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光注射联合保湿修复霜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水光注射联合医用保湿修复霜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将100例玫瑰痤疮患者分为联合组、水光组、保湿组。联合组及水光组给予水光注射,每月1次,共治疗3个月;联合组及保湿组使用外用医用保湿修复霜每日早晚,各1次,共治疗3个月。治疗师根据皮损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对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治疗12周后,联合组、水光组、保湿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分别为10.01±1.23、9.18±0.92、4.63±1.01,3个组患者治疗后红斑、丘疹脓疱、瘙痒等症状积分都有好转,联合组效果明显优于水光组( t=0.678, P<0.05)和保湿组( t=1.195,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组有效率分别为94.38%、89.91%、48.12%;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水光注射联合医用保湿修复霜治疗玫瑰痤疮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水光注射微交联透明质酸治疗面部年轻化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水光注射微交联透明质酸在面部年轻化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20年5—6月,云南华美美莱美容医院皮肤美容中心门诊要求面部年轻化美容就医者32例,男1例,女31例,年龄28~41(32.69±8.31)岁。均用自身左右脸对照方法分别进行微交联透明质酸水光注射和非交联透明质酸注射,于治疗前、3次治疗结束后1、2、3个月用VISIA检测仪判断皮肤改善程度,记录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VISIA检测仪显示,治疗侧治疗后1个月有效32例,占100%;疗程结束后3个月有效28例,占87.51%。对照侧治疗后1个月有效28例,占87.50%,3个月后有效7例,占21.88%。左右侧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侧满意31例,占96.88%,对照侧满意28例,占87.50%。结论:水光注射微交联透明质酸能达到面部年轻化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美容就医者满意度高,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强脉冲光联合水光注射肉毒素治疗玫瑰痤疮的自身对照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评价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联合水光注射肉毒素(intradermal injection botulinum toxin,IIBT)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招募以红斑或毛细血管扩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玫瑰痤疮受试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双侧面部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试验侧(T侧)和对照侧(C侧),T侧采用IPL联合IIBT治疗,C侧采用IPL治疗,每侧分别治疗3次,间隔4~5周,分别于首次治疗前(T0)、每次治疗后(T1-T3)、随访期(Tfu)进行临床评估,包括症状评分、潮红严重程度评分(global flushing symptom score,GFSS)、临床医师红斑评估量表(clinician's erythema assessment,CEA)、VISIA红色区分值、红斑指数(erythema index,EI)、角质层含水量、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及满意度,随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无论试验侧还是对照侧,治疗后症状评分、GFSS、CEA、EI分别较T0不同程度下降,角质层含水量较T0不同程度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包括短暂红斑、治疗后一周内皮肤干燥.两侧组间比较示,与C侧相比,T侧的症状评分从T1开始下降(T=6.44 vs.C=7.11),GFSS(T=3.61 vs.C=4.89)、CEA(T=2.53 vs.C=2.89)、EI(T=287.17 vs.C=325.72)从 T2 开始下降,角质层含水量在Tfu升高(T=48.93 vs.C=46.05),治疗结束后满意度更高(T=88.23%vs.C=52.94%),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L联合IIBT治疗玫瑰痤疮疗效优于单独IPL,安全性可,患者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交联透明质酸联合肉毒毒素微量注射治疗玫瑰痤疮1例
编辑人员丨2周前
患者女,45岁,面部红斑伴瘙痒、灼热3年.查体:双侧面颊、鼻背持久性红斑、潮红、毛细血管扩张,以面颊为重.诊断:玫瑰痤疮.治疗:予以注射用肉毒毒素50 u,加入2.5 mL生理盐水稀释为20 U/mL,与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1 mL混合均匀.面部消毒后使用水光治疗仪注射红斑区.患者自述注射1周后红斑开始消退,3个月后复查,红斑大部分消退.给予第二次注射(注射方法相同),红斑消退,随访半年无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黄褐斑系统评价和单臂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系统评价富血小板血浆(PRP)在黄褐斑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SinoMed、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以及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ClinicalTrials.gov自建库起至2023年1月收录的相关研究.使用MINORS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4.0进行单臂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项研究,550例黄褐斑患者接受PRP治疗前后的数据.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示PRP疗效显著,黄褐斑面积和严重度指数(MASI)下降6.82分(95%CI:-9.77,-3.87);改良 MASI(mMASI)下降 5.62 分(95%CI:-7.79,-3.45);显效率为 55.3%(95%CI:42.2%,68.1%);有效率为 88.8%(95%CI:77.7%,96.7%);总体满意率为93.0%(95%CI:79.0%,100.0%).meta回归分析显示:①联合治疗显效率高于单独PRP治疗(72.7%vs 41.7%,P=0.011);②采用微针或水光注射等方式导入PRP的显效率高于浅表微注射(70.7%vs 39.0%,P=0.011);③更长治疗或观察期的显效率高于较短期研究(71.9%vs 38.2%,P=0.01).结论 PRP对黄褐斑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无明显长期不良事件.当联合治疗、采用微针或水光注射导入、采取更长治疗周期时,皮损可获得更显著的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药物水光注射治疗黄褐斑对患者CK10、SOD及MDA表达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药物水光注射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角蛋白10(Cytokeratin 10,CK10)、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黄褐斑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与药物组,每组8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穴位注射法治疗,药物组采用药物水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额部病损皮肤基底上层CK10表达程度、血清SOD、MDA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药物组与传统组CK10表达程度明显减弱,药物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与传统组SOD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药物组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MD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MDA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传统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药物水光注射治疗黄褐斑,可降低病损皮肤基底上层CK10表达程度,改善血清SOD和MDA水平,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脂肪源性干细胞联合透明质酸在皮肤年轻化中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联合透明质酸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40例面部年轻化就医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行水光注射脂肪源性干细胞联合透明质酸治疗,对照组水光注射透明质酸.结合VISIA检测评估面部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斑点、毛孔、皱纹、皮肤纹理及紫外线色斑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在斑点、皱纹、皮肤纹理及紫外线色斑等方面的改善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源性干细胞联合透明质酸能更好地改善老化皮肤,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经验积累,其在面部年轻化方面将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注射透明质酸在促进面部年轻化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有研究表明透明质酸可通过刺激真皮胶原蛋白合成、抑制皮脂腺分泌以及收缩毛孔等促进面部年轻化.透明质酸也可与肉毒毒素、富血小板血浆及二氧化碳等联合注射治疗改善面部老化.本文对透明质酸促进面部年轻化的机制、分类及相应的疗效及持久性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射频溶脂联合线性提拉术治疗237例面部年轻化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射频溶脂联合线性提拉术在精细溶脂 、面部年轻化的应用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采用射频溶脂联合线性提拉术治疗患者237例,其中女212例 、男15例,年龄29~56岁,平均38.13岁.术前根据患者脸型 、皮肤松弛度 、脂肪堆积情况,常规B超测量脂肪厚度,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制定手术方案.标记溶脂范围 、锯齿线走向及穿刺点位置 、调节治疗参数;麻醉下放入FaceTite手具,匀速缓慢移动并以定点盖章的方式治疗,监测治疗区域皮肤的温度及肿胀.溶脂完成后即刻冰敷 、植入套管针 、引入锯齿线行线性提拉术,术后佩戴颈颌套.结果 237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水肿期2~7 d.168例患者随访6~24个月,其中8例术后2个月留有皮下硬结,后逐渐消失;5例头皮穿刺点发生毛囊炎,外用抗生素后恢复.160例患者面部松弛下垂 、脂肪堆积 、脸型 、眼袋 、皱纹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面部年轻化效果明显,7例患者自述效果不明显,1例患者自述下颌溶脂术后皮肤松弛下垂较前加重.48例患者在随访期间行自体脂肪移植 、肉毒素注射 、热拉提 、E光 、水光注射等治疗,未纳入疗效评价;21例患者失访.结论 射频溶脂联合线性提拉术为面部年轻化的有效手段,能够避免使用单一术式的缺点,在精细溶脂 、面部年轻化方面效果明显.术后应注意控制和避免水肿,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940 nm铒点阵激光联合595 nm脉冲染料激光结合水光注射仪导入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2940 nm铒点阵激光联合595 nm脉冲染料激光结合水光注射仪导入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美容中心的增生性瘢痕患者,使用2940 nm铒点阵激光联合595 nm脉冲染料激光结合水光注射仪导入曲安奈德的方式进行治疗.采用自身病例对照研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对疗效进行判定,并计算患者总体满意率.结果 联合治疗后3、6个月VSS评分分别为(4.87±2.28)分、(3.8±1.42)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总满意率为87%,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2940 nm铒点阵激光联合595 nm脉冲染料激光结合水光注射仪导入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较好,患者满意度高,为治疗增生性瘢痕提供了新的联合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