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质基水凝胶止血和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快速有效的止血和创面愈合对于挽救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目前,传统的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材料效果有限,存在组织黏附效果不理想、免疫原性,二次损伤和感染风险等局限性,故亟待开发新型高效的材料。蛋白质基水凝胶因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可注射、机械性能可调、可湿粘接,在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就蛋白质基水凝胶的定义及各种蛋白质基水凝胶止血和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创面修复领域应用蛋白质基水凝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含中药三七的壳聚糖/明胶水凝胶复合止血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制备负载中药三七的壳聚糖/明胶水凝胶复合止血材料(PN/CMC/GMs),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PN/CMC/GMs,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流变仪观察其流变学性能,溶胀测试其吸水膨胀率,细胞毒性实验检测其生物相容性,并利用SD大鼠肝脏出血模型检测其快速止血效果。结果:制备了PN/CMC/GMs,呈网格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孔隙率。随着三七粉含量的增加,PN/CMC/GMs的模量也相应的增加,机械强度增加。PN/CMC/GMs具有较好的吸水膨胀功能,可形成压迫止血和浓缩血液实现快速止血,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止血实验表明,PN/CMC/GMs对大鼠肝脏损伤的止血时间和止血效果均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PN/CMC/GMs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和生物相容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经肛多点全层穿刺活检构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预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经肛多点全层穿刺活检(TMFP)病理结果在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建立预测模型为LARC的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5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41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6例)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3例)4家医院2020年4月至2023年3月间的110例LARC患者资料,患者均在完成标准NCRT治疗后接受TMFP。本研究的观察指标包括:(1)患者临床病理特征;(2)临床完全缓解(cCR)和TMFP对LARC患者NCRT后pCR的判断效力;(3)纳入不同医院、性别、年龄、临床T分期和N分期、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基线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9-9水平、化疗方案、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与否、放疗剂量、放疗后等待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放化疗后临床T分期和N分期、放化疗后CEA和CA19-9水平、临床完全缓解(cCR)、TMFP病理结果、穿刺方式(体内或体外)、穿刺针数、穿刺时间等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LARC患者NCRT后pCR的影响因素;(4)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DCA)曲线分析评估所建立模型的性能。pCR定义为直肠癌NCRT后手术切除标本(包括清扫淋巴结)中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完全消失,即ypT0+N0。cCR参照中国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等待观察数据库研究协作组(CWWD)标准,需满足内镜检查无溃疡和结节;直肠指诊阴性;直肠核磁T2及DWI序列无肿瘤信号、血清CEA水平正常以及盆腔CT/MRI未见复发征象等条件。结果:110例患者中,45例(40.9%)达到pCR,NCRT治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34例(30.9%)。穿刺前评估为cCR病例为38例(34.5%),其中体内穿刺43例(39.1%),穿刺后无肠瘘、阴道损伤、前列腺损伤和骶前出血等并发症,仅1例(2.3%)少量便血,经肛门填塞压迫止血后症状缓解。cCR判断pCR的灵敏度为57.8%(26/45),特异度为81.5%(53/65),准确性为71.8%(79/110),阳性预测值为68.4%(26/38),阴性预测值73.6%(53/72)。而TMFP病理判断pCR的灵敏度为100.0%(45/45),特异度为66.2%(43/65),准确性为80.0%(88/110),阳性预测值为67.2%(45/67),阴性预测值为100.0%(43/43)。本研究TMFP对pCR的灵敏度(100.0%比57.8%,χ 2=24.09, P<0.001)高于c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者对pCR的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比71.8%,χ 2=2.01, P=0.156)。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4 cm(OR=7.84,95%CI:1.48~41.45, P=0.015)、非cCR(OR=4.81,95%CI:1.39~16.69, P=0.013)、TMFP病理结果(OR=114.29,95%CI:11.07~1 180.28, P<0.001)是LARC患者NCRT后pCR预测的危险因素,而体内穿刺(OR=0.02,95%CI:0.05~0.77, P=0.020)是LARC患者NCRT后pCR预测的保护因素。基于前述4个因素所建立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4(95%CI:0.892~0.977),提示模型具有较好区分度。校准曲线相对接近理想45°参考线,表明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良好。DCA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净获益。 结论:纳入TMFP病理结果的预测模型在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NCRT后pCR方面有较好的准确率,可能为临床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决策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组织黏合剂的基本原理与合成和表征及生物黏合剂的前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生物黏合剂通过形成有效的界面来减少创面渗出和帮助止血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一提的是,现有组织黏合剂几乎参与了所有的创面修复手术。组织黏合剂的特性包括组织损伤小、感染概率低、使用便捷、创面闭合快等等。与其相比较,传统的创面封闭技术如缝合和订皮,往往存在潜在风险,如延长手术时间、加重炎症反应等。尽管组织黏合剂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目前其性能仍然不够理想。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机械工程系邢孟秋教授课题组在《Burns & Trauma》发表综述《Bridging wounds: tissue adhesives' essential mechanisms,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bioinspired adhesiv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选择并总结了一些现有组织黏合剂的设计和合成方法,并对多种黏合剂进行了多方面比较。此外,作者对生物黏合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例如具备形状记忆功能、可重复使用、单向黏附性或可与穿戴电子设备集成的组织黏合剂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铥光纤激光在泌尿外科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铥光纤激光(thulium fiber laser,TFL)是一种新型且有潜力的激光,其优势显著,治疗范围可覆盖整个泌尿系统。在碎石领域,与钬激光相比,TFL不仅能粉碎任何成分结石,而且碎石更高效、震动移位更小、碎石颗粒更细小,且并发症少;在软组织应用方面,与其他激光相比,其高效汽化、精准切割、止血效果佳、安全性好。此外,TFL激光器体积小、电能转化效率高、激光器稳定、核心部件寿命长、无需特殊插座,工作时噪音小。目前关于TFL碎石、软组织汽化切割的研究大部分为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尚少。现就TFL的物理性能、优势、碎石效率、汽化切割效率、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未来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功能材料促进皮肤创面修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皮肤创面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功能材料通过结构调节和性能整合,可以针对性地对创面进行保护并促进创面愈合,目前已在创面修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临床创面治疗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分别就止血类、抗菌类、抗炎类、促血管化类及调控创面微环境类功能材料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做一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D-二聚体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凝血和纤溶系统激活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已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对D-二聚体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检测技术的发展,D-二聚体实验室检测和临床应用方面的问题日渐凸显,报告形式亦缺乏规范性,给实验室检测和临床应用均造成诸多困惑。因此,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血栓与止血领域的相关专家商讨并制定了《D-二聚体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从实验室检测方法、质量要求与性能评价、样本处理与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报告,以及在不同疾病诊疗中的应用问题分别进行了阐述,以期解决D-二聚体在实验室检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为D-二聚体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与正确解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种内镜下带冲吸导管的高频电极手术解剖技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对实验猪的腹腔镜手术,验证一种创新的手术器械—用于内镜下带冲吸导管的高频电极解剖器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使用雌雄不分、体重30~45 kg的动物家猪6头,经腹壁3孔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观察器械操作体验,验证器械各项创新设计的性能。结果:(1)高频电切电凝和冲吸可以经单一穿刺器孔道操作,不需要频繁相互更换分别仅有冲吸或高频电极单一功能的两个器械,节省手术时间和病人麻醉时间。(2)高频电极电切电凝、同时将吸引管上的挤压式开关置于流量控制档位置时,电切电凝产生的烟雾被同步吸除。(3)手术面冲洗后需要吸除手术废液时,将吸引管置于上述流量控制档位置,可以避免负压对器官的损伤,维持腹腔内气腹不被破坏。结论:带冲吸导管的高频消融电极解剖器,其主要创新点是挤压式开关的应用,可帮助手术者实现无烟雾消融电极止血、电凝电切组织解剖、不破坏气腹条件下的手术部位冲洗洁净等新的操作性能,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外科止血粉的微观结构分析与止血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常用外科止血粉的微观结构,并对其止血性能进行研究。方法:使用扫描电镜观察7种常用外科止血粉的微观结构,进行粒径测试分析,然后通过体外促凝血实验和家兔肝脏止血实验评估7种常用外科止血粉的止血性能。结果:阿里斯泰止血粉的平均粒径为45.143 μm,其颗粒表面存在很多凹槽,比表面积增大。体外促凝血实验表明,艾微停的吸光度和凝血指数最低,分别为0.039 30±0.006 03、3.42。家兔肝脏止血实验表明,实验组止血粉材料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均 P<0.001),其中艾微停和阿里斯泰的效果较好,其止血时间分别是(44±17)、(48±9)s,有效出血量分别是(63±19)、(73±18)mg,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阿里斯泰止血粉颗粒表面有很多凹槽,止血性能较好,艾微停的吸光度和凝血指数较低,止血性能也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犬前列腺切除术的有效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评估1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简称:科瑞达治疗仪)对犬前列腺切除术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成年雄性Beagle犬28只,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3只、试验组15只和同类对照组10只;其中试验组又分为120 W/50 W、150 W/50 W、160 W/50 W的汽化切割/凝固止血3个小组;同类对照组又分为120 W/50 W、150 W/50 W的汽化切割/凝固止血2个小组;每小组各5只.试验组和同类对照组均在电切镜下经膀胱颈入口行犬前列腺切除术.术中观察产品的操作适配性和有效性;术后观察犬的一般体征,以及在术前、术后即刻、3 d、7 d、28 d时取血测定血液生化和血液学指标;分别在术后1 h、4周时,行超声和电切镜下观察尿道前列腺部情况,并取前列腺组织进行HE染色分析术后1 h的凝固层厚度和4周尿道上皮修复情况.结果 术中,试验品和同类对照品进行犬前列腺切除术的操作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汽化切割和凝固止血性能;术后对犬的一般体征、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均未见明显影响;且超声显示术后即刻均可见尿道扩张,尿道上皮回声略有增强;4周时,可见前列腺组织实质为略低回声,内部为均匀分布细小点状回声,包膜呈线状高回声,与假手术组一致.测量分析显示,试验组和同类对照组汽化切割前列腺组织重量约为0.91~1.33 g,切除比例达17.11%~20.27%;且随汽化切割功率的增加,激光发射时间逐渐减少,而汽化切割速度和效能均有所增加;但试验组与同类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电切镜下可见试验组和同类对照组在术后1 h时前列腺尿道部创面呈烧灼样改变,创面和正常尿路上皮分界明显;4周时,前列腺部尿路上皮已修复平整,周围正常尿路上皮分界较模糊.同样,病理观察也显示,术后1 h时试验组和同类对照组均可见前列腺尿道口损伤明显,创面表面有少量碳化和凝固性坏死,少量炎性细胞聚集,凝固层厚度约在0.4 mm左右;术后4周时,假手术组前列腺尿道部形态未见异常,试验组和同类对照组均可见新生上皮基本覆盖创面,厚度较均匀,无凝固性坏死组织附在创面上,周围仍有轻度炎性反应,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周围前列腺可见间质和上皮细胞增生,部分可见鳞状化发生;前列腺包膜完好,周围神经血管形态未见异常.结论 科瑞达治疗仪对Beagle犬前列腺切除术是有效的,具有较好的汽化切割和凝固止血性能,且术后的各项生理指标较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