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分析江西省现存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精准管理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江西省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所在地流行类型和疫情类别等基本信息,通过B超检查获取患者肝纤维化分级情况,对其三间分布特征、肝纤维化程度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21年江西省共有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17 575例,平均年龄为(64.9±12.6)岁,男女比例为1.45∶1,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96.83%,17 017/17 575),职业多为农民(90.09%,15 833/17 575),主要分布在处于传播控制的九江市(7 546例)、上饶市(7 072例)和南昌市(2 192例).肝纤维化程度为Ⅰ级、Ⅱ级和Ⅲ级的患者分别占总数的36.03%(6 333/17 575)、52.38%(9 206/17 575)和11.58%(2 036/17 575).湖沼型和山丘型流行区患者肝纤维化分级均以Ⅱ级为主,分别占46.40%(4 004/8 630)和58.16%(5 202/8 945);传播控制及消除地区以Ⅱ级为主,分别占49.48%(4 109/8 305)和71.19%(4 149/5 828),传播阻断地区以Ⅰ级为主,占69.67%(2 398/3 442);不同流行类型和疫情类别地区患者肝纤维化分级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8.21,H=509.81,P均<0.05).40岁及以下患者肝纤维化分级均以Ⅰ级为主,40岁以上患者肝纤维化分级则以Ⅱ级为主,所有年龄段患者肝纤维化分级均以Ⅲ级占比最低.不同年龄组患者肝纤维化分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4.89,P<0.05).结论 江西省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主要分布于传播控制地区,肝纤维化程度以Ⅰ级和Ⅱ级居多.对血吸虫病患者开展肝纤维化早期筛查、精准干预,可有效控制慢性血吸虫病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4种剂型杀螺胺乙醇胺盐现场应用效果与成本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4种剂型杀螺胺乙醇胺盐在湖沼地区垸内环境的现场灭螺效果,并计算其单位面积的灭螺成本,为流行区制定灭螺药物使用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荆州市江陵县同区域内1条有螺大型排水渠和1条无水渠作为试验现场.将排水渠分为9段,1段设为空白对照组,仅观察钉螺自然死亡率;其余8段为观察组,分别施用4%杀螺胺乙醇胺盐粉剂、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25%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26%四聚·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无水沟渠分为4段,1段设为空白对照组,仅观察钉螺自然死亡率;其余3段作为观察组,分别施用4%杀螺胺乙醇胺盐粉剂、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施药前及施药后7、15 d均采用系统抽样法查螺,以观察灭螺药物效果.采用单位成本法,计算灭螺药单位面积(1 m2)成本.结果 在有水沟渠灭螺现场,4%杀螺胺乙醇胺盐粉剂50 g/m2、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40 g/m2、25%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26%四聚·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2 g/m2与4 g/m2,施药后7 d钉螺死亡率为79.52%~97.87%,施药后15 d钉螺死亡率为71.00%~96.30%,与灭螺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同一剂型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剂量2 g/m2与4 g/m2比较,施药后7 d,钉螺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无水沟渠灭螺现场,4%杀螺胺乙醇胺盐粉剂、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施药后7 d钉螺死亡率为97.14%~100%,15 d为94.32%~100%,与灭螺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上述灭螺药物每1 m2的单位成本在0.280~0.416元之间.结论 粉剂与颗粒剂适用于湖沼地区垸内无水或水位不稳定环境灭螺,悬浮剂与可湿性粉剂适用于有水环境灭螺.粉剂单位成本最低,但施药时粉雾飘移严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6年安徽芜湖市钉螺分布现状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掌握芜湖市钉螺分布现状与特点,了解全市最新螺情变化,为制订血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钉螺调查实施细则》和《安徽省钉螺调查实施方案》,对2016年芜湖市的历史有螺环境、现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进行调查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芜湖市共查出钉螺面积4521.77 hm2,未查到感染性钉螺.湖沼型流行区钉螺分布在长江及其支流青弋江、漳河等水系的滩地环境,呈片状分布,占全市钉螺总面积91.7%(4146.91 hm2/4521.77 hm2);山丘型流行区分布在沟渠等环境,呈点状分布,环境数量较多,分布较广.全市新发现钉螺面积515.77 hm2,复现钉螺面积266.67 hm2,新发现或复现面积主要分布在湖沼型地区,占90.5%(708.12 hm2/782.44 hm2),其余分布在山丘型地区.结论 全市钉螺新发现和复现情况严重,为巩固防治成果,应进一步加大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力度,逐步压缩钉螺面积,加大对全市螺情监测力度,提高查螺工作质量,避免漏查和查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岳阳市君山区以淘汰牛羊为重点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成本-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以全面淘汰牛羊为重点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的成本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6-2016年君山区试点村淘汰牛羊、查治病、查灭螺及各项血防经费投入等资料,统计各项血防措施的成本,计算不同时期的成本效果比.结果2006-2016年君山区试点村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从3.44%下降至0,血防工作共投入7259.48万元.2006-2008、2009-2012年和2013-2016年三个阶段的年平均血防成本分别为470.85万、509.47万元和952.27万元.成本-效果分析显示,2006-2008、2009-2012年和2013-2016年三个时期居民血吸虫感染率每下降1%的年均血防成本分别为7.95万、10.12万元和9.52万元.结论 君山区采取的以全面淘汰牛羊为重点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可向其他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日本血吸虫病治疗后血清抗体消长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人群日本血吸虫病治疗后抗体滴度变化,为制订监测巩固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定群前瞻性研究法,以江陵县2014年检出的粪检阳性病人及血检阳性滴度1:80以上(含1:80)者为对象,先用吡喹酮2日疗法治疗,于治疗后半年、1年、2年分别采集血样、粪样,进行IHA抗体检测和集卵孵化法检测.结果2014年粪检阳性病例251人,年龄以41岁以上为主,占93.23%(234/251);IHA法检测抗体高滴度病例581人,年龄以41岁以上为主,占89.16% (518/581).粪检阳性人群治疗后半年、1年、2年粪检转阴率分别为99.60%(250/251)、100%(239/239)、100%(234/234), IHA法检测抗体转阴率分别是21.91%(55/251)、64.11%(156/239)和76.89%(193/234);IHA法检测抗体高滴度人群治疗后半年、1年、2年转阴率分别为38.04%(221/581)、64.11%(359/560)、77.86%(429/551);抗体转阴率进行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7.538、183.412、25.469,P值均<0.001).分别对两组人群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抗体滴度的几何均值进行t检验,治疗前两组人群的抗体滴度几何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76,P<0.01);治疗后半年、1年、2年两组人群抗体滴度的几何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46、1.165、-0.132,P均>0.01).结论 日本血吸虫病治疗后人群血清中抗体水平消退缓慢,尚需开发特异的诊断技术以满足监测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6年湖南省钉螺分布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进一步了解湖南省境内钉螺分布规律,为省内“精准血防”的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全国钉螺普查的相关要求,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发布的《全国钉螺调查方案》为实施标准,在2016年春季查螺期间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对全省现有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以及可疑环境进行钉螺分布情况调查.建立各环境标准查螺数据库,统计分析现有钉螺面积、流行区类型、环境类型、植被等分布情况.结果 2016年全省完成钉螺普查392.07万框,调查面积32.49亿m2,查获活螺31.95万只,活螺密度0.081只/框.共查出钉螺环境1 707处,钉螺面积16.63亿m2,其中垸内钉螺912处,面积1 725.48万m2.全省41个疫区县有31个县发现现有钉螺孳生环境,分布在170个乡镇的743个行政村.全省现存钉螺疫区流行类型以湖沼型为主,占总有螺面积97.5%;环境类型以垸外滩地为主,占54.5%;植被环境以杂草为主,占70.5%.全面完成了湖南省41个疫区县级单位钉螺分布调查、螺情资料汇编、有螺环境地理信息采集和地理信息系统(Google Earth平台)地图绘制. 结论 通过此次钉螺普查,全面掌握湖南省钉螺的分布状况,为全省血吸虫病监测与防治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外来人员健教干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比较不同血吸虫病建教干预模式对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外来人员的影响,针对性地建立血吸虫病健教干预模式.方法选择长江公铁路桥建设项目花章村段和潜石高速公路项目玉台村段及江北高速公路项目白马村段施工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风险控制组和健康教育组、健康促进组,分别采用风险控制、健康教育、健康促进3种模式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血吸虫感染调查,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组血防知识知晓率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2、80.11,P均<0.01),与风险控制组干预后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58.84、65.63,P均<0.01).干预后,该两组血防行为及态度正确率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7、95.01,P均<0.01),与风险控制组干预后相比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χ2=71.53、82.68,P均<0.01).结论健康教育加健康促进的干预模式,对控制流动人员血吸虫病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8年安徽怀宁县钉螺分布现状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掌握怀宁县钉螺分布现状、孳生特点和变化趋势,为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安徽省钉螺调查实施方案》,对2018年怀宁县现有螺环境和历史有螺区域进行系统、环境抽样调查,分析钉螺环境分布、钉螺面积和密度等.结果 2018年,怀宁县累计调查149个有螺环境和历史有螺区域,核实怀宁县有螺面积为724.54 h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其中湖沼型有螺环境66个,有螺面积639.65 hm2(占88.27%),主要分布在白洋湖、珠流河两岸及皖河、石门湖滩地,呈片状分布;山丘型有螺环境27个,有螺面积84.98 hm2(占11.73%),主要分布在内陆沟渠、水田,呈点、线状分布.2006年以来,怀宁县新发现钉螺面积79.11 hm2,复现钉螺面积326.61 hm2,报灭钉螺面积163.01 hm2,有螺面积净增242.71 hm2.结论 怀宁县钉螺控制工作成效显著,但钉螺面积有增加的态势.需要重点对白洋湖、珠流河两岸及皖河及石门湖水系沿岸等钉螺分布较为广泛的区域,以及活螺密度和有螺框出现率较高的山丘型流行区等有螺环境加大钉螺监测和控制的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8年湖南省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报告并分析2018年湖南省血吸虫病疫情状况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对2018年全省血吸虫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共有6个市、41个县(市、区)、280个乡(镇)、2415个村(居委会)流行血吸虫病.41个流行县(市、区)中,18个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13个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10个已达到消除标准.2018年,血检109.3万人,查出阳性31295人,阳性率为2.86%;粪检33216人,无阳性病例;全省尚存晚期血吸虫病人5034例,无急性血吸虫病例.全省流行区共有存栏耕牛91891头,全年共检查耕牛43000头,其中血检5476头,粪检40872头,未发现病牛.2018年全省共查螺91710.07 hm2,查出钉螺面积61263.69 hm2,占总查螺面积的66.80%,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全省当年无新发现有螺面积.2018年全省实有钉螺面积173084.53 hm2,其中湖沼型、山丘型有螺面积分别为172184.97 hm2和899.56 hm2,至2018年,已连续5年未发现急性血吸虫病例和感染性钉螺.结论 全省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下降,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乃至消除的目标,仍需要加大防治及监测工作的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江西省不同类型流行区血防健康教育材料使用现状调查及居民需求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江西省不同类型流行区血吸虫病防治(简称血防)健康教育(简称健教)材料的可及性,以及居民对血防健教材料的接受度及需求,为今后血防传播材料的设计开发及制定血防健教传播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江西省湖沼型和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村各1个作为调查点,采用统一问卷形式对调查点20岁以上居民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同时,采用半结构化专题访谈的形式对调查点的基层公务人员(乡镇管理人员、乡村医生、乡村教师、县血防站防治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访谈. 结果 湖沼型和山丘型流行村分别问卷调查348人和309人.其中获取血防知识渠道有效问卷分别为347人和304人,血防健教传播材料的需求问卷全部有效;居民获得血防健康及疾病防治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平面类材料”,山丘型流行区“平面类健教材料”的可及率为85.5% (260/304),高于湖沼型流行区的60.8% (211/347) (P<0.01);两种类型流行区“视频类健教材料”的可及率均较低,分别为湖沼型20.5% (71/347)、山丘型18.4% (56/304) (P> 0.05);湖沼型流行区“实用类健教材料”的可及率为57.4% (199/347),高于山丘型流行区的28.0% (85/304) (P< 0.01).血吸虫病传播材料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有效调查问卷为348份和309份,湖沼型和山丘型流行区居民对“实用类健教材料”的需求分别为75.9% (264/348)和67.3% (208/309) (P< 0.05);对“平面印刷类材料”需求分别为12.6%(44/348)和10.4% (32/309) (P> 0.05);山丘型流行区居民对视频类材料的需求率为22.3% (69/309),高于湖沼型流行区的11.5% (40/348) (P< 0.05).通过走访两地93名基层公务人员,共收集254条有效意见和建议,其中19.3% (49/254)认为低文化程度村民对文字多的平面印刷类材料接受信息有难度,偏好于实用类宣传材料,讲求实惠;13.4% (34/254)建议平面类健教材料应注重医生面对面解读环节;16.9% (43/254)建议视频多媒体类材料的设计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场景,并增加病例案例;27.2% (69/254)建议(平面、视频、实用类)3种类型的血防健教材料应联合推广应用,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23.2% (59/254)认为政府-社区-学校-家庭应该共同参与血防健康宣传,以树立良好的血防健康理念为导向. 结论 不同类型流行区居民均更愿意获取浅显易懂、直观、贴近流行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的血防信息,平面印刷类血防健教材料是两类流行区居民获得血防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