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酒精性脂肪肝病进展中小鼠肠道菌群变化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酒精性脂肪肝病(AFLD)发展过程中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并探讨小鼠AFLD进展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5只)和模型组(25只).适应性喂养5d后,对照组小鼠每天喂食Lieber-DeCarli对照流质饲料(TP4030C),模型组小鼠每天喂食含有4%乙醇的Lieber-DeCarli流质饲料(TP4030B),连续30d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变化;16S rDNA测序法分析肠道菌群组成结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FLD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结果显示其物种丰富度降低(P<0.05).Beta多样性结果表明两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和丰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粪杆菌属(Faecalibaculum)、杜博菌属(Dubosiella)、异杆菌属(Al-lobaculum)、瘤胃球菌属UCG-013(Ruminococcaceae UCG-013)等菌属相对丰度升高,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毛螺菌属(Lachnospiraceae NK4A136 group)等菌属相对丰度降低.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在丙氨酸转移酶、谷胱甘肽水解酶和组蛋白乙酰转移酶通路活性显著增加(P<0.05).结论:含4%乙醇的Lieber-DeCarli流质饲料成功构建了AFLD C57BL/6小鼠模型,AFLD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均发生变化,酒精可能通过破坏肠道微生物稳态,增加丙氨酸转移酶、谷胱甘肽水解酶和组蛋白乙酰转移酶通路活性加快AFLD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负载银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水凝胶对兔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负载银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的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水凝胶对兔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制备含不同浓度甲基丙烯酸酐(MA)的低浓度MA明胶(GelMA)材料、中浓度GelMA材料和高浓度GelMA材料,加入光引发剂后分别制得低浓度GelMA水凝胶、中浓度GelMA水凝胶和高浓度GelMA水凝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检测前述3种浓度GelMA材料的氢核磁共振谱并根据波谱图计算其取代度,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检测前述3种浓度GelMA水凝胶的三维微观结构及孔径,样本数均为9。根据前述筛选出的MA浓度合成含10种浓度银的GelMA(含银GelMA)溶液,将每种浓度的含银GelMA溶液均分为3份,加入光引发剂后分别暴露于紫外光下持续20、25、35 s,制得相应的含银GelMA水凝胶。采用胶原酶降解法测定不同光交联时间含银GelMA水凝胶降解12、24、36、48 h的降解剩余率及彻底降解所需时长,样本数为5。测定前述筛选出光交联时间下含10种浓度银GelMA水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反映其抑菌能力,样本数均为5。以与含最低浓度银(即不含银)GelMA水凝胶抑菌圈直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含银GelMA水凝胶为有抑菌活性。选取具有抑菌活性的且载药浓度最低的含银GelMA水凝胶,采用FESEM检测其三维微观结构及孔径,采用能谱仪检测其内部银元素的存在情况,样本数均为9。将冻干单纯GelMA水凝胶和冻干含银GelMA水凝胶分别浸没于磷酸盐缓冲液中24 h,通过称重法计算并比较2种水凝胶的溶胀率,样本数为5。根据预实验及前述实验结果,制备含银和rh-bFGF的GelMA水凝胶(简称复合水凝胶)。大体观察复合水凝胶的外观,并采用FESEM检测其三维微观结构与孔径。取30只4~6个月龄、雌雄各半日本大耳兔,在其背部制作深Ⅱ度烧伤创面。以兔头侧为基准,将脊柱左侧创面作为复合水凝胶治疗组,右侧作为纱布对照组,2组创面分别作相应处理。观察伤后3、7、14、21、28 d创面愈合情况;记录伤后7、14、21、28 d创面愈合面积并计算其愈合率,样本数为30。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低浓度GelMA材料、中浓度GelMA材料及高浓度GelMA材料的取代度,差异明显( F=1 628.00, P<0.01)。低浓度GelMA水凝胶存在疏松、不规则三维空间网状结构,孔径为(60±17)μm;中浓度GelMA水凝胶的三维空间网络、孔径大小均较均匀规则,孔径为(45±13)μm;高浓度GelMA水凝胶的三维空间网状结构致密、层次混乱,孔径为(25±15)μm。3种GelMA水凝胶孔径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2.20, P<0.01),选取(MA)中浓度为后续材料制作浓度。相同光交联时间下的含不同浓度银GelMA水凝胶的降解性基本一致;20、25、35 s光交联时间下含银GelMA水凝胶降解12 h的降解剩余率分别为(74.2±1.7)%、(85.3±0.9)%、(93.2±1.2)%,降解24 h的降解剩余率分别为(58.3±2.1)%、(65.2±1.8)%、(81.4±2.6)%,降解36 h的降解剩余率分别为(22.4±1.9)%、(45.2±1.7)%、(68.1±1.4)%,降解48 h的降解剩余率分别为(8.2±1.7)%、(32.4±1.3)%、(54.3±2.2)%;20、25、30 s光交联时间下含银GelMA水凝胶彻底降解所需时间分别为(50.2±2.4)、(62.4±1.4)、(72.2±3.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82.40, P<0.01),选取25 s作为后续光交联时间。低浓度至高浓度的10种含银GelMA水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依次为(2.6±0.4)、(2.5±0.4)、(3.2±0.4)、(12.1±0.7)、(14.8±0.7)、(15.1±0.5)、(16.2±0.6)、(16.7±0.5)、(16.7±0.4)、(16.7±0.6)mm,基本呈浓度依赖性升高趋势,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28.70, P<0.01),与含最低浓度银GelMA水凝胶相比,其他有抑菌活性的含低浓度至高浓度银GelMA水凝胶的抑菌圈直径均明显增大( t值分别为26.35、33.84、43.65、42.17、49.24、55.74、43.72, P<0.0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为(12.1±0.7)mm的含银GelMA水凝胶具有抑菌活性且载药浓度最低,选取该含银浓度为后续材料制作浓度。含银GelMA水凝胶的微观形貌为规律的趋于平行线性的条索状结构,孔径为(45±13)μm,且含有银元素。浸没24 h,含银GelMA水凝胶的溶胀率与单纯GelMA水凝胶相近( P>0.05)。复合水凝胶呈无色清亮透明状;其三维结构为规则、均匀的网格状,内部存在细丝网状结构,孔径为(40±21)μm。伤后3 d,复合水凝胶组兔创面可见大量坏死组织及渗出物;纱布对照组兔创面可见散在结痂,亦可见少量坏死组织及渗出物。伤后7 d,复合水凝胶组兔创面已明显缩小,纱布对照组兔出现创面存在与纱布粘连情况。伤后14 d,复合水凝胶组兔创面红润、可见肉芽组织生长;纱布对照组兔创面基底呈苍白色、血运差。伤后21 d,复合水凝胶组兔创面完全愈合,纱布对照组兔创面出现愈合趋势。伤后28 d,复合水凝胶组兔创面部位可见新生毛发,纱布对照组兔仍残存椭圆形创面。伤后7、14、21、28 d,复合水凝胶组兔创面愈合率均明显大于纱布对照组( t值分别为2.24、4.43、7.67、7.69, P<0.05或 P<0.01)。 结论:中浓度GelMA水凝胶在溶胀性、可降解性方面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筛选出的含银GelMA水凝胶具有抑菌活性且载药浓度最低,制得的复合水凝胶可明显缩短兔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特征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9月到2020年10月就诊于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内分泌科的LADA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从该院体检中心同期体检的人群中选取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NCP)者。收集研究对象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抗体(IA-2A)等,收集研究对象粪便16S rRNA基因序列。使用微生物组分析软件QIIME(version 1.8.0)分析反映肠道菌群丰富性和多样性的alpha多样性指标和反映组间结构相似性的Beta多样性指标,采用 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χ 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基于PICRUST分析微生物功能基因和代谢预测途径的变化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肠道菌群与各生化及免疫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共纳入42例研究对象,NCP组14名,T2DM组14例,LADA组14例。3组间的alpha多样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Beta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NCP组相比,LADA组的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属如毛螺菌属( Lac_Lachnospira)、罗氏菌属( Lac_Roseburia)、瘤胃球菌属(毛螺菌科)[ Lac( Ruminococcus)]均降低( P<0.05),与T2DM组相比,LADA组的瘤胃球菌属(毛螺菌科)降低( P<0.05)。与NCP组相比,LADA组的苯丙氨酸合成、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次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等代谢预测功能途径降低( 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ADA抗体滴度与瘤胃球菌属(毛螺菌科)呈负相关( r=-0.44),与普雷沃菌属( r=0.38)、小类杆菌属( r=0.34)、瘤胃球菌属(瘤胃球菌科)( r=0.53)均呈正相关(均 P<0.05);IA-2A抗体滴度与巨球菌属呈正相关( r=0.13, P<0.05)。 结论:LADA患者存在较为特异的肠道微生物群结构,并伴随着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属如毛螺菌属、罗氏菌属和瘤胃球菌属(毛螺菌科)的减少,以及苯丙氨酸合成、胆汁酸生物合成等重要的生物功能基因和代谢预测途径的降低。此外,LADA患者胰岛自身抗体与瘤胃球菌属(毛螺菌科)、普雷沃菌属和小类杆菌属等菌属具有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复杂性肛瘘患者肠道微生态检测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通过16S rDNA基因测序检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肠道菌群分布,探讨其与健康人的菌群分布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12月期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临床资料(复杂性肛瘘组),并按1∶1配比选择本院健康体检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健康对照组)。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腺源性肛瘘诊断的标准,且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2)术前已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排除肠道炎性反应、炎性肠病等;(3)复杂性肛瘘的定义为符合下面情况之一者:瘘管跨越2/3及以上的肛门括约肌;包含两个以上的外口或瘘管;既往已行肛瘘手术后确认复发者。排除标准:(1)合并有炎性肠病、慢性腹泻或便秘、糖尿病、消化道恶性肿瘤、肝肾功能障碍等;(2)克罗恩病、外伤、特殊感染(如放线菌病和结核病)等引起的肛瘘;(3)近1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益生元、益生菌等可能影响肠道微生态制剂者;(4)认知缺陷不能配合者。提取研究对象的粪便样本总DNA,扩增细菌16S rDNA基因序列的V4高变区,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最后进行操作分类单元(OTU)聚类、进行Alpha多样性和LEfSE数据分析,其中Chao指数或ACE指数越大,表明微生物区系的预期物种丰度越高,Simpson指数越小或Shannon指数越大,表明微生物区系多样性越高。两组间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饮酒吸烟史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观察指标包括两组的测序和质量控制、Alpha多样性分析和物种及其丰度分析以及LEfSE分析。 结果:复杂性肛瘘组与健康对照组的主要优势菌都是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分别占93.4%±32.0%和87.4%±41.2%;在属水平上,复杂性肛瘘组的普雷沃菌属(4.9%±7.4%比0.1%±1.1%, P<0.001)、巨细胞菌属(3.9%±8.2%比0.5%±4.2%, P<0.05)和毛螺菌属(2.6%±5.7%比0.1%±3.4%, P<0.05)的丰度明显更高,而变形菌属(0.02%±4.2%比9.3%±14.4%, P<0.01)、肠球菌属(0.02%±2.3%比9.3%±19.6%, P<0.05)、拟杆菌属(24.7%±9.9%比29.8%±9.1%, P<0.05)和克雷伯菌属(0.4%±4.2%比3.9%±7.3%, P<0.05)相对更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复杂性肛瘘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更丰富,表现为ACE指数更高[(293.30±44.00)比(218.75±33.83), t=102.069, P<0.001],Chao指数也更高[(318.40±41.99)比(250.00±46.38), t=77.818, P=0.028],Shannon指数更高[(3.36±0.29)比(2.43±0.34), t=9.657, P=0.001];而Simpson指数更低[(0.103±0.013)比(0.131±0.013), t=5.551, P=0.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韦荣菌科、Selenemondales 及厌氧菌纲(均属于厚壁菌门)的菌株总体上对两组样本肠道菌群差异的影响最大(LDA 值均>4)。 结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复杂性肛瘘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更丰富,提示某些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在肛瘘发病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16S核糖体RNA高通量测序的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肠道菌群变化分析及代谢功能预测的前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16S核糖体RNA(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肠道菌群变化并进行代谢功能预测。方法:本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4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烧伤患者纳入烧伤组,将同时期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0名健康志愿者纳入健康组。收集烧伤组患者入院后1周左右的粪便标本及健康组志愿者体检当天粪便标本,进行16S rRNA V4区基因测序,分析各类菌属的相对丰度;应用Mothur软件进行操作分类单元(OTU)划分,分析优势菌群;通过QIIME1.9.0软件分析粪便菌群OTU数目、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采用Canoco Software 5.0对粪便菌群相对丰度做主成分分析;采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预测粪便菌群代谢功能。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烧伤组患者粪便中拟杆菌属、肠球菌属、不动杆菌属、巨球型菌属、葡萄球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健康组志愿者( Z=-5.20、-2.37、-5.17、-4.41、-6.03, P<0.05或 P<0.01),而健康组志愿者粪便中未分类的毛螺杆菌科、普氏菌属、盲杆菌属、未分类的瘤胃球菌科、假丁酸弧菌属、布劳特菌属、未分类的消化链球菌科( Z=-8.03、-3.21、-7.63、-5.88、-8.05、-8.05、-6.77, P<0.01)等19种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烧伤组患者。健康组志愿者粪便菌群多样性优于烧伤组患者,其主要优势菌群为拟杆菌属、未分类的毛螺杆菌科、普氏菌属、未分类的肠杆菌科、布劳特菌属、副拟杆菌属和大肠志贺杆菌属等,而烧伤组患者粪便主要优势菌群为拟杆菌属、普氏菌属、未分类的肠杆菌科和副拟杆菌属。烧伤组患者粪便菌群OTU数目、Ace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分别为(149±47)个、199±45、190±45、2.0±0.9,显著少/低于健康组志愿者的(266±57)个、323±51、318±51、3.8±0.5( t=10.325、11.972、12.224、11.662, P<0.01)。健康组志愿者和烧伤组患者粪便菌群相对丰度在主成分1 被清晰地区分为2个群体,主成分1贡献率为32.50%, P<0.01;健康组志愿者粪便菌群在主成分2上较为集中,烧伤组患者粪便菌群在主成分2上散布较大,主成分2贡献率为13.44%, P>0.05。烧伤组患者粪便菌群氨基酸中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以及碳水化合物中三羧酸循环、果糖和甘露糖、半乳糖、酵解/糖异生、淀粉和蔗糖代谢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志愿者( Z=-4.75、-4.54、-4.75、-4.62、-3.71、-3.28、-4.19,-3.82、-4.72、-4.35、-4.75、-4.71, P<0.01),硫辛酸代谢和辅酶Q合成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志愿者( Z= -6.07、-4.51, P<0.01),花生四烯酸代谢水平与健康组志愿者相近( P>0.05)。 结论: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得出,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肠道菌群和健康人群存在明显差异,烧伤患者肠道菌群种类减少,多样性降低,营养代谢水平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细菌性毛囊炎、疖、痈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为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皮肤黏膜的常驻菌群之一,约30%健康人群携带该菌 [1],在干燥物体表面生存期较长,如在干燥的脓液、痰液中可存活2~3个月,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物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大部分急诊科中化脓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的致病菌 [2],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化脓性链球菌短暂或长期定居于上呼吸道,在干燥物体表面或尘埃中可生存数月,通过直接接触、污染物或飞沫传播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侵袭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与牙周健康者龈下菌群的差异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比较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与牙周健康者(periodontally healthy,PH)龈下菌群的差异,为牙周病的病因学研究及基于菌群调控的牙周病新疗法提供参考。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牙周病科门诊就诊的AgP(AgP组)、CP(CP组)患者和PH受试者(PH组)各10例,根据X线片和口内情况初步预估取样位点后,收集各组龈下菌斑并记录各项牙周临床指数,提取龈下菌斑样本中的DNA,PCR扩增、构建DNA文库并对16S rDNA测序。最终可成功构建文库并测序者包含:8例AgP患者的18个样本,10例CP患者的31个样本和8名PH志愿者的10个样本。对各组样本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以及菌群构成进行分析和比较,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细菌与探诊深度的相关性。结果:菌群分析显示,AgP组龈下菌群的α多样性显著低于其他两组( P<0.05)。在门水平,AgP和CP组拟杆菌门丰度[分别为(36.8±7.4)%、(37.2±6.3)%]、螺旋体门丰度[分别为(16.0±5.4)%、(11.8±3.6)%]均显著高于PH组[分别为(27.5±11.2)%、(5.2±4.4)%]( P<0.05),而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AgP组分别为(4.2±3.3)%、(12.9±5.1)%;CP组分别为(6.1±2.6)%、(12.1±4.0)%]均显著低于PH组[分别为(19.3±13.1)%、(23.0±10.1)%]( P<0.01);AgP组龈下菌群中螺旋体门和柔壁菌门的丰度[分别为(16.0±5.4)%、(1.7±1.2)%]均显著高于CP组[分别为(11.8±3.6)%、(0.7±0.6)%]( P<0.05)。在属水平,AgP组龈下菌群中棒状杆菌属、放线菌属、 Saccharibacteria_norank、月形单胞菌属、 Oribacterium的丰度显著低于CP组,而产线菌属、 Lentimicrobiaceae_norank、 Defluviitaleaceae_UCG_011、 Family_XI_unclassified的丰度显著高于CP组( P<0.05)。主坐标分析显示,各组样本存在聚类现象。线性判别分析显示,AgP组富集菌包括螺旋体科等,CP组富集菌包括拟杆菌科等。相关性分析显示,AgP组中密螺旋体属、 Defluviitaleaceae_UCG_011、支原体属、卡氏菌属、 Fretibacterium的丰度与探诊深度呈显著正相关( r=0.525~0.750, P<0.05),丛毛单胞菌科-未分类的属、链球菌属、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奈瑟菌属、普雷沃菌属、消化球菌属、劳尔菌属、 Bergeyella和放线菌属的丰度与探诊深度呈显著负相关( r=-0.617~-0.490, P<0.05);CP组小类杆菌属、 Family_XI_unclassified、卡氏菌属、消化链球菌属、 Pelospora和理研菌科_RC9_肠组的丰度与探诊深度呈显著正相关( r=0.430~0.533, P<0.05)。 结论:牙周炎症和健康时其龈下菌群存在明显不同;AgP和CP的龈下菌群也存在明显差异,提示这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病理确诊肺真菌病43例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病理确诊肺真菌病患者的病原学分布、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等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外科手术、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病理确诊的肺真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原学分布、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结果:入选经病理学确诊肺真菌病患者43例,分别经外科手术确诊26例(60.47%),经支气管镜确诊14例(32.56%),经皮肺穿刺确诊3例(6.98%);肺曲霉病27例(62.79%),肺隐球菌病11例(25.58%),肺念珠菌病3例(6.98%),肺毛霉病2例(4.65%)。43例患者中27例(62.79%)存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糖尿病10例(23.26%),恶性肿瘤7例(16.28%),支气管扩张症4例(9.30%),乙型肝炎病毒携带3例(6.98%),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2例(4.65%),肺结核2例(4.65%),结肠癌术后化疗1例(2.33%)。43例患者主要呼吸系统症状:咳嗽24例(55.81%),咳痰21例(48.84%),咯血16例(37.21%),发热9例(20.93%),喘息8例(18.60%),胸痛7例(16.28%),声音嘶哑1例。胸部影像学改变:肺部结节20例(46.51%),"血管贴边征"12例(27.91%),斑片渗出影10例(23.26%),团块/实变8例(18.60%),空洞7例(16.28%),管壁增厚并管腔狭窄6例(13.95%),空气新月征5例(11.63%)。结论:肺真菌病以肺曲霉病和肺隐球菌病为多见;常见基础疾病为糖尿病及恶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及咯血;影像学表现主要以肺部结节多见,肺隐球菌病可见"血管贴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部细菌类别与临床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部潜在的致病菌(PPB)检出情况及不同类别PPB对病情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因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病房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儿鼻咽部分泌物病毒、肺炎支原体和细菌,按照年龄分<3个月组、3~<6个月组、6个月~<1岁组和1~2岁组,按照鼻咽部有无PPB及其类别分为RSV单独感染组、RSV+G +菌组、RSV+G -菌组和RSV+G +菌+G -菌组,各组间RSV+PPB阳性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临床特征比较采用 Mann- Whitney U检验。 结果:共280例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RSV+PPB组患儿113例,占40.4%。检出率最高的细菌为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在各年龄组间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609, P=0.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各年龄组间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387, P=0.034)。与RSV单独感染组比较,RSV+G -菌组患儿住院时间长、发热比例高、气促比例高、吸氧比例高和血C反应蛋白水平高(均 P<0.05)。与RSV单独感染组比较,RSV+G +菌组年龄大、发热比例高、中性粒细胞比例高、淋巴细胞比例低和血C反应蛋白水平高(均 P<0.05)。 结论:约40%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部可检出PPB,鼻咽部合并PPB感染可能影响RSV感染的病情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干燥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为SS的诊疗提供新的证据和方向。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14例SS患者(SS组)和14名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对照组)的粪便并提取粪便中细菌的DNA,扩增16S片段后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SS患者与正常人肠道菌群的丰度(Sobs,Chao,Ace)、谱系多样性(Pd)、菌落的多样性(Shannon,Simpson)和均匀度(Heip)均无显著差异( P>0.05)。SS患者肠道菌群中5个菌门,11个菌科和37个菌属与正常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门水平上,SS患者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Saccharibacteria 3个菌门明显减少,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2个菌群明显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4.27,-3.01,-2.57,-4.27和-2.53, P值均<0.05);在科水平上,SS患者肠道菌群中的拟杆菌科,产碱菌科、短杆菌科、柄杆菌科和诺卡氏菌科5个菌科明显增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4.09,-3.06,-2.41,-2.11和-2.11, P值均<0.05);而毛螺菌科、双歧杆菌科、红蝽菌科、拟杆菌目s24-7组、放线菌科和芽孢杆菌目XI菌科6个菌科明显减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3.17,-2.92,-3.40,-2.05,-2.05和-2.22, P值均<0.05);在属水平上,SS患者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 Parabacteroides、瘤胃球菌科无分类信息的菌属、 Parasutterella、短杆菌属、短波单胞菌属、 Hungatella、 Sellimonas和红球菌属明显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4.09,-2.32,-2.03,-2.02,-2.41,-2.11,-2.16,-2.11,-2.11, P值均<0.05)。 结论:肠道菌群在不同的疾病中起到了相同、相似甚至相反的作用而且与人种和地域相关,拟杆菌属,布劳特氏菌属和双歧杆菌属可以对SS患者与健康人进行鉴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