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虚气留滞"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代谢障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为虚实夹杂之证,宗气亏虚是其本,血瘀、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是其标.血糖、血脂来源于水谷之精,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基础,也是宗气产生的基础,其代谢异常,导致宗气亏虚,心阳虚损.宗气推动无力,形成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痰湿、瘀血留滞,相互胶结,生为浊毒,浊毒一方面持续损伤五脏、脉络及气血,另一方面其性顽固,难以根除.宗气亏虚无以运化血液,导致血瘀脉中,甚者溢于脉外.久瘀导致新血不生,进一步加重气虚;痰浊水饮之邪停聚于脏腑,影响五脏功能.脾受困难以腐熟水谷、化生精微,升清不及,肺受损则影响清气的吸入及宗气输布."虚气"与"留滞"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正反馈的恶性循环,导致DCM及代谢障碍逐步加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脾主生肌理论探讨生肌类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尚无治疗此病的特效药.DFU在中医属"消渴"范畴,"生肌"是贯穿中医治疗DFU各个阶段的基本治则.对于"消渴"的治疗,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消渴"之名,言"此肥美之所发也",指出消渴的病位在脾,治疗消渴的关键是调节脾胃,若脾胃不和,机体代谢功能失常而引发消渴;"溃疡"属"疮疡"的范畴,《内经》中言:"脾主身之肌肉",认为"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提出"脾主生肌"理论,认为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则体内精微物质不能输布四肢,四肢筋骨肌肉无精微物质的充养则疮疡难以愈合,均强调了脾胃在治疗"消渴"和"疮疡"中的重要地位.但目前的研究文献显示,现代医学对中药治疗DFU的机制研究多集中于促进创面愈合的角度,较为忽视中药调节血糖的功效,故该文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基于脾主生肌理论,从"消渴"和"生肌"两个角度综述生肌类中药治疗DFU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利用和开发治疗DFU的新药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同气相求"理论探讨肺胃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肺、胃疾病在临床上可作为相互继发的存在,提示着肺胃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性,目前两者相互影响的桥梁和动力尚不明确.文章从"同气相求"的概念出发,认为肺胃之间相互感应的桥梁为肺胃之"同气",动力为媒介之气,即肺胃之气在人体的运动变化,"相求"为肺胃相互感应后的生理体现.肺胃之"同气"包括来源相同、结构中空且与外界相通、功能上同升以输送营养且同降以排泄糟粕、生理特性上均喜润恶燥 4 个方面,在"同气"的基础上依赖媒介之气产生感应,肺胃之"相求"体现在 3 个方面,云雨相求为肺胃共主精微、津液和宗气的生成和输送,精微和津液可濡润周身脏腑,宗气可滋养元气;气机相求为胃将水谷之精上输至肺,助肺藏精化气以输送营养物质;肺若雾露之溉,将水谷之精和津液降于胃,助胃传导以排泄糟粕;营卫相求为胃主营卫化生的来源,肺主营卫的化生及运行,两者相辅相成.从"同气相求"探究肺胃关系,为临床治疗肺系、胃系及肺胃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观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编辑人员丨2024/4/13
人为一整体,形、气、神相互关联,三位一体.形为载体,为气神之宅;气属动力,乃形神之充;神乃主宰,为形气之主.一者太过或不及,余二者必不善.先天禀赋不足,五脏阴虚燥热,消渴乃成,日久视衣为病.三焦通行元气,热酒熏蒸三焦,火郁内燔,精血津涸,五脏阴虚燥热,乃致消渴.火热灼损视衣脉络,血溢络外、入于神膏,或血停成瘀,则神光失用.三焦为水谷之道路,三焦不利,水谷精微不布视衣则目昏;水湿不下,泛于视衣则视衣水肿,湿聚成痰则视衣翳障,蒙蔽瞳神.元气不足,升降出入乏力,清阳不上则视衣失荣,浊阴不下则邪阻视衣,视衣水肿或翳障,神光不发.元阳不足,痰湿内阻,则视衣翳障;元阴不足,精血不足,则视衣失荣.消渴阴虚燥热,肺气阴伤损,魄化生乏源,精血失于充养,视衣失濡,则目暗.消渴日久,肝肾亏虚,魂虚及子,魂、神俱虚,魂弱不张,神虚不扬,魂神失用,则不可精明万物.七情失调则乱气机、伤五脏,致视衣为病.形气神三者生理病理一脉相通,形致本病者涵及气神失调,气致本病者兼形神失用,神致本病者不离形气失常,脏腑、三焦、元宗二气、元神、魂魄及七情等一者失常,必牵及余者,遂生本病.临床辨治当同审形气神,注重三者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从卫气的生成与输布探讨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4/3/16
通过分析卫气与白细胞在功能、发挥作用部位、昼夜节律方面的相似性,提出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病机为卫气不足.基于对历代经典中卫气生成输布相关论述的梳理,认为下焦元气为卫气之源,中焦水谷之气充实卫气,上焦输布卫气至周身.故而临床中医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可以龟鹿二仙胶、右归丸等补肾填精,结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补下焦元气以实卫气之源;以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等健脾益气,结合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运中焦脾胃以充实卫气;以桂枝汤加减调和营卫,结合艾灸大椎、肺俞等穴位或刮痧,通上焦腠理以促进卫气输布.从卫气生成输布的全过程考虑,灵活选择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以期为肿瘤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从肾论治儿童慢性咳嗽理论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肺为气之主,司呼吸,主治节;肾为气之根,主纳气.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肺肾为母子之脏.金能生水,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将水谷之精微下输达于肾,使肾得以滋养,肾受肺精而藏之.加之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肺脏娇嫩,肾常虚,肺气亏虚,久病及肾,肾气不足,失于摄纳,不能引肺气下行以归元,从而导致气升上逆于肺而致咳嗽,或肾气阳不足,易出现水寒金寒,肺寒则易感寒而咳.因此,充分发挥中医基础理论优势,详析慢性咳嗽脏腑相关性,从肾论治慢性咳嗽,可以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咳嗽提供新的思路,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一个体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五脏与骨关节炎关系探微
编辑人员丨2023/8/6
骨关节炎的发病与五脏密切相关,从病因病机看,五脏失调可致骨关节炎的发生.心阳虚则血流不畅,命火虚衰;心肾不交,水火相克,则骨髓枯虚;心主神明失用,运动失控,易致筋失气养,出现关节疼痛.肝血不足,血不濡筋;或肝血亏虚,筋失濡养,则出现四肢倦怠无力,甚至肌肉萎软.脾主四肢肌肉,脾病则四肢肌肉功能障碍;脾之调节水液功能失调,则湿邪留滞于关节则肿胀;阳明虚衰则诸经不足,不能濡养宗筋,出现关节不稳、腿软等;脾主运化,脾病不能为胃行其精液,则四肢不得禀水谷之气,四肢出现酸痛麻之感.肺热伤津,气血精微输布不足,筋失濡润,发为骨痿、骨痹.肾主骨而藏精,肾虚则骨病,肾虚是形成骨关节炎的主要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浅析《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酒之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总结《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有关酒之论述,以明酒之医理,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分析《黄帝内经》中酒之来源、酒本具之性能、上古之时酒疗之法,以及分析《伤寒杂病论》中以酒煎药、以酒炮制、以酒送服之相关功用,并附此二书中酒之禁忌,因酒致病之医案,来阐明酒之害.[结果]酒源于五谷,乃水谷之精,熟谷之液,其性剽悍滑利,为悍热之气,从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令络脉满而经脉虚,可先谷而出,壮人气,同时酒客禁甘、醉者禁刺.且酒广为之用,既能内服醪酒、外敷、外搽、药熨,又能煎煮、炮制、送服中药,可行气活血通脉、温阳散寒助药力,然过饮可招致临床病变.[结论]酒能治病,亦能致病,故人们切勿妄饮伤身而致病,医者临床上对酒当合理运用,指导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营卫析解及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笔者对营卫的生成、 分布与循行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⑴明确了营气与卫气的生成源头及组成.即营气之源头在中焦脾胃,其组成包括:水谷之精气和自然之清气;卫气之源头在下焦肾,其组成包括:水谷之精气、自然之清气和肾中之精气.⑵明确提出营气循行有两条路线,分别为经络路线与血脉路线.⑶以取象比类的方法对卫气循行的3种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卫气有2种运行状态,其一为全身散布,由内而外的运行状态;其二为循经运行,昼行于阳,夜行于阴,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的运行模式.⑷以太极阴阳消长变化模型对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进行了重新解读.⑸对于卫气昼行于阳的路线提出主干与分支说,其循行主干是:起于目,沿太阳膀胱经之主干下行至足小趾,然后由小趾入足心,上内踝,走跷脉上行复归于目.主要涉及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一部分)与跷脉.其他循行的阳经均是分支.⑹提出卫气的循行方向存在多向性.另外,除了理论上的认识外,本文还对"避""脉""随"等相关文字对内经原文中的含义进行了重新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脾主运化""肾藏精"探讨肌源性干细胞的造血分化能力
编辑人员丨2023/8/5
肌源性干细胞(muscle-derived stem cells,MDSCs)作为骨骼肌来源的成体干细胞,在造血微环境的诱导下可以向造血分化.就其来源而言,MDSCs属于"水谷之精"范畴,造血能力与"脾主运化"有关;就其造血微环境而言,与中医"肾藏精"关系密切.从来源和造血微环境两方面,基于"脾主运化""肾藏精"探讨MDSCs造血分化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