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心理韧性与益处发现、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及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介入治疗后心理韧性与益处发现、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及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320例介入治疗后的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益处发现量表(BFS)、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心理韧性、益处发现、健康行为.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CI患者心理韧性与益处发现、健康行为的相关性;采用Process插件的Model-4分析ACI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心理韧性在益处发现与健康行为间的中介效应,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结果 本次共发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12份,有效率为97.50%.312例ACI患者介入治疗后的CD-RISC评分为(62.49±6.18)分,BFS评分为(52.32±8.14)分,HPLP-Ⅱ评分为(128.12±10.67)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心理韧性与益处发现、健康行为均呈正相关(r1=0.518,r2=0.526,P<0.001),益处发现与健康行为也呈正相关(r=0.623,P<0.001);心理韧性在益处发现和健康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68.36%和31.64%.结论 ACI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心理韧性、益处发现、健康行为三者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且心理韧性在益处发现与健康行为间可发挥中介效应,临床工作中可协助患者提升心理韧性,强化益处发现能力,促进健康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岗位综合胜任力为导向融合思政教育的多模式教学在卒中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以岗位综合胜任力为导向融合思政教育的PBL+CBL多模式教学法在卒中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实习的2017级、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69人,分别将2017级、2018级学生作为传统教学组和多模式教学组。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多模式教学组采用以岗位综合胜任力为导向融合思政教育的多模式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理论和临床技能考试评价教学效果,并采用t检验比较2组理论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问卷调查结果的差异。结果:与传统教学组相比,多模式教学组学生的理论成绩[(86.24±5.36)分vs(82.46±5.10)分]和技能操作成绩[(88.12±5.83)分vs(80.22±6.80)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6,P=0.036;t=5.71,P=0.008)。教学后问卷调查显示,多模式教学组在主动学习兴趣、医患沟通能力、爱国教育重要性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91.3% vs 73.5%;82.8% vs 67.6%;82.8% vs 67.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3、4.05、4.05,P=0.005、0.044、0.044)。多模式教学组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虽然有提升的趋势,但与传统教学组相比,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岗位综合胜任力为导向融合思政教育的多模式教学法可以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爱国热情和敬业精神,在卒中临床实习教学工作中可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USP24及其共表达肿瘤代谢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去泛素化酶USP24及其共表达肿瘤代谢基因在肝细胞癌临床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使用TCGA-LIHC队列研究USP2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采用生存分析评估USP24在肝细胞癌预后中的作用。采用GSEA软件预测USP24可能调控的肿瘤代谢途径,并通过共表达分析对肿瘤代谢通路主要贡献基因进行筛选。使用差异表达分析和单因素COX分析寻找与USP24相关的肿瘤代谢预后基因,并使用LASSO-COX算法构建预后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XGBoost算法构建肝细胞癌诊断模型。使用R4.2.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的比较使用Wilcoxon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USP24在肝细胞癌中显著高表达,且USP24高表达组的患者生存率较低。GSEA分析显示USP24与11种肿瘤代谢途径相关。共表达分析、差异表达分析和单因素COX分析筛选出19个USP24相关肿瘤代谢预后基因,LASSO-COX算法选择8个基因用于构建预后模型。生存分析结果提示高风险组的预后较低风险组更差。训练组1年、2年、3年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793、0.706、0.696;验证组1年、2年、3年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701、0.684、0.728。肝细胞癌诊断模型中XGBoost模型具有较好的诊断能力,验证组ROC曲线的AUC为0.809。结论:USP24与肝细胞癌预后相关,可能是通过肿瘤细胞代谢调控肝细胞癌的进展。基于8个肿瘤代谢基因构建的诊断模型和预后模型可能分别有效诊断肝细胞癌以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生眼外伤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在医学生眼外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11/2024-04期间参加《眼科学》教学实践的9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试验方法,试验组45人采用传统课堂眼外伤理论授课联合VR虚拟仿真实验,对照组45人仅参加传统眼外伤教学.授课后,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学习能力(以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评估),并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学员的理论知识和病例分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理论知识:试验组57.27±2.78分vs对照组53.91±3.20分;病例分析:试验组35.71±3.73分vs对照组32.67±5.52分,均P<0.05).试验组学员的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学员对教学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R赋能的眼外伤教学能有效提升医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增强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呼吸康复专业人员呼吸康复胜任能力评价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编制呼吸康复专业人员呼吸康复胜任能力评价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美国心肺康复协会呼吸康复人员胜任能力模型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咨询编制问卷初稿.通过咨询15名专家及调查320例呼吸康复专业人员对问卷信效度进行检验.结果:呼吸康复专业人员呼吸康复胜任能力问卷包含13个维度,53个条目.问卷内容效度为0.893,Cronbach α系数为0.874,折半信度为0.837;各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0.817-0.922.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1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693%.结论:呼吸康复专业人员呼吸康复胜任能力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呼吸康复专业人员呼吸康复胜任能力评估及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常规检验学指标构建胃部疾病患者恶性风险评估模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利用肿瘤标志物、血常规、凝血等常规检验学指标构建预测胃部疾病患者良恶性判断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价值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胃部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胃癌组(134 例)和非萎缩性胃炎组(298 例),收集两组患者的血清及全血检测等常规检验学指标数据,利用R 4.2.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构建胃癌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了包含D-二聚体(DD)、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72-4(CA72-4)、血红蛋白(Hb)4 个检验学指标的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可视化列线图作为最终预测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 0.809(95%CI:0.754~0.864)和 0.808(95%CI:0.724~0.89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58.5%和 93.3%,提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通过常规检验学指标建立了胃部疾病患者恶性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准确性良好,可有效预估胃部疾病转化为胃癌的风险,有助于临床尽早发现早期胃癌患者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CBL数据模型的江苏基层卫生人才培训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索运用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CBL)数据模型,提升江苏省基层卫生人才培训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6月江苏省5个市(南京、苏州、无锡、宿迁、盐城)123名全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CBL数据模型的临床病例库进行线上培训,培训前后开展临床知识结构水平测试.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全科医生能力水平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结果 全省123名全科医生摸底测试分数为(73.4±16.7)分.其中苏州分数最低,盐城分数最高.线上CBL案例培训3个月后,123名医生测试分数为(86.3±24.7)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后测试中循环系统、皮肤、急诊、眼耳鼻喉、康复的核心知识正确率低于摸底测试,其他各项核心知识正确率均较摸底测试提高.循证医学思维各项知识点正确率均较摸底测试提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参加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线上学习时长是培训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培训满意度调查总平均分为(67.58±12.30)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是培训时间安排[(4.38±0.84)分]和培训效果中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准[(4.38±0.81)分],得分最低是培训题目难易程度[(3.88±1.15)分].培训内容、培训组织、培训效果、培训方法4个维度满意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大部分研究对象认为线上培训有利于节省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效率,但题目的难度略高.结论 基于CBL数据模型的培训有利于提升全科医生临床能力,有助于培训过程的同质化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姜黄素抑制肝细胞癌索拉非尼耐药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姜黄素抑制肝细胞癌(肝癌)索拉非尼耐药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梯度浓度加药法成功获取人索拉非尼耐药肝癌细胞株Hep3B-SR,采用姜黄素20 μg/ml干预Hep3B-SR;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芯片筛选姜黄素干预Hep3B-SR的相关LncRNA;qRT-PCR检测靶标LncRNA和下游相关基因CD44、MYC、JUN、FOS mRNA变化情况;构建敲低和过表达靶标LncRNA细胞株,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成球实验,检测肝癌干性变化情况;CCK-8检测索拉非尼IC50值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细胞干性标志物CD44及Wnt2、β-catenin、c-Myc蛋白及通路变化情况。两组细胞mRNA和蛋白表达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肝癌细胞增殖和IC50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CCK8法检测显示,索拉非尼耐药株Hep3B-SR的平均IC50值为(8.4±1.1)μmol,明显高于Hep3B细胞的(4.0±1.1)μmol(LSD-t=16.27,P<0.001)和姜黄素(20 μg/ml)干预后Hep3B-SR+Curcumin细胞的(6.1±1.1)μmol(LSD-t=3.97,P<0.001)。LncRNA表达谱芯片及qRT-PCR检测显示姜黄素可有效上调耐药肝癌细胞中LncCCDC152的表达,通过过表达LncCCDC152后可显著下调Hep3B肝癌细胞的成球和克隆形成能力;LncCCDC152可结合转录延伸因子1(TCERG1),进而影响肝癌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基因的转录活性和蛋白表达。结论:姜黄素可抑制肝癌索拉非尼耐药,可能通过上调肝癌细胞中LncCCDC152结合TCERG1蛋白靶向抑制Wnt/β-catenin通路,从而减少肝癌干性活性并抑制索拉非尼耐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本体感觉训练对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步行能力的改善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本体感觉训练提高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研究。方法:收集在苏州瑞盛康复医院就诊的术后2个月32例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入选患者骨折对位对线良好,且可以独立站立及步行,除外严重神经肌肉损伤、创伤性关节炎及足部残缺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16)和实验组(n=16)。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再增加本体感觉训练治疗,每周治疗5~7 d,两组患者均进行1个月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分别进行10 m步行时间评定,平衡检测仪上进行重心轨迹长度评定。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经过1个月治疗,两组间进行比较,实验组的10 m步行时间、重心轨迹长度的改善均高于对照组(t=-3.561,P=0.008;t=2.85,P=0.001)。结论: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平衡及步行功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加快康复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反向休克指数乘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发生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反向休克指数乘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rSIG)作为老年严重创伤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ATC)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2020年9月至2023年4月于急诊科就诊的老年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存在ATC分为ATC组和非ATC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结局。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rSIG指数对ATC预测效能,并与休克指数(SI)、改良休克指数(mSI)、年龄休克指数(SIA)进行了系统比较。结果:总共纳入193例患者,21例(10.9%)患者发生了ATC,rSIG在预测ATC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60;95%置信区间(CI),0.782~0.939],使用Delong检验比较rSIG指数与其他评分系统ROC曲线的预测效能,rSIG具有最高的预测ATC能力,优于SI、mSI和SIA评分(P<0.05)。结论:rSIG指数是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发生ATC的有用、快速、准确的预测指标,并且在院前急救阶段就可采集,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