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衢枳壳主要化学成分及药效学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30
衢枳壳作为浙江地区道地中药材,在2018年入选新"浙八味"中药材培育品种后,其药理作用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研究发现,衢枳壳及其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平喘、降血糖、保肝、抗氧化、降血脂、调节肠道菌群、抑菌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良好的药用开发前景.本研究归纳总结了衢枳壳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为衢枳壳的进一步药用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GC-MS/MS技术的酸橙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通过对酸橙不同部位(果油、枝油、纯露)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研究其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共性与差异,进而筛选其不同部位间的差异性成分,为酸橙不同部位的资源再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C-MS/MS技术对酸橙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谱库检索结合CAS号及相关文献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酸橙果油与枝油、果油与纯露之间的差异性成分.结果:共鉴定出 117 个挥发性成分,包括烯烃类、醇类等,其中果油 51 个、枝油 86 个、纯露 32 个,三者共有成分有 10 个,果油特有成分 14 个,枝油特有成分 47个,纯露特有成分 14 个.通过SIMCA-P 14.1 软件分析可知果油与枝油、果油与纯露的差异性成分分别有 24、20个.结论:酸橙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具有一定的差异,可为酸橙不同部位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不同产地枳壳药材中柠檬苦素、诺米林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不同产地的枳壳中活性成分柠檬苦素及诺米林进行含量比较,为不同产地枳壳药材品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测定含量,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四氢呋喃-冰醋酸(41∶59∶1∶0.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5 nm.并以柠檬苦素、诺米林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不同产区的枳壳药材中类柠檬苦素类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成分含量与产地呈相关性.结论 湖南、江西的枳壳类柠檬苦素类含量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药材枳壳基原植物种类及地理分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药材枳壳的基原植物来源复杂,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为厘清药材标准收载与商品流通使用的枳壳基原植物种类及其地理分布规律,该研究收集查找了国家和地方药材标准,调查了枳壳产地和商品流通使用情况,分析研究枳壳生长环境及地理分布规律.结果《中国药典》及浙江、云南、贵州等6个地方标准收载枳壳基原植物共10种(含栽培变种,下同).实际商品有川枳壳、湘枳壳、江枳壳、衢枳壳、苏枳壳和温枳壳6大类,主要基原植物达19种.共有四川盆地、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金衢盆地及其周边丘陵四大产区,均位于东经104°-121°,北纬27°-31°.枳壳实际商品与标准收载基原有一定区别,建议将质量优良的传统主流品种收载进入《中国药典》,质次的淘汰出《中国药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江西道地药材枳壳HPLC指纹图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江西道地药材枳壳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ypersil C18柱(200 mm×4.6mm,5μm);以甲醇-水(冰乙酸调pH =3)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30 nm.结果:建立了江西道地药材枳壳HPLC指纹图谱.对枳壳江西道地药材与商品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特征分析、相似度比较和聚类分析,尝试区别商品药材的产地.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可为评价与控制枳壳的质量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CRITIC法计算权重系数的枳壳综合品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枳壳有效成分含量并评价其质量,为其作为中药类保健食品原料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枳壳中柚皮苷、新橙皮苷、多酚、三萜及多糖的含量,并基于CRITIC客观赋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样品中柚皮苷、新橙皮苷、多酚、三萜及多糖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4.78 ~131.39、21.14 ~74.17、33.38 ~71.90、7.80~ 19.50、0.75~1.81 mg·g-1.由加权得分可知,样品编号为AF-7的综合评分最高,品质最佳,其次是AF-10;AF-4的得分最低,各项指标数值低,质量较差.结论:不同产地枳壳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通过多指标成分分析综合客观评价了枳壳的品质,以沅江三眼塘产区枳壳综合评分最佳、质量最优,体现了湘枳壳的道地性,为今后其作为保健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PLC指纹图谱法鉴别四磨汤中枳壳药材的产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枳壳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以寻找适合制备四磨汤口服液的枳壳原料药材.方法 通过建立枳壳药材H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对不同产地枳壳药材和四磨汤样品进行分析.色谱条件为Hypersil ODS (200 mm×4.6 mm,I.D.2.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乙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30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 建立了稳定性、精密度均较好的枳壳药材H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对四磨汤样品、枳壳对照药材和不同产地的枳壳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江枳壳与湘枳壳均可作为制备四磨汤口服液的原料药材.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好,可以作为枳壳药材产地鉴别的方法.江枳壳与湘枳壳均适合用作四磨汤口服液的原料药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名老中医陈意 治疗不寐用药组方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陈意教授治疗不寐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收集陈意教授2014至2016年在浙江省中医院诊治不寐的病案,采用SPSS软件、SPSS Clementine12.0软件、Liquorice软件,以频数分析法、复杂分析网络、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陈意教授治疗不寐的临床用药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实践总结陈意教授治疗不寐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陈意教授治疗不寐的高频药物是炒枣仁、五味子、远志筒、丹参、茯苓、淮小麦、甘草、香附、黄连等.根据复杂网络分析,陈意教授治疗不寐核心方为炒枣仁-五味子-远志筒-茯苓-淮小麦-丹参-香附-甘草.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的结果是分为五类:第一类为炒枣仁、琥珀、丹参、淮小麦、龙骨、牡蛎、石菖蒲、五味子、郁金、远志筒;第二类为柏子仁、百合、地骨皮、煅龙骨、煅牡蛎、黄柏、麦冬、生地、知母;第三类为柴胡、炒白芍、川芎、当归、甘草、香附、枳壳;第四类为陈皮、茯苓、厚朴、姜半夏、龙齿、吴茱萸;第五类为黄连、黄芩、焦山栀.[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分析得出陈意教授治疗不寐临床用药灵活、精准,药必执法,擅于补虚泻实,平衡阴阳,值得深入探讨学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产地枳壳药材中12种有效成分的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对不同产地枳壳药材中12种有效化学成分的HPLC的含量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鉴别区分其产地来源.方法 以异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水合橘皮内酯、柚皮素、橙皮素、橘皮内酯、马尔敏、川陈皮素、橘皮素及葡萄内酯为指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并对其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示各产地的枳壳药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江西产地的枳壳药材含量较为稳定;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江西樟树、宜春,湖南沅江、怀化和浙江金华、兰溪产地的枳壳样品可以区分开来,而江西新干和浙江金华、兰溪产地的枳壳样品有重叠.结论 本方法简单、方便、可靠,可用于初步筛选出适合枳壳生长的地区,以期为进一步阐述枳壳药材的道地性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的陈永灿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整理总结陈永灿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陈永灿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医案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频数、关联及聚类分析挖掘其用药经验和规律.[结果]共收集处方228首,中药197味,性味以温寒平、苦甘辛为多,归经以脾胃肺肝为主,高频药物有甘草、大枣、半夏、陈皮、黄连、枳壳、吴茱萸、蒲公英等,常用药物组合有"甘草-大枣""半夏-甘草"等,计算得出核心组合4个,新处方2个.[结论]陈永灿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以仲景学说为指导,以气液代谢为物质基础,主张调和通达,强调护胃舒胃,并形成自有特色的用药规律,可为临床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