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铁忠从水谷精微运化失常论治高脂血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张铁忠教授认为,脾肾不足导致的水谷精微运化失常是高脂血症发病关键环节。肾气不足,脾失健运,可致水谷精微运化失常及转化异常,日久湿痰瘀互结,变证丛生。张教授以益气健脾补肾为基本治法,结合祛湿、降浊、化瘀等治法,创制“荷薤汤”为基础方,药用荷叶、薤白、苍术、白术、党参、制何首乌、决明子、茯苓、泽泻、法半夏、炒山楂、丹参,标本兼顾,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免疫炎症探析心血管疾病中医证候特点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免疫炎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理机制,本质是由于机体炎症免疫相关细胞受内外刺激因素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异常系统反应,包括免疫紊乱与过度炎症反应.中医认为,心血管疾病根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包括气滞、血瘀、痰湿、热毒等.免疫功能与正气密切相关,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正气虚弱,不可抵御邪气,致使气虚、气滞,进而阳虚、火郁.免疫紊乱进一步加剧炎症反应,火热之邪渐盛,蓄积成毒,毒损心脉,造成局部组织变性坏死,类似变质性炎症;气阳亏虚,形成水湿痰饮之邪,积久化浊,阻碍津液代谢,水液不循常道,大量外渗,类似渗出性炎症;正虚日久成瘀,痰瘀互结,结久成积,阴盛成形,心肌纤维化进展加快,类似增生性炎症.因此,益气扶正、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化痰除湿、活血化瘀等中医治法可以有效调节心血管疾病炎症免疫反应.本文从中医角度集中探索免疫炎症与心血管疾病证候的内在联系,以期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陈康清治疗慢性结肠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陈康清老师认为,脾肾虚致泄为慢性结肠炎主要病机.陈老师运用"态靶辨治"理论治疗慢性结肠炎,将慢性结肠炎分为炎症期、炎积癥瘕期、康复期三个阶段,将其发展的某一阶段的病理过程分为"郁火态、湿热态、癌毒态、阴火态"四种状态,辨证分为八种证型:脾胃虚弱,湿浊下迫肠腑型;脾阳虚夹寒,寒湿阻滞肠道型;脾虚中气下陷,气虚失司大肠型;肝郁脾湿,湿热留滞胃肠型;肝郁脾虚,气滞瘀堵大肠型;脾虚痰阻,水湿痰阻肠腑型;肾脾阳虚毒滞,阳虚毒滞大肠型;脾肾阴阳两虚,毒痰湿瘀互结留滞大肠型(寒热错杂)等.炎症期以"湿热态""郁火态"为纲,辨证为脾胃虚弱,湿浊下迫肠腑型,治法为健脾利湿,通降谷道,以脏连丸为靶方;肝郁脾湿,湿热留滞胃肠型,治法为疏肝解郁,健脾利湿,通降谷道,以柴胡疏肝散为靶方;肝郁脾虚,气滞瘀堵大肠型,治法为疏肝化瘀,健脾化湿,通降肠腑,以大柴胡汤、大黄牡丹汤为靶方等.炎积癥瘕期以"癌毒态"为纲,如辨证为脾阳虚夹寒,寒湿阻滞肠道型,治法为温阳健脾,散寒祛浊,以附子理中丸为靶方;脾虚痰阻,水湿痰阻肠腑型,治法为健脾利湿,理气行滞,以二陈汤合参苓白术散为靶方;脾肾阴阳两虚,毒痰湿瘀互结留滞大肠型,治法为平调阴阳,化瘀理气行滞,以乌梅丸或半夏泻心汤合蛰虫丸为靶方等.此阶段脏腑气机虚弱加之有形之邪的复合态,如遇蒹加毒痰癌态,可加"半边莲配伍七叶一枝花""蒲公英配伍山慈菇"药对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痰瘀毒积态,选用"三棱配伍莪术、胆南星""血竭配伍白附子"药对活血化瘀,化痰散郁.康复期以"阴火态"为纲,如辨证为肾脾阳虚毒滞,阳虚毒滞大肠型,治法为温肾健脾,散寒祛毒,利水消肿,以归脾汤、实脾饮为靶方;脾虚中气下陷,气虚失司大肠型,治法为补中益气,升阳祛毒,以补中益气汤、八珍汤为靶方等.此阶段脏腑功能虚弱,病邪渐除,根据临床症状及靶方加相应靶药,如遇蒹加气虚乏力,选用红参、西洋参等;如蒹加气滞食积选用调理气机之枳壳、陈皮、青皮等,消导开胃之薏苡仁、炒白术、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等.陈老师还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病因靶药、症靶药、标靶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符文彬教授运用整合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符文彬教授认为本病内因多为肾虚体弱,外因多为风、寒、湿等邪气侵袭,久则湿痰瘀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或腰部气血不荣,发为本病.治疗上,基于"整合针灸"思想,提出"一针、二灸、三巩固"的阶梯化治疗模式,遵从"标本兼治"原则和"愈后防复"的巩固治疗原则,临床屡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中医证候特点及用药规律文献挖掘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析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的中医证候特点及中药应用规律.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5月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的研究,提取基本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纳入文献208篇,其中82篇报告了中医证型,126篇报告了中药处方.常见证型有湿痰证、痰瘀互结证、阴虚阳亢证、肝肾阴虚证、肾精亏虚证、血瘀证等.高频药物有丹参、川芎、黄芪、甘草、茯苓、半夏、水蛭、泽泻、三七等,药性多为寒、温,药味多为辛、甘、苦,归经多为肝经、脾经、肺经、肾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0条二项关联,18条三项关联;聚类分析得到6类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得到18个高频药物构成的核心药物群.结论: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的中医证候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特征,本虚多为阴虚、气虚,标实多为痰湿、血瘀、气滞,主要病变脏腑为肾、肝、脾,遣方用药以补虚益气、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为主,并随症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浙派中医朱丹溪治疗痰证临证思想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探究浙派中医朱丹溪诊治痰证的临证思想.[方法]根据文献资料记载,构建"朱丹溪治疗痰证方药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丹溪用药规律,并辅以传统文献学方法,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归纳其诊治痰证的临证思想.[结果]丹溪认为,痰证的病机在于气机不行,病因主要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有关;临床辨证论治将痰证分为热痰、湿痰、食积痰、寒痰、风痰、老痰等,并确定清热化痰、燥湿化痰、消积化痰、温化寒痰、祛风化痰、润燥化痰等各种不同的治疗原则;丹溪还认为,痰易与瘀结,故化痰消瘀亦为常用之法.丹溪治痰,根据痰证所发部位不同,用药及吐下之法各不相同.丹溪用药,标本兼治,从脾、肺、肝经入手,以二陈汤为基本方剂,既施以化痰药除已生之痰,亦采实脾药物,杜生痰之源,间辅以理气药行滞,以证"气顺痰自消"之理,又采清热药防痰阻气滞、郁遏阳气以助热.[结论]丹溪治疗痰证的经验全面有效,其防治痰证的理法方药可为当今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杨曙东运用温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杨曙东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的病机以脾肾阳虚为本,湿浊、瘀血壅扰为标,治疗应以温法为主,再根据患者舌、脉、症状变化,辅以清、消、补等法.针对脾肾阳虚,治以辛热扶阳、甘温补气,处方常用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等;针对寒湿表证,治以温阳散寒,处方常用麻黄加白术汤、白术附子汤、桂枝附子汤等;针对水湿痰瘀,治以温清并用,根据三焦病位选择相应药物;针对瘀血,治以温阳化瘀,处方多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桃红四物汤加减.附验案一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医辨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尤为密切,故宜从肝、脾、肾立论.辨证以虚定型,以实定候,肝、脾、肾亏虚为本,湿痰瘀阻为标,故治以滋阴清肝、补益脾肾、利湿化痰、活血化瘀为主,同时结合整体与局部眼部改变,统筹遣方施药,可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多模式PET/CT影像技术对不同证型肝恶性肿瘤临床诊断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多模式PET/CT影像技术在不同证型肝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ET/CT扫描仪对156例肝恶性肿瘤患者(血瘀成毒证65例、湿痰化毒证92例)行全身扫描,运用滤波反投影(FBP)2D有序子集迭代法(OS-EM)重建图像,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得到横断位、冠状位以及矢状位的融合图像.采用MSCT增强检查方法做全肝平扫,然后做螺旋CT肝脏3期增强扫描.采用双盲法、肝脏PET图像分级标准及小肝癌 CT诊断标准进行图像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生存曲线.结果:18F-FDG PET/CT对湿痰化毒证肝肿瘤的检出率为71.7%,对于小肝癌的检出率较低;18F-FDG PET/CT对血瘀成毒证肝肿瘤的检出率为96.8%,较湿痰化毒证的敏感性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证型中超过3厘米的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 PET/CT对血瘀成毒证肝癌的检出率为68.42%.SUVmax分级在两种证型小肝癌术后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PET/CT采集图像后再行诊断部位的CT增强扫描,可获得明确诊断意义的CT图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PCOS近十年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综述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机、辨证分型、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属中医“月经稀少”“闭经”“癥瘕”“肥胖”“不孕症”等范畴.病机主要为脾肾两虚为本,肝气郁结、湿痰瘀毒为标;辨证分型为两型、三型、四型、八型,正气亏虚为肾(气、阴、阳)虚、脾虚、肝阴虚,邪气实为痰湿、瘀血、气滞、肝经郁热、阳毒.但仍有诸多不足,病机、辨证分型、治疗等不统一,疗效难以求速,应提高辨证水平、研发新药,寻求高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