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理论的社区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社区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描述性质性研究法初步形成评估指标体系框架,通过专家函询法修正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结果: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18/20)、94.4%(17/18),专家意见提出率分别为94.4%(17/18)和29.4%(5/17),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4和0.95,2轮专家函询后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15,整体指标及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77~0.441( P均<0.01),最终形成包含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严谨,内容系统全面,研究方法和结果科学可靠,可为进一步编制社区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评估工具和建立长期照护需求评估分级标准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抑郁症非药物干预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与生活质量下降、残疾、自杀风险和死亡率有关。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不良反应大且易产生耐药性,因此,非药物干预及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老年抑郁症非药物干预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为进一步研究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60岁及以上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患者的显微外科手术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60岁及以上颅内多发性动脉瘤(MIA)患者的手术疗效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2月至2021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11例老年MI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颅内2个动脉瘤的患者95例,3个14例,4个1例,5个1例;责任动脉瘤111个,非责任动脉瘤130个。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状,101例患者行一期单侧翼点入路,7例行一期冠状入路,3例行翼点入路分期手术治疗夹闭动脉瘤。术后通过影像学随访评估动脉瘤夹闭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111例患者的241个动脉瘤中,完全夹闭216个包括责任动脉瘤111个,非责任动脉瘤105个;其余25个非责任动脉瘤中自体筋膜包裹后生物胶固定2个,包裹后夹闭2个,术前血管内栓塞2个,未做特殊处理19个。22例(19.8%)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2例(1.8%)重度残疾,3例(2.7%)植物生存状态,3例(2.7%)死亡。53例患者获得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 M( Q1, Q3)]为8(3,15)个月,末次随访显示,动脉瘤均未见复发。108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 M( Q1, Q3)]为23.5(8.0,56.5)个月,至末次随访,预后良好(GOS Ⅳ~Ⅴ级)103例;预后不良(GOS Ⅰ~Ⅲ级)5例,其中2例为重度残疾,3例为植物生存状态。 结论:选择合适的显微外科手术入路治疗老年MIA,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且致残、致死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人多重用药引起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三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各脏器功能减退,多病共存,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多重用药的问题。多药联合治疗可能增加药物相互作用的机会,不良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ADI)严重影响老人健康,甚至可造成残疾和死亡。我们在此报告3个典型的ADI病例以提高大家对由多重用药引起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肌肉失衡参与膝骨关节炎发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引起老年人残疾最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失衡可能是骨关节炎形成的始动因素。KOA的发生与人体下肢力线的偏移密切相关,通过改善下肢肌肉失衡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本综述总结了肌肉失衡在KOA中的发病机制,讨论了肥胖、肌肉功能减退、肌肉张力过高及关节损伤等危险因素在KOA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汇总了近年来改善轻、中度KOA患者肌肉失衡的一些干预方法,如步态矫正训练、髋膝踝周肌群等速肌力训练、全身振动疗法、开链和闭链运动训练、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拉伸训练以及肌肉贴扎技术等,旨在为KOA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5种老年人失能失智分级标准及可视化评估工具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条目相匹配的中国老年人失能失智分级标准,同时编制能使患者、家属、医疗卫生工作者一致理解的可视化评估工具并验证其信效度。方法: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及专家咨询,初步确立5种老年人失能失智分级、ICF条目及可视化评估工具;随后通过问卷法进行分级合理度及与插图、GIF动图、ICF条目匹配度调查。通过项目分析筛选条目,图文匹配效度检验确定可视化评估工具匹配程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或重测信度进行信度检验,内容效度进行效度检验。结果:每种失能失智分级初始分为5级,经过专家咨询修改后分为4级,并对相关描述语进行简化;所有条目与各部分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大于0.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插图及GIF动图与相关描述语匹配度的平均分、众数均大于3,一致性率均大于50%,且两者在8个条目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映内部一致性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60,反映重测信度的组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70;反映内容效度的问卷水平内容效度指数均大于0.90,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均大于0.78。 结论:初步确立了符合ICF的中国老年人失能失智分级标准及可视化评估工具,且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两种可视化评估工具中GIF动图更受欢迎,更容易帮助理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龄化背景下城乡老年人健康关注度的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城乡老年人健康关注度的现状、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选择相关指标对城乡老年人健康关注度进行描述,从社会人口学特征和健康状况两个方面比较城乡老年人健康关注度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城乡老年人健康关注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共纳入城乡老年人7758名,包括城市老年人1 913例,农村老年人5 845例。半数(3 899,50.3%)老年人的健康关注度处于一般水平,城乡老年人间有所差异( χ 2=186.61, P<0.05)。不同特征的城乡老年人健康关注度不同,身患两种以上疾病的农村老年人健康关注度更高( χ 2=13.71, P=0.001),不同居住类型的城市老年人健康关注度不同( χ 2=28.96, P<0.001)。回归分析显示,城乡老年人健康关注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性别( OR=1.51, P<0.001)、健康状况( OR=2.18, P<0.001)、认知功能损伤情况( OR=2.93, P<0.001)、抑郁情况( OR=0.49, P<0.001)是影响城乡老年人健康关注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否领取退休金是农村老年人健康关注度的影响因素( OR=0.63, P<0.05);是否残疾是城市老年人健康关注度的影响因素( OR=2.11, P<0.05)。 结论:城乡老年人健康关注度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加大对农村老年人的经济保障,重点关注城市残疾老年人,以进一步提升老年群体健康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各类型疲劳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疲劳的程度、性质及不同类型疲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科门诊的老年RA患者(≥60岁)进行横断面研究。利用多维疲劳量表-20(MFI-20)、生活质量量表-活力(SF-36-VT)、及MFI-20的子量表(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104例患者,男女比例1∶3.3,年龄(68±6)岁。MFI-20及SF-36-VT的得分分别为(60±14)分和(64±20)分。MFI-20躯体疲劳得分为(14±3)分,脑力疲劳为(10±4)分( P<0.001)。关节疼痛、疾病活动度、残疾、失眠、抑郁及焦虑与疲劳相关(相关系数0.48~0.6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关节疼痛和抑郁主要与躯体疲劳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44、0.38),失眠、抑郁及焦虑主要与脑力疲劳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0、0.32、0.24)。 结论:老年RA患者的疲劳程度较高,以躯体疲劳为主。关节疼痛和抑郁是主要影响躯体疲劳的因素,关节疼痛最突出。同时存在失眠、抑郁、焦虑等脑力疲劳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老年人口视力、听力残疾与视听共残的现患率及其关联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估计我国老年人视力、听力残疾与视听共残的现患率,探讨视听共残的关联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利用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提取视力残疾与听力残疾老年人的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视听共残的关联因素。结果:共纳入250 752例研究对象,其中男119 120例,女131 632例,年龄65~<75岁164 003例,75~<85岁74 156例,≥85岁12 593例。我国老年人的视力残疾现患率为8.10%(95% CI:8.00%~8.21%),听力残疾现患率为13.41%(95% CI:13.29%~13.54%),视听共残的现患率为1.97%(95% CI:1.92%~2.02%)。视听共残老年人的残疾严重程度更高,轻度残疾的占比(18.31%,966/5 277)低于视力(53.06%,11 208/21 123)或听力残疾(32.96%,11 536/34 995)的老年人。视听共残老年人中19.40%(1 024/5 277)的视听残疾为同年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小学以下( OR=0.65,95% CI:0.61~0.70, P<0.001)、有配偶( OR=0.68,95% CI:0.64~0.72, P<0.001)、居住在城镇地区( OR=0.77,95% CI:0.71~0.82, P<0.001)、户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OR=0.73,95% CI:0.68~0.78, P<0.001)是老年人视听共残的保护因素。 结论:老年人的视力残疾与听力残疾存在关联,应关注老年人口视听共残等关联性残疾防控工作,重点针对经济困难、无配偶和居住在偏远地区的老年人加强视力和听力残疾防控宣传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健康医学工程"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慢性病患者以及众多亚健康人群都希望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以增加幸福感、获得感及安全感;残疾人及一些身体功能退化的老年人也需要相应的康复辅助器具。这就需要将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范畴扩展到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及医疗手段研究这些问题以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由此,"健康医学工程"的理念应运而生。提出了"健康医学工程"的概念,介绍了其意义、特点、内容和对未来的展望,旨在为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科研人员拓宽视野、启发思路,为在医疗卫生与健康领域遇到的诸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全民健康产业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