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教研三位一体构建医院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医教研三位一体、综合客观和数据简便可及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估方法,为学科评估与定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考国内各类排行榜的评价指标和相关文献,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及权重系数。结果:构建了涵盖3个一级指标(医疗、教育和科研),12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构成的综合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并设计运用三维笛卡尔空间坐标系,以3D模式图定位单个学科的医教研水平和同类学科群的分布情况。结论:本研究确定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内容精炼、综合性强、可操作性强和可推广性好等特点,对今后进一步开展学科评估具有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公立医院高影响力健康科普短视频的特征及提升路径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高影响力健康科普短视频的特征及影响力提升路径,为提升公立医院的健康科普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医策智库"公众号发布的《中国医院视频影响力排行榜各省排行(2022.07)》榜单,选取东、中、西部地区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的微信视频号,然后在各医院的微信视频号中选取截至2023年9月22日发布的,点赞量最高的1个健康科普短视频作为研究对象;以传播指数为结果变量,以标题长度、视频时长、专家出镜、网感语言、内容类型和热点选题为条件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挖掘多个条件变量及其组合与科普短视频高影响力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90个健康科普短视频,东中西部地区各30个。单个条件变量的一致性均<0.9,不是医院健康科普短视频获得高影响力的必要条件。归纳出提升公立医院健康科普短视频影响力的5条组态路径,其中路径1通过专家出镜、热点选题、简短标题并且避免使用网感语言等特征吸引用户;路径2通过叠加专家出镜与热点选题,采用紧凑的标题、短时长与信息型的内容类型吸引用户;路径3通过长时长、专家出镜和信息型的内容类型,以及详尽的标题吸引用户;路径4通过详尽的标题、专家出镜和网感语言,以及短时长和示范型的内容类型吸引用户;路径5通过长时长、专家出镜和热点选题,以及避免使用网感语言和采用信息型的内容类型吸引用户。解的一致性为0.875,解的覆盖率为0.555。结论:可通过不同的组态路径提升健康科普短视频的影响力,公立医院可以此为参考,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根据不同情境要求采用适宜的路径制作健康科普短视频,以提高健康科普的传播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的我国医院运行效率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测算2009—2019年我国31个省份医院的运行效率,为提升我国医院运行效率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复旦大学中国综合医院排行榜等。将2009—2019年我国31个省份医院数量、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床位数作为投入指标,医院诊疗人次数、出院人次数、住院手术人次数、优势专科声誉得分和科研学术得分作为产出指标,政府卫生支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密度和三级甲等医院数占比作为环境变量,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测算医院运行效率和规模收益。结果:环境变量影响我国医院运行效率( P<0.05),剔除其影响后,2009—2019年我国31个省份医院运行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703、0.961和0.726。其中,4个省份的医院规模效益不变,26个省份递增,1个省份递减。 结论:纯技术效率是提升我国医院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而规模效率偏低会影响医院运行效率的提高,多数省份医院的规模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医院运行效率,笔者建议医院应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实现规模扩张,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发挥社会、经济和环境变量的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疫情)防控期间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分析医学生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职业素养现状,为进一步优化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培育路径提供参考。方法: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于2021年3至5月,对北京市某高等医学院校2018~2020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以及护理学4个专业的60名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化的个人深入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定性资料分析。结果:共归纳提取出4个主题:疫情防控期间,在职业认知方面,大多数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认知水平不高;在职业情感方面,多数医学生认为医生职业崇高且大多数医学生职业认同感较强;在职业意志方面,大多数医学生认为未来医生职业的发展前景较好且从医志向较为明确;在职业素养方面,大部分医学生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难以结合。结论:医学院校应重视医师职业精神教育,强化医学生的职业认知;应进一步传承时代榜样力量,丰富医学生的职业情感,引导医学生明确学医初衷,坚定职业意志;医学生应锻炼自身临床实践能力,努力提升职业素养,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打好晚期胃癌诊疗“组合拳”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胃癌发病率位居世界恶性肿瘤榜第5位,死亡率为第4位,其在我国的突出特点是中晚期患者占比较高,其中又有约40%的患者处于晚期阶段。晚期胃癌预后较差,平均生存时间约1年。对于晚期胃癌,其诊断方式(腹腔镜探查、分子图谱、人工智能)仍在不断完善,而治疗仍以化疗为主。随着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外科手术在晚期胃癌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作为胃肿瘤外科医生,应思考如何根据不同的病理分期和肿瘤的异质性,采用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等“组合拳”进行“打击”,多学科的专家一起,共同提高晚期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从外科医生角度,探讨晚期胃癌诊疗策略的制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呼吸学科精细化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呼吸专科"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4个维度的精细化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发基于医疗大数据的精细化管理系统,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参考国内多个呼吸专科影响力排行榜的评价指标及文献,采用头脑风暴法、两轮德尔菲法及层次—熵权法,建立了涵盖医疗(权重占比30%)、教学(15%)、科研(40%)和人才培养(15%)4个维度(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及73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借助医疗大数据技术与信息化手段,研发了相应的精细化管理系统,并于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使用1年后,将该系统整合的2018年(使用前)和2019年(使用后)呼吸学科13个专业组、共248名成员4个维度的相关数据,应用该系统内嵌的精细化指标体系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该系统应用前后两年间该学科4个维度的发展变化情况及各专业组间的变化情况。结果:与2018年相比,2019年呼吸学科整体综合得分增长率达30%;4个维度分项得分也呈增长态势,其中,科研方面增长最明显,增长率高达136%,其次为人才培养,增长率为32%;并且13个专业组2019年的综合得分普遍高于2018年,但增幅不同,增长率为2%~135%。结论:应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呼吸学科精细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全面、直观和量化展示学科整体和各个专业组在医疗、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4个维度的发展现状及专业组间的差异,为学科高质量均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感知医疗工作者榜样行为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实习期间感知医疗工作者榜样行为和职业认同状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基于中国临床医学生培养与发展调查,就其中一所中部医学院校学生感知医疗工作者榜样行为、职业认同的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分析。结果:本科生感知医疗工作者正向行为评分为[3.50(3.00,4.00)]分,负向行为评分为[2.75(2.00,3.50)]分,职业认同总体评分为(3.52±0.59)分。职业认同总体评分与感知医疗工作者正向行为评分呈正相关( P<0.01),与负向行为评分不相关( P=0.980)。 结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总体认为医疗工作者塑造了较好的榜样行为,其职业认同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本科生对医疗工作者正向的榜样行为感知与其职业认同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区域专利信息服务(南京)中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技术专利情报分析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本研究对全球103个国家或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技术的发明专利进行分析,了解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技术研发的最新研究动态,探讨研发方向,为跨学科、多团队合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区域专利信息服务(南京)中心检索与分析系统和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共同构建检索策略,以三级分支为单位,分开检索论证,检索式运用IPC分类号加关键词限定;专利类型限定为发明专利。结果:截至2020年2月14日,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技术发明专利共申请136 087件。从申请来源国来看,美国共56 095件,位居榜首,排名第二为中国共18 096件。从技术领域来看,排名前3的分别是化学治疗药物(47 634件)、疫苗(47 248件)和诊断检测(12 991件),美国在以上3个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都具有绝对优势。从专利申请人来看,国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技术的专利申请人主要是大型企业,中国主要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结论: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专利申请较为分散,在化学治疗领域与世界领先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合作不够紧密。首先应进一步加大化学药物研发的投入,积极推动疫苗技术的研发;其次巩固已经积累的相关技术和产品优势,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布局;最后促进产学研合作,创建技术创新体系,鼓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BiblioShiny的先天性白内障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2011—2020年)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BiblioShiny程序分析2011—2020年全球先天性白内障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文献计量分析方法。运用基于R语言的科学文献计量BiblioShiny程序,对2011—2020年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数据库(WoSCC)收录的关于先天性白内障的相关文献,从期刊、国家与作者分布、共词分析、共被引分析、合作网络等深入分析全球先天性白内障的研究知识基础和研究前沿热点。 结果::①共纳入1 492篇研究文献,以中国和美国发文量最多。②《Molecular Vision》杂志的出版物发表量排名榜首,刊文74篇,其次是《PLoS One》,刊文66篇,二者均为美国期刊。③发文量第1位的是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多市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眼科的Lambert SR博士。④先天性白内障领域的知识基础是先天性白内障和基因突变,目前的学术研究热点是基因表达主题。⑤研究方向可以分为3大集群:第1集群为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和手术治疗等;第2集群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分子遗传、基因突变和蛋白质功能改变等;第3集群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晶状体蛋白的结构、稳定性和功能等。结论::2011—2020年先天性白内障研究领域中,中国和美国为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但是美国在国家间、机构间的合作网络均远大于中国,提示中国可提高国家、机构间的合作率。目前先天性白内障主流研究方向可分为临床治疗、基因层面和蛋白质层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药科大学10个学科进入全球前百分之一
编辑人员丨2024/7/27
2024年 5月 9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更新了数据,最新的数据内容为 10年 2个月,覆盖时间范围为2013年 1月 1日至 2024年 2月 29日.本期共有 9019家研究机构进入ESI全球前 1%,我校列榜单第 943位,共有10个学科进入全球前 1%,分别是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临床医学、生物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免疫学、环境/生态学,较 10年前增加了 6个.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位列全球第16位(1.266?)、亚洲高校第1位,较10年前提高了139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