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肾同源在治疗喘证中的意义、思路和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喘证是一种主要表现为喘息发作、呼吸困难、张口抬肩、甚至不能平卧的临床疾病,严重者会出现由喘至脱,形成喘脱的危险,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肺肾同源"是指肺肾为母子关系,生理上相互滋生,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上多肺肾同治.目前已有学者运用肺肾同源、金水相生的方法治疗与喘证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本文将进一步阐述从肺肾同源的角度治疗喘证的意义、思路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从"风动神摇"探讨不寐辨证论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不寐之病位在心,关键病机在于邪扰心神,心神不宁,阴阳失交.中医认为心主神志,肝主疏泄,木火相生,心肝相关.若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上亢,则肝风内动,扰乱神明,而成不寐.史大卓教授提出"风动神摇"理论,旨在阐述心肝母子关系、心肝同病而致不寐证的病因病机,从滋阴柔肝、清肝泻火、平肝熄风等方面指导不寐证治疗新思路,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开拓临床思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徐宗佩"母子同治"治疗痤疮举隅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痤疮发病率极高,病因复杂,易反复.徐宗佩教授根据经验,以"母子同治"之法,应用消风散合泻黄散治疗,可达到祛风燥湿、清泄肺胃的功效,临床效果显著.举验案加以说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肺脾相关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肺与脾生理病理关系紧密.生理上,脾与肺在五行中母子相生,它们共同维持机体气机升降出入,输布全身津液,它们经脉相联;病理上,脾与肺相互影响.病机上,饮食不节、痰湿内生、内外合邪、脾胃不和均影响到肺或脾,进而肺脾均病.临床上常见肺脾症状相兼出现的疾病,并且相互影响加重病情,西医对此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中医根据肺脾相关理论,治疗上采用肺脾同调的治疗原则,理肺时不忘补脾,补脾时还须理肺.经典名方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麦门冬汤、参苓白术散、升降散均采用了肺脾同调的组方原则,疗效甚佳.本文将从中医肺脾相关理论出发为治疗肺脾相兼疾病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从心胃相关探讨冠心病心绞痛"阳微阴弦"病机及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心胃相关理论是指心和胃生理相关、病机相应、虚实相因.心与胃是火生土的母子关系,胃为五脏之本,亦为心气之本,胃气下降是心火下交于肾的基础,脾胃失调,水谷精微代谢失常所化生的痰、饮、水、湿、瘀等标实病理产物贯穿冠心病心绞痛的全过程."阳微阴弦"为冠心病心绞痛及胃脘痛的共同病机,可将心胃相关理论应用于冠心病的诊疗,提出补胃气以益心气、降胃气以通心阳、清胃火以降心火之心胃同治三法治疗冠心病,为临床从心胃相关理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提供理论基础及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马氏妇科温肾阳安胎学术思想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温肾阳安胎"是马氏妇科代表性学术思想之一.小儿生机旺盛、发育蓬勃为纯阳之体,居于母体内母子相依,若禀赋虚弱则胎不成实或胎元不固、屡孕屡堕.不同于"产前宜凉"的立论,马氏妇科重视子母同治,温肾阳而安胎元,创制温肾安胎汤应用于胎动不安、胎漏、妊娠腹痛、滑胎辨证属肾阳虚者,尤其阴道出血特点表现为色黯甚如咖啡色久治难愈者效佳.本文从母子相依、禀赋虚弱则胎不成实,小儿为纯阳之体、得母体阳和之气以资温煦,阳虚寒滞妊娠腹痛、当温阳以安胎,子母同治、马氏妇科重视温肾阳而安胎元4个方面探讨温肾阳安胎学术思想的理论渊源及临床应用,介绍温肾安胎汤的立法依据、组方、临床加减应用等,并举医案以例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刘小虹从"肺脾相关"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证治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归属中医学"肺胀"范畴,病位主要在肺,涉及五脏六腑,其中又以肺脾关系最为密切.脾土生肺金,为母子相生关系,气虚则相互累及为虚;脾失运化,痰浊上阻,留储于肺为实.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尤其重视"肺脾相关"理论,急性加重期以实证为主,强调以清肺化痰为法,慢性迁延期虚实夹杂,以虚为主,缓则治本,重用培土生金之法.刘小虹教授从"肺脾相关"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出肺脾同治,治痰不限于肺,不忘于脾,常用清肺化痰之三子汤、苇茎汤、温胆汤;培土生金之肺康方、玉屏风散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心肝同治原则辨治甲亢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
编辑人员丨2023/8/5
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经常导致或伴随快速性心律失常.根据甲亢的典型临床表现,多数学者认为肝气郁结是其主要病机,中医治疗甲亢常以肝作为切入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辨治围绕心展开.中医藏象学说中,肝与心为母子之脏,关系密切,故甲亢与快速性心律失常并发,可以心肝同治原则作为辨治思路.本文基于心肝同治原则,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探讨甲亢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辨治思路,旨在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肺脾相关"理论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临床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基于肺脾相关理论治疗新冠肺炎恢复期,疗效明显.中医肺脾相关理论源于《内经》,肺脾相关理论主要研究两脏间的母子生克关系、生理、病理及治法.探讨肺脾相关理论内涵,并运用此理论对新冠肺炎恢复期病机进行探讨.新冠肺炎恢复期病机特点为正虚邪恋,正气亏虚与邪气留伏并见,主要病机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湿邪留滞,病机与肺脾相关,治疗上扶正驱邪,肺脾同治.结合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列举三则新冠肺炎恢复期的验案,阐述扶正祛邪,肺脾同治对新冠肺炎恢复期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孟河名医贺季衡从肾虚肝旺论治疾病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肝、肾的生理关系在五行上,表现为母子相生;在物质基础上,概括为精血同源;在基本功能上,表现为藏泄互用;在经络分布上,相互联系.其病理关系有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肾虚与肝旺常合而为病,以肾虚为本,肝旺为标.贺季衡常肝肾同治,论治头痛重视肝阳上亢,认为"当从下虚上实例立法",提出"滋水为抑木之本,育阴为潜阳之源";治疗不寐重视肝火扰神,认为应"益其虚而制其实",通过滋水、柔肝、抑木、降火等治法"奠安神志";治疗咳嗽强调肝火犯肺,主张"滋水清金,以抑肝木""当滋其下,而润其上",肝肾肺同治;治疗痛证强调肝火入络,以滋水涵木,滋肾平肝为主要治则.贺季衡临证明辨脏腑,紧扣病机,在滋肾平肝的基础上,配合其他治法,取得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