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述"寒气生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医理论认为积多因寒生,文章基于对"寒气生积"理论的探讨,提出寒郁生积、寒瘀成积、寒痰化积之病机,寒积于脉络、肠腑、五脏等部位可发为多种疾病,其治疗当以温阳散寒消积为核心,治以散寒行气、温化痰瘀、温阳散结之法,为从病因学角度指导中医药临床治疗积证提供思路和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从温阳法论治肺部结节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记载的"阳化气,阴成形"高度概括了人体脏腑组织的生命活动,阴阳失衡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发现肺部结节发生和发展的核心机制是"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结节乃有形之体,是机体阳气亏虚,精血津液运行障碍,化为痰饮瘀毒,敛聚局部而生;结节本质乃阳虚阴结,本虚标实,本虚即脾肾阳虚,标实即痰饮、瘀血、浊毒.中医学强调治病求本,故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以温阳化气为基本治则,探讨温阳法在肺部结节治疗中的应用,分别从温阳补肾、温阳健脾、温阳化痰、温阳活血、温阳解毒和温阳散结等角度辨证施治,以防"阴成形太过",使"阳化气"之功能正常发挥,则机体阴阳平衡,百病不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傅元谋教授从阳虚痰凝辨治肿瘤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6
肿瘤系目前医学界一大难题、也是阻碍人类健康的一大祸首.中医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一定的优势与应用前景.傅元谋教授责肿瘤为阳气虚羸、寒痰凝结.在治疗上,傅老尤重脾胃、阳气,亦重脉证一致与否,创制傅氏温阳散结汤进行治疗,在肺癌骨转移一例中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杨祥正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挖掘杨祥正教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用药规律,为中医儿科临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提供诊疗依据.方法:收集 2020 年 8 月—2021 年 8 月杨祥正教授治疗咳嗽的验案验方,录入MicrosoftExcel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药物频次;运用Apriori算法及关联规则对处方核心组合进行统计分析(支持度为 0.6,置信度≥0.95);根据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法提取内在核心组合和新方组合(相关度为 6,惩罚度为 2).结果:共收集整理得 217 首处方,涉及 143 味中药,其中用药频次较高的有甘草、茯苓、百部、五味子、杏仁、橘红等;常用药物组合有甘草+茯苓,甘草+百部,茯苓+五味子,茯苓+百部,甘草+五味子等;并挖掘出内在核心组合 10 个以及新方 5 首.结论:杨祥正教授针对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化痰止咳平喘为治疗大法,由内在关联聚类而成的 5 首新方,分别应用润肺敛阴止咳、清热化痰、疏散风热、祛湿化痰,温阳散饮等法,可对临床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肺结节分型辨治
编辑人员丨2023/8/19
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肺部疾病,起病隐匿且部分结节具有恶变可能,目前诊治仍然存在不足.中医药在防治肺结节上具有一定效果,深层次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肺结节属于"有形"之邪,局部可体现出"阳性"的增长状态,亦可体现"阴性"病理产物凝滞,符合"阳化气,阴成形"的阴阳理论,机体阴阳不和可能是肺结节发生发展的核心机制.本文从肺结节发生、发展、术后三个阶段的机体阴阳失和状态入手,结合结节局部阴阳、机体整体阴阳的差异,提出结节初起时"温阳散阴"、结节进展时"扶阳攻阴"、结节术后"调阳和阴"的治疗原则,以期指导临床肺结节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运用平脉辨证治疗不明原因发热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例患者住院期间着凉后再次发热,拜复乐配合一君抗感染治疗无效,排除细菌感染以及药物热可能,病毒性感染、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成人斯蒂尔病证据不足,停用抗菌药物后以中医药治疗为主,以"平脉辨证"为主要原则,抓住本案三个病证、一个转机,从清热化湿,转为温阳散邪,经治疗,患者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取得满意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阳和化岩汤联合曲妥珠对HER-2高表达型乳腺癌细胞PTEN-PI3K/Akt通路及VEGFC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阳和化岩汤联合曲妥珠体外对乳腺癌细胞株SK-BR-3(HER-2高表达型)PTEN-PI3K/Akt通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影响.方法:制备阳和化岩汤肠吸收液,将乳腺癌细胞株SK-BR-3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曲妥珠组、中药+曲妥珠组,分别予相应药物干预72h后,应用westernblot法及RT-PCR法检测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磷脂酞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曲妥珠组、曲妥珠+中药组乳腺癌细胞株PTEN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升高,PI3K、p-Akt、VEGFC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中药组p-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VEGFC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曲妥珠组比较,中药+曲妥珠组PTEN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I3K、p-Akt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VEGF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各药物组效果曲妥珠+中药组最佳,曲妥珠组次之,中药组作用稍弱.结论:阳和化岩汤肠吸收液联合曲妥珠能有效干预PTEN-PI3K/Akt通路,增强PTEN表达,降低PI3K、p-Akt、VEGFC表达,效果优于单用曲妥珠,提示温阳散结中药对曲妥珠在HER-2高表达型乳腺癌的治疗中可能存在辅助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李曰庆教授辨证治疗慢性附睾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慢性附睾炎是男性生殖系统非特异性感染中的常见疾病,多由急性附睾炎迁延而来,表现为患侧阴囊睾丸坠胀不适,性生活后加重,附睾局限性硬结.李曰庆教授认为其病因病机为感受寒湿、伤及阳气,或饮食肥甘、湿热下注,或房事不洁、感受邪毒,或跌仆外伤而致阳气受损,邪毒凝聚于肾子.病位主要在肾子,与肝肾密切相关.治疗上,在整体辨证的同时,应结合局部辨证,从发生的部位及疼痛的性质等方面考虑进行处方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探索《中华医典》中瘿病治疗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中华医典》中晋代至民国时期瘿病的治疗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华医典》中检索从晋代至民国时期的瘿病内治方,采用SPSS Statistics 21.0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挖掘药物使用规律.结果:海藻、昆布和酒的频数最高;软坚散结药的频数最高,其次为养血活血药、化痰散结药、清热祛湿药、清热解毒药、理气药、益气健脾药,温通阳气药频数较低;聚类分析最终形成5个聚类,分别具有“祛风解表、清热化痰”“补气养血、活血散结”“温阳散结、化瘀消瘿”“理气化痰、解毒利咽”“清热祛湿、化痰散结”的功效.结论:《中华医典》中记载晋代至民国时期治疗瘿病时最常使用的药物是海藻、昆布和酒,最注重软坚散结法,并配以理气、补气、活血、温阳、清热解毒、祛湿等治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许芝银调治甲状腺癌术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介绍许芝银教授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经验.许老师根据甲状腺癌术后的症状表现,将其分为四个证型:气阴两虚证、肝郁气滞证、脾肾阳虚证、痰瘀互结证,分别采用益气养阴、疏肝理气、温阳散结、破瘀化痰等法施治,可明显改善甲状腺癌术后的各种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