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F-fallypride的全自动化合成及microPET/CT显像效果评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S)-(-)- N-(1-烯丙基吡咯烷-2-氨基甲基)-5-(3-[ 18F]丙基)-2,3-二甲氧基苯甲酰胺( 18F-fallypride)的全自动化合成方法,探讨其microPET/CT显像及生物分布。 方法:采用AIO合成模块、一次性卡套和试剂盒自动化合成 18F-fallypride,经组合柱(HLB+中性氧化铝柱)纯化得到终产物,测定其放化纯及产率。建立帕金森病(PD) ICR模型小鼠及SD模型大鼠,观察 18F-fallypride在24只PD模型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另取12只SD大鼠(模型组6只、对照组6只)行microPET/CT显像,观察 18F-fallypride在各脑区的摄取。 结果:通过合成模块自动化合成的 18F-fallypride产率为(10±1)%( n=5,未衰减校正),总合成时间约40 min,放化纯>95%,在生理盐水和血清中室温放置120 min放化纯仍>95%。PD模型小鼠生物分布示 18F-fallypride主要经肾代谢,肝毒性小,脾摄取值低。MicroPET/CT显像示 18F-fallypride在脑部纹状体摄取明显,PD模型组SUV比值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5.00±0.93与6.53±1.96)。 结论:利用改进的多功能模块成功自动化制备 18F-fallypride,操作简便、合成产率稳定、质量控制结果符合使用标准,可满足后续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体系标准化生产的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生后早期过敏原暴露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生后早期过敏原暴露对成年期小鼠哮喘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干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新生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早期暴露组,于出生后3 d分别皮下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osaline, PBS)0.1 ml,PBS 0.1 ml,OVA(2 g/L)0.1 ml,每天1次,连续10 d。待小鼠6周龄时,分别对哮喘组、早期暴露组小鼠腹腔注射致敏液(含OVA 0.1 mg和氢氧化铝10 mg)0.2 ml,每天1次,连续5 d。7 d后,将致敏小鼠置于不完全封闭容器中雾化吸入OVA激发液(20 μg/L),连续5 d。正常对照组致敏和激发均以PBS替代。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细胞分类计数。ELISA方法检测BALF中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5和IL-13)水平以及外周血OVA特异性IgE和IgG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CD4 +IFN-γ +T(Th1)、CD4 +IL-4 +T(Th2)、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采用小动物肺功能检测系统测定各组小鼠气道阻力水平。 结果:与哮喘组小鼠比较,早期暴露组小鼠上皮结构较为完整,未观察到明显支气管管腔狭窄等病损改变。PAS染色未观察生后早期OVA暴露对上皮细胞化生过程产生显著抑制效果。早期OVA暴露可以显著降低小鼠体内Th2细胞亚群[(16.2±2.4)% vs (19.4±3.4)%, P<0.05]以及IL-4[ (65.3±17.1) pg/ml vs (144.4±23.1) pg/ml]和IL-5的水平[(103.3±21.1) pg/ml vs (198.3±23.1) pg/ml],上调体内Treg细胞水平[(3.7±0.4)% vs (2.1±1.4)%, P<0.05]。早期暴露对小鼠外周血OVA特异性IgE的产生以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均具有一定抑制效果。 结论:生后早期接触OVA可以显著抑制小鼠成年期再次暴露OVA时所诱发的气道结构病理改变、炎症反应及气道高反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对超声3D打印材料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对聚乙烯醇(PVA)水凝胶为基质的复合超声仿组织体模3D打印水凝胶材料的评估。方法:利用西门子ACUSON OXAN超声仪器检测选用甲状腺VTIQ参数,探头为9L4,频率4~9 MHz,,第三代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VTIQ),检测已制备的5.0%wt的PVA纯水凝胶及分别含0.5%及8.0%氧化铝(Al 2O 3,3.0 μm/0.3 μm)、钛白粉[二氧化钛(TiO 2)]、活性碳(C)纳米钙(Ca)纳米颗粒的5.0%wt PVA水凝胶复合物,二维超声及VTIQ对所制备的PVA水凝胶3D打印材料行量化检测。 结果:5.0%PVA水凝胶含0.5%Al 2O 3( 0.3 μm、3.0 μm)、8.0%Al 2O 3(0.3 μm、3.0 μm)、0.5%及8.0%TiO 2、0.5%活性碳粉(AC),VTIQ值分别为(2.31±0.24) m/s、(2.45±0.13) m/s、(3.00±0.67) m/s、(2.34±0.21) m/s、(3.45±0.19) m/s、(2.49±0.26) m/s、(3.04±0.18) m/s,所测得VTIQ值及与既往文献人体器官、组织VTIQ值在同一范围。5.0%PVA水凝胶含0.5%、8.0%TiO 2,Al 2O 3(3.0 μm/0.3 μ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945、-4.141、-18.741, P<0.05)。 结论:5.0%PVA水凝胶含0.5%C,0.5%、8.0%TiO 2,Al 2O 3(3.0 μm/0.3 μm)的配比可用于制备超声3D打印仿组织体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CpG-ODN佐剂增强灭活HAdV-55抗原在BALB/c小鼠体内的免疫应答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人工合成CpG寡聚脱氧核苷酸(CpG oligodeoxynucleotide, CpG-ODN)作为佐剂对灭活人腺病毒55型(human adenovirus type 55, HAdV-55)抗原诱导BALB/c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HAdV-55 QS原型株经噬斑纯化构建疫苗候选株种子库,将疫苗候选株扩增产物经0.05% β-丙内酯灭活,纯化后制备成全病毒颗粒抗原。纯化HAdV-55抗原按低剂量组(0.2 mg/ml)和高剂量组(1 mg/ml)分别与CpG-ODN和氢氧化铝佐剂等体积混合,乳化后接种BALB/c小鼠,同时设PBS对照组,间隔21 d加强免疫1次。分别在初次免疫后21 d和35 d采集小鼠静脉血并分离血清,采集末次血清时分离小鼠脾脏淋巴细胞。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微量中和试验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中HAdV-55特异性IgG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酶联免疫斑点法(enzyme 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检测小鼠分泌IL-4和IFN-γ细胞因子淋巴细胞水平。结果:无论有无佐剂,随着免疫次数和接种剂量的增加,灭活HAdV-55抗原诱导BALB/c小鼠产生的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显著升高;而中和抗体只有在加强免疫后才能达到可检测水平,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在1:11~1:23之间;使用不同佐剂对小鼠免疫应答有显著影响,低剂量抗原联合CpG-ODN和氢氧化铝混合佐剂可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其特异性IgG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分别是单独使用氢氧化铝佐剂组小鼠的2.2和1.8倍,分泌IFN-γ淋巴细胞数是其2.3倍。结论:新型CpG-ODN佐剂免疫能显著提高灭活HAdV-55全病毒抗原在BALB/c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同时使细胞免疫应答向偏向Th1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0-甲基丙烯酰氧癸二氢磷酸酯媒介的氧化锆-树脂粘接耐久性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探讨10-甲基丙烯酰氧癸二氢磷酸酯(10-MDP)媒介的氧化锆-树脂粘接耐久性,为氧化锆粘接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查找10-MDP媒介的氧化锆-树脂粘接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所需数据。根据不同的老化方式(水储存老化、冷热循环老化、冷热循环+水储存老化)、10-MDP不同应用方法[用于底涂剂和(或)粘接剂和(或)树脂水门汀]以及10-MDP结合其他表面处理(氧化铝喷砂、摩擦化学硅涂层、酸蚀、激光蚀刻、等离子体处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类,并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评价指标为氧化锆-树脂的粘接强度。结果:系统评价共纳入72篇文献,其中68篇文献纳入荟萃分析。老化可显著降低氧化锆-树脂的粘接强度[ P<0.001;均数差( MD):5.58;95% CI:5.11~6.05],10-MDP不同应用方法未对氧化锆-树脂老化后粘接强度产生显著影响( P>0.05),10-MDP结合其他表面处理时氧化锆-树脂老化后粘接强度显著优于10-MDP单独处理( P<0.001; MD:10.17;95% CI:8.20~12.14)。 结论:10-MDP媒介的氧化锆-树脂粘接强度在水储存或冷热循环老化后显著下降,应用10-MDP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表面处理可显著提高氧化锆-树脂老化后粘接强度,而10-MDP不同应用方法不影响氧化锆-树脂的粘接耐久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调控Tfh亚群分化缓解哮喘气道炎症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SP-A)能否通过调控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的分化参与调节哮喘病理过程。方法:6~8周的雌性野生型(wild-type,WT)及SP-A基因敲除( Sp- a-/-)型C57BL/6J小鼠,利用鸡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和氢氧化铝免疫构建哮喘模型(WT哮喘小鼠:8只, Sp- a-/-哮喘小鼠:8只),并分别设立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处理的对照组(WT对照小鼠:6只, Sp- a-/-对照小鼠:4只)。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和纵隔淋巴结中Tfh细胞及其亚群的组成,Tfh亚群根据其胞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和IL-4的表达情况,分别定义为IFN-γ +Tfh、IL-17 +Tfh和IL-4 +Tfh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于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E的水平。将T-B细胞共培养,检测培养体系中IgE抗体的水平。在体外,给予人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human SP-A,hSP-A)处理并设立对照组,培养5 d后检测体系中Tfh亚群的分布情况。 结果:OVA激发后小鼠BALF中和肺组织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WT及 Sp- a-/-哮喘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显著高于其相对应对照组小鼠[(11.38±1.43)×10 4比(6.40±0.68)×10 4,(14.38±1.52)×10 4比(6.25±0.48)×10 4, t值分别为2.61和3.64, 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OVA激发后,WT和 Sp- a-/-哮喘小鼠BALF中IgE的水平明显高于其相应的对照组小鼠[(16.85±2.50)pg/mL比(4.94±2.01)pg/mL,(25.52±3.17)pg/mL比(8.05±2.90)pg/mL, t值分别为3.63和3.58, P值均<0.05)],且 Sp- a-/-哮喘小鼠BALF中IgE抗体的水平明显高于WT哮喘小鼠( t=2.20,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研究显示,Tfh亚群组成在哮喘模型的WT和 Sp- a-/-小鼠中存在不同,表现为 Sp- a-/-哮喘小鼠IL-4 +Tfh细胞比例高于WT哮喘小鼠,IFN-γ +Tfh细胞比例降低,但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Tfh细胞的亚群组成发生变化,其中IL-4 +Tfh比例与肺泡灌洗液中IgE水平呈正相关( r=0.50, P<0.05),而IFN-γ +Tfh比例与肺泡灌洗液中IgE水平呈负相关( r=-0.56, P<0.05)。脾脏中IFN-γ +Tfh/IL-4 +Tfh的比值在 Sp- a-/-哮喘小鼠中显著低于WT小鼠( t=2.31, P<0.05),且与肺泡灌洗液中IgE呈负相关( r=-0.55, P<0.05)。T-B细胞共培养实验发现, Sp- a-/-小鼠脾脏来源Tfh细胞具有更强的辅助B细胞合成IgE抗体的能力( t=3.18, P<0.05)。后续的体外T细胞刺激实验证实,hSP-A处理可以上调培养体系中IFN-γ +Tfh细胞比例与IFN-γ +Tfh/IL-4 +Tfh的比值( t值分别为6.34和3.16, P值均<0.05),但并未明显改变IL-4 +Tfh细胞比例( P>0.05)。 结论:异常的Tfh细胞亚群分布与哮喘的发生相关,SP-A可能通过稳定Tfh细胞亚群的分布,从而缓解哮喘气道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铝尘肺与矽肺患者胸部CT影像特征的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氧化铝致铝尘肺的胸部CT影像特点,提高对氧化铝尘肺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于2020年8月,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0年7月在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诊断的18例氧化铝尘肺和30例矽肺患者(对照组)的胸部CT表现,比较两种尘肺纤维化的特点,尘肺结节的大小、密度和分布,以及牵拉支气管扩张、胸膜及小叶间隔增厚的发生率。结果:氧化铝尘肺表现为结节伴小叶间隔增厚(66.67%,12/18),伴蜂窝肺(22.22%,4/18)、磨玻璃影(61.11%,11/18),以及单纯结节(11.11%,2/18),无融合团块;对照组表现为结节伴小叶间隔增厚(16.67%,5/30),伴蜂窝肺(6.67%,2/30)、磨玻璃密度影(6.67%,2/30)和融合团块(23.33%,7/30),以及单纯结节(53.33%,16/30);两组结节伴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密度影、融合团块和单纯结节CT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18例氧化铝尘肺均见肺间质串珠状结节,其中50.00%(9/18)以串珠状结节为主,低密度结节占61.33%(46/75),38.89%(7/18)可见小叶中央结节,结节宽径为(1.29±0.38)mm;对照组30例矽肺均见小叶中央结节,10.00%(3/30)以串珠状结节为主,低密度结节占36.29%(90/248),结节宽径为(1.85±0.58)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氧化铝尘肺常伴牵拉性支气管扩张、胸膜增厚、小叶间隔增厚(11、18、17例,61.11%、100.00%、94.44%),与对照组(9、18、18例,30.00%、60.00%、6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氧化铝尘肺纵隔非钙化淋巴结最大CT值[(103.43±26.33)HU]高于对照组[(75.22±16.70)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氧化铝尘肺胸部CT表现为略低密度的串珠结节、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影为主的肺间质纤维化改变,多合并牵拉支气管扩张、胸膜增厚和纵隔淋巴结密度增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剂量双价诺如病毒疫苗接种小鼠后的体液免疫应答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的GⅠ.1/GⅡ.4诺如病毒(norovirus,NoV)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疫苗在小鼠体内的体液免疫应答。方法:将GⅠ.1/GⅡ.4诺如病毒疫苗稀释成50、25、8.3和2.8 μg/0.5 ml,形成4个剂量组,同时设氢氧化铝佐剂为对照组。每组免疫10只7周龄BALB/c小鼠,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5 ml疫苗或对照,免疫程序为0、21 d免疫。第35天采血,测定血清中GⅠ.1和GⅡ.4型抗体的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HBGA)阻断效价,采用SPSS23.0软件统计各组间抗体水平的差异。结果:首次免疫后第35天,50、25、8.3 μg/0.5 ml剂量组的GⅠ.1型和GⅡ.4型HBGA阻断抗体均为阳性。50 μg/0.5 ml剂量组的GⅠ.1和GⅡ.4型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分别为488(95%CI:249~955)、489(95%CI:302~790);25 μg/0.5 ml剂量组的GMT分别为278(95%CI:106~728)、738(95%CI:299~1 820);8.3 μg/0.5 ml剂量组的GMT分别为300(95%CI:158~570)、486(95%CI:222~1 068)。2.8 μg/0.5 ml剂量组的GⅠ.1和GⅡ.4型阻断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和70%,GMT分别为23(95%CI:10~51)、85(95%CI:24~304),对照组抗体均为阴性。50、25、8.3 μg/0.5 ml剂量组的抗体水平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校正 P<0.05),3个组的GⅠ.1型抗体与2.8 μg/0.5 ml剂量组的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校正 P<0.05),25 μg/0.5 ml剂量组的GⅡ.4型抗体与2.8 μg/0.5 ml剂量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 P<0.05)。 结论:(50~8.3) μg/0.5 ml剂量组的GⅠ.1/GⅡ.4诺如病毒VLP疫苗均可诱导小鼠产生相应的体液免疫应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运脾泻肺化痰汤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黏蛋白5AC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运脾泻肺化痰汤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以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黏蛋白5AC (mucin5ac, MUC5AC)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7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西药组、联合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予卵清白蛋白、氢氧化铝混合液1 ml致敏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实验第16天开始灌胃,运脾泻肺化痰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40、20、10 g/kg运脾泻肺化痰汤,西药组灌胃羧甲斯坦片150 mg/kg,联合组灌胃运脾泻肺化痰汤20 g/kg、羧甲斯坦片150 mg/kg, 1次/d,连续灌胃4周。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3含量;行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情况;行过碘酸雪夫染色(PAS)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EGFR、MUC5AC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EGFR、MUC5AC 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组、联合组大鼠IL-13、TNF-α水平降低( P < 0.05) ,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 P <0.05) ,肺组织EGFR [(0.466±0.023)、(0.354±0.047)、(0.667±0.066)、(0.553±0.065)、(0.290±0.033)比(0.782± 0.047) ]、MUC5AC [(0.424±0.022)、(0.313±0.033)、(0.603±0.051)、(0.495±0.041)、(0.243±0.024)比(0.806±0.090)]蛋白表达降低( P<0.05) ,EGFR[(2.302±0.321)、(2.549±0.623)、(3.084±0.453)、(2.585± 0.314)、(1.810±0.379)比(4.101±0.567) ]、MUC5AC [(3.243±0.742)、(3.283±1.064)、(4.419±0.572)、(3.817±0.637)、(2.469±0.424)比(5.840±0.661) ]mRNA水平降低( P<0.05)。 结论:运脾泻肺化痰汤可抑制哮喘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其机制可能与EGFR/MUC5AC信号通路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受体结合域蛋白的分泌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原核可溶性表达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mptom coronavirus 2,SARS-CoV-2)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蛋白,纯化后免疫小鼠,检测其免疫原性,为SARS-CoV-2候选疫苗的制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扩增SARS-CoV-2 RBD蛋白基因片段,酶切后与pNCMO2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NC-RBD.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入短小芽孢杆菌感受态细胞,扩大培养并降温诱导蛋白表达.利用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经氢氧化铝佐剂吸附后经背部皮下免疫雌性BALB/c小鼠,以仅免疫铝佐剂为对照,每组10只.ELISA法检测体液免疫效果,体外增殖试验测定细胞免疫效果,ELISA法测定多种细胞因子的体外分泌,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分型.结果 重组表达质粒pNC-RBD经菌落PCR及测序证明构建正确.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22 000,可分泌表达.纯化后重组蛋白纯度达95%以上.免疫小鼠后血清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效价分别可达1∶10000和1∶750左右,均显著高于佐剂组(t分别为2.845和2.528,P均<0.01);体外可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并促进IL-1β及IFNγ的分泌;细胞分型试验结果表明促进了CD4+和CD8+T细胞淋巴细胞增殖.结论 成功可溶性表达了SARS-CoV-2 RBD蛋白,其免疫原性良好,为以RBD蛋白为基础研制SARS-CoV-2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