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地骨化醇改善骨质疏松的新靶点— Mini-modeling骨形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作为抗骨质疏松的基础用药,活性维生素D主要通过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抑制甲状旁腺激素释放,维持血钙和血磷水平正常,进而保证骨骼健康。艾地骨化醇(eldecalcitol, ED-71)是活性维生素D的新型类似物,于2011年正式用于日本骨质疏松患病人群的临床治疗。艾地骨化醇不仅能够促进肠道钙吸收、抑制破骨细胞数量和活性,还可有效促进不依存于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局灶性骨形成—"mini-modeling"骨形成,提升骨小梁连续性和增加骨小梁厚度,从而修复骨组织微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维生素D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改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维生素D(VD)在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活性VD类似物阿法骨化醇处理组(VD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阿法骨化醇处理的I/R组(I/R+VD组).I/R损伤造模24 h后处死各组小鼠,收集外周血,检测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炎症因子IL-1β、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收集各组小鼠肾组织,TUNEL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的表达阳性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NLRP3炎症小体相关因子NLRP3、GSDMD-N、cleaved Caspase-1及NF-κB p65、IκB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VD组血清中BUN、SCr和IL-1β、IL-18及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与I/R+VD组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R+VD组BUN、SCr和IL-1β、IL-18及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Sham组比较,VD组小鼠肾组织中TUNEL阳性率与NLRP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与I/R+VD组明显升高(P<0.01),与I/R组比较,I/R+VD组的TUNEL阳性率与NLRP3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VD组小鼠肾组织中NLRP3、GSDMD-N、cleaved Caspase-1、IL-1β和NF-κB p65、IκBα的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与I/R+VD组除IκB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外(P<0.05),其他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R+VD组中NLRP3、GSDMD-N、cleaved Caspase-1和IL-1β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VD可通过抑制NF-κB途径介导的NLRP3炎症小体激活,减轻I/R损伤的炎症反应,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艾地骨化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国专家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艾地骨化醇是一种新型活性维生素D类似物,在1,25(OH)2D3基础上于2β位引入 3-羟基丙氧基结构,与其他活性维生素D及类似物相比,具有更强的抑制骨吸收作用.临床证据显示艾地骨化醇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艾地骨化醇可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和部分非椎体骨折风险,并且耐受性良好.艾地骨化醇在我国获批不久,临床经验仍需积累,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组织编写艾地骨化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国专家建议,以期为我国医务工作者合理使用艾地骨化醇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局部预处理提高光动力原卟啉Ⅸ含量及疗效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局部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在皮肤科应用广泛,对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增生性皮肤病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美容效果佳的优点.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病变的大小、体积、浸润深度等均会影响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渗透,导致PDT对一些较厚皮损疗效并不十分理想.为提高PDT疗效,在PDT治疗前促进光敏剂渗透及提高原卟啉Ⅸ(protoporphyrin Ⅸ,Pp 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预处理方法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该文将从物理方法破坏皮肤屏障,化学促渗透剂,铁螯合剂及维生素D3类似物等在局部PDT中的应用方面作简要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帕立骨化醇与骨化三醇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是以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浓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常见并发症[1-2].2006年CKD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iPTH水平>300 ng/L的血液透析患者占44.5%.2009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推荐,血清iPTH升高正常上限2~9倍(即130~600 ng/L),或者血清iPTH持续上升患者,应给予活性维生素D或其类似物来抑制iPTH合成和分泌[3],能够提高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降低血清iPTH应用最为常见的是骨化三醇.骨化三醇是维生素D的替代治疗,但高钙血症、高磷血症的风险也逐步增加[4].为了克服骨化三醇这一局限性,帕立骨化醇应运而生.近年来通过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人们对骨化三醇和帕立骨化醇的药理特点有了新的认识.本文从作用机制、有效性、安全性、卫生经济学等方面对帕立骨化醇与骨化三醇的比较做出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
编辑人员丨2023/8/6
自20世纪初对佝偻病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以来,维生素D与钙磷代谢和骨骼健康的重要关联被不断发现. 我国内分泌学先驱刘士豪教授和朱宪彝教授针对维生素D与钙磷代谢和骨软化的研究, 以及由他们提出并命名的 "肾性骨营养不良" 得到了国际学者的广泛认可. 维生素D及其相关制剂 (或称类似物) 的应用从根本上遏制了全球范围内佝偻病/骨软化症的广泛流行趋势. 然而, 维生素D缺乏和营养不足在人群中仍普遍存在, 全球约有超过10亿人群的血清25羟维生素D (25 hydroxyvitamin D, 25OHD) 水平达不到维持骨骼肌肉健康所推荐的30μg/L (75 nmol/L) 水平, 因此维生素D作为基本健康补充剂用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维生素D在体内经过两步羟化后形成1,25双羟维生素D [ 1, 25-dihydroxyvitamin D, 1,25( OH) 2 D ] , 后者是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活性形式并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 又被称为 "D激素" 或 "活性维生素D". 近年来, 有许多与维生素D结构相似且具有活性维生素D样作用的化学物质 (活性维生素D类似物) 被不断开发并应用于临床, 特别是用于骨质疏松症、 佝偻病、 慢性肾脏病和皮肤病等疾病. 随着维生素 D 受体( vitamin D receptors, VDR) 和25OHD-1α-羟化酶 ( 1α-hydroxylase, CYP27B1) 在许多骨外组织中被发现, 维生素D的作用已不再囿于调节钙磷代谢和维护骨骼健康, 其在肌肉、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癌症、 自身免疫和炎性反应等中的作用也逐渐被关注, 维生素D已成为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热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活性维生素D在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矿物质和骨异常(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 MBD)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CKD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维生素D缺乏是CKD-MBD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合理应用活性维生素D (包括骨化三醇或其他维生素D类似物),使血钙、磷和全段甲状旁腺素 (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 iPTH)维持在理想范围,可有效防治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血管钙化、肾性骨营养不良和骨质疏松等,改善CKD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用Pseudonocardia sp.微生物转化制备骨化醇类化合物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近年来骨化醇类化合物(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在肿瘤治疗、免疫调节中的作用逐渐被发现,药用价值显著,但目前化学合成法制备困难,因此高效制备骨化醇类化合物成为研究热点. [目的]利用假诺卡氏菌(Pseudonocardia sp.)转化骨化醇类底物分子并提高转化率.[方法]从化学合成方法常用的原料及中间体中筛选能被有效转化的底物分子,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转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筛选到阿法骨化醇(Alfacalcidol,1α-(OH)VD3)、艾地骨化醇中间体(Eldecalcitol intermediate,AD-M07)、帕立骨化醇中间体(Paricalcitolintermediate,PC-M07)3种底物分子,分别被转化为骨化三醇(Calcitriol,1α,25(OH)2VD3)、艾地骨化醇中间体(Eldecalcitol intermediate,AD-M08)、帕立骨化醇(Paricalcitol,PC).确定最优转化条件:蛋白胨20.0 g/L,葡萄糖15.0 g/L,部分甲基化的β-环糊精(PMCD) 0.5%(质量体积比),转化温度25-30℃C,接种量5%-10%(体积比),转化时间72、72、96 h,底物浓度1.2、0.6、0.6 mg/mL,初始pH 6.0-8.0.在此条件下3种底物的最高转化率分别达到85%、96%、75%.[结论]通过转化条件的优化3种产物的转化率大幅提高,为更加快速高效地利用微生物转化法制备骨化醇类化合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探索维生素D及其活性类似物防治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从略显失望的临床研究到重现曙光的基础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糖尿病患病率与日俱增,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维生素D在骨骼之外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知.在横断面研究中,维生素D水平与肥胖、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相关性,但是补充维生素D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却没有发现维生素D具有防治糖尿病的效果,其原因除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不同有关外,还与药物剂量、疗程等有关.然而,最新的基础研究结果提示,中枢性给予活性维生素D能避免外周给药无效的问题,起到改善高脂喂养大鼠糖代谢的作用.此外,联合应用活性维生素D类似物和BRD9抑制剂,能在染色质水平上使维生素D受体反应元件的可及性增加,更好地起到抑制肥胖和糖尿病小鼠炎症反应、保护胰岛β细胞的作用.有必要不断加强基础研究,探索发挥维生素D及其活性类似物防治2型糖尿病作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在CKD-MBD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 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CKD-MBD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磷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拟钙剂等药物治疗以及甲状旁腺手术治疗.其中,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是最为常见的治疗药物,可以降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改善骨质疏松和高转运骨病的骨损害,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使用不当也会导致高钙、高磷血症及加重血管钙化发展,为了更合理的使用该类药物,本文结合2017年KDIGO的CKD-MBD指南更新并就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在CKD-MBD的治疗进展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