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状况调研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的治疗现状。方法:横断面研究,2020年4月末至5月中旬,以填写调研问卷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调研CML患者,分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一线选择、目前用药、药物转换和获得主要分子学反应(MMR)的比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933份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CML受访者的问卷可供分析,男性1683例(57.4%),中位年龄38(16~87)岁。一线选择:伊马替尼2481例(84.6%),原创性新药(原研药)1803例(61.5%)。填写问卷时用药:伊马替尼1765例(60.2%),原研药1791例(61.1%)。共1185例(40.4%)受访者曾经历TKI药物转换。1944例初发慢性期受访者TKI中位治疗45(3~227)个月,1417例(72.9%)获得≥MMR的疗效。多因素分析显示,城镇户籍( OR=0.6,95% CI 0.5~0.8, P<0.001)、≥大学学历( OR=0.5,95% CI 0.4~0.7, P<0.001)和进展期( OR=0.5,95% CI 0.3~0.8, P=0.001)受访者更少首选仿制TKI,而来自中部地区受访者比东部地区更多首选国产仿制TKI( OR=1.7,95% CI 1.4~2.0, P<0.001)。进展期受访者更多首选二代TKI( OR=5.4,95% CI 3.6~8.2, P<0.001),≥60岁受访者更少首选二代TKI( OR=0.4,95% CI 0.2~0.7, P=0.002)。诊断时处于进展期( OR=2.2,95% CI 1.6~3.2, P<0.001)、首选伊马替尼( OR=2.0,95% CI 1.6~2.6, P<0.001)、首选国产仿制药( OR=1.3,95% CI 1.1~1.6, P=0.002)、诊断距开始TKI治疗的时间更长( OR=1.2,95% CI 1.1~1.2, P<0.001)和服用TKI的时间更长( OR=1.1,95% CI 1.0~1.1, P<0.001)与药物转换比例增高显著相关。城镇户籍( OR=0.7,95% CI 0.6~0.8, P<0.001)、获≥MMR( OR=0.6,95% CI 0.5~0.8, P<0.001)和疗效未知( OR=0.7,95% CI 0.6~0.9, P=0.003)与药物转换比例低显著相关。女性( OR=1.4,95% CI 1.1~1.7, P=0.003)、城镇户籍( OR=1.6,95% CI 1.3~2.0, P<0.001)、初始服用伊马替尼( OR=1.4,95% CI 1.1~1.9, P=0.016)和TKI治疗时间更长( OR=1.2,95% CI 1.2~1.3, P<0.001)与获得≥MMR显著相关,而年龄≥60岁( OR=0.7,95% CI 0.4~1.0, P=0.047)和药物转换( OR=0.6,95% CI 0.5~0.7, P<0.001)与未获得MMR显著相关。 结论:截至2020年,中国CML患者中大多数首选并持续服用伊马替尼,半数以上服用原研药。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疾病分期影响了患者的TKI选择、药物转换和治疗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是一种少见的、难以治愈的以血清单克隆IgM为主要特征的惰性淋巴瘤,全基因组测序显示MYD88和CXCR4基因突变是WM最常见的分子遗传学改变。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等技术的发展,对WM发生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同时,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等新型药物的临床试验不断开展,使WM的预后得到了改善。文章主要就第61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关于WM治疗、预后分析等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奥沙利铂联合AG1478调控活性氧抑制PI3K/AKT通路对肺癌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究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药AG1478联合奥沙利铂(OXA)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1299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1299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不加药)、OXA-25组、OXA-50组、OXA-100组(分别用 25、50 和 100 μmol·L-1OXA 处理)、AG-20 组(20 μmol·L-1AG1478 处理)和 OXA+AG 组(25 μmol·L-1 OXA+20 μmol·L-1 AG1478 处理).用 MTT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活性氧(ROS)探针H2DCFDA检测细胞ROS水平;用丹酰尸胺(MDC)法检测细胞自噬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自噬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的表达水平.结果 OXA作用于H1299细胞的IC50为91.09 μmol·L-1;AG1478作用于H1299细胞的IC50为 31.83 μmol·L-1.对照组、OXA-25 组、OXA-50 组、OXA-100 组、AG-20组和 OXA+AG 组的 ROS 水平分别为 1.00±0.03、1.15±0.02、1.76±0.04、2.89±0.02、1.05±0.01 和 3.20±0.03;MDC 水平分别为1.00±0.04、1.10±0.02、1.16±0.02、1.46±0.04、1.04±0.01 和 1.31±0.02;p-PI3K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 1.12±0.05、0.88±0.06、0.72±0.07、0.60±0.05、0.91±0.07 和 0.64±0.09;p-AKT 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9±0.04、0.87±0.08、0.77±0.07、0.63±0.05、0.76±0.05 和0.46±0.03;Beclin-1 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 0.82±0.03、0.91±0.04、1.06±0.28、1.11±0.03、0.87±0.04 和 1.27±0.10;LC3-Ⅱ 蛋白表达水 平分别 为0.65±0.08、0.82±0.11、1.08±0.12、1.38±0.09、0.72±0.11 和 1.38±0.15.OXA+AG组、OXA各剂量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OXA+AG组的上述指标与OXA各剂量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AG1478联合OXA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1299,可升高ROS水平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进而诱导细胞发生自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BTK抑制药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用药模式与治疗费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究真实世界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药的用药模式、治疗费用以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电子病历系统(EMR)构建BTK抑制药真实世界数据队列,并对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临床特征进行定性分析.通过计算用药频度(DDDs)与日均费用(DDDc),对BTK抑制药的药品用量与使用成本进行统计分析.此外,通过广义估计方程(GEE)对血小板聚集率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93例患者,中位年龄65岁,女性77例(39.90%).多数患者(n=109,56.48%)应用伊布替尼,77.20%患者同时联用化疗或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国家医保谈判政策的实施对伊布替尼和泽布替尼的临床治疗选择以及使用成本产生了较大影响.伊布替尼与泽布替尼DDDs差异从18.59倍降至1.41倍.伊布替尼的DDDc从1 619.99元降至567.00元,而泽布替尼从706.25元降至340.00元,已低于伊布替尼.与伊布替尼相比,泽布替尼相关的治疗中断事件更少,其中血液系统毒性是导致治疗中断的主要药物不良事件(ADE).此外,GEE模型表明,与未联合抗血小板药物相比,BTK抑制药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导致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β=-34.35%,95%置信区间(CI):-41.60%~-27.11%,P<0.001];与泽布替尼治疗组相比,伊布替尼治疗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β=-12.38%,95%CI:-24.50%~-0.27%,P<0.05).结论 国家医保谈判政策实施后,临床对2种BTK抑制药的选择倾向性已无明显差异.与伊布替尼相比,泽布替尼在经济性、ADE导致的治疗中断以及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辛伐他汀对帕金森病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探究辛伐他汀介导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AMPK/PGC-1α)通路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1.67 mg·kg-1多巴丝肼)、低剂量实验组(10 mg·kg-1辛伐他汀)、高剂量实验组(20 mg·kg-1辛伐他汀)、抑制药组(20 mg·kg-1辛伐他汀+0.25 mg.kg-1的AMPK抑制药BML-275),并选择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5羟基吲哚乙酸(5-HIAA)、5羟色胺(5-HT)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AMPK/PGC-1α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H表达水平,用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实验组、抑制药组 DA 分别为(495.63±34.30)、(207.53±24.10)、(429.39±44.89)和(285.55±20.79)pg·mL-1,DOPAC 分别为(33.38±2.48)、(17.70±1.31)、(29.12±1.72)和(20.67±1.45)ng·mL-1,HVA 分别为(58.75±6.25)、(25.27±2.00)、(46.16±2.83)和(30.58±1.91)ng·mL-1,5-HT 分别为(5.62±0.45)、(2.37±0.13)、(4.42±0.26)和(3.23±0.29)ng·mL-1,5-HIAA分别为(11.11±1.08)、(3.88±0.30)、(7.99±0.63)和(6.04±0.51)ng·mL-1,p-AMPK 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 0.98±0.06、0.35±0.04、0.80±0.05和 0.21±0.02,PGC-1α 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 1.12±0.11、0.40±0.04、0.90±0.08和0.58±0.05.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模型组上述指标与高剂量实验组、抑制药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通过调节AMPK/PGC-1α通路改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神经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Osimertinib联合化疗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
奥希替尼是一种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药(EGFR-TKI),对EGFR-TKI-致敏和EGFR-T790M耐药性突变具有选择性.有证据表明,联合化疗可能会扩大EGFR-TKI治疗的益处.本研究为一项国际开放Ⅲ期临床试验,研究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患有EGFR突变(外显子19缺失或L858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癌症(NSCLC)患者,既往均未接受过晚期疾病治疗.奥希替尼化疗组和奥希替尼单药组分别接受奥希替尼(80 mg,qd)+化疗[培美曲塞500 mg·m-2加顺铂(75 mg·m-2)或卡铂(药理学指导剂量)]或接受奥希替尼单药治疗(80 mg,qd).主要治疗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还评估了缓解率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瑞戈非尼的中国专利技术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20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瑞戈非尼是拜耳公司开发的一款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已于2017 年3 月在我国批准上市.本文介绍了瑞戈非尼相关中国专利申请状况,并重点对瑞戈非尼的中国专利技术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为我国相关制药企业开展相关研究和专利布局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PD-1抑制药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酪氨酸激酶抑制药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观察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药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酪氨酸激酶抑制药(TKI)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HCC患者按照其治疗方案分为TACE组、TACE-TKI组和PD-1+TACE-TKI 组.TACE 组予以微球 TACE 治疗;TACE-TKI 组在 TACE-TKI组的基础上予以甲硫酸仑伐替尼胶囊(<60 kg者8 mg·d-1,≥60 kg者12 mg·d-1)或甲苯硫酸索拉非尼片(每次400 mg,每天2次)口 服;PD-1+TACE-TKI组在TACE-TKI组的基础上予以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每次200 mg,每3周1次)或卡瑞利珠单抗注射液(每次200 mg,每3周1次)静脉注射,3组患者均持续干预12周.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VEGF、MMP-9水平,1年生存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ACE组25例,TACE-TKI组25例,PD-1+TACE-TKI 组 31 例.治疗后,PD-1+TACE-TKI 组、TACE-TKI组和TACE组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0.32%(28例/31例)、56.00%(14例/25例)、24.00%(6例/25例),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1+TACE-TKI 组、TACE-TKI 组和 TACE 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 80.65%(25 例/31 例)、28.00%(7 例/25 例)、12.00%(3 例/25例),其中 PD-1+TACE-TKI组与TACE-TKI组和TAC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TKI组和TAC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D-1+TACE-TKI 组、TACE-TKI 组和 TACE 组的血清VEGF 水平分别为(192.35±11.95)、(207.42±12.66)、(223.68±12.31)ng·mL-1,血清 MMP-9 水平分别为(1 704.62±112.65)、(1 761.36±114.79)、(1 828.65±103.57)n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TACE 组、TACE-TKI 组、PD-1+TACE-TKI 组 1 年生存率分别为 16.00%(4 例/25例)、32.00%(8 例/25 例)、48.39%(13 例/31 例),P1-1+TACE-TKI 组 1 年生存率高于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可切除HCC患者应用PD-1+TACE-TKI联合治疗方案较单独TACE和TACE-TKI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下调VEGF、MMP-9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来自1/2期ARROW试验的Pralsetinib对RET融合阳性实体瘤患者的泛癌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12
致癌RET融合发生在多种癌症中.Pralsetinib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RET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药.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SUBBIAH等团队报道了来自 1/2 期ARROW试验的Pralsetinib对RET融合阳性实体瘤患者的泛癌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治疗乳腺癌新药——马来酸来那替尼(neratinib maleate)
编辑人员丨2023/8/6
马来酸来那替尼(neratinib maleate)是一种口服有效的、不可逆的泛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药,能抑制HER1、HER2和HER4受体及其相关的酪氨酸激酶.用于辅助治疗早期HER2过度表达及扩增的乳腺癌成年患者,阻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1、HER2和HER4信号通路转导,达到抗癌的目的.马来酸来那替尼最初由惠氏公司研制,被辉瑞制药公司并购后,授权给美国PUMA生物科技公司负责研发、上市、生产和销售.2017年7月17日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Nerlynx?.该文对马来酸来那替尼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