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口腔湿化仪的设计和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部分危重患者存在昏迷、张口呼吸或长期留置胃管的问题,由于不能经口饮水,口唇和口腔黏膜容易干燥,引起干裂、溃疡、疼痛、感染等,导致患者不适,加重其心理负担,甚至影响预后。为解决此类问题,嘉兴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设计出一种新型口腔湿化仪,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19 2 0066979.0)。新型口腔湿化仪由喷雾装置和固定装置组成。喷雾装置包括壳体和水箱。壳体上设有喷雾口,可喷出纳米水雾;壳体上还设有电筒和电筒开关;壳体外侧壁上设有瞳孔对照图谱,方便医务人员更加快速和精准地评估患者瞳孔情况。固定装置由固定架、可调节杆和夹具组成。壳体可放置在固定架上;可调节杆两端分别与固定架和夹具连接,在外力作用下可弯曲变形。通过固定架、可调节杆和夹具可将壳体方便地安装在患者的病床上,并快速调整至合适位置。本实用新型口腔湿化仪,集喷雾和瞳孔照射于一身,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对危重患者护理的便利性,缓解了患者的口渴需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干预的协同护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干预的协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江门市五邑中医院2017年1~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实施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干预的患者共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实施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协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体温、动脉PaO 2与PaCO 2、心理状态、住院时间差异。 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呼吸频率、体温、动脉PaO 2与PaCO 2水平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两组的呼吸频率、动脉PaO 2与PaCO 2水平均得到优化,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干预前后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与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焦虑抑郁得分均得到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可优化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茶碱类药物静脉滴注联合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乳酸清除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茶碱类药物静脉滴注联合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乳酸清除率(LCR)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老年COPD继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60)和观察组( n=60),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茶碱类药物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联合茶碱类药物静脉滴注治疗。统计两组痰液黏稠度,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 1)、FEV 1/FVC]、血气分析、呼吸力学、氧代谢及血清学指标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整体痰液黏稠度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 2)、氧合指数(PaO 2/FiO 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 P<0.05),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 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升高或下降后的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前,两组呼吸力学、氧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含量(CaO 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 P<0.05),而两组氧摄取率(ERO 2)和观察组最大摄氧量(VO 2Max)、气道峰值、呼吸阻力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 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升高或下降后的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学指标、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LC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0.05),而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 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升高或下降后的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茶碱类药物静脉滴注联合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老年COPD继发Ⅱ型呼吸衰竭可改善患者呼吸力学、氧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疾病对生活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流量呼吸湿化氧疗在胸外科术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比较高流量呼吸湿化氧疗(HFNC)与常规吸氧治疗在胸部手术后出现低氧血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胸部手术后患者共585例,其中HFNC组156例,常规吸氧组429例。经过倾向匹配评分(PSM)后两组患者各140例。HFNC组患者在术后第一天给予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仪持续给氧;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第一天给予双腔鼻导管或者面罩常规氧疗。主要结局指标是氧疗后治疗失败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气道护理干预、给氧时间、鼻面部皮损、术后第3天的动脉血气分析及氧合指数、总住院时间、患者舒适度及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HFNC组患者的治疗失败率显著低于常规吸氧组〔17.14%(24/140)比31.43%(44/140), P<0.01〕。HFNC组术后第3天的动脉血pH、SpO 2和术后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常规吸氧组( P<0.001),HFNC组的PaCO 2比常规吸氧组明显降低( P<0.05)。HFNC组的平均住院日、患者舒适度及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01)。而两组的气道护理干预次数、给氧时间、鼻面部皮损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HFNC应用在胸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氧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氧疗,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江苏省28家医院胎龄<32周早产儿早期稳定管理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江苏省三级妇幼保健院和综合性医院胎龄<32周早产儿早期稳定管理方案,为胎龄<32周早产儿早期稳定管理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2021年11~12月向江苏省新生儿复苏临床研究协作组内同时设有产科和新生儿科的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负责人发放并回收问卷,根据收回的问卷分析胎龄<32周早产儿早期稳定管理状况。结果:共发放问卷32份,回收28份(87.5%)。结果如下:(1)围产期管理:28家医院中26家(92.9%)成立了新生儿复苏团队,22家(78.6%)制定了早产儿复苏流程。(2)复苏设备配置:产房复苏中,28家(100%)医院均配备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24家(85.7%)配备T组合复苏器,21家(75.0%)配备心电监测仪,19家(67.9%)配备空氧混合仪,14家(50.0%)配备气体温湿化仪;院内转运时,13家(46.4%)医院使用暖箱,10家(35.7%)医护直接抱入,5家(17.9%)使用婴儿床,15家(53.6%)配备T组合复苏器/呼吸机,5家(17.9%)配备空氧混合仪,4家(14.3%)配备气体温湿化仪。(3)产房复苏实施:28家(100%)医院均开展脐带延迟结扎,26家(92.9%)使用聚乙烯膜包裹新生儿进行保暖,23家(82.1%)常规监测脉搏氧饱和度,18家(64.3%)以≤30%的氧浓度开始复苏,15家(53.6%)常规使用T组合复苏器或类似设备进行正压通气,2家(7.1%)常规使用心电监测仪。(4)复苏后管理:27家(96.4%)医院对需要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早产儿在其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后给药;23家(82.1%)对无创通气的早产儿开展低侵入性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技术;24家(85.7%)预防性使用咖啡因;27家(96.4%)在脐静脉置管前进行外周静脉置管,并及时给予静脉输注葡萄糖和营养液。结论:江苏省28家三级医院基本遵循新生儿复苏指南和现有循证依据进行胎龄<32周早产儿早期稳定管理,但产房和院内转运过程中的设备配置仍不足,早期处理细节及质量仍有待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流量气道湿化结合进食训练对气管切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误吸与残留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高流量气道湿化对气管切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误吸与残留的影响。方法: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气管切开伴吞咽障碍患者17例,在气管套管处配接高流量湿化仪并抽空气囊,对照条件为气管套管堵管、抽空气囊、充盈气囊的三种状态,在不同状态下给予患者5 ml中稠食物,使用喉镜吞咽功能评估(FEES)对残留和误吸情况进行评估。结果:17例患者在高流量湿化、气管套管堵管、抽空气囊、充盈气囊四种状态下的渗漏-误吸评分和残留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配接高流量湿化仪时,17例患者的渗漏-误吸评分为(3.2±2.0)分,明显低于另三种状态下的渗漏-误吸评分[气管套管堵管(5.2± 2.3)分、抽空气囊(5.6±2.3)分、充盈气囊(6.0±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配接高流量湿化仪时,17例患者的残留评分为(2.8±1.1)分,亦明显低于另三种状态下的残留评分[气管套管堵管(3.8±1.2)分、抽空气囊(3.6±1.3)分、充盈气囊(3.9±1.4)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配接高流量湿化仪可以有效改善气管切开患者的吞咽功能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后应用经鼻高流量序贯氧疗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后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收治的163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氧疗方式将患者分为HFNC组(82例)和传统氧疗组(81例)。入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治疗,HFNC组使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吸氧,气体流量根据患者耐受情况从35 L/min逐步上调至60 L/min,温度设置在34~37 ℃,根据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设置吸入氧浓度(FiO 2),维持SpO 2在0.95~0.98;传统氧疗组使用一次性吸氧面罩或鼻导管吸氧,氧流量5~8 L/min,维持患者SpO 2在0.95~0.98。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前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再插管时间、撤机失败率、ICU病死率、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的差异,并分析撤机失败的原因。 结果:HFNC组与传统氧疗组拔管前机械通气时间(d:4.33±3.83比4.15±3.03)、气管导管留置时间(d:4.34±1.87比4.20±3.35)、ICU病死率〔4.9%(4/82)比3.7%(3/81)〕、总住院时间〔d:28.93(15.00,32.00)比27.69(15.00,38.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HFNC组总机械通气时间(d:4.48±2.43比5.67±3.84)和ICU住院时间〔d:6.57(4.00,7.00)比7.74(5.00,9.00)〕均较传统氧疗组明显缩短,再插管时间较传统氧疗组明显延长(h:35.75±10.15比19.92±13.12),撤机失败率较传统氧疗组明显降低〔4.9%(4/82)比16.0%(13/81),均 P<0.05〕。撤机失败的原因中,传统氧疗组气道分泌物清除障碍比例明显高于HFNC组〔8.64%(7/81)比0%(0/82), P<0.05〕,但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肌无力、低氧血症、意识改变的患者比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拔管后应用HFNC序贯氧疗可降低患者拔管失败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在人工气道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使用不同氧疗模式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带有人工气道的患者在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中使用不同氧疗模式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带有人工气道并需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104例重症肺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试验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体征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中、干预后,对照组血压﹑心率均高于试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低氧血症、心律失常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在人工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中可降低患者术中的缺氧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稳定生命体征,降低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单中心临床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芪参益气滴丸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气指标、生命体征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纽约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左心衰竭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辅助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芪参益气滴丸.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同时间点的血气指标、生命体征及心脏功能.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44.00%(11/2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5.00%(15/2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以及酸碱度(pondus Hydrogenii,pH)等血气指标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等生命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PaO2水平显著升高,而PaCO2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两组患者的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观察组患者的MAP、HR和RR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DS)水平均明显降低,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则明显升高(P<0.01).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病例数和入住ICU病例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改善患者的心衰症状和血氧饱和度同时,通过进一步提高其心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海拔下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仪性能测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下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仪的性能.方法:选取R-80S双水平无创呼吸机-HFNC仪一体机、HF-60A HFNC仪、HFT-300 HFNC仪、H-80A HFNC仪4台HFNC仪,将HFNC仪连接至气体流量计、模拟人头及夹板模拟肺后放置于低压舱中.设置HFNC仪的流量为 10、15、20、25、30、35、40、45、50、55、60 L/min,并设置低压舱模拟海拔分别为 6 000、5 000、4 000、3 000、2 000、1000、0m.记录4台HFNC仪在不同设置海拔和流量下的实际输出气道流量、气道压力变化及趋势.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6000 m模拟海拔内且设置流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4台HFNC仪的实际输出气道流量均随着海拔升高呈现上升趋势,但超过一定海拔和设置流量之后,实际输出气道流量升高缓慢,甚至呈下降趋势,其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变化的程度各不相同,且没有统一规律.另外,随着海拔升高,4台HFNC仪在设置流量为10~35 L/min范围时的实际输出气道压力也随之逐渐升高,当设置流量超过35 L/min时,其实际输出气道压力随海拔升高至一定数值(转折点)后出现下降趋势,且总体上设置流量越高,出现转折点的海拔越低.结论:在高海拔环境使用HFNC仪进行氧疗时,应注意其实际输出气道流量升高、气道压力增大的情况,需结合患者实际所需气道压力、舒适度及患者长期居住海拔高度综合考虑HFNC仪的流量设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