患者的主要症状记分及总体的证候积分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的症状记分[口干咽燥(0.06±0.24)分比(0.30±0.68)分]、自觉劳累[(0.49±0.76)分比(0.98±1.02)分]、自汗或动则汗出[(0.08±0.27)分比(0.32±0.69)分]、肢体麻木[(0.49±0.64)分比(0.83±0.93)分]、小便不畅[(0.20±0.53)分比(0.55±0.92)分]和总证候积分[(1.65±2.06)分比(3.36±2.53)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慢性肾脏病A2期观察组(20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下降有效率的平均Ridit值为0.595,高于对照组(20例)的0.4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补肾活血贴可改善老年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改善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可能有一定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固本调平汤辅助提高支气管哮喘吸入糖皮质激素降阶梯治疗成功率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联用固本调平汤对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CS)降阶梯治疗成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7月-2019年12月3个研究中心76例正在使用ICS的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2组患者均按2017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方案中推荐的降阶梯方案进行ICS减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固本调平汤。2组均治疗12周。统计顺利完成降阶梯治疗的患者例数;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并采用哮喘控制测试表(Asthma Control Test, ACT)评估哮喘控制情况,采用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SGR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肺功能仪检测FEV1、FVC、最高呼气流速(PEF),观察药物安全性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 (34/38),对照组为78.9%(30/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862, P=0.001)。治疗组治疗后日常活动受限、呼吸困难频率、早醒频率、急救药物使用频率、整体控制情况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860、-2.732、-2.262、-6.994、-9.562, P<0.01或 P<0.05);胸闷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自汗易感、纳差食少、腹胀便溏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265、13.175、8.350、14.750、6.950、22.344, P<0.05或 P<0.01) ;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 t=5.094, P<0.01)。治疗组治疗后PEF水平[(6.92±1.71)L比(5.84±1.22)L, t=-2.880]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固本调平汤可辅助提高哮喘ICS降阶梯治疗的成功率,有效改善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益气养阴解毒方治疗早期肺癌术后伴肺结节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益气养阴方治疗早期肺癌术后伴肺结节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2020年3-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76例早期肺癌术后伴肺结节气阴两虚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自入组后第1天起服用益气养阴解毒方。2组均治疗6个月,随访2年。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活动状态(ECOG PS)评分评估患者的活动状态;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百分比,ELISA法检测TGF-β水平。记录患者体重,观察治疗后体重变化。观察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及肺结节控制率。 结果:观察期间,治疗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3例,最终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完成本研究。治疗组治疗后气短[(0.27±0.07)分比(0.68±0.12)分, t=17.66]、自汗盗汗[(0.16±0.16)分比(0.79±0.16)分, t=16.55]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1);对照组治疗后失眠[(0.15±0.08)分比(0.54±0.13)分, t=15.52]评分低于治疗组( P<0.01)。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1.08%(30/37)、对照组为54.29%(19/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00, P=0.040);ECOG PS评分稳定率为89.19%(33/37)、对照组为82.86%(29/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9, P>0.05);治疗组体重增加及稳定率为88.10%(32/37)、对照组为62.86%(22/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6, P<0.05)。随访2年,治疗组肺结节控制率为91.89%(34/37)、对照组为65.71%(23/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47, P<0.01)。治疗组治疗后NSE[(12.54±2.52)ng/L比(13.85±2.71)ng/L, t=-2.12]、TGF-β[(218.38±102.63)ng/L比(301.24±193.69)ng/L, t=-2.29]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CD3 + T淋巴细胞[(70.60±7.90)%比(65.99±9.27)%, t=2.32]百分比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方可延缓早期肺癌术后伴肺结节患者肺结节生长,并具有增加体重,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具有潜在防治早期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滋肾健脾生津方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唾液分泌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滋肾健脾生津方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head and neck cancer, HNC)治疗后唾液分泌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HNC放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于放疗第1天起含漱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滋肾健脾生津方。2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卡氏(Karnofsky, KP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收集基础唾液总量,计算基础唾液流速,检测唾液pH值,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28/30)比66.7%(20/30), χ2=7.504]高于对照组( P=0.023)。治疗后,观察组基础唾液流速[(0.66±0.06)ml/min比(0.53±0.07)ml/min, t=4.532]、唾液pH值[(6.45±0.25)比(5.51±0.23), t=4.382]高于对照组( P<0.05);神疲乏力、咽干口燥、自汗盗汗、口腔黏膜疼痛红肿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4.873、4.572、4.419、4.754, P值均<0.05);KPS评分高于对照组( t=6.552, P<0.01);生活质量总改善率[83.3%(25/30)比63.3%(19/30), χ2=6.955]高于对照组( P=0.031)。 结论:滋肾健脾生津方可改善HNC放疗患者的唾液分泌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玉屏风颗粒及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粉尘螨滴剂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及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粉尘螨滴剂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疗效,并分析对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Th1/2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IL-4、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将揭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CSU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 n=49)和对照组( n=48),对照组采用玉屏风颗粒及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粉尘螨滴剂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gE、IL-4、IL-2、IFN-γ水平的影响。 结果:连续治疗12周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88% vs 77.08%, P<0.05)。治疗后两组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生活质量评分(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且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E、IL-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IL-2、IFN-γ较治疗前升高( P<0.05),且研究组IgE、IL-4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IL-2、IFN-γ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皮肤瘙痒、自汗、神疲乏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且研究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风团数量、直径、出现频率均显著减小( P<0.05),持续时间缩短( P<0.05),且研究组风团数量、直径、出现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粉尘螨滴剂联合玉屏风颗粒及枸地氯雷他定治疗CSU效果较佳,可有效纠正Th1/2表达因子的失衡,改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治疗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府逐瘀汤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保护及Cadherin-NrF2通路铁死亡交互作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保护及Cadherin-NrF2通路铁死亡交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气虚血瘀型心力衰竭患者100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50例患者为基础西医组,给予常规治疗;50例患者为血府逐瘀汤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3(IL-13)、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一氧化氮(NO)、胱抑素C(Cystatin C)、血栓素(TVB2)、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可溶性酪氨酸激酶受体AXL(sAXL)、可溶性基质溶素2(sST2)、亚铁离子(Fe 2+)水平,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mRNA表达情况,给予患者证候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血府逐瘀汤组IL-13[(7.63±1.85)ng/L]、ICAM-1[(41.71±6.25)ng/L]、Cystatin C[(0.61±0.17)ng/L]含量均较基础西医组低[(10.56±2.13)ng/L、(50.11±8.34)ng/L、(1.03±0.22)ng/L]( t=7.34、5.69、10.68,均 P < 0.05);血府逐瘀汤组sCD40L[(14.61±1.19)μg/L]、TVB2[(40.18±7.24)ng/L]含量均较基础西医组低[sCD40L(16.03±1.47)μg/L、TVB2(53.37±10.16)]ng/L( t=5.30、7.47,均 P < 0.05),血府逐瘀汤组NO[(59.92±6.16)μmol/L]含量较基础西医组高[(53.17±5.49)μmol/L]( t=5.78, P < 0.05);血府逐瘀汤组Fe 2+[(0.23±0.08)μg/L]含量较基础西医组高[(0.16±0.05)μg/L]( t=5.24, P < 0.05),血府逐瘀汤组VE-Cadherin[(3.02±0.72)ng/L]、NrF2 mRNA[(2.11±0.43)]、GPX4 mRNA[(4.65±0.74)]含量均较基础西医组低[(4.34±1.05)ng/L、(2.93±0.56)、(5.16±0.88)]( t=7.33、8.21、3.13,均 P < 0.05);血府逐瘀汤组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62.48±6.09)μg/L]、sST2[(0.98±0.24)ng/L]、sAXL[(42.16±7.54)ng/L]水平均较基础西医组低[(70.96±8.15)μg/L、(1.57±0.46)ng/L、(56.11±10.02)ng/L]( t=5.89、8.04、7.86,均 P < 0.05);血府逐瘀汤组气短或喘息[(1.06±0.24)分]、心悸[(0.92±0.15)分]、乏力[(0.75±0.17)分]、语声低微[(0.68±0.16)分]、自汗[(0.83±0.21)分]、倦怠懒言[(0.73±0.20)分]、活动易劳累[(0.66±0.14)分]、面色或口唇紫暗[(0.61±0.16)分]评分均较基础西医组低[(1.65±0.49)分、(1.15±0.27)分、(1.16±0.31)分、(1.12±0.29)分、(1.28±0.32)分、(1.28±0.37)分、(1.01±0.21)分、(0.96±0.25)分]( t=7.64、5.26、8.20、9.39、8.31、9.24、9.80、8.33,均 P < 0.05);血府逐瘀汤组总有效率较基础西医组高[96.00%(48/50)比88.00%(44/50)]( Z=1.91, P < 0.05)。 结论:给予心力衰竭患者血府逐瘀汤治疗,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节Cadherin及NrF2通路,减少氧化应激损伤,进一步抑制铁死亡,降低Galectin- 3、sST2、sAXL水平,保护心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