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树人视域下脑血管病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效果评价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根据"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学生培养目标和职业核心能力要求,编制以脑血管病情景模拟案例为载体的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并评价其信效度.方法 采用访谈、专家函询等方法构建脑血管病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2021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50名进行问卷填写和意见收集,进一步完善问卷.另外随机抽取130名学生进行正式问卷填写,并对问卷进行条目分析、效度和信度评价.结果 本研究形成了脑血管病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该问卷包括能力培养、价值引领、案例编制3个维度,共25个条目.130份正式调查问卷中有125份为合格问卷,信效度检验显示: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68%.问卷整体的Cronbach'α系数为0.914,能力培养、价值引领和案例编制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917、0.941和0.937.问卷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稳定性.各维度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r值在0.607~0.799之间.结论 本研究形成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真实情境的"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大单元教学设计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引入学生熟悉的稻田生态系统与稻鱼共生生态系统,基于真实情境通过模型建构分析两个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稳定性之间的差异,以解决其他生态系统的实际问题,通过上述教学能够更好地完善核心素养的培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神经发育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神经发育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CST)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编号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功能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神经发育疗法联合稳定性训练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平衡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实施神经发育疗法联合CST干预后,观察组平衡功能Berg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改善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神经发育疗法干预可显著提升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康复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有效促进运动功能恢复,为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干眼相关角膜上皮损伤的修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角膜上皮损伤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角膜上皮功能与完整性被破坏,导致角膜上皮细胞层部分或全层缺失。干眼是角膜上皮损伤的常见原因,也是角膜上皮损伤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主要原因。我国研究者强调泪膜稳定性的改变是干眼发病的核心机制,这也提示我们改善泪膜稳定性在干眼及其相关角膜上皮损伤修复中的重要性。目前临床上应用眼表润滑剂补充泪液中水液、黏蛋白、脂质等成分,同时应用抗炎药物以提高泪膜稳定性。当眼表微环境存在异常或损伤时,其角膜上皮损伤位点积聚的生长因子满足不了损伤快速修复的需要,需要及时局部补充外源性生长因子,促进损伤愈合。本文从眼表润滑剂、抗炎治疗、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几个方面就干眼相关角膜上皮损伤的修复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血流储备分数与导丝血流储备分数诊断价值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血流储备分数(caFFR)与导丝血流储备分数(FF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医院行经导丝FFR检查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68例(血管数186支),将入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及匹配的稳态主动脉压送至核心实验室,盲法下进行caFFR测定。根据年龄将入选患者分为非老年组(<65岁,93例)和老年组(≥65岁,75例),分析caFFR在非老年与老年组患者中与导丝FFR的相关性、一致性,并导丝FFR≤0.8作为研究参考标准,比较caFFR在两组间的诊断价值。结果:老年组患者caFFR与导丝FFR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r=0.796, P<0.01);caFFR在非老年组和老年组的诊断准确性91.9%比93.1%、敏感性91.8%比93.2%、特异性92.3%比93.0%、阳性预测值97.1%比91.1%、阴性预测值80.0%比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caFFR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非老年组为0.964,老年组为0.972,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00823,95% CI:-0.037~0.052; P>0.05)。 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caFFR与导丝FFR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一致性,诊断价值与非老年人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悬吊运动疗法对臀肌挛缩症术后患者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对臀肌挛缩症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臀肌挛缩症术后患者2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13)和对照组( n=12)。2组患者于臀肌挛缩症术后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悬吊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第4天开始悬吊运动,每周训练6 d,连续训练12周。于治疗前和入组12周后(治疗后)采用GMC功能量化量表评估2组患者的GMC程度和疗效,同时测量其双下肢假性长度差。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MC功能量化量表评分的美观得分和总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双下肢假性长度差分别为(0.48±0.17)cm和(0.80±0.46)cm,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双下肢假性长度差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悬吊运动疗法可更为显著地改善臀肌挛缩症患者术后下肢运动功能、髋关节功能、步态和双下肢假性长度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常规肌力训练对老年人身体稳定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VR)技术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对年龄偏高老年人身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年龄偏高的50例老年对象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2组老年对象均给予下肢肌力及核心肌力训练,观察组则在肌力训练基础上辅以VR游戏训练。于干预前、干预9周后检测对比2组老年对象各项身体稳定性指标(包括身体平衡能力、灵敏性及协调性等)。结果:经9周干预后,发现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52.39±3.05)分]、动静平衡检测总时长[(21.19±4.56)s]、六角反应球测试计时[(6.33±1.89)s]及踩脚印行走计时[(48.17±7.05)s]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水平( P<0.05);而对照组仅有BBS评分[(49.40±4.19)分]、动静平衡检测总时长[(19.27±4.60)s]较干预前明显改善( P<0.05),其它指标虽较干预前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下肢肌力及核心肌力训练基础上辅以VR游戏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老年对象身体平衡能力、灵敏性及协调性,对提高其身体稳定性及降低跌倒风险具有重要作用,该联合疗法值得在老年人群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手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腰背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CSE)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伴腰背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PMOP腰背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6例。2组患者均给予健康宣教及药物(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CSE训练。于入组时、治疗2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美国产BIODEX型平衡测试仪、站立行走试验、美国产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2组患者疼痛、腰椎功能、心理状态、平衡能力、行走功能及骨密度(BMD)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JOA评分、动静态平衡能力、站立行走时长、L 1-4腰椎BM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并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1.91±0.41)分]、JOA评分[(23.12±3.85)分]、HADS评分[(8.03±2.13)分]、静态平衡能力指标[(0.69±0.09)°]、动态平衡能力指标[(23.10±4.84)s]、站立行走时长[(8.79±1.74)s]、L 1-4腰椎BMD[(758.24±33.58)mg/cm 2]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 P<0.05)。 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CSE训练能进一步减轻PMOP患者腰背痛,改善腰椎功能、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提高腰椎BMD,同时还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大型仪器技术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在大型仪器平台人才队伍中引入博士研究生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管理让其更好地在工作中发挥作用。方法:对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的人才队伍现状进行文献调研,并结合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技术平台运转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进行分析。结果: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大型仪器平台近年来都加强了高层级人才的引入,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并通过职级晋升、提升待遇等管理手段,保持仪器服务人员队伍的稳定性。结论:高精尖仪器是仪器技术平台的基础,高学历人才是仪器技术平台的核心。只有更多的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加入技术平台,才能让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更好地为基础科学研究提供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