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修复流程制作后牙全氧化锆种植单冠修复效果的3年临床随访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比全数字化修复流程与常规修复流程制作的后牙全氧化锆种植单冠的3年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拟行后牙全氧化锆种植单冠修复的患者35例,女性17例,男性18例,年龄(49.0±15.4)岁(24~86岁)。分为全数字化组(采用全数字化修复流程制作全氧化锆种植单冠,即种植体植入术后即刻口内扫描,用数字化模型直接制作全氧化锆单冠,共14件)和常规组(种植体植入术后3个月取常规印模,灌制实体模型,模型扫描为数字化模型后制作全氧化锆种植单冠,共21件)。修复后3年对修复体颜色、表面质地、外形、边缘适合性进行评价;检查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健康状况,记录改良菌斑指数、探诊深度、探诊出血、边缘骨丧失量以及机械并发症情况。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两组比较。 结果:修复后3年修复体及种植体的总存留率均为100%(35/35)。两组修复体颜色、外形、表面质地和边缘适合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35件修复体中16件修复体出现邻接触丧失。35件修复体中10件螺丝孔封闭树脂下沉或脱落,全数字化组修复体螺丝孔封闭树脂下沉或脱落的发生率(4/14)与常规组[29%(6/2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改良菌斑指数、探诊深度、探诊出血和种植体近远中颈部边缘骨丧失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U=142.50, t=-0.53, U=119.50和133.00, P>0.05)。 结论:全数字化修复流程制作的后牙全氧化锆种植单冠的3年临床效果稳定,其临床修复效果与常规修复流程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后牙种植单冠修复中数字化和硅橡胶印模技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采用数字化印模技术和硅橡胶印模技术对牙列缺损患者行后牙种植单冠修复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1月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64例牙列缺损患者,男性31例,女性33例,年龄(49.3±13.3)岁;植入113枚种植体,根据取模方式不同分为数字化印模组(70枚)和硅橡胶印模组(43枚),上部修复体均为螺丝固位的氧化锆全瓷单冠;修复完成后随访观察3~36个月,分析种植体存留率、上部修复体、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和边缘骨吸收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以评价两种印模技术用于后牙种植单冠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64例患者中数字化印模和硅橡胶印模占比分别为62%(40/64)和38%(24/64),113枚种植体存留率为100%(113/113);种植单冠邻接丧失率为22.7%(41/181),食物嵌塞发生率为8.0%(9/113),机械并发症发生率为2.7%(3/113),均为基台螺丝松动;患者均可保持较好的口腔卫生,植体周炎发生率为0.9%(1/113),植体周黏膜炎发生率为4.4%(5/113);种植体边缘骨吸收为(0.24±0.11)mm;患者各项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中位数为9~10分;以上各项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两种印模技术行后牙种植单冠修复的短期临床效果均较好,患者主观满意度均较高,长期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两种上颌前牙种植单冠修复基台临床美学效果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比评价上颌前牙种植单冠修复时应用角度螺丝通道基台与个性化氧化锆粘接基台的临床美学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种植科完成上颌前牙种植单冠修复的患者44例(男性21例,女性23例),年龄(37.4±13.5)岁(18~67岁),共植入44枚种植体,根据最终修复时选用的基台分为角度螺丝基台组(使用角度螺丝通道基台)和氧化锆基台组(使用个性化氧化锆粘接基台),每组各22例患者(22枚种植体)。比较两组种植体存留率、并发症发生率、粉白美学评分结果及边缘骨吸收量。结果:随访至修复完成后12个月,两组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22/22),两组机械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度螺丝基台组9%(2/22),氧化锆基台组0(0/22)](χ 2=2.10, P=0.148)。修复完成后12个月角度螺丝基台组粉色美学评分[(12.95±1.05)分]显著大于氧化锆基台组[(11.45±2.02)分]( t=3.10, P=0.003),两组白色美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27, P=0.212)。两组边缘骨吸收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2, P=0.749)。 结论:前牙美学区种植单冠修复时采用角度螺丝通道基台或个性化氧化锆粘接基台均能获得良好的种植体存留率,边缘骨水平稳定,角度螺丝通道系统的临床疗效可靠,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氧化锆个性化穿龈结构对薄龈生物型患者前牙区种植体周软硬组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氧化锆个性化穿龈结构对薄龈生物型患者前牙区单牙种植修复后种植体周软硬组织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种植科进行前牙区单牙种植修复的20例薄龈生物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35.2±10.3)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技术制作钛基底氧化锆个性化穿龈结构,该穿龈结构包括两种方式:钛基底氧化锆一体冠或个性化氧化锆基台+氧化锆外冠双层冠,以维持前牙美学区软组织穿龈轮廓。患者戴入最终修复体即刻和修复后3年复查,记录种植体存留率,采用粉色美学评分进行美学评估,根据数字化根尖片测量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用改良菌斑指数和改良出血指数评价牙周健康水平。结果:修复后3年种植体存留率为100%(20/20),粉色美学评分为(9.3±0.9)分。修复后3年种植体近中和远中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09(-0.21,0.20)mm和0.17(-0.12,0.27)mm,与修复后即刻[0(0,0)mm]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Z=-1.03, P=0.394; Z=-2.05, P=0.065)。 结论:氧化锆个性化穿龈结构能维持薄龈生物型患者前牙区种植体周软硬组织的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个性化氧化锆基台对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影响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用氧化锆临时冠磨改回切为个性化修复基台1年内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采用以修复为导向的种植即刻修复方案,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技术制作氧化锆临时修复体和种植导板,导板引导下植入种植体并即刻安装氧化锆临时修复体。3个月后种植体骨结合完成,口内磨改回切氧化锆临时修复体形成个性化氧化锆种植修复基台,全冠修复方法取模制作永久修复体。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种植中心的30例上前牙单牙缺失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6.2±6.1)岁(26~50岁)。患者在戴入最终修复体后即刻、6个月及1年时复查,记录种植体存留率,检查探诊深度和探诊出血指数,根尖X线片测量种植体周围骨水平变化,采用牙龈乳头指数(apilla index score,PIS)评价牙龈乳头充盈度。结果:戴入最终修复体后1年30枚种植体的存留率为100%,植体周围探诊深度均小于5 mm。戴入最终修复体后6个月及1年的骨吸收量分别为0 (0,0) mm和0 (-0.2,0)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戴入最终修复体即刻、6个月及1年时PIS分别为3.0 (2.0,4.0)、3.0 (2.8,4.0)和3.0 (3.0,4.0)。 结论:戴入最终修复体后1年,30枚种植的植体周围骨组织和牙龈组织均较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3D打印与数控切削技术制作氧化锆全瓷冠机械性能和密合性能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对比3D打印与数控切削两种工艺制作氧化锆试件的弯曲强度、断裂韧性、维氏硬度及氧化锆全瓷冠边缘密合性差异,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万能力学实验机检测不同工艺制作陶瓷试件抗弯曲变形、抗断裂能力.运用维氏硬度仪检测两种不同工艺制作陶瓷试件硬度.同时收集标准离体牙20个随机分为3D打印和数控切削两组,每组各10个,进行牙冠预备、不同工艺制作和最终粘接,牙冠置入0.5%的碱性品红溶液中24 h,体式显微镜检测微渗漏并进行分级,评估两组不同工艺制作的氧化锆全瓷冠边缘密合性.结果:3D打印组弯曲强度明显低于数控切削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但已达到(678.32±70.52)Mpa,达到包含磨牙的三单位修复体基底陶瓷的弯曲强度要求.3D打印组与数控切削组断裂韧性值分别为(8.63±0.94)、(6.63±1.40)MPa·m1/2,3D打印组断裂韧性优于数控切削组,两组具有差异(P<0.05),两者均达到包含磨牙的四单位及四单位以上修复体基底陶瓷的断裂韧性.3D打印与数控切削组硬度分别为(17.61±0.68)、(15.80±0.41)GPa.3D打印组硬度略高数控切削组,两组之间有差异(P<0.05),两组均满足临床要求.结论:3D打印氧化锆全瓷冠达到了数控切削氧化锆全瓷冠所能达到的强度、硬度、韧性和密合性,能够初步满足临床要求,为后期3D打印制作氧化锆全瓷冠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合理依据,但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种植修复10分钟及1个月后基台中央螺丝扭矩丧失情况的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本横断面研究采用4种不同的种植系统修复单颗前磨牙或磨牙缺失,观察种植修复体戴入,基台中央螺丝初次旋紧后的10 min及1个月,基台中央螺丝扭矩丧失的情况.方法:2021年7月~2023年6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种植科完成单颗后牙种植体植入术后3个月,转修复科修复的患者268例,戴入了在二氧化锆全冠中央开孔并与基台口外粘接的改良粘接固位种植修复体.修复体调整至合适后,按照各厂家要求的扭矩旋紧基台中央螺丝.分别观察基台中央螺丝初次旋紧10 min及1个月后,当扭矩扳手再次旋紧基台中央螺丝至厂家要求的扭矩时,扭矩扳手自旋转起点至终点顺时针旋转的角度.旋转的角度越大,说明基台中央螺丝扭矩丧失的情况越严重.结果:基台中央螺丝初次旋紧10 min后再次旋紧时,所有实验组病例扭矩扳手旋转的角度均为0°.基台中央螺丝初次旋紧1个月后再次旋紧时,无论实验组(基台中央螺丝初次旋紧10 min后曾再次旋紧)还是对照组(基台中央螺丝初次旋紧10 min后未再次旋紧),无论前磨牙组还是磨牙组,无论种植体是Ankylos、Strau-mann、Zimmer或Nobel,所有病例扭矩扳手旋转角度均>0°.其中,共有29例病例(10.82%)扭矩扳手旋转的角度>90°,且这一比例在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没有病例扭矩扳手旋转的角度达到或超过180°.结论:在部分种植系统中,单颗后牙种植修复后1个月,部分病例基台中央螺丝扭矩丧失的情况较为明显,且比例与是否曾在基台中央螺丝初次旋紧10 min后再次加力,及前磨牙或磨牙位点、采用何种植系统无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从修复工艺角度浅谈牙科CAD/CAM氧化锆材料的应用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国内外已推出的氧化锆修复材料种类众多,机械性能和美学性能是选择锆瓷种类的重要参考因素.临床医生诊疗环节和技工室制作环节共同影响最终修复效果.为了达到精准、高效、仿真的口腔修复诊疗效果,需要医生与技师的有效配合.本文从修复工艺角度出发,对氧化锆贴面、单冠、固定桥、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材料选择、修复体设计、加工制作、戴牙等环节中影响机械性能和美学性能的因素进行总结和探讨,分析锆瓷修复常见失败原因,以期提高锆瓷修复体制作过程中医技的沟通效率,实现更好的修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前牙高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单颗前牙缺损的美学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究高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单颗前牙缺损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单颗前牙缺损患者80例(共80颗患牙),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高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和对照组(钴铬烤瓷冠修复),每组40例(40颗患牙),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修复前、修复后1个月的牙周指标及龈沟液指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对比两组修复后1年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修复后1年,两组颜色对比、边缘着色、解剖外形、边缘密合度、龋齿等修复效果评估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1个月,两组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龈沟液ALP、IL-6、IL-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修复后1年,观察组修复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1年期间,两组均未发生牙体腐蚀,疼痛、牙龈炎、根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高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单颗前牙缺损的美学效果较好,可减轻牙周组织炎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局部数字化印模应用于单颗磨牙种植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比较使用局部口内扫描数字化印模技术与传统硅橡胶制取印模技术在单颗后牙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21 年 6 月~12 月需行第一磨牙种植修复的患者 86 名,按照取模方式随机分为 2 组.分别使用局部口内扫描数字化印模技术(A组)和传统硅橡胶制取印模技术(B组)制取种植印模,由此制作氧化锆全瓷修复体.记录修复体调磨时间,按照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修复体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价,并使用Geomagic软件对修复体调磨量进行量化,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2 组印模的临床调磨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A组修复体边缘密合显著优于B组(P<0.05).A组咬合面调磨量与B组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对数字化印模(A组)的偏好度更高,2 组修复体满意度VAS评分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种植后牙单冠制作中,相较于传统印模,采用局部口内扫描数字化印模技术不仅节省了临床操作时间,制作的修复体精度更高,同时患者满意度也更高,能达到与传统硅橡胶印模相似的精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