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联密度对五层共挤输液用膜性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分析不同交联密度对五层共挤输液用膜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辐照条件,制得不同交联密度的五层共挤输液用膜样品,通过考察拉伸性能、热合性能、透光率、pH值等指标,分析不同交联密度对五层共挤输液用膜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使用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五层共挤输液用膜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和热合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当凝胶含量达到 60%以上时,五层共挤输液用膜性能更为优异.结论 确定合适的辐照工艺对五层共挤输液用膜性能十分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桔梗生药粉湿热灭菌工艺优化及不同灭菌方法对其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优化桔梗生药粉湿热灭菌工艺,并考察辐照灭菌、湿热灭菌、乙醇灭菌、干热灭菌对其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灭菌时间、灭菌温度、干燥温度为影响因素,桔梗总皂苷、桔梗皂苷D含量及灭菌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湿热灭菌工艺.评价不同灭菌方法对微生物限度、鉴别项、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相似度的影响.结果 最佳条件为灭菌时间 35 min,灭菌温度 103℃,干燥温度 76℃,综合评分为 95.14 分.4 种灭菌方法下微生物限度检查全部合格;灭菌后桔梗皂苷D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依次为辐照灭菌>湿热灭菌>乙醇灭菌>干热灭菌;指纹图谱相似度依次为辐照灭菌>乙醇灭菌>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结论 该方法便于操作,重复性好,生产成本低,灭菌彻底,可为桔梗生药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化学药品注射剂的灭菌或无菌工艺现行要求及考虑
编辑人员丨2024/2/3
化学药品注射剂是临床上应用较广的一类无菌药品,鉴于其较高的安全性风险,确保注射剂的无菌性尤为关键.结合中国、美国和欧盟对注射剂的无菌保障监管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指南的现行要求,进一步探讨化学药品注射剂的灭菌或无菌工艺控制.目前,我国化学药品注射剂的灭菌或无菌工艺选择要求与欧美国家基本一致,美国和欧盟对于湿热灭菌注射药品已实施参数放行.通过阐述注射剂灭菌或无菌工艺的评估及研究,为制药企业化学药品注射剂无菌保障控制策略及无菌风险管控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以更好地提高注射剂的无菌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AHP-TOPSIS法评价三七不同灭菌方法对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 采用AHP-TOPSIS综合评价法筛选三七Notoginseng Radix et Rhizoma生药粉最佳灭菌工艺.方法 以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总量和抗氧化活性、综合外观性状以及灭菌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分别对比干热灭菌、湿热灭菌、紫外灭菌、新型辐照灭菌法(电子加速器产生的能量低于10 MeV的电子束)4种灭菌方法对三七生药粉灭菌前后灭菌效果和质量的影响.结果 根据AHP-TOPSIS综合评价结果排序可知,4类灭菌方式对三七生药粉质量影响的优劣顺序为新型辐照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紫外灭菌.其中新型辐照灭菌在剂量6kGy及以上能完全杀灭三七生药粉中的微生物同时较好地保留了三七生药粉中的有效成分,综合考虑灭菌操作便利性、经济效益性和安全性,确定三七生药粉的最佳灭菌方法为新型辐照灭菌,剂量为6kGy.结论 新型辐照灭菌法与其他灭菌方法相比,在保证灭菌效果的同时能更大程度地保留三七生药粉中的有效成分,能低温度、短时间、相对安全地得到符合规定的三七生药粉,且优选得到的灭菌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为其后续工艺开发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当归原生粉乙醇灭菌工艺优化及其品质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确定当归原生粉乙醇灭菌的最优工艺条件并对其品质进行研究.方法 以灭菌率为考察指标,乙醇用量、乙醇体积分数、灭菌温度、灭菌时间为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灭菌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菌含量、挥发油提取率及阿魏酸含量为指标,评价优化的乙醇灭菌工艺,以及湿热灭菌法及干热灭菌法对当归原生粉灭菌前后品质的影响.结果 最优的乙醇灭菌工艺为乙醇用量34%、乙醇体积分数80%、灭菌温度78℃,灭菌率达99.59%;3种不同灭菌方式的灭菌率为乙醇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乙醇灭菌的当归原生粉挥发油提取率相比未处理组提高了94.44%,且所含的阿魏酸仅减少8%,而湿热灭菌及干热灭菌处理后挥发油提取率分别下降了55.56%及100%,且阿魏酸完全被破坏.结论 响应面法优化的乙醇灭菌工艺能保证当归原生粉微生物含量达要求,并且品质较常规灭菌法优,有望替代当归原生粉的常规灭菌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湿热灭菌工艺验证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湿热灭菌,又名高压蒸汽灭菌,是医药行业中常用的灭菌方法,其灭菌工艺的验证是无菌保证的必要条件.本文按照相关法规或指南中关于湿热灭菌工艺验证的要求,对笔者及同行从业者实际验证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综合阐述了湿热灭菌原理、分类及灭菌程序选择的科学依据,并对验证的关键项目(空载及负载热分布、负载热穿透、生物指示剂挑战试验)进行详细、科学地解读与讨论,并提出赋有指导意义的建议,供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及医药行业其他相关单位参考,以提高国内医药行业湿热灭菌工艺的技术水平,保证湿热灭菌柜灭菌效果的有效性,保证生产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工艺研究及验证的基本考虑
编辑人员丨2023/8/5
2020年1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公布了《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及验证指导原则(试行)》.本文结合该指导原则的起草和修订,对湿热灭菌工艺的重要概念、灭菌工艺选择的决策树进行了阐明,对湿热灭菌工艺研究和验证中的关注点进行了讨论,对修订要点及新增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梳理,旨在为后续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覆盆子生药粉湿热灭菌工艺优化及不同灭菌方式对质量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覆盆子生药粉最佳湿热灭菌工艺,对比不同灭菌方式对覆盆子生药粉的灭菌效果及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山柰酚3-O-芸香糖苷、鞣花酸的含量和灭菌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层次分析(AHP)法、指标重复性相关(CRITIC)法和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结合正交试验筛选覆盆子湿热灭菌工艺中灭菌时间、灭菌温度和物料厚度,优化覆盆子灭菌工艺参数;通过微生物限度检测,生药粉椴树苷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浸出物、山柰酚3-O-芸香糖苷和糅花酸含量检测,指纹图谱检测,对比采用湿热灭菌、辐照灭菌、干热灭菌和乙醇灭菌法对覆盆子生药灭菌效果和质量的影响.结果 AHP-CRITIC混合加权法较AHP法和CRITIC法更为科学、合理,按照其确定的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的覆盆子最佳湿热灭菌工艺条件为灭菌时间15 min、灭菌温度115℃、物料厚度5 mm;各灭菌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等均符合药典规定,与未灭菌生药粉相比,山柰酚3-O-芸香糖苷经乙醇灭菌与干热灭菌后含量降低,糅花酸经干热灭菌后含量增加;指纹图谱结果显示,干热灭菌与未灭菌相比相似度较低,辐照灭菌、湿热灭菌与未灭菌相比相似度较高.结论 湿热灭菌法与其他灭菌方法相比,可在较低温度、更短时间得到符合规定的覆盆子生药粉,且优选得到的灭菌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三七生药粉乙醇灭菌工艺优化及不同灭菌方式对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选三七生药粉乙醇灭菌工艺,考察不同灭菌方式对三七生药粉灭菌效果及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含量,皂苷总量和灭菌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灭菌时间、干燥温度为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三七乙醇灭菌工艺;分别对比湿热灭菌、辐照灭菌、干热灭菌和乙醇灭菌法对三七生药粉灭菌效果和质量的影响.结果:最佳灭菌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4%、乙醇用量26%、灭菌时间2.2 h、干燥温度75℃;对比灭菌前后三七粉的质量,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后三七中皂苷含量显著降低,其中湿热灭菌后皂苷含量已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指纹图谱显示,乙醇灭菌与生药材相似度较高,表明乙醇灭菌对三七影响不大.结论:乙醇灭菌法与其他灭菌方法相比,可在较低温度、更短时间、更加安全地得到符合规定的三七生药粉,且优选得到的灭菌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为其后续工艺开发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开心散60Co-y射线辐照灭菌工艺优化及不同灭菌方式对其质量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优选开心散最佳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工艺,并对比不同灭菌方式对开心散的灭菌效果及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西伯利亚远志糖A5、西伯利亚远志糖A6、远志(唺)酮Ⅲ、3,6'-二芥子酰基蔗糖、人参皂苷Rb1、β-细辛醚、α-细辛醚、去氢茯苓酸的含量和灭菌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考察开心散不同辐照剂量的灭菌效果,优化开心散辐照灭菌工艺参数;通过微生物限度检测、指标成分含量及特征图谱检测,并结合灭菌后的制剂性状,对比辐照灭菌、湿热灭菌、干热灭菌和乙醇灭菌的灭菌效果和对开心散质量的影响.结果 按照确定的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开心散最佳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工艺条件为辐照剂量6kGy;不同方式灭菌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药典规定;与未灭菌制剂相比,经辐照灭菌后样品中西伯利亚远志糖A6、3,6'-二芥子酰基蔗糖含量降低,人参皂苷Rb1、β-细辛醚和α-细辛醚含量增加;与辐照灭菌相比,经干热灭菌后多种指标成分含量降低,经乙醇灭菌后多种指标成分含量增加;特征图谱结果显示,各种灭菌方式样品与未灭菌样品相比相似度皆>0.99.结论 60Co-γ射线辐照剂量在6 kGy及以上时能完全杀灭制剂中的微生物,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且辐照灭菌法与其他灭菌方法相比,在保证灭菌效果的同时能更大程度地保留开心散制剂中的主要成分,得到符合规定的开心散制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