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甲苯酸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建立氨甲苯酸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为临床合理应用氨甲苯酸注射液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通过构建DUE标准的基本内容,结合专家咨询法以及国内外相关指南和文献,制订氨甲苯酸注射液DUE标准.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 2022 年 1-6月湖南省某三级医院氨甲苯酸注射液的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具体包括适应证、用法与用量、联合用药、禁忌证、不良反应监测等.结果:建立的氨甲苯酸注射液DUE标准分为三级,包括一级指标 3 项、二级指标 9 项以及三级指标 28 项.共纳入 500 例使用氨甲苯酸注射液的患者,完全符合评价标准的有 169 例,合理用药率为 33.80%;不完全符合的有 331 例,不合理用药率为 66.20%,常见于适应证不适宜(233 例,占 70.39%)、用法与用量不适宜(222 例,占 67.07%).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氨甲苯酸注射液的DUE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评价过程易操作、结果全面直观,可用于临床规范合理使用氨甲苯酸注射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123种静脉药物成品输液物理性质考察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考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临床常用104种单一药物、17种2个药物和2种3个药物调配的成品输液物理性质.方法:根据临床用药医嘱,按无菌操作技术调配成品输液;室温下于0,1,2,4 h考察上述成品输液的外观性状、pH值、浊度、不溶性微粒和紫外-可见吸光度.结果:用5%葡萄糖注射液(5%GS)调配的1.36mg·mL-1阿昔洛韦溶液和0.75 mg·mL-1更昔洛韦溶液颜色立即变黄;用5%GS调配的6 mg·mL-1吗替麦考酚酯溶液立即产生丁达尔效应,不溶性微粒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且1 h浊度变化>0.5 NTU;用5%GS调配的0.35 mg·mL-1银杏叶提取物溶液不溶性微粒立即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1 h产生丁达尔效应,2 h浊度变化>0.5 NTU;用0.9%氯化钠注射液(NS)调配的0.12mg·mL-1维生素K1溶液、0.5 mL·mL-1血必净溶液、0.1μg·mL-1前列地尔溶液、4 mg·mL-1替考拉宁溶液、240万U·mL-1青霉素钠溶液立即产生丁达尔效应,不溶性微粒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用NS调配的0.04 mg· mL-1七叶皂苷钠溶液,1 mg·mL-1酚磺乙胺、0.4mg·mL-1氨甲苯酸与0.04 mg·mL-1维生素K1混合溶液不溶性微粒立即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用NS调配的6 mg·mL-1维生素C与1 mg·mL-1异甘草酸镁混合溶液4 h不溶性微粒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结论:123种静脉药物中109种成品输液4 h内物理性质符合规定;14种成品输液物理性质不符合规定,临床上须采用5 μm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并尽快完成输注;维生素C与异甘草酸镁或酚磺乙胺、氨甲苯酸与维生素K1联合使用时,建议每种药物单独调配,序贯输注,输注前后用适量NS或5%GS冲洗输液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PD-1抑制药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酪氨酸激酶抑制药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观察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药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酪氨酸激酶抑制药(TKI)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HCC患者按照其治疗方案分为TACE组、TACE-TKI组和PD-1+TACE-TKI 组.TACE 组予以微球 TACE 治疗;TACE-TKI 组在 TACE-TKI组的基础上予以甲硫酸仑伐替尼胶囊(<60 kg者8 mg·d-1,≥60 kg者12 mg·d-1)或甲苯硫酸索拉非尼片(每次400 mg,每天2次)口 服;PD-1+TACE-TKI组在TACE-TKI组的基础上予以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每次200 mg,每3周1次)或卡瑞利珠单抗注射液(每次200 mg,每3周1次)静脉注射,3组患者均持续干预12周.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VEGF、MMP-9水平,1年生存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ACE组25例,TACE-TKI组25例,PD-1+TACE-TKI 组 31 例.治疗后,PD-1+TACE-TKI 组、TACE-TKI组和TACE组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0.32%(28例/31例)、56.00%(14例/25例)、24.00%(6例/25例),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1+TACE-TKI 组、TACE-TKI 组和 TACE 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 80.65%(25 例/31 例)、28.00%(7 例/25 例)、12.00%(3 例/25例),其中 PD-1+TACE-TKI组与TACE-TKI组和TAC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TKI组和TAC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D-1+TACE-TKI 组、TACE-TKI 组和 TACE 组的血清VEGF 水平分别为(192.35±11.95)、(207.42±12.66)、(223.68±12.31)ng·mL-1,血清 MMP-9 水平分别为(1 704.62±112.65)、(1 761.36±114.79)、(1 828.65±103.57)n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TACE 组、TACE-TKI 组、PD-1+TACE-TKI 组 1 年生存率分别为 16.00%(4 例/25例)、32.00%(8 例/25 例)、48.39%(13 例/31 例),P1-1+TACE-TKI 组 1 年生存率高于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可切除HCC患者应用PD-1+TACE-TKI联合治疗方案较单独TACE和TACE-TKI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下调VEGF、MMP-9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止血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调查和合理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调查止血药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使用现状并展开合理性评价.方法:抽取某院2016年1~12月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例,调查患者使用止血药的种类、用法用量、疗程、药品不良反应等情况,根据药品说明书或相关指南推荐评价、药物利用研究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综合方法,探讨止血药临床使用合理性与安全性.结果:91例患者中有81例(89.01%)使用止血药,涉及3个品种,联合用药比例达16.05%.依照药品说明书或相关指南推荐,用法用量符合说明书的有70例(86.42%),给药途径合理率为100%,溶媒选用正确的有80例(98.77%),疗程≤72h的有72例(88.89%).酚磺乙胺注射液和氨甲苯酸注射液的药物利用指数>1,提示用药剂量不合理.81例使用止血药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止血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应用较为普遍,且仍存在部分不合理现象,应注意止血药的的用法用量和使用疗程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0.4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榄香烯注射液,0.6 g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1次/d,连续使用21 d.以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肝功能指标、血清细胞因子、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38.5%、61.5%,临床获益率(DCR)分别为61.5%、8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卡氏评分(KPS评分)高于对照组,ECOG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下降,白蛋白(ALB)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治疗肝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安全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银杏叶提取物对二甲苯中毒性肝损伤防治机制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二甲苯中毒小鼠肝组织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清洁级健康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银杏叶提取物干预(GBE)组.3组均自由进食,Model组和GBE组均通过吸入浓度为110~130 mg/m3(采集箱内空气样本,用气相色谱直接进样法测得)气体二甲苯,Control组小鼠吸入空气.GBE组腹腔注射50 mg/(kg·d)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Control组和Model组均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8周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清、肝组织备用.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肝组织损伤严重,血清生化指标(ALT、AST、TBIL、ALP、GGT)明显升高,NF-κB、TNF-α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Model组比较,GBE组小鼠肝组织损伤程度减轻,血清生化指标(ALT、AST、TBIL)降低,NF-κB、TNF-αmRNA和蛋白表达量下降(均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通过抑制NF-κB、TNF-α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二甲苯中毒小鼠肝组织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致凝血功能障碍
编辑人员丨2023/8/6
1例62岁女性患者在胆囊切除术后给予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1 KU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静脉注射、3次/d.术前凝血功能检查未见异常.用药第3天,患者手术切口广泛渗血,凝血功能检查示凝血酶原时间(PT)18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6 s,凝血酶时间(TT)88 s,纤维蛋白原(FIB)0.09 g/L,D-二聚体3.6 mg/L.考虑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为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所致,停用该药,给予氨甲苯酸注射液0.3 g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维生素K110 mg肌内注射、2次/d.次日,患者手术切口未见明显渗血;5 d后,患者PT 14 s,INR 1.0,APTT 29 s,TT 20 s,FIB 2.25 g/L,D-二聚体0.5 mg/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镜下止血联合氨甲苯酸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内镜下止血联合氨甲苯酸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8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联合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抗休克、抑酸、禁食、心电监护及输血等处理,包括药物止血口服氢氧化铝凝胶.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内镜下止血联合氨甲苯酸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抗利尿激素(ADH)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后hs-CRP、Cor、NE、TNF-α、IL-6及ADH水平值低于手术前(P<0.05);联合组手术后hs-CRP、Cor、NE、TNF-α、IL-6及ADH水平值低于对照组手术后(P<0.05).联合组患者手术后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引流液变清时间、呕血消失时间及隐血转阴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镜下止血联合氨甲苯酸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对氨甲苯酸注射液中特定杂质4-甲酰基苯甲酸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氨甲苯酸注射液中的特定杂质.方法 对样品进行有关物质检查,利用半制备柱从样品中制备杂质,建立UHPLC-Q Exactive Focus MS法对样品中的杂质进行结构鉴定,并以氨甲苯酸为参照物,采用斜率法计算杂质的相对校正因子.结果 确定了特定杂质为4-甲酰基苯甲酸,且其在1.244~62.20 n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Y=1687X-330.5(r=1.000),相对校正因子为2.88,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7 ng·mL-1和1.07 ng·mL-1,重复性RSD为0.44%,稳定性RSD为0.50%,加样回收率在97.85%~102.6%(RSD=1.4%).结论 本文利用半制备柱从样品中制备杂质,建立了UHPLC-Q Exactive Focus MS方法对杂质结构进行鉴定及定量分析,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氨甲苯酸注射液中20种元素杂质的含量测定及相容性考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立测定氨甲苯酸注射液中20种元素杂质含量的方法,并考察该注射液在低硼硅玻璃安瓿中的相容性.方法:样品以5%硝酸溶液稀释后,分别以钪、铟、铋为内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各元素杂质.载气(氩气)流量为0.92 L/min,碰撞气(氦气)流量为4.5 L/min,射频功率为1895 W,等离子气流量为18 L/min,泵速为40 r/min,进样延迟时间为65 s;测量模式为碰撞模式,数据采样模式为跳峰模式,重复次数为3次.样品于70℃条件放置1、3个月后进行加速试验,通过比较元素杂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进行相容性考察.结果:钒、钴、铬、砷、镉、锑、汞、铊、铅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均为0.01~20μg/L,镁、铝、铁、镍、铜、锌、钡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均为0.1~200μg/L,硼、硅、钾、钙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均为1~2000μg/L(r≥0.9998);精密度、中间精密度、稳定性(8 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6%;定量限为0.0007~2.9863μg/L,检测限为0.0002~0.8959μg/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8.50%~111.00%(RSD为0.52%~2.33%,n=9).8家企业的氨甲苯酸注射液中20种元素杂质的含量最低值均小于检测限,最大值分别为3835.9μg/L(0个月)、10448.4μg/L(1个月)、17261.2μg/L(3个月).20种元素杂质中,除硼、铝、镁、硅、钙、钾未有限度规定外,其余元素杂质含量均小于分析评价阈值.相容性考察结果显示,硼、铝、硅、钾、锌、砷、钡等7种元素杂质含量有增大趋势,1个月和3个月加速样品中硅浓度、硅/铝及硅/硼浓度比值较0个月样品均有较大变化.结论:所建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和准确度均较好,可用于氨甲苯酸注射液中20种元素杂质的含量测定;低硼硅安瓿与氨甲苯酸注射液相互作用较为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