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床旁超声在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心排血量和容量反应性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床旁超声在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心排血量(CO)和容量反应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5至2021年4月30日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因病情需要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的24例感染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PiCCO监测入组时(0 h)和入组后2、6、12、24、48 h的CO、每搏量变异度(SVV);同时行床旁经胸心脏超声测定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VTI)、下腔静脉直径(dIVC),并计算CO、VTI变异率(△VTI)和dIVC变异率(△dIVC)。以PiCCO监测的数值为标准,对床旁超声测量的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有22例获得了满意的超声多普勒图像,入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体温均符合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特征。随治疗时间延长,患者HR、CO均逐渐下降,MAP逐渐升高,于入院后48 h达峰值或谷值,且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次/min):90.36±15.35比116.82±19.82,MAP(mmHg,1 mmHg=0.133 kPa):87.82±11.06比58.82±9.85,CO(L/min):4.80±0.56比6.78±1.31,均 P<0.05〕。PiCCO和床旁超声测定的CO总体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分别为5.36(4.78,6.33)L/min和5.21(4.88,6.35)L/min〕,各时间点平均差异值为(-0.02±0.69)L/min,95%一致限范围为-1.35~1.34,且二者具有高度相关性( rs=0.800, P<0.001);PiCCO测定的SVV和床旁超声测定的△dIVC具有良好一致性〔分别为18.00%(14.00%,24.00%)和21.00%(14.00%,25.75%)〕,各时间点平均差异值为(-3.16±6.89)%,95%一致限范围为-16.89~10.54,且二者具有中度相关性( rs=0.702, P<0.001)。PiCCO测定的SVV和床旁超声测定的△VTI具有良好一致性〔分别为18.00%(14.00%,24.00%)、16.00%(11.25%,20.75%)〕,各时间点平均差异值为(13.03±14.75),95%一致限范围为-1.72~27.78,且二者具有高度相关性( rs=0.918, P<0.001)。 结论:床旁超声能准确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CO及容量反应性,且△VTI在评估容量反应性时优于△dIVC。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特异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抑制剂调控HSP90乙酰化治疗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特异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抑制剂Tubastatin A Hcl对支气管哮喘(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作用及Tubastatin A Hcl调控HDAC6/热休克蛋白90(HSP90)/κB抑制因子激酶(IK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治疗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实验性研究。6~8周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Tubastatin A Hcl组,每组6只。哮喘小鼠模型的构建使用卵清蛋白致敏和卵清蛋白激发的方式。测定各组小鼠气道阻力以评估气道反应性。采用HE、AB-PAS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气道炎症细胞浸润、黏液分泌、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生以及气道周围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磷酸化IKK和磷酸化NF-κB的表达分布。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HDAC6、磷酸化IKK、磷酸化NF-κB、IKK和NF-κB的表达水平。免疫沉淀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HSP90乙酰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1)哮喘小鼠模型构建及气道炎症水平检测:与正常组相比,哮喘组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增高;与哮喘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Tubastatin A Hcl组小鼠气道高反应性降低;HE、AB-PAS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哮喘组小鼠气道周围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气道内可见黏液分泌,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生明显,上皮下胶原纤维沉积增加。与哮喘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Tubastatin A Hcl组小鼠气道炎症、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生以及气道周围胶原沉积水平降低。(2)小鼠肺组织中HDAC6表达水平及HSP90乙酰化水平:与正常组相比,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HDAC6表达水平升高;Tubastatin A Hcl干预后小鼠肺组织中HDAC6表达水平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HSP90乙酰化水平降低;Tubastatin A Hcl干预后小鼠肺组织中HSP90乙酰化水平升高。(3)小鼠肺组织中IKK和NF-κB磷酸化水平:与正常组相比,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IKK和NF-κB磷酸化水平升高;Tubastatin A Hcl干预后小鼠肺组织中IKK和NF-κB磷酸化水平均降低。结论:特异性HDAC6抑制剂Tubastatin A Hcl能够有效缓解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其机制可能与Tubastatin A Hcl上调HSP90乙酰化水平,进而抑制IKK/NF-κB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检查有助于哮喘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动态监测。脉冲振荡(impulse oscillometry,IOS)肺功能检查因其相对简单的操作要求以及对肺气道功能检查的独特性,在支气管哮喘的诊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临床上对于IOS检查的临床意义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应用上尚未得到共识。该文通过对IOS检查在儿童哮喘的诊断、气道高反应性测定、哮喘控制、哮喘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为临床医生对IOS检查的合理应用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生后早期过敏原暴露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生后早期过敏原暴露对成年期小鼠哮喘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干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新生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早期暴露组,于出生后3 d分别皮下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osaline, PBS)0.1 ml,PBS 0.1 ml,OVA(2 g/L)0.1 ml,每天1次,连续10 d。待小鼠6周龄时,分别对哮喘组、早期暴露组小鼠腹腔注射致敏液(含OVA 0.1 mg和氢氧化铝10 mg)0.2 ml,每天1次,连续5 d。7 d后,将致敏小鼠置于不完全封闭容器中雾化吸入OVA激发液(20 μg/L),连续5 d。正常对照组致敏和激发均以PBS替代。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细胞分类计数。ELISA方法检测BALF中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5和IL-13)水平以及外周血OVA特异性IgE和IgG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CD4 +IFN-γ +T(Th1)、CD4 +IL-4 +T(Th2)、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采用小动物肺功能检测系统测定各组小鼠气道阻力水平。 结果:与哮喘组小鼠比较,早期暴露组小鼠上皮结构较为完整,未观察到明显支气管管腔狭窄等病损改变。PAS染色未观察生后早期OVA暴露对上皮细胞化生过程产生显著抑制效果。早期OVA暴露可以显著降低小鼠体内Th2细胞亚群[(16.2±2.4)% vs (19.4±3.4)%, P<0.05]以及IL-4[ (65.3±17.1) pg/ml vs (144.4±23.1) pg/ml]和IL-5的水平[(103.3±21.1) pg/ml vs (198.3±23.1) pg/ml],上调体内Treg细胞水平[(3.7±0.4)% vs (2.1±1.4)%, P<0.05]。早期暴露对小鼠外周血OVA特异性IgE的产生以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均具有一定抑制效果。 结论:生后早期接触OVA可以显著抑制小鼠成年期再次暴露OVA时所诱发的气道结构病理改变、炎症反应及气道高反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TRPV4/P2X3信号通路探讨祛风宣肺方干预咳嗽敏感性增高豚鼠的疗效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祛风宣肺方对咳嗽敏感性增高豚鼠咳嗽次数、气道反应性及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4(TRPV4)/P2X3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实验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5只SPF级雄性健康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TRPV4抑制剂组、P2X3抑制剂组,每组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建立咳嗽敏感性增高豚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中药组给予祛风宣肺方,TRPV4抑制剂组及P2X3抑制剂组分别给予GSK2193874、AF-353,干预7 d。用TRPV4激动剂GSK1016790A测定各组豚鼠的咳嗽次数,肺功能仪检测豚鼠气道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β水平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RPV4、P2X3、P物质(SP)蛋白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TRPV4、P2X3、SP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咳嗽次数增多[(4.00±0.82)次比(14.75±2.22)次, P<0.01],气道阻力[氯化乙酰胆碱浓度为400 mg/L:(2.32±1.07) cmH 2O·s/L比(6.50±2.03) cmH 2O·s/L,800 mg/L:(2.88±0.86) cmH 2O·s/L比(9.47±3.52) cmH 2O·s/L]、血清炎性因子[IL-6、IL-8、IL-1β分别为(16.32±0.17) ng/L比(24.49±0.19) ng/L、(33.48±1.36) ng/L比(59.33±2.15) ng/L、(10.71±1.22) ng/L比(38.79±2.22) ng/L]、BALF及肺组织相关指标[BALF中TRPV4、P2X3、SP分别为(46.14±0.35) μg/L比(91.62±0.25) μg/L、(78.37±0.35) μg/L比(156.62±0.25) μg/L、(38.20±1.75) μg/L比(79.84±2.45) μg/L,肺组织中TRPV4、P2X3、SP分别为(0.34±0.01)比(1.09±0.12)、(0.28±0.09)比(0.77±0.18)、(0.26±0.04)比(0.87±0.09)]升高(均 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咳嗽次数减少[(2.00±0.82)次],气道阻力[氯化乙酰胆碱浓度为400 mg/L:(4.01±0.43) cmH 2O·s/L,800 mg/L:(3.77±0.73) cmH 2O·s/L]、血清炎性因子[IL-6、IL-8、IL-1β分别为(18.94±0.43) ng/L、(36.42±1.60) ng/L、(25.20±3.22) ng/L]、BALF及肺组织相关指标[BALF中TRPV4、P2X3、SP分别为(82.24±0.33) μg/L、(141.09±0.88) μg/L、(59.74±2.75) μg/L,肺组织中TRPV4、P2X3、SP分别为(0.45±0.02)、(0.38±0.09)、(0.47±0.05)]降低( P<0.05或 P<0.01)。 结论:祛风宣肺方可降低模型豚鼠咳嗽敏感性,减轻气道反应性,可能与抑制TRPV4/P2X3信号通路、减轻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腔注射舒芬太尼对SD大鼠气道反应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舒芬太尼对SD大鼠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为A组( n=8,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 ml);实验组,B1组( n=8,腹腔注射舒芬太尼60 μg/kg,3 ml)、B2组( n=8,腹腔注射舒芬太尼90 μg/kg,3 ml)和B3组( n=8,腹腔注射舒芬太尼120 μg/kg,3 ml)。第1天对4组大鼠进行气道阻力和气道反应性应用非侵入性气道阻力仪测定并作为参考基线。第15天按照分组要求对4组大鼠进行腹腔注射干预措施,测定腹腔注射后1、2、3、5、10 min气道阻力(specific airway resistances,Raw)(cmH 2O·s),第30天按照分组要求对4组大鼠进行腹腔注射干预措施,3 min后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采用 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实验第1天,与对照组A组比较,B1组、B2组、B3组大鼠腹腔注射前基线气道阻力(3.27±0.74比3.35±0.65、3.30±0.81比3.35±0.65、3.41±0.68比3.35±0.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30, P>0.05、 t=0.136, P>0.05、 t=0.180, P>0.05);实验第15天,与对照组A组干预后1、2、3、5、10 min的气道阻力比较,B1组在1、2 min气道阻力(4.15±1.27比3.95±0.89、4.74±1.05比3.78±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65, P>0.05、 t=2.010, P>0.05),在3、5 min气道阻力(4.92±1.33比3.55±0.69、4.89±1.43比3.47±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586, P<0.05、 t=2.516, P<0.05),在10 min气道阻力(3.86±1.28比3.41±0.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875, P>0.05);B2组在1 min气道阻力(4.77±1.15比3.95±0.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595, P>0.05),在2、3、5 min气道阻力(6.01±1.47比3.78±0.85、6.95±1.68比3.55±0.69、5.75±1.52比3.47±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715, P<0.05、 t=5.295, P<0.05、 t=3.844, P<0.05),在10 min气道阻力(3.95±1.18比3.41±0.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17, P>0.05);B3组在1、2、3、5 min气道阻力(5.14±1.25比3.95±0.89、7.91±1.35比3.78±0.85、8.15±1.48比3.55±0.69、7.69±1.23比3.47±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94, P<0.05、 t=7.322, P<0.05、 t=7.968, P<0.05、 t=8.404, P<0.05),在10 min气道阻力(4.16±1.08比3.41±0.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655, P>0.05);实验第30天,4组大鼠腹腔注射后气道反应性阳性率为,与对照组A组(0%)比较,B1组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B2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和B3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腹腔注射舒芬太尼对大鼠呼吸系统的影响表现在气道阻力增加和气道反应性增高,并呈剂量依赖性。但这种变化在短时间内逐渐增加并达到高峰后,进而逐渐减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香烟尘雾颗粒通过上调内皮素受体和激活ERK 1/2-NF-κB刺激气道高反应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DMSO提取的香烟尘雾颗粒(DSP)暴露对小鼠气道反应性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实验性研究。将32只8周龄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DSP (0.75 ml/L)组、中剂量DSP (1.5 ml/L)组、高剂量DSP(3 ml/L)组。每组小鼠自鼻腔滴入含0.3% DMSO无菌生理盐水或含不同浓度的DSP溶液(每只20 μl),连续处理7 d。Myograph测定ET A受体激动剂ET-1和ET B受体激动剂蝰蛇毒素对气管环收缩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气管中ET A、ET B、ERK 1/2、p-ERK 1/2、p65、p-p65的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SP滴鼻浓度依赖性增强蝰蛇毒素和ET-1对气管环的收缩效应,气管环浓度-收缩曲线左移。DSP滴鼻浓度依赖性增加小鼠气管ET A、ET B蛋白水平。高剂量DSP滴鼻显著升高小鼠气管p-ERK 1/2和p-p65水平。 结论:香烟尘雾颗粒可能通过激活ERK 1/2/NF-κB和上调内皮素受体表达引起气道高反应性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气道反应性测定在婴幼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潮气肺功能检测结合支气管激发试验(BPT)测定婴幼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的气道反应性在CVA婴幼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CVA婴幼儿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的131例慢性咳嗽患儿的潮气肺功能检测及BPT检测结果,其中CVA组70例,非CVA组61例,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VA组与非CVA组患儿基础潮气肺功能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VA组BPT阳性率(98.6%),明显高于非CVA组(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0.757, P<0.01)。BPT阳性患儿中,CVA组表现为中度及重度阳性反应的患儿比例(40.0%、15.7%)均明显高于非CVA组(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24.894、20.464,均 P<0.01)。BPT过程中,CVA组患儿出现喘息及血氧饱和度(SpO 2)明显下降的比例(50.0%、91.4%)均高于非CVA组(0、4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32.169、36.544,均 P<0.01);而CVA组出现气促和剧烈咳嗽的比例与非CVA组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或氧气吸入以后,所有患儿气促、喘息等症状均消失,SpO 2数值均恢复至95%以上,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均恢复到基础值80%以上。 结论: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结合BPT对于CVA婴幼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BPT定性结果结合反应程度和试验过程中患儿的临床表现可更好地协助CVA的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金振口服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效作用和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建立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和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炎症模型,研究金振口服液(Jinzhen Oral Liquid,JZOL)对支气管哮喘的药效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 将66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法建立哮喘模型后,将其分为模型组和JZOL高、中、低剂量(4.4、2.2、1.1 mg·kg-1)组和地塞米松组(Dex,2 mg·kg-1).全身体积描记系统测定小鼠气道反应Penh值.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情况.瑞氏-姬姆萨染色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数量.ELISA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和免疫球蛋白G1(IgG1)浓度.采用20 ng·mL-1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A549细胞24 h建立细胞炎症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4个质量浓度JZOL(5.39、2.69、1.35、0.67 mg·mL-1)处理组.MTS法测定JZOL对A549细胞的药物毒性.采用RNA-seq技术对6个实验组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筛选差异基因,对其进行GSEA通路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基因本体(GO)注释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实验对筛选出的关键基因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体内实验表明,JZOL能够改善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降低小鼠气道高反应性Penh值,减少BALF中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降低BALF中TNF-α和血清中IgE和IgG1的浓度.体外实验表明,JZOL对A549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为5.39 mg·mL-1.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共获得46条炎症模型相关通路,而JZOL不同浓度处理组对这些通路的逆转比例分别为34.8%(5.39 mg·mL-1)、50%(2.69 mg·mL-1)、32.6%(1.35 mg·mL-1)和26%(0.67 mg·mL-1).差异表达基因(DEG)的KEGG富集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共富集到58条通路;与模型组相比,JZOL处理组共富集到32条通路,逆转了 IL-17、TNF、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对IL-17信号通路中趋化因子配体1(CXCL1)、趋化因子配体2(CXCL2)、脂质运载蛋白2(LCN2)进行qRT-PCR验证,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结论 JZOL对由OVA诱导的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具有显著的治疗功效,能有效缓解哮喘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并抑制肺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其抗炎效果是通过调节CXCL1、CXCL2和LCN2这几个关键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IL-17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Astograph法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儿童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鉴别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 探讨Astograph法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儿童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典型支气管哮喘患儿59例(A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60例(B组),以吸入用氯醋甲胆碱为支气管激发剂,使用Astograph气道过敏反应测定仪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比较两组支气管激发试验指标[基础呼吸阻力(Rrs cont)、基础呼吸传导率(Grs cont)、最小诱发累积剂量或反应阈值(Dmin)、Rrs升高到基础水平115%所需氯醋甲胆碱的累积剂量(PD15)、传导率下降斜率(SGrs)],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Dmin与PD15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min、PD15对典型支气管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判断效能.结果 B组支气管激发试验指标Dmin、PD15高于A组,SGrs低于A组(P均<0.05),两组Rrs cont、Grs con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min与PD15呈正相关(r=0.683,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min区分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5(95%CI为0.966~1.000,P<0.01),对应的最佳临界值为3.41 U,敏感度为98.3%,特异度为93.3%;PD15区分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AUC为0.921(95%CI为0.869~0.973,P<0.01),对应的最佳临界值为5.86 U,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86.7%.结论 典型支气管哮喘较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气道高反应性更强,Dmin≤3.41 U、PD15≤5.86 U可作为鉴别典型支气管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界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