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管再通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选取寿光市中医医院2021年 1月—2024年 1月收治的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舒血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血管再通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8.77±0.72)分,低于对照组的(10.44±0.58)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为(75.08±4.11)分,高于对照组的(67.25±4.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再通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头晕头痛、身体浮肿、皮肤瘙痒、食欲降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0.00%,低于对照组的 24.44%,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舒血宁联合与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改善神经功能,促使血管再通,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小切口锁孔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小切口锁孔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按锁孔入路手术要求设计切口,清除脑内血肿,骨瓣复位.结果 16例患者中血肿基本清除15例,术后再出血1例,经6个月~1年的随访,根据GOS评分,3例患者可参加一定程度社会活动,7例患者生活自理,6例患者需照理.结论 小切口锁孔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自理能力,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中日友好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28例老年MHD患者,采用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和衰弱筛查量表进行现况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70.9±7.2岁,男性占51%,23.7%的患者在日常生活(进食、个人卫生、穿衣、入厕及排泄和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透析血流量、非计划下机和关注事件(骨折、心血管事件、门急诊住院)在不同ADL能力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发生率高达85%,衰弱与ADL自理能力中度相关(r=0.50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DL可自理者发生ADL轻度、中度依赖的风险因素包括衰弱(OR=0.22、0.124,P<0.01)和年龄(OR=1.104、1.117,P<0.01);透析龄是ADL完全不能自理的风险因素(OR=1.151,P<0.01).结论:老年MHD患者ADL自理能力与衰弱关系密切,衰弱进展增加了自理能力下降的风险.发生临床事件、设置较低的血流量、透析龄增加和非计划下机行为均与ADL自理能力下降有关,临床护理中应给予关注,尽早识别患者ADL能力下降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床旁轮椅端坐活动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EICU获得性肌无力的改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床旁轮椅端坐活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EICU获得性肌无力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北京医院E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患者66例,按照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床旁轮椅端坐活动。比较2组在肌力、生活自理能力、机械通气时间、EICU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EICU获得性肌无力6例占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例占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9, P<0.05)。出EICU时,试验组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制订的肌力评估标准的肌力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分别为(48.27 ± 5.11)、(59.67 ± 7.3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88 ± 6.75)、(54.06 ± 8.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0、2.86,均 P<0.05)。试验组E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8.24 ± 1.48)、(7.15 ± 1.48) 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5 ± 2.99)、(8.24 ± 1.77) d,试验组脱机30 min氧合指数为(296.64 ± 15.45) mmHg(1 mmHg=0.133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8.36 ± 16.75)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7、2.72、2.09,均 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床旁轮椅端坐活动可降低ARDS机械通气患者EICU获得性肌无力发生率,缩短E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且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健康生态理念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ICU患者早期活动策略依从性、临床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健康生态理念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ICU患者早期活动策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抽取舟山市中医院2017年3-12月收治的ICU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干预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健康生态理念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和早期活动。对比两组早期活动策略依从性、临床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定表(Barthel)评分。结果:干预组早期活动策略依从性(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687, P<0.05);干预组机械通气天数[(5.62±2.65)d]、入住ICU天数[(7.58±2.14)d]、住院总天数[(14.27±3.0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21±2.73)d、(10.23±2.76)d、(18.98±3.26)d,早期活动天数[(5.57±1.37)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3.25±1.4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286、4.183、5.789、8.990,均 P<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有提高(均 P<0.05),且干预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Barthel评分均有所提高,SAS、SD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健康生态理念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应用于ICU早期活动策略,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自理能力及认知能力,缓解焦虑、抑郁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穴位按摩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穴位按摩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提供方向。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4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7例。对照组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干预,共干预3周。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脑卒中专用生命质量量表评估2组干预效果、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9%(98/107),高于对照组的80.37%(86/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5.583, P<0.05)。2组干预前认知功能、生命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认知功能中的视空间与执行、语言、抽象、延迟记忆、定向得分和总分分别为(2.54 ± 0.51)、(2.35 ± 0.37)、(1.96 ± 0.31)、(2.78 ± 0.38)、(2.88 ± 0.41)、(17.48 ± 2.0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30 ± 0.62)、(2.13 ± 0.36)、(1.54 ± 0.38)、(2.25 ± 0.43)、(2.52 ± 0.38)、(15.66 ± 1.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092~9.554, 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命质量中的精力、家庭角色、情绪、个性、语言、活动、自理能力、社会角色、思维、上肢功能、视力、工作/劳动得分和总分分别为(12.85 ± 2.16)、(12.94 ± 3.17)、(23.46 ± 3.87)、(12.53 ± 3.02)、(23.76 ± 4.03)、(27.52 ± 4.48)、(24.92 ± 3.27)、(20.94 ± 4.07)、(13.15 ± 2.00)、(24.54 ± 4.30)、(12.20 ± 2.58)、(13.54 ± 2.38)、(222.35 ± 24.3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0.04 ± 2.02)、(10.52 ± 3.03)、(21.25 ± 4.02)、(11.15 ± 3.00)、(21.46 ± 3.31)、(24.37 ± 4.32)、(22.38 ± 3.05)、(18.60 ± 4.02)、(12.47 ± 2.05)、(22.08 ± 4.21)、(11.42 ± 2.63)、(11.05 ± 2.51)、(197.49 ± 20.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190~9.829, P<0.05)。 结论:穴位按摩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能够改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和生命质量,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联合分阶段康复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联合分阶段康复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7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及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常规康复干预(包括床上良肢位摆放、四肢肌肉按摩及关节活动度保持训练等),观察组给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分阶段系统康复干预(第一阶段以感觉刺激为主,第二阶段以运动功能训练为主,第三阶段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及减重步行训练为主)。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Rivermead运动指数量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定2组患者运动功能、脊髓神经功能及ADL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Rivermead运动指数评分、JOA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水平( P<0.05),并且观察组Rivermead运动指数评分[(11.10±1.88)分]、JOA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12.97±2.79)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 P<0.05)。治疗后2组患者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SMS)、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ADL)评分及ADL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 P<0.05),并且观察组PSMS评分[(10.99±2.94)分]、IADL评分[(14.58±4.28)分]及ADL总分[(25.57±4.82)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 P<0.05)。 结论: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早期系统康复干预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ADL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情绪及ADL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中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情绪及ADL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对入选患者进行现状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者焦虑情绪及ADL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结果显示,焦虑情绪评分为(32.58±12.51)分,认知功能评分为(16.75±4.67)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为(35.59±6.61)分,整体处于中低水平。相关性结果显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情绪(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躯体生活自理能力量表(Physical Self-Maintenance Scale,PSMS)、日常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IADLs)与认知功能及各维度评分均呈负相关( P<0.05)。 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水平均会发生下降,而认知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生活活动能力和焦虑情绪造成影响,增加其对家庭和社会的依赖性,影响预后和生存质量。因此,临床应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干预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预后,提高其生活活动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75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S组、假刺激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肌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治疗时间1次/日,每次40 min,每周5 d,共治疗4周。在此基础上,rTMS组增加rTMS治疗,假刺激组增加rTMS假刺激治疗,联合治疗组增加rTMS治疗20 min再间隔30 min后行mCIMT治疗。每日1次,每周5 d,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10 m步行时间(10MW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3组患者的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FMA-LE、BBS、10MWT和MBI等各项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FMA-LE评分[(27.88±4.04)分]、BBS评分[(47.80±5.16)分]、10MWT[(22.39±6.10)s]和MBI评分[(71.48±9.41)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假刺激组和rTMS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rTMS联合mCIMT能更加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改良单切口与传统双切口 长屈肌腱转位术治疗Myerson Ⅲ型中老年陈旧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改良单切口与传统双切口 长屈肌腱转位术治疗MyersonⅢ型中老年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的106例Myerson Ⅲ型中老年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4例,女52例;年龄48~82岁[(67.2±8.4)岁]。60例行改良单切口 长屈肌腱转位术(改良单切口组),46例行传统双切口 长屈肌腱转位术(传统双切口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足与踝功能评分(FAOS)、视觉模拟评分(VAS)、恢复行走时间及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间。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6~52个月[(37.4±9.5)个月]。改良单切口组手术时间为(51.6±7.4)min,术中出血量为(16.6±3.9)ml;传统双切口组分别为(72.8±7.5)min、(32.9±5.2)ml( P均<0.01)。两组术前AOFAS踝-后足评分、FAOS、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和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改良单切口组FAOS分别为(112.6±3.0)分、(114.4±3.1)分,传统双切口组分别为(110.8±4.1)分、(112.7±4.3)分( P<0.05或0.01)。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FAOS及VAS较术前显著提高或降低( P均<0.05)。所有患者恢复伤前日常活动,其中改良单切口组恢复行走时间为(9.6±2.0)周,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间为(12.7±1.7)周;传统双切口组分别为(10.8±1.8)周和(13.7±1.9)周( P均<0.01)。改良单切口组1例切口浅表感染,口服抗生素后治愈。传统双切口组2例切口浅表感染,1例深部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足底内侧神经损伤,均内科对症治疗后治愈;2例爪形趾畸形,垫定制鞋垫及功能锻炼后无疼痛等不适。改良单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60),传统双切口组为15.2%(7/46)( P<0.01)。 结论:与传统双切口比较,改良单切口 长屈肌腱转位术治疗Myerson Ⅲ型中老年陈旧性跟腱断裂,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利于患者尽快恢复日常生活并减少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