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雅慧从"痰泻"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其缓解期多表现为便次增多、便中夹有黏液、偶见少量脓血、黏膜活检炎症指标明显改善等."痰泻"之名首见于《医宗必读》,黄雅慧教授基于书中对痰泻的论述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病位虽在肠腑,实则与脾肺肾密切相关.黄教授指出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核心病机为湿阻酿痰成瘀,临证以通、化二字为治疗大法,使津气通利、水湿得化而痰泻得止.针对气虚不运、湿流于下,施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培土生金以培本;针对阳虚不温、水气流滞,施以四神丸合真武汤加减益火补土以治标;针对湿滞痰阻、气滞血瘀,施以苓桂术甘汤合膈下逐瘀汤加减蠲饮祛瘀以求缓.临证常取佳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脂质蓄积指数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中医证型与脂质蓄积指数(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LAP)的关系.方法 研究旨在回顾分析2021年9月—2023年3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一科收治的160例M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方法进行分类,研究将患者分为4组,即气滞湿阻型组、痰瘀互结型组、脾肾气虚型组和气阴两虚型组,各40例患者,另设40例体检患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不同中医证型MS患者LAP等代谢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 MS患者的LA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LAP水平从低到高顺序依次为健康对照组<脾肾气虚型组<气阴两虚型组<气滞湿阻型组<痰瘀互结型组.结论 ①LAP水平与MS具有相关性.②LAP水平可以作为MS中医辨证分型的重要参考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从扶正祛邪、调肝理脾论治口腔扁平苔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基于中医病因学说和五脏学说探讨口腔扁平苔藓病因病机特点,认为本病符合伏邪致病特点,病机属本虚标实,临床多见肝脾不调之证。临证用药应注重扶正祛邪、调肝理脾,常见证型有3种,其中肝郁化火、肝脾湿热证治宜清肝泻火、健脾除湿,方选龙胆泻肝汤合除湿胃苓汤加减;肝郁气滞、痰瘀互阻证治宜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方选丹栀逍遥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气血亏虚、久病入络证治宜益气健脾、补肝益肾,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减。另外,还需注意恰当应用风药,并重视心身同调、内外同治,可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蔡连香治疗盆腔炎症所致输卵管性不孕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蔡连香教授认为,盆腔炎症所致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以瘀为主,临床可分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湿热瘀结、寒湿瘀阻4个证型,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大法,基于经方,审证求变,临证中还应重视精血理论,注意扶正祛邪,避免损伤阴血。其善用中药灌肠和外敷法,并灵活应用药对,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UPOINT系统的袁少英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用药规律挖掘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挖掘袁少英教授辨治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的用药规律,探讨CP中医证型与UPOINT系统分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袁教授治疗CP疗效肯定的中药内服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中医证型频次、UPOINT系统各分型频次、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频次,根据复杂系统熵聚类获得UPOINT系统中各分型的中医证型及中药。结果:共纳入处方123首,涉及中医证型9个,其中出现频次排名前五的是湿热瘀阻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湿热下注证、肝郁肾虚证,其中,湿热瘀阻证患者以U分型(排尿症状)及I分型(感染症状)为主,肝郁肾虚证患者以P分型(心理症状)及N分型(神经症状)为主,气滞血瘀证患者以O分型(器官特异症状)及T分型(盆底肌疼痛)为主;涉及中药123味,使用频次排名前五为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延胡索、甘草、野葡萄根、丹参,以活血化瘀药、清热药与补虚药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药性以寒、平多见,药味以苦、甘、辛多见。U分型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野葡萄根、蛇莓、甘草;P分型以疏肝解郁、活血补肾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柴胡、甘草、白芍;O分型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失笑散、延胡索、川牛膝;I分型以清热活血、利湿通淋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野葡萄根、失笑散、甘草;N分型以疏肝通络、活血补肾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柴胡、三棱、丹参;T分型以活血止痛、补益肝肾类中药为主,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中药为延胡索、失笑散、丹参。结论:袁少英教授治疗CP常以"行气-活血-逐瘀"为主轴,注重调理肝脾肾三经,采用行气逐瘀止痛、清热利湿通络为主线的治法。UPOINT系统与中医证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患者中医证型因素对羟考酮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患者中医证型因素对羟考酮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200例,年龄20~59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18~30 kg/m 2,根据中医证型分为4组:肾虚血瘀型(A组, n=65)、湿热瘀阻型(B组, n=53)、气滞血瘀型(C组, n=43)和痰湿瘀结型(D组, n=39)。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价术后疼痛程度,NRS评分≥4时,滴定式静脉注射羟考酮至NRS评分<4分(负荷量),行PCIA,镇痛泵用药:羟考酮100 mg,用生理盐水配至100 ml,参数设置:背景输注速率1 ml/h,PCA剂量1 ml,锁定时间10 min。记录羟考酮负荷量及术后第1和2天用量。 结果:与A组和C组比较,B组和D组羟考酮负荷量及术后第1和2天用量增加( P<0.05);B组与D组比较、A组与C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患者中医证型因素可影响羟考酮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镇痛效果,湿热瘀阻型和痰湿瘀结型子宫肌瘤患者羟考酮术后镇痛的效力较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刮痧治疗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刮痧对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扬州市中医院骨伤科门诊收治的30例非急症期LDH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气滞血瘀型11例,湿热痹阻型8例,寒湿痹阻型7例,肝肾亏虚型4例。主要刮拭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以及病变或疼痛段的夹脊穴、阿是穴、肾俞穴、委中穴,每次以刮至出痧为度,2~5 d(痧退)刮1次,2次为1个疗程,共刮3个疗程。比较刮痧前后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结果:与刮痧前比较,刮痧后患者JOA评分提高、VAS评分降低、血清IL-1β含量减少、血清IL-10含量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其中气滞血瘀型、寒湿痹阻型患者JOA评分提高高于湿热痹阻型和肝肾亏虚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气滞血瘀型、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患者血清IL-10含量提升高于肝肾亏虚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刮痧治疗LDH疗效确切,对实证证型疗效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严重创伤后急性肾损伤中医证型、证素的临床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通过临床调查与回顾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归纳总结86例严重创伤后出现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中医证型、证素的分布规律,以期为严重创伤后出现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中医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急诊创伤科、重症医学科、内科住院患者中符合严重创伤后急性肾损伤的病例107例,符合纳入标准共计86例,应用传统中医辨证分型,并对其病位、病性证素进行统计分型,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86例严重创伤后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总体归属于血瘀气滞证、脾肾阳虚水停证、瘀结水留证、热毒炽盛证、脾肾气虚血瘀证、肝肾气血两虚证及痰湿中阻证;病位证素10个,尤以肾、脾、胃、肝、膀胱比较多见;病性证素12个,尤以血瘀、毒、阳虚、水停、气虚、血虚、气滞、湿、闭等比较常见.结论 86例严重创伤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传统中医辨证分型相符合,辨证素更明确地揭示了疾病发生的病位、病性及病理因素,更能形成统一的辨证分型及论治用药.故而当临床中可采用证素辨证来避免医者主观判断所造成的偏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现代文献的糖尿病足中医证候及证素分布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通过对现代文献的研究探讨糖尿病足(DF)的中医证候、证候要素分布特征及组合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3年12月收录的糖尿病足中医临床相关文献,提取符合纳排标准文献中的中医证候、证候要素信息,建立数据库,通过Excel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6篇文献,整理后规范证名得到57种中医证候,证候总频次为10 035次,最常见的DF中医证候类型为瘀血阻络、气阴两虚、湿热毒盛、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血瘀等;涉及8种病位证素,其中脉络、筋(肉)、肾、脾、肝为最常见的病位证素;涉及11种病性证素,其中实性证素共7个:瘀>热>湿>毒>寒>气滞>痰,总计占比为60.90%;虚性证素共4个:气虚>阴虚>血虚>阳虚,总计占比为39.10%;证素组合形式以两证素组合出现的频次最高,占总数的61.83%.结论:DF中医证候复杂,病位主要在脉络,与肾、脾、肝三脏有密切关联,病性为本虚标实,以气虚、阴虚为本,瘀热湿毒为标,证素组合形式复杂,多种证候要素常相兼致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刘凤斌运用药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刘凤斌教授善于运用中医药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形成独特的临床经验,他认为本病以脾虚为本,气滞、湿(热)阻、血瘀为标,患病日久、未能及时有效控制,终至脾气亏衰、瘀毒胶结则发生"炎-癌前"转化,即脾虚为本、瘀毒为变是异型增生的关键病机.经多年临床实践和验证,形成确有疗效的扶正通络解毒方,作为治疗本病的核心方药,同时根据五脏相关理论灵活选用不同药对,注重和胃通降,使气行则瘀毒得散,灵活运用疏肝解郁以助胃气通降、宣肺调达以助脾升胃降.此外,强调安心神以使脾胃升降自和,提倡治后天不忘先天,补肾以健脾;善于使用活血解毒药对直捣病处,使病变得以迅速逆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