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美沙拉嗪灌肠液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美沙拉嗪灌肠液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伴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伴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美沙拉嗪灌肠液保留灌肠)和对照组(38例,0.9%NaCl溶液20 ml+凝血酶1 000 U联合美沙拉嗪灌肠液保留灌肠)。比较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直肠镜评分、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及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种分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18%(41/44)比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64, P=0.031)。观察组肠道损伤程度、肛门疼痛、肉眼血便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均 P<0.001),但两组间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CRP、Hb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美沙拉嗪灌肠液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伴出血的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便血、腹泻、贫血等症状,提高生命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内镜氩等离子体凝固术充分烧灼联合钛夹夹闭治疗结肠憩室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初步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内镜氩等离子体凝固术(APC)充分烧灼联合钛夹夹闭治疗结肠憩室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4月因显性消化道出血就诊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内科,确诊或疑诊为结肠憩室出血并接受内镜APC充分烧灼联合钛夹夹闭治疗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截止日期为2022年9月30日。统计末次随访与治疗前血红蛋白差值、随访期患者再出血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共15例患者纳入研究,男13例,女2例,年龄为(60.8±14.8)岁,病程为1 d~13年。15例患者共行内镜下治疗结肠憩室145个。术后随访14.5个月(5.3~49.5个月)。15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接受单次内镜治疗,至随访期结束均未发生出血;有3例疑诊结肠憩室出血患者分别在第1次治疗后12 d、3个月和8个月出现出血症状遂进行第2次内镜治疗,第2次内镜治疗后至随访结束未再出血。单次治疗的再出血率为3/15,再次治疗的再出血率为0,末次随访血红蛋白比治疗前升高(35.9±26.3) g/L。2例患者出现术中穿孔,给予多枚钛夹夹闭,术后无腹痛等症状,分别于术后3、4 d出院。2例患者出现术后创面短期出血,给予内镜下止血治疗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内镜APC充分烧灼联合钛夹夹闭治疗结肠憩室出血安全、有效。对于明确结肠憩室出血患者,或反复消化道出血,除外其他病因并高度怀疑结肠憩室出血的患者,可行内镜APC充分烧灼联合钛夹夹闭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内科胸腔镜行医用胶辅助氩等离子体凝固术联合巨型肺大疱减容术治疗胸膜下肺大疱所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经内科胸腔镜行医用胶辅助氩等离子体凝固术(简称“APC plus”)联合巨型肺大疱减容术(简称“一镜加一针”)治疗高分辨率CT(HRCT)显示多发且部分直径≥4 cm的胸膜下肺大疱(SPB)所致自发性气胸(SP)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日照市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采用“APC plus”联合“一镜加一针”治疗46例SP并多发且大小不等SPB(其中至少有1个SPB的直径≥4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4例,年龄31~79(68.5±10.3)岁。统计术后停止漏气时间、术后1周SPB消失率及缩减程度、术后2年SP复发率及近远期并发症。结果:共纳入46例患者,SPB消失或接近完全消失39例(84.78%),减少或缩小5例(10.87%),无变化2例(4.35%)。40例患者1周内停止漏气,6例患者超过1周停止漏气。11例患者完成术后3年随访,13例患者完成术后2年随访,6例患者完成术后1年随访,其中1例复发。46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APC plus”联合“一镜加一针”对HRCT显示多发且部分直径≥4 cm SPB的SP患者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氩等离子体凝固术不同喷凝时间对猪肝门部Glisson系统一级分支损伤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氩等离子体凝固术(APC)不同喷凝时间对猪肝门部Glisson系统一级分支(G1)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50只健康家猪(7~14个月),雌性27只,雄性23只,体质量(100.0±9.5)kg。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猪(肝脏)分为5组,A组、B组、C组、D组、E组,每组10只,分离制备G1模型,分别APC喷凝1、2、3、4、5 s。比较各组损伤情况、最大损伤面积、最大损伤深度以及三联管(门静脉第一分支、肝内胆管第一分支、肝动脉第一分支)损伤情况。依据三联管是否损伤将猪分为三联管损伤组( n=23)与对照组( n=27,无三联管损伤)。比较两组最大损伤面积、最大损伤深度等。 结果:APC喷凝后,G1表面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损伤,呈现黄褐色、褐色、焦化和缺损等改变,显微镜下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可见G1的鞘膜缺损,鞘膜下纤维组织断裂,小血管及小胆管结构不完整,出现"烧伤痕"及G1内三联管损伤等,且喷凝中心点损伤较重。制备的50个G1模型中随着喷凝时间增加,最大损伤面积也增加,二者呈正相关( r=0.89, P<0.001),最大损伤深度与喷凝时间呈正相关( r=0.95, P<0.001)。A组、B组、C组、D组、E组的三联管损伤分别为0、2、5、6、10只,G1内三联管损伤的只数随着喷凝时间增加而增加。三联管损伤组APC喷凝时间、最大损伤面积和最大损伤深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APC对肝门部G1的损伤程度与喷凝时间呈正相关,G1内三联管损伤与最大损伤面积、最大损伤时间、APC喷凝时间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喉罩辅助通气气管镜介入治疗高位气管息肉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气管息肉是由于气管黏膜受到机械刺激、炎症感染等引发。目前随着各级医院人工气道技术普遍开展,其发生率越来越高。气管息肉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引起误诊。本文报道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例高位气管息肉患者,并分析其发病及诊治过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处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早期结直肠癌内镜下切缘阳性进行额外手术的肿瘤残留及危险因素评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早期结直肠癌内镜下切缘阳性进行额外手术的肿瘤残留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衢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诊治的早期结直肠癌并接受内镜切除术的患者,其中76例对病理检测存在不利组织学因素的病例进行额外手术治疗,未接受额外手术治疗患者30例,分析临床病理学因素与肿瘤残留的相关性,评价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接受额外手术的76例患者中,10例(13.2%)手术标本中检测到残留肿瘤,检测到残留肿瘤与未检测到残留肿瘤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病变位置、肿瘤大小、内镜所见、切除类型、氩等离子凝固术应用、切缘状态、组织学分级、肿瘤出芽、黏膜下浸润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组织高分级、血管侵犯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P<0.05)。未接受额外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中2例(6.7%)出现复发,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1例无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并且肿瘤复发于先前手术位置,病理检查显示分别为高度不典型增生、rpT3N2M1。 结论:内镜下切除早期结直肠癌切缘阳性患者的残留肿瘤发生率相对较低,尽管目前指南中建议对切缘阳性的病例进行额外手术治疗,但对于无组织高分级与血管侵犯的部分病例,可选择随访及后期必要时手术治疗的诊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冷冻在电子支气管镜下肉芽组织清除术中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冷冻在电子支气管镜下肉芽组织清除术中的应用疗效,以期为肉芽组织清除术患者找到一种高效、安全的辅助技术.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41例行肉芽组织清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对患者进行分组,21例分到单号者为对照组,20例分到双号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电子支气管镜下肉芽组织清除术治疗.术中,对照组给予氩等离子体凝固术(APC)治疗,观察组给予冷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CD4+、CD8+和CD4+/CD8+等)、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CD4+和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95%,观察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2.14±0.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9±0.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为(6.08±0.76)h,住院时间为(5.12±0.6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39±2.97)h和(7.08±0.93)d,观察组治疗费用为(10 500.60±80.70)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 800.00±126.00)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冻在电子支气管镜下肉芽组织清除术中的应用较好,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机体免疫指标水平,还能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预后周期,且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支气管镜下治疗支气管内型错构瘤12例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肺错构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肺肿瘤,占全部肺良性肿瘤的75%[1];根据发生部位分为肺内型、支气管内型和肺内合并支气管内型,其中支气管内型错构瘤约占1.4%~10%[2].肺错构瘤传统治疗手段为外科切除,但是创伤较大.随着呼吸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支气管镜下可以开展圈套器、氩等离子体凝固(APC)、C02冷冻消融、钳取削瘤等多项操作[3].支气管镜下治疗具有微创性特点,非常适用于支气管内型错构瘤的治疗.现就煤炭总医院呼吸及肿瘤内科自2007年以来确诊并行支气管镜下治疗的12例支气管内型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氩等离子凝固术治疗五例慢性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放射治疗是盆腔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其对靶器官邻近的组织器官也会造成严重影响,其中慢性放射性直肠炎(chronic radiation proctitis,CRP)的发生率可达20%,通常发生在放射治疗结束后几个月至数年内.CRP患者常表现为排鲜红色血便,伴或不伴里急后重、排便急迫感、腹泻、黏液便、直肠疼痛[1],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直肠出血,可伴有缺铁性贫血症状.CRP是由于闭塞性动脉内膜炎、黏膜下组织纤维化和新生毛细管扩张所致[2].现阶段CRP出血没有标准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案主要为局部用皮质类固醇药物、甲醛溶液、柳氮磺胺吡啶和硫糖铝灌肠,但治疗效果欠佳.有研究表明粪便转流手术对CRP难治性出血的治疗效果欠佳,且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3].目前研究表明氩等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是CRP出血有效的治疗手段,且有可能对 CRP其他症状有效[4].APC是通过离子化的氩气传递高频电流,对黏膜产生非接触性渗透性凝固从而止血,其治疗优势在于接触黏膜面均匀,并可限制凝固深度(0.5~3.0 mm),最大程度地降低穿孔、狭窄、瘘的发生风险.本研究尝试用 APC治疗CRP出血,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等离子辅助下耳廓假性囊肿切除术
编辑人员丨2023/8/6
耳廓假性囊肿是指耳廓外侧面出现一个半球形的无痛性囊性隆起,有张力,有透光性,穿刺抽取物常为淡黄色清液,囊肿可大可小,光镜下软骨层厚薄不一,囊大者软骨层薄,甚至不完整,间断处由纤维组织取代;囊小者,软骨层完整,软骨层内面被覆一层浆液纤维素,其上无上皮细胞结构,称假性囊肿,实为软骨间积液[1].总结我院自2014年3月~2017年1月采用等离子辅助耳廓假性囊肿切除术36例,效果满意.
耳疾病(Ear Diseases) 囊肿(Cysts) 氩等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前壁软骨切除(anterior wall cartilage resection)...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