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吞噬和细胞运动蛋白2对胰腺癌细胞趋化性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吞噬和细胞运动蛋白2(ELMO2)对胰腺癌细胞株人源胰腺癌细胞系-1(PANC-1)的趋化运动能力、细胞黏附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应用小干扰RNA技术对PANC-1中ELMO2蛋白进行敲减。采用配对设计方法,分为ELMO2蛋白敲减组、阴性敲减链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建立不同浓度的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浓度梯度,应用趋化运动实验、细胞黏附实验和细胞侵袭实验来研究ELMO2蛋白对细胞迁移运动能力、趋化运动能力和转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对ELMO2蛋白与G蛋白阿尔法亚基i2蛋白(Gαi2)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组间比较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结果:将RNAi干扰链转染进入PANC-1细胞株,细胞中ELMO2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在趋化因子浓度为10 μg/L时,实验结果显示,敲减组定向跨膜的移动细胞数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36.67±1.21)个比(75.67±1.76)个, t=18.270,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趋化因子浓度为10 μg/L的条件下,实验结果显示,敲减组细胞黏附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0.47±0.02)%比(0.79±0.01)%, t=19.850,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化因子CXCL12浓度为10 μg/L时,实验结果显示,敲减组穿越基质胶的细胞数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侵袭能力明显减弱[(84.33±2.03)个比(132.00±0.58)个, t=22.610,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构建吞噬与细胞运动蛋白2的过表达质粒(代号质粒362)载体,在Flag标签蛋白抗体的免疫沉淀物中发现Gαi2蛋白的条带。 结论:ELMO2蛋白的敲减可以减弱胰腺癌细胞的趋化运动能力、黏附能力和侵袭能力。外源性免疫共沉淀试验结果表明,ELMO2蛋白与Gαi2蛋白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孕激素和脂联素分子受体3在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介导的食管-胃交界腺癌转移中的功能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孕激素和脂联素分子受体3(PAQR3)在食管-胃交界腺癌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食管-胃交界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PAQR3、转化生长因子(TGF)-β等蛋白表达水平。食管-胃交界腺癌细胞株及人正常胃黏膜和食管黏膜细胞株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60例食管-胃交界腺癌(Siewert Ⅱ型)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取自于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手术患者;以食管-胃交界腺癌细胞系(OE19)和近端胃癌细胞系(NCI-N87)为模型细胞株建立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标签过量表达野生型PAQR3的稳定细胞株及相对应的过表达GFP的对照细胞株,通过一系列体外实验,检查过表达PAQR3对食管-胃交界腺癌细胞生长、转移和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行配对 t检验。 结果:与无转移组比较,转移组肿瘤组织中PAQR3、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显著下调(正常组织比肿瘤组织PAQR3 IHC平均分数为2.9比7.0, χ2=32.000,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GF-β、卷曲蛋白(Twist)、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上调[无转移组比转移组PAQR3 IHC平均分数为5.2比0.7, χ2=28.000, P<0.05;无转移组比转移组E-cadherin IHC平均分数为4.1比0.9, χ2=11.600, P<0.05;无转移组比转移组TGF-β IHC平均分数为1.4比7.0, χ2=42.400, P<0.05;无转移组比转移组Twist IHC平均分数为6.4比11.2, χ2=9.700, P<0.05;无转移组比转移组Vimentin IHC平均分数为6.0比11.3, χ2=8.700,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此过程伴随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量变化,以OE19细胞为例,与OE19-Vector比较,OE19-PAQR3 OV组中N-钙黏蛋白(N-cadherin)下调0.42倍( χ2=10.200, P<0.05)、蜗牛蛋白(Snail)下调0.38倍( χ2=9.700, P<0.05)、Twist蛋白下调0.32倍( χ2=8.400, P<0.05)、Vimentin蛋白下调0.29倍( χ2=14.300, 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1.9倍( χ2=13.200,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下调0.36倍( χ2=7.900, P<0.05)、MMP-9下调0.31倍( χ2=8.70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GF-β/Smad通路关键蛋白分子Smad2/3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Smad2/3蛋白下调0.94倍( χ2=15.500, P<0.05),而p-Smad2下调0.24倍( χ2=14.300, P<0.05)、p-Smad3下调0.19倍( χ2=12.600, P<0.05)和TGF-β1下调0.21倍( χ2=9.700,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PAQR3在食管-胃交界腺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下调;PAQR3可抑制食管-胃交界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等生物学作用,起着抑癌基因功能;PAQR3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食管-胃交界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换过程,并参与抑制食管-胃交界腺癌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第331位泛素化位点突变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第331位泛素化位点突变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标签的TRAF6基因表达质粒的慢病毒(pCDH-3×FLAG-TRAF6)和突变质粒慢病毒(pCDH-3×FLAG -TRAF6-331mut)分别感染结直肠癌细胞SW480和HCT116,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感染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RAF6和TRAF6-331mut在细胞中的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TRAF6组和TRAF6-331mut组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TRAF6和TRAF6-331mut与泛素的赖氨酸结合位点K48和K63的泛素化作用,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TRAF6和TRAF6-331mut对核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活蛋白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病毒成功感染结直肠癌细胞。Western blot检测显示,TRAF6和TRAF6-331mut在结直肠癌细胞中成功表达。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到第4天,TRAF6-331mut组HCT116和SW480细胞的 A值分别为1.89±0.39和1.88±0.24,均低于TRAF6组(分别为2.09±0.12和2.17±0.45, P值分别为0.036和0.01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TRAF6-331mut组HCT116和SW480细胞的克隆数分别为(120±14)个和(85±14)个,均低于TRAF6组[分别为(190±21)个和(125±13)个, P值分别为0.001和0.002]。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48 h后,TRAF6-331mut组HCT116和SW480细胞的伤口愈合距离百分比分别为(31±12)%和(33±14)%,均低于TRAF6组[分别为(43±13)%和(43±7)%, P值分别为0.005和0.009]。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TRAF6-331mut组HCT116和SW480细胞的迁移数分别为(104±13)个和(107±12)个,均低于TRAF6组[分别为(172±19)个和(138±16)个, P值分别为<0.001和0.002]。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TRAF6-331mut组HCT116和SW480细胞的穿膜数分别为(103±17)个和(92±13)个,均低于TRAF6组[分别为(177±20)个和(127±18)个, P值分别为0.008和0.009]。免疫共沉淀法检测结果显示,在与K48共转染的293T细胞中,被TRAF6-331mut下拉的K48链泛素蛋白的表达量为0.57±0.19,低于野生型TRAF6下拉的K48链泛素蛋白的表达量(0.84±0.04, P=0.014);在与K63共转染的293T细胞中,被TRAF6-331mut下拉的K63链泛素蛋白的表达量为0.31±0.13,低于野生型TRAF6下拉的K63链泛素蛋白的表达量(0.89±0.08, P<0.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TRAF6-331mut-HCT116细胞中NF-κB、p-NF-κB和p-AP-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3±0.08、0.42±0.08和0.60±0.07,低于TRAF6-HCT116细胞(均为1.00±0.00, P值分别为0.002、<0.001和<0.001),AP-1蛋白表达水平为0.89±0.06,与TRAF6-HCT116细胞(1.0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1);TRAF6-331mut-SW480细胞中NF-κB、p-NF-κB和p-AP-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50±0.06、0.51±0.04和0.48±0.02,低于TRAF6-SW480细胞(均为1.00±0.00,均 P<0.001),AP-1蛋白表达水平为0.90±0.06,与TRAF6- SW480细胞(1.0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87)。 结论:TRAF6基因第331泛素化位点突变可能阻止了TRAF6与泛素赖氨酸位点K48和K63的结合,进而影响下游NF-κB和MAPKs/AP-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深度学习的舌象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意义 应用深度学习技术达到舌象分析自动化的目的,为中医舌象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推进中医诊疗技术现代化进程.方法/过程 构建以区域关联性为基础、引入标签松弛技术的语义分割损失函数,显式约束舌象分割模型学习局部区域各像素关联性的同时,对错误标签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从舌象特征中内含的颜色相关性潜在先验出发,在模型构建阶段将舌象特征仅解耦为两类下游多标签分类任务,在加速模型拟合的同时有效降低模型复杂度.结果/结论 在自建数据集上验证算法有效性,舌象分割MIoU指标为96.57%,舌象分析宏F1值、平均准确率分别为88.58%、82.59%.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竹纤维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和甲醛在酸性条件下的迁移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通过研究竹纤维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和甲醛在酸性条件下的迁移规律,讨论影响迁移水平和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对该类产品的安全管理提供建议.方法 采集市场上不同品牌且明确标识含有竹纤维的密胺餐具14种(包括婴幼儿餐具),选择10%(V/V)乙醇和4%(V/V)乙酸,按照GB 5009.156-2016的方法浸泡餐具,再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31604.15-2016和GB 31604.48-2016开展酸性条件下的迁移试验研究.结果 竹纤维密胺餐具在接触4%(V/V)乙酸时,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迁移水平远高于10%(V/V)乙醇.对单个样品而言,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迁移趋势呈正相关的规律,且长期重复接触酸性较强的食品时迁移量超标的可能性更高.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两者的整体迁移水平逐渐升高,该规律在竹纤维添加量较高的制品中更为明显.结论 竹纤维密胺餐具中的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迁移规律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仍基本一致;其中三聚氰胺的迁移水平更能反映树脂的分解情况.该类产品长期重复接触酸性食品时三聚氰胺或甲醛迁移量超标的可能性更高,尤其对于婴幼儿产品.应加强标签标识及消费者指导,杜绝使用不合规原料,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SCFβ-TrCP泛素化降解TFAP4抑制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探究 SCFβ-TrCP泛素化降解转录因子激活增强子结合蛋白 4(transcription factor-activated enhancer-binding protein 4,TFAP4)对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肠腺癌细胞 SW480,分别用不同浓度的 MLN4924 处理24h,然后采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内源性 TFAP4 蛋白水平变化.在 MLN4924 处理的基础上,加入 CHX分别干预不同时间,检测TFAP4 的蛋白半衰期和泛素化水平差异.在 CHX 干预的 SW480 细胞中过表达带 FLAG 标签的 TrCP-1,探究 β-TrCP 对TFAP4 表达的影响,通过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实验检测过表达或敲低 β-TrCP 不是因为影响了其他信号通路而改变TFAP4 的水平.将TFAP4 上 135 位的E突变为A,139 位的S突变为A,然后在CHX干预的SW480 细胞中转染结构域突变的 TFAP4,测定 TFAP4 半衰期和泛素化水平变化.CK1/CK2/GSK3 磷酸化关键酶抑制剂对 SW480 细胞进行干预,Western blot法检测TFAP4 水平,随后检测CK2 抑制剂对TFAP4 泛素化水平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分析细胞迁移能力,通过Tran-swell实验分析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TFAP4 随着 MLN4924 处理浓度变化呈剂量依赖式增加,MLN4924 处理能够显著延长内源TFAP4 蛋白的半衰期,TFAP4 和 CK2 存在相互作用,CK2 抑制剂能降低 TFAP4 泛素化水平,蛋白的半衰期得到明显延长,敲低β-TrCP引起 TFAP4 的降解受到明显抑制,β-TrCP与 TFAP4 直接相互作用,并促进其被泛素化,TFAP4 中 E135A 和 S139A 位点突变延长其半衰期,沉默 β-TrCP能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结论 SCFβ-TrCP可能通过泛素化修饰降解 TFAP4,从而抑制结直肠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进而抑制肿瘤的浸润、转移,可为结直肠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基于CT图像的肺结核病灶治愈状态判定深度学习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基于CT影像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判定肺结核病灶的活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具有治疗前、中和后时间点的CT影像资料的肺结核治愈患者(102例),按照8∶2的比例将病灶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另外,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同一家医院前瞻性纳入肺结核治愈患者(72例),在治疗前、中和后时间点纳入CT资料作为独立验证集.通过迁移学习方式进行深度学习模型构建;采用掩膜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CNN)架构实现病灶自动分割及活动性判定.基于三维病灶标签进行模型训练,通过计算测试集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并与独立验证集比较,评估模型对肺结核病灶活动性的判定效能.结果:回顾性队列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肺结核治愈患者102例,共收集到770份CT影像资料;332个病灶为活动性,464个病灶为非活动性.前瞻性队列纳入肺结核治愈患者72例,共收集到540份CT影像资料.基于迁移学习的Mask R-CNN深度学习模型计算,测试集的AUC为87.5%,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8.6%;独立验证集的AUC为79.9%,敏感度为78.7%,特异度为75.0%o结论:基于迁移学习的Mask R-CNN深度学习模型在小样本量肺结核病灶活动性预测中展现出一定潜力,可以为快速、自动的临床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在高糖处理的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索高糖条件下小胶质细胞中髓系细胞触发受体 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TREM2)的表达情况,以及TREM2 在高糖条件下小胶质细胞增殖、迁移和吞噬中的作用.方法 小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处理组(67.5 mmol/L葡萄糖,24 h),检测小胶质细胞数量、Iba1 和TREM2 的表达水平;转染TREM2 的siRNA,检测小胶质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加入带有荧光标签的淀粉样蛋白β(Aβ),观察小胶质细胞对Aβ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小胶质细胞相比,高糖处理后小胶质细胞的数量明显下降(P<0.001),而TREM2和Iba1 表达显著升高(P<0.001).高糖和TREM2 均不影响小胶质细胞的增殖能力.与正常组相比,高糖处理后小胶质细胞迁移能力下降(P<0.05),而TREM2 对高糖小胶质细胞的迁移能力无显著影响.与正常小胶质细胞相比,高糖处理组小胶质细胞对Aβ的吞噬能力显著下降(P<0.001),TREM2 siRNA敲减后高糖小胶质细胞对Aβ的吞噬能力进一步下降(P<0.001).结论 高糖处理后小胶质细胞TREM2 表达明显升高,其主要影响小胶质细胞对Aβ的吞噬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联合双映射域适应与图半监督标签估计的脑电情感识别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4/2/3
源自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脑电信号具有不易伪装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情感识别领域,但非稳态及微弱等特性导致其存在个体差异性.为适应不同被试之间的数据分布差异,迁移学习被引入脑电情感识别领域.但现有方法一方面未实现域适应与标记估计的有效协同,另一方面仅关注识别精度与数据分布忽略了共享子空间的属性发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联合双映射域适应与图半监督标签估计的脑电情感状态识别方法.通过在SEED-Ⅳ情感数据集进行跨被试情感识别效果验证.该数据集为15名受试者在3个不同时段(Session 1,Session2,Session3)播放具有明显情感倾向的影片进行脑电数据采集.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方法对SEED-Ⅳ中3个时段数据的平均识别精度(77.7%、78.5%、79.6%)均优于现有多种迁移模型,较经典的联合域适应(JDA)方法的平均识别精度有大幅提升(Session2:53.7%vs 78.5%);较新近提出的模型也有最低8.9%(Session2 vs MEKT)的精度提升.此外,通过特征重要性的角度对共享子空间蕴含的脑电情感激活模式进行发掘,并结合频段权重平均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4个频段γ频段具有较高的重要性,并通过单向方差分析验证了与其余4个频段的显著性差异(P<0.05);脑地形图呈现的结果发现,(中央)顶叶脑区权重高于其他脑区.所进行的研究对于脑电情感激活模式的学习分析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串联质谱标签定量蛋白质组学的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利用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s,TMT)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RA大鼠模型,并给予痹祺胶囊进行干预,取对照组(C)、模型组(M)、痹祺胶囊0.4g/kg给药组(BQ)的左膝关节组织,采用TMT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鉴定各组大鼠膝关节组织中的蛋白,以表达差异倍数≥1.2或差异倍数≤0.83且P<0.05筛选MvsC、BQ vs M、BQ vs C差异表达蛋白,并分析经痹祺胶囊干预后有回调趋势的差异表达蛋白.最后通过GeneCards、OMIN数据库检索RA疾病靶点,与回调蛋白进行交集分析得到与RA疾病相关的回调蛋白,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ene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明晰痹祺胶囊对RA的作用机制.结果 经痹祺胶囊干预后有121个差异蛋白具有回调趋势,其中38个与RA疾病相关,如β2整合素(integrin subunit beta 2,1TGB2)、钙调蛋白 2(calmodulin2,CALM2)、钙调磷酸酶 B 亚基(calcineurinsubunit B type 1,PPP3R1)、前列腺素合成酶(prostacyclin synthase,PTGIS)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些回调蛋白参与了与RA相关的多条信号通路,如ITGB2参与调节RA及白细胞跨内皮细胞迁移信号通路;CALM2、PPP3R1通过调节钙信号通路,进而调节T细胞、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分化及破骨细胞分化等信号通路;PTGIS参与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等.结论 痹祺胶囊可能通过干预ITGB2、PPP3R1、CALM2、PTGIS等蛋白的表达,调节了与RA相关的多条信号通路,发挥免疫抑制、抗炎、活血、抑制骨破坏和骨吸收、抑制血管翳生成等多方面药理作用,从而达到治疗RA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