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渗透性敷料对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大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新型渗透性敷料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合并海水浸泡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丙烯酰化明胶和导电聚吡咯制备水凝胶,同时将生理盐水包裹在水凝胶中制备成新型渗透性敷料用于TBI合并海水浸泡伤大鼠的治疗.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n=12)、TBI+海水浸泡伤(B组,n=12)和新型渗透性敷料治疗组(C组,n=12).利用颅脑打击器制备TBI大鼠模型,采用人工海水浸泡30min.C组在浸泡海水结束后于损伤部位贴敷新型渗透性敷料.于模型制备成功后72h时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和旷场实验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状态.行为学测定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Nissl染色检测神经元存活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炎症相关因子(NF-кB、TNF-α、IL-10)表达情况.结果 新型渗透性敷料能够包裹生理盐水并且以一定速率渗透出生理盐水,45min后渗出约80%左右.病理学检查可见,B组出现明显脑水肿,脑出血严重;C组脑出血及脑水肿较B组减轻.Nissl染色显示,A组神经元结构完整,C组髓鞘完整性与神经元存活数量均明显优于B组.透射电镜下,B组线粒体缩小、线粒体膜增厚、嵴断裂,C组细胞核染色质部分发生边集,线粒体破坏减少.与B组比较,C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组织中NF-кB、TNF-α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 新型渗透性敷料能有效促进TBI合并海水浸泡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炎性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4-表油菜素内酯对盐碱胁迫下芸豆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BR)缓解芸豆幼苗盐碱胁迫伤害的生理机制,为应用2,4-EBR缓解豆类植物盐碱胁迫提供依据.[方法]以盆栽'芸选2号'幼苗为材料,研究在100 mmol/L盐碱胁迫下,喷施0.1 mg/L 2,4-EBR和4.0 mg/L油菜素内酯抑制剂芸苔素唑(BRZ)对幼苗生长、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盐碱胁迫下芸豆叶片卷缩枯萎,株高、叶面积、主根长、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显著下降(P<0.05),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和胞间 CO2浓度(Ci)显著升高.喷施2,4-EBR处理能缓解盐碱胁迫造成的叶片枯萎和卷缩,植株生长状况逐渐转好,同时有效降低幼苗叶片REC、MDA和Ci,显著提高株高、叶面积、主根长、Pro、SS、Pn、Tr、Gs及SOD、POD、CAT和APX活性,但外源2,4-EBR诱导的这些芸豆抗盐碱效应在加入BRZ后受到逆转.[结论]外源2,4-EBR处理能够提高芸豆叶片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轻盐碱胁迫造成的膜脂过氧化伤害及对光合作用的非气孔限制,促进幼苗生长,增强抗盐碱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CT增强高压注射外渗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影响CT增强高压注射外渗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警性的防护对策。方法:以2019年4—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CT增强检查的31 5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高压注射外渗将患者分为外渗组( n=21)和无外渗组( n=31 574),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CT增强高压注射外渗的相关因素。 结果:进行CT增强检查31 595例患者中发生高压注射外渗21例,占0.07%。单因素分析显示,外渗组患者年龄、注射速率、对比剂浓度、渗透压、是否有化疗史和注射护士的工作年限与无外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注射速率、对比剂浓度、渗透压、化疗史和注射护士工作年限是影响CT增强高压注射外渗的相关因素( P<0.05)。 结论:影响CT增强高压注射外渗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疾病类型、注射速率、对比剂浓度、渗透压、注射护士工作年限、化疗史,采取积极防护措施对减少对比剂外渗和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依达拉奉对醛固酮诱导大鼠高血压时肾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对醛固酮诱导大鼠高血压时肾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6~8周龄,体重20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8):假手术组(S组)、高血压组(H组)和依达拉奉组(E组)。采用皮下置入醛固酮微量渗透泵(给药速率0.75 μg·kg -1·h -1)4周的方法制备大鼠高血压模型。E组皮下置入醛固酮微量渗透泵,每日经尾静脉注射依达拉奉10 mg/kg,H组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连续4周。于微量渗透泵置入前、置入1、2、3、4周时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给药4周后,测定24 h尿白蛋白浓度、血浆Cr和BUN浓度,取双侧肾脏称重,测定右肾重量/体重(RKW/BW)比值,采用PAS法测定肾小球系膜外基质面积/肾小球面积百分比(M/G),采用Masson染色法测定胶原容积分数(CVF),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肾组织醛固酮受体(MCR)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 结果:与S组比较,H组微量渗透泵置入后收缩压升高,24 h尿白蛋白浓度、血浆Cr和BUN浓度升高,RKW/BW比值、M/G和CVF升高,肾组织Ⅰ型胶原蛋白和MCR表达上调( P<0.05);与H组比较,E组微量渗透泵置入后收缩压降低,24 h尿白蛋白浓度、血浆Cr和BUN浓度降低,RKW/BW比值、M/G和CVF降低,肾组织Ⅰ型胶原蛋白和MCR表达下调( P<0.05)。 结论:依达拉奉可减轻醛固酮诱导的高血压大鼠的肾损伤,其机制与下调MCR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肿瘤患者静脉高压注射碘对比剂外渗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静脉高压注射碘对比剂外渗风险因素,构建对比剂外渗列线图模型,为检查前发现外渗高危因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行CT增强检查发生碘对比剂外渗的肿瘤患者202例为病例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在上述3所医院行CT增强检查的无碘对比剂外渗肿瘤患者202例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患者碘对比剂外渗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4.3.1统计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最终纳入404例肿瘤患者。病例组患者男97例,女105例,年龄30 ~ 88(62.97 ± 0.91)岁;对照组患者男123例,女79例,年龄31 ~ 85(61.38 ± 0.73)岁。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注射速率、对比剂浓度、对比剂渗透浓度、长期化疗及护士工作年限为肿瘤患者静脉高压注射碘对比剂外渗的独立危险因素( OR值为0.306 ~ 6.365,均 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外渗风险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 95% CI 0.714 ~ 0.875),特异度为78.1%,敏感度为70.2%,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 χ2 = 11.47, P>0.05。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肿瘤患者发生碘对比剂外渗的风险,为检查前发现外渗风险因素提供借鉴与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6%羟乙基淀粉130/0.4在创伤骨科患者血液稀释后血管渗漏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130/0.4(6% hydroxyethyl starch,HES)用于严重创伤骨科患者急性血液稀释后血管渗漏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符合入选标准、择期行手术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48例作为观察对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e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Ⅰ~Ⅲ级。按创伤程度分为两组,即普通骨科患者组24例、严重创伤骨科患者组24例。按照血容量公式计算患者的血容量,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经静脉以0.5 ml/(kg·min)的速率输注10%血容量的HES行急性血液稀释。于急性血液稀释前即刻(T0)、急性血液稀释结束后15 min(T1)、30 min(T2)时测定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血红蛋白。测定T1、T2血浆HES浓度,保存输液开始至输液结束后30 min的尿量,测定尿量和HES浓度从而计算出尿中HES含量。结果:普通骨科患者组和严重创伤骨科患者组患者输入HES的量相同,分别为(7.71±0.30) ml/kg和(7.70±0.20) ml/kg,扩容比例约为100%。与T0比较,普通骨科患者组血浆胶体渗透压在T1、T2时[(27.9±1.5) mmHg (1 mmHg=0.133 kPa)和(27.7±1.5) mmHg]高于T0[(26.5±1.5) mmHg, P<0.05];严重创伤骨科患者组血浆胶体渗透压在T1、T2[(27.0±1.6) mmHg和(26.9±1.5) mmHg]与T0[(26.3±1.7) mmHg, 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严重创伤骨科患者组血浆HES浓度在T1、T2时[(6.8±0.6) g/L与(5.8±0.5) g/L]低于普通骨科患者组[7.7±0.5) g/L与(7.1±0.5) g/L, t值分别为5.660、6.755, P<0.05];输液后30 min内尿HES的含量普通骨科患者组与严重创伤骨科患者组分别为[(29.0±3.5 ) mg和(28.4±3.3) m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61, P>0.05)。 结论:两组患者HES行急性血液稀释扩容比例相同,血浆胶体渗透压和HES浓度在严重创伤骨科患者变化低,HES在严重创伤骨科患者存在更明显的血管外渗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异源表达异子蓬SaPEPC2基因提高烟草抗旱性和光合特性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是C4光合关键酶,有助于植物在非生物胁迫下抵御逆境.异子蓬(Suaeda aralo-caspica)是一种无须Kranz结构即可在单细胞中高效执行C4光合作用的荒漠盐生植物,在C3作物遗传改良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以转异子蓬SaPEPC2基因烟草(Nicotiana tabacum)为材料,探讨了其抗旱功能和光合性能.结果表明,过表达SaPEPC2提高了烟草叶片持水能力,可保持叶绿素稳定;积累更多的渗透调节物质,增强了抗氧化酶活性,进而降低了植株体内的活性氧水平,减轻膜损伤程度;同时还增强了烟草抗旱相关基因和内源光合基因的表达,提高了PEPC活性和净光合速率,可能是促进了烟草体内的"类C4微循环"途径所致.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异子蓬单细胞C4途径PEPC基因培育高光效抗逆农作物品种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异功散中人参皂苷类成分在脾虚大鼠模型肠吸收动力学变化及其陈皮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脾虚大鼠模型探讨异功散中陈皮对人参皂苷类成分肠吸收变化的影响及其影响是否与P-gp蛋白外排作用有关.方法 分组设计加入P-gp蛋白激动剂利福平与抑制剂维拉帕米,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与模型组(30只),予以皮下注射利血平建立脾虚模型后将模型组分为异功散组(Y组)、去陈皮异功散组(Y-C组)、异功散利福平组(Y+R组)、去陈皮异功散利福平组(Y-C+R组)、去陈皮异功散维拉帕米组(Y-C+V组),以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g1为指标成分,进行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采用HPLC-MS测定指标成分含量并计算肠吸收动力学参数有效渗透系数(Peff)与吸收速率常数(Ka).结果 与Y组相比,Y-C组中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e在多个灌流时段的Peff显著降低,Y+R组中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g1的Peff和Ka在多个灌流时段降低,表明陈皮促进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e肠吸收且该作用与P-gp蛋白活性有关,但未能影响人参皂苷Rg1的肠吸收;与Y-C组相比,Y-C+V组中P-gp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使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e在多个灌流时段Peff显著升高,而Y-C+R组中P-gp蛋白激动剂利福平使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g1的Peff和Ka在多个灌流时段显著降低,说明无陈皮干预下,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g1也可能是P-gp蛋白的底物.结论 异功散中陈皮通过发挥抑制P-gp蛋白活性的类维拉帕米作用来促进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e肠吸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肉桂不同部位挥发油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其体外透皮特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肉桂不同部位挥发油中肉桂酸、桂皮醛、邻甲氧基肉桂醛含量的HPLC-RID方法,并比较它们的体外透皮特性.方法 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小鼠皮肤作渗透介质,分别对桂皮、桂枝、桂叶的挥发油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乙腈-0.2%磷酸(30:70)为流动相,流速 0.9 mL·min-1,示差折光检测器(RID)温度30℃,柱温30℃,同时测定透皮样品中肉桂酸、桂皮醛、邻甲氧基肉桂醛的含量,计算并分析各成分的累计渗透量和渗透速率.结果 肉桂酸、桂皮醛、邻甲氧基肉桂醛分别在0.0489~0.5381 μg、0.1816~9.9874 μg、0.1142~1.2566 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三种成分的24h单位面积累计渗透量,桂皮油的为53.84、1228.10、265.29μg·cm-2,桂枝油的为 84.73、2937.69、87.39 μg·cm-2,桂叶油的为 67.45、1699.78、347.99μg·cm-2;三种成分的稳态渗透速率,桂皮油的为1.41、96.24、12.77 μg·cm-2·h-1,桂枝油的为 1.97、130.01、4.90μg·cm-2·h-1;桂叶油的为 0.91、74.85、16.48 μg·cm-2·h-1.结论 建立的HPLC-RID方法快速简便,分离度好,准确度高,可用于肉桂油的质量控制及其透皮试验研究.挥发油中各指标成分均能透过小鼠离体皮肤,24 h累计渗透量和渗透速率的大小顺序均是桂皮醛>邻甲氧基肉桂醛>肉桂酸,且与成分的浓度成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坦度螺酮透皮贴剂的制备及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制备坦度螺酮透皮贴剂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 合成胆碱-油酸离子液体作为联合促渗剂;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外观、累计透过量等为评价指标,筛选优化处方,通过SD大鼠实验研究贴剂药动学特征.结果 坦度螺酮透皮贴剂处方:10%坦度螺酮,7.5%胆碱-油酸,7.5%肉豆蔻酸异丙酯,75%DURO-TAK 4098.24 h单位面积累计渗透量为(309.33±45.98)μg·cm-2,稳态透皮速率为(13.43±1.93)μg·cm-2·h-1.SD大鼠实验表明,与坦度螺酮混悬液相比,透皮贴剂具有缓释特征,T1/2 延长至(6.37±4.46)h,MRT0~t约提高17倍.结论 坦度螺酮透皮贴剂具有缓释效果,有望成为坦度螺酮新型给药制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