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骨伤用药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藏族医药骨伤科用药规律,为完善少数民族医药骨伤用药特色及理论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华本草?藏药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中治疗骨伤科疾病的藏医验方,采用Office Excel 2019、IBM SPSS Statistics 26.0、IBM SPSS Modeler 14.1分别对药物进行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获得藏医骨伤科验方202条,涉及338味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中药为诃子、藏木香、红花;药物药性以寒、温、凉为主,药味以辛、苦、甘居多,归经主要归肝、肺、胃、脾经;涉及病种有创伤、关节类痹证、腰骶部筋伤、胸背部筋伤4种。获得4类用药聚类组合,核心药物有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决明子、乳香、黄葵,常见药对组合有诃子-毛诃子、黄葵-决明子、乳香-黄葵等。结论:藏医治疗骨伤疾病以清热药为主干黄水,其次为活血药、理气药、祛风湿药,以藏医经方三果汤、三黄水药为药物核心,常配伍其他清热凉血、续筋接骨药,注重干黄水理论运用,体现了藏医的清泻法、黄水学说核心理论在骨伤疾病诊疗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二分网络加权投影的急性鼻咽炎中药配伍规律挖掘及组合用药预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从二分网络加权投影角度挖掘中药方剂配伍规律,提出一种新的挖掘中药配伍规律的方法,并预测新型药物组合,为指导临床治疗急性鼻咽炎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以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中的急性鼻咽炎方剂数据为数据源,通过提取方剂和药物构建二分网络,继而使用加权投影得到药物网络投影图,结合二分网络加权投影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基于皮尔逊相关性进行系统聚类的研究方法挖掘中药"君臣佐使"的配伍规律,并使用链路预测进行核心药物预测.结果 二分网络加权投影与皮尔逊相关性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中药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中作用显著.在链路预测中,选用11个链路预测指标,区分加权与无权算法后最终计算出的加权指标曲线下面积(AUC)大于无权指标,且在加权指标中,AUC最大指标为网络资源分配指标,预测出 7组药物组合,包括白头翁与毛诃子、安息香与石椒草、白花茶与附子等.结论 二分网络加权投影方法在揭示中药配伍规律与药物组合预测方面具有一定实用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诃子基原物种及其混伪品的形态鉴别与分子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建立能够准确鉴别诃子、绒毛诃子及其混伪品的分子鉴定方法.方法:对诃子、绒毛诃子及其混伪品的新鲜果实进行烘干,观察其干燥前后的形态;提取样品DNA,采用DNA条形码内转录间隔区 2(ITS2)序列和psbA-trnH序列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并测序,采用DANMAN 7、MAGE 6 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计算Kimura 2-paramete遗传距离,并构建邻接法系统发育树.结果:形态观察发现,诃子、绒毛诃子果实干燥前后与混伪品有较大的差异,可以通过形态差异进行鉴别;DNA条形码序列表明,诃子和绒毛诃子ITS2 序列基本一致,仅发现 4 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但不能由此对两者进行区分;诃子和绒毛诃子的psbA-trnH序列存在 2 处明显差异,可对两者进行准确区分;绒毛诃子中存在 2 种类型的单倍型,其明显差异在于是否在psbA-trnH序列上存在 1 段 16 bp的串联重复序列;混伪品与诃子、绒毛诃子之间具有较大的psbA-trnH序列差异,可直接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比对进行区分;对市场上流通的诃子炮制品进行鉴定发现,其多为 2 种单倍型绒毛诃子,且存在毛诃子混伪的情况.结论:利用psbA-trnH序列可准确鉴别诃子、绒毛诃子及其混伪品,发现绒毛诃子中存在 2种类型的单倍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诃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5/25
诃子是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及其变种微毛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var.tomentella Kurt.的干燥成熟果实,在我国西藏、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均有分布,其在中、蒙、藏医体系中被广泛使用,常作为君药出现在方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诃子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以鞣质类、黄酮类、萜类等为主,其中鞣质类成分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诃子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降血糖、抗肥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药理活性,极具药用开发价值.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方面对诃子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推动我国相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毛草龙三萜类和内酯类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研究毛草龙Ludwigia octovalvis(Jacq.)Raven中的三萜类与内酯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 葡聚糖凝胶、C18 中低压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毛草龙全草的醇提物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以及MS、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毛草龙中分离得到 20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酸(1)、白桦酸甲酯(2)、齐墩果酸(3)、2α-羟基齐墩果酸(4)、脱氢山楂酸(5)、2α-羟基熊果酸(6)、Δ5,6-3-(2′-甲基戊酰氧基)-熊果酸环己酯(7)、3β-trans-p-coumaroyloxy-2α,23-d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8)、23-trans-p-coumaroy-loxy-2α,3β-d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9)、(23E)-coumaroylhederagenin(10)、eucalyptolic acid(11)、黑麦草内酯(12)、异黑麦草内酯(13)、羟基二氢博伏内酯(14)、二氢欧山芹素(15)、(3′S,4′S)-3′-acetoxy-4′-angeloyloxy-3′,4′-dihydroseselin(16)、异补骨脂素(17)、七叶内酯(18)、羌活苷(19)和 11,12-诃子裂酸二甲酯(20).结论:其中,化合物 5、7~9、11、13~20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1、2、4、12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藏药三果汤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对三果汤治疗糖尿病靶点及通路进行分析,并通过分子对接进行验证,为基础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子平台(TCMSP)、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PubChem)及文献查阅筛选三果汤中诃子、毛诃子、余甘子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筛选糖尿病相关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取药物疾病靶点交集,使用STRING构建蛋白PPI网络,运用Mate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基因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将筛选出的有效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通过网络药理学收集三果汤及糖尿病靶点信息,采用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三果汤和糖尿病共同作用靶点共 269 个,靶点作用最为突出的为 AKT1、HAS2、MAP2、CDH1、PRKCG、PLAT,三果汤作用于糖尿病的通路主要在癌症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MAPK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鞣花酸和没食子酸对AKT1、HAS2、MAP2 存在亲和力,鞣花酸对HAS2 亲和力最好.结论 通过本研究中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对接分析,三果汤中鞣花酸、没食子酸对AKT1、HAS2、MAP2 通路靶点具有亲和力,为后续实验提供研究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藏药二十味肉豆蔻丸源流考证与现代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藏药二十味肉豆蔻丸源于1506年达旺活佛秘制,收载于地方药典1979版《藏药标准》和1995版国家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中.本文通过以"二十味肉豆蔻丸"为关键词,查阅中国知网、读秀数据库、济南泉方本地PubMed等数据库搜集与二十味肉豆蔻丸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及藏医相关的书籍,排除有且仅有方名的文献或书籍,有明确组成、配比或功效的保留,总结了藏药二十味肉豆蔻丸的传承、组成、方解及现代研究.结果发现二十味肉豆蔻丸在传承过程中其组成虽稍有改变,但主要功效为镇静安神.现代临床研究主要涉及妇科病、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和藏医中的宁塞病;基础研究的资料主要涉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去氢二异丁香酚、丁香酚、肉豆蔻醚等化学成分.希望此文对二十味肉豆蔻丸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价值.二十味肉豆蔻丸为传统藏药,由肉豆蔻∶降香∶沉香∶石灰华∶广枣∶红花∶藏茴香∶丁香∶大蒜(炭)∶豆蔻∶阿魏∶草果∶诃子∶乳香∶毛诃子∶儿茶∶余甘子∶力嘎都∶檀香∶牛黄=75∶80∶100∶75∶65∶90∶80∶40∶35∶35∶20∶35∶200∶100∶80∶70∶100∶60∶50∶1组成(图1[1]),是2002年9月6日获批在我国上市的镇静安神药(国药准字Z20023260),用于治疗"宁隆"病引起的神志紊乱、烦燥、精神恍惚、失眠、头晕、健忘耳鸣、颤抖、惊悸.在藏医,宁为心脏,隆为藏医三因学说之一[2].《四部医典》记载,根据所在部位和功能不同,"隆"分为五类:"持命隆(索增隆)"、"上行隆(更久隆)"、"遍行隆(恰不其隆)"、"伴火隆(酶年隆)"和"下泻隆(吐色隆)",此外尚有宁隆、赤隆和培隆[3]2.宁隆是主心脏的隆,它失调则出现心脏病,症状为心慌气短、神志模糊、背部发胀、心情烦躁、心悸失眠等[3]2;其还记载藏医中的"心脏病"是由于心情忧郁,烦乱,饮食失调,失眠,易怒等原因导致,有心悸、心绞痛、心热、心脏积水、心闷、心脏虫病和心怒症7种疾病,二十味肉豆蔻丸治疗的是藏医中心脏病的心悸疾病的症状[3]142.本文对其源流、方解及其临床与基础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希望对于二十味肉豆蔻丸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藏药毛诃子的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毛诃子药材进行薄层鉴别、定量测定等研究,提高其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方法 以没食子酸、毛诃子对照药材为对照,新增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鉴别方法;建立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含量,采用Phenomenex luna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5∶95);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71 rn;进样量10μL.结果 建立了毛诃子药材的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鉴别方法,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不仅能对毛诃子进行定性鉴别,还能体现其抗氧化活性,具有较好的专属性;10批毛诃子药材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在9.952~79.62 μ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34.659X-7.7319 (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0%(RSD=2.0%).结论 新增的方法简单易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毛诃子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药治疗痛风的核心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 2.5)对113条藏药治疗痛风(咋乃)的方剂分析其核心药物关联规则.方法 建立藏药治疗痛风(咋乃)的方剂数据库,并应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次、核心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对113条方剂285味药材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得出藏药治疗痛风(咋乃)的使用频次排序、核心药物关联规则分布图.结论 得出了藏药治疗痛风(咋乃)的组方规律是以核心药物清血瘀血热、干黄水、疏理气机、调节血液的三果(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和三黄水药(决明子、黄葵子、乳香)为主进行病因根本治疗,同时辅以针对不同症候的药物进行组方配伍,对痛风(咋乃)实施以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治疗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含“三果”藏药配伍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挖掘藏药“三果”方剂组方规律,探析“三果”治疗相关疾病及前景,为科研、教学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一藏医学》《藏医成分制剂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常用藏成药诠释》等书建立处方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提取含“三果”即“诃子-毛诃子-余甘子”的方剂,运用软件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三果”用药规律.结果:最终纳入方剂204首,涉及药物344味,使用频率除“三果”外最高的前5位药依次为宽筋藤、木香、丁香、红花、肉豆蔻.经过聚类得到核心药物26组,其中频次≥50的分别为“诃子-余甘子-毛诃子-兔耳草,诃子-藏木香-余甘子-毛诃子,丁香-诃子-肉豆蔻-余甘子-毛诃子,檀香-诃子-余甘子-毛诃子,诃子-肉豆蔻-余甘子-毛诃子,红花-诃子-余甘子-毛诃子,丁香-诃子-余甘子-毛诃子,诃子-余甘子-毛诃子-宽筋藤,木香-诃子-余甘子-毛诃子”.结论:“三果”常与活血、行气、清热、温中之品联用,主以赤巴病、陈旧热证、血热、痛风、眼病、白脉病等为治疗病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