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二级及以上中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调查安徽省二级及以上中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后期培训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9月对安徽省13所二级、24所三级中医院的3 482名护理人员,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通过电子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 482份,有效回收问卷3 147份,有效回收率为90.38%。结果:安徽省3 147名中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总分为(345.80 ± 50.08)分,标准分为(77.70 ± 11.25)分,条目得分较低是"阴阳五行知识""气血津液知识""通过数字媒体有效向患者传达信息";自我效能、组织支持、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得分分别为(29.28 ± 5.96)、(47.56 ± 11.15)、(10.25 ± 1.47)、(37.31 ± 9.68)分。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初始学历、学校健康教育学习经历、医院健康教育培训经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自我效能、组织支持是中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整后 R2=0.194, F=85.10, P<0.01)。 结论:安徽省二级及以上中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尚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待提升;同时管理者也应注重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和组织支持感,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伏气温病理论探析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诊疗思路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伏气温病是一类特殊的温病,与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关系密切.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具有邪气伏藏,因时而发的特点,与中医学伏气温病发病特点相似.从伏气温病理论探析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饮酒、暴饮暴食、胆胰自身病变是其主要病因,饮食不节引动伏火,伏火内发,湿热瘀阻,腑气不通,并随发病部位不一、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发为本病.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以定震源、清里热、辨虚实、透伏邪、护津液为主要辨治原则.从伏气温病角度探析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病因、病机、辨证与治疗,以期为中医治疗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固本培元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强直性脊柱炎病机复杂,病情缠绵难愈,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新安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与治疗有其独到见解,认为脾肾亏虚是该病发病的本因,治疗上多从脾肾二脏出发,采用健脾滋肾、益气固元之法脾肾并治,调养后天以培养先天,使脾肾功能正常,气血津液运行得畅,元气得充,痰瘀自消,病亦得治.固本培元作为新安医学最具代表性的学术理论之一,不仅是一种治疗原则,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学术理论.故在临证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时,固本培元法不仅指导了健脾滋肾的治则治法,还对强直性脊柱炎基本病机的认识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水郁折之理论探讨肩部痛痹针灸治疗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20
"水郁折之"出自《黄帝内经》五郁学说,水郁即寒水凝结不散,可使人体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不通则痛,是肩部痛痹的重要病机.折之为其主要治疗原则,即疏导、分利,可分为温阳、实土和动使其化.《黄帝内经》强调痛痹的治疗当用毫针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本研究基于"水郁折之"理论,在肩部痛痹的治疗上使用温针灸、热补法等温热外治法,使内郁之寒水温化,配合肩部活动,行气通络、鼓动气血和扶正祛邪,并通过临床案例具体阐释了"水郁折之"理论在临床中的运用,为肩部痛痹的针灸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13
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属于中医"燥痹"的范畴,其发生发展一般认为与津液的化生及输布障碍相关.脾在液为涎,为后天之本,水液运化之枢纽,执中央以运其四周,在SS的发病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多数医家从脾论治,或健脾养阴、润燥生津,或健脾益气、通阳布津,或运脾祛湿、化浊解毒,或健脾通络、活血化瘀,或调理脾胃、兼运四旁,均取得了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现代研究发现,从脾论治本病的机制与调节免疫功能、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相关.文章通过对近年来从脾论治SS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着重从脾与SS发病的病因病机、从脾论治SS的治法方药和现代研究3 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SS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诊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从"正气化邪"探析自身免疫病的病机及辨治
编辑人员丨2024/7/6
基于免疫系统在生理与病理状态下的"正""邪"双重性,并结合将"免疫功能"和"正气"类比的认识,提出"正气化邪"理论用以指导自身免疫病的辨治."正气化邪"即机体原本用以防御和清除各有害因素的能力或正常功能活动的"正气",转化为损伤破坏人体的因素或异常机体状态即"邪气".在自身免疫病的发病过程中,提出先天禀赋、外邪影响下的组织损伤、脏腑经络功能异常、气血津液输布气化失常的化邪条件和成因.自身免疫病具有前驱期为邪气化生而伏、发病期为内外感召而发、全周期邪气扩展的动态性病机,还具有正气化邪的特异性、隐匿性和矛盾性等特点.治疗方面倡导攻补兼施之法贯穿始终,专病专方专药的辨病思想,辨析疾病缓解与发作的动态以调整治疗,观察正气化邪之态势变化进行早期干预的治未病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精气血津液理论的皮肤屏障损伤与修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皮肤作为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屏障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多种皮肤病的发病与皮损屏障功能的损伤相关,皮肤屏障的修复却始终依赖于持续性外源物质的补充.中医自古有皮肤腠理卫外功能的理论,气血津液体系的正常运转维持了皮肤屏障功能的稳态,其紊乱的相关机制是多种皮肤病发病的关键病机.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生理学以人体作为共同的认知对象,为人类健康谋福祉,二者一体两面,殊途同归.白彦萍教授作为岐黄学者,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皮肤屏障功能"砖墙结构",提出以精和津液分别作为"砖块"和"灰浆"构成皮肤屏障的基本结构,血为皮肤屏障提供营养供给和排出代谢废物,气发挥主要的防御功能,精气血津液共同维持皮肤屏障功能的正常运转,形成"以精和津液为基,以血为养,以气为用"的皮肤屏障功能理论模型,并初步阐释其联络内外导致皮肤病伴随症状的理论依据,为皮肤病精气血津液层面的诊疗提供了更加详细的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彭江云基于"少火生气"理论治疗干燥综合征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干燥综合征是以唾液腺和泪腺等腺体组织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少火生气"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后世医家吴佩衡根据"少火"所在脏腑及生理功能又将其细分为心之君火、肾之命门真火以及熏蒸散布于各脏腑部位的相火.彭江云教授继承吴佩衡学术思想认为少火衰弱是干燥综合征的病机关键:少火衰弱导致阴津失于蒸化布散、相火违令浮越上亢、阴凝中州气机不畅,津液难以润泽肌肤孔窍,继而出现口干眼干等燥症表现.根据该病不同的病机特点,彭师辨为肾虚津亏证、上热下寒证、脾虚湿阻证,予以温养肾精、生津润燥,助阳生津、引火归元,温阳助运、醒脾化湿等治法,屡屡获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天癸理论探讨天癸与糖尿病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最早提出"天癸"一词,认为天癸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力的最基本物质.天癸与肾精、肾气、精血、气血、肾阴肾阳均有密切联系.中医学将糖尿病归属于"消渴病"范畴,其发病机制、病理表现及其常见合并症、并发症与"天癸"理论存在一定联系:老年糖尿病患者有着独特的病理特点,天癸亏少,肾精肾气不足,加之代谢失常,低血糖为临床常见并发症;若天癸生而不足,五脏精气薄弱,气滞、血瘀、痰饮、浊毒等病理产物内生,易发为Ⅰ型糖尿病、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等特殊类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生殖疾患,在中医理论中均与天癸相关;糖尿病合并情志病者多见阴虚内热病机,阴虚包括肾阴、肝血、津液不足,以及天癸和肾精肾气亏虚.在基于天癸理论的糖尿病中医治疗方面,多数医家认为治疗天癸亏虚的要点在于补肾,还需考虑影响天癸施泄的其他脏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辨治阴虚湿阻证
编辑人员丨2024/2/3
阴虚湿阻证是病性虚实夹杂的一类证型,在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状态等临床辨证中均为多见.临床上阴虚与湿邪停滞的矛盾病理状态容易并存,又因湿邪缠绵难除,阴虚正亏难复,辨证、治疗皆属不易.从《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角度分析,阴血津液亏虚、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是阴虚湿阻证形成的关键,本着"治病必求于本",辨治时当虚实兼顾、邪正并调,助阳化湿不伤阴、滋阴养形不助湿,使阴津复、气得化、湿浊除,方可达到《伤寒论》"津液自和"的思想.该文着眼于阴虚湿阻证这一津液类病证,对其因、机、症、治展开探讨,以期启发临床实践,并为从"津液自和"论治感染新冠后疲劳综合征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