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风火相煽"理论分期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是一种与病毒感染相关的自限性甲状腺疾病,多表现为甲状腺肿大触痛,可伴有全身炎症反应.根据SAT临床表现,其病机关键可归纳为"风火相煽",即外感风邪与机体内郁火毒的相互作用,治疗应根据疾病发展阶段、风邪火毒之变化态势分期辨治.外感期以风邪盛为态,郁火动为势,治宜疏风散邪、清热散火;内伤期以风火相煽为态,两邪交争为势,治宜清热解毒、宣透风邪;恢复期以风火渐衰为态,气阴两伤为势,治宜益气养阴、疏肝解郁.验之临床,每多验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基于"态靶因果"理论辨治桥本甲状腺炎临证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通过分析仝小林院士"态靶因果"辨治方略的理论内涵,基于桥本甲状腺的中医临床实践与现代医学累计成果,探索将"态靶因果"理论运用于桥本甲状腺炎的诊疗过程中以提高临床疗效.根据病程的发展阶段赋予桥本甲状腺炎新的命名,提出桥本甲状腺炎郁滞态→火毒态→虚损态的态势演变,并强调共态-痰瘀滞络态贯穿疾病始终.郁滞态可分为气郁痰阻证、痰结血瘀证;火毒态可分为肝火亢盛证、气阴两虚证;虚损态为脾肾阳虚证,据此初步确立治法方药.提出治疗共态的病靶方-芪箭消瘿方,枚举不同症靶的核心药物及标靶药-夏枯草、麻黄、黄芪、穿山龙、鬼箭羽、白芍等.强调审查因态,未病先防,已病防治,同时关注进展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能性,及早治疗阻断传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中风病毒损脑络与复杂网络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风病毒损脑络具有病邪非单一、病机非静止、病情非单维的特点,是具有复杂系统特点的临床复杂证候.毒损脑络既是中风发病过程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以证候表达为核心的病因与发病多维界面和动态时空变化着的复杂系统,其科学内涵、特性、临床表征、生物学基础均具有复杂网络性,从复杂网络角度将毒损脑络进行深入挖掘与阐释,建立一份以专家共识毒的特性、临床表征和理化指标为结点的网络,揭示其复杂特性必将对临床治疗中风病产生深远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何世东凉血活血法结合分期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何世东教授在治疗红斑狼疮中发现,火毒炽盛,耗伤阴液,灼伤血络,聚邪为瘀,流注肌肤、骨骼肌肉、肢体关节,继而内伤五脏,故而发病.在急性期,热毒炽盛,血凝经脉,发为高热烦躁、皮肤紫斑,何教授以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为治法,缓解期,余热未清,凝滞黏附血脉,脏腑虚耗,肝脾肾亏虚,表现为体虚低热,血尿、蛋白尿,则予以凉血活血,补益肝脾肾,辅以除湿通络,瘀热始终贯穿于疾病整个进程,故而将"养阴清热、凉血活血"治法常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辨证施治中,在重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自稳状态、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诸狂躁癫痰瘀火毒皆属于神——仝小林教授对神系疾病病机的认识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仝小林教授临床辨治精神疾病多从痰、瘀、火、毒4个方面入手.他认为精神疾病的病位在顶焦,亢奋和不足是其主要病理状态,病性分虚、实两端,如邪犯顶焦,神机逆乱,髓海不足,神机失用,均可导致神系疾病的发生.辨治以刚柔为总纲,刚则泻实,柔则补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生火热之毒致病特性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内生火热之毒(火毒)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其致病特性,引起当今中医学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火毒是在脏腑生理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常的病理状态下,风、热、痰、瘀等诸邪内生,酿化蕴结,从热从火化生成毒,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火毒一旦形成,除具有毒邪致病酷烈暴戾之性,突出特点是造成机体形质败坏,成为重大疾病临床突发、突变、进展,难治性疾病迁延恶化、难治难愈、难以逆转的主要原因和关键环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藏经》禁忌思想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藏经》认为“阴阳”是人的根本,“阴阳调和”才是人体最理想的状态,要顺从阴阳,顺应自然,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阴阳调和的状态;《中藏经》提出万应丸的妊娠禁忌,使万应丸的使用注意更加全面,增强了万应丸的用药安全;提出了交藤丸不能与猪羊肉同用;提出在调配安息香丸时不要让妇女和鸡犬看到,避免尘埃晦气影响药物之精气,这其中固然有封建迷信的成分,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人在制药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无菌消毒的概念;《中藏经》提出病证禁忌,旨在告诫临床医生在治疗疾病的时候,要注意患者的一些特殊体表变化和生理病理特性,从而辨证论治;《中藏经》提出应慎用针灸,如果不当用灸法却施灸,就使人经络大伤,火毒内蓄反害中和之气,甚至不能救治,如果不当用刺法却用针刺,就使人气血散失,机窍关节细弱萎缩;《中藏经》的养生之道一是注意生活的细节,二是强调享受物质生活应适可而止,如此才能调和阴阳达到养生的目的;《中藏经》指出违反禁忌,不恰当的运用各种治疗方法,会引发相应的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赵明君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以病毒感染为主要病因的病毒性心肌炎,其发生发展与中医火毒之邪侵入人体致病机制极为相似,因此,通过明确"火"邪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内在联系,以"气有余便是火"的理论为指导,从火邪入手,选用黄连为主药,通过"调、降"手段,维持"气"与"火"的动态平衡,以期达到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目的,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提供依据、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仝小林运用地锦草、重楼、穿山龙治疗带状疱疹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仝小林院士临床注重调态打靶,认为湿热与火毒是带状疱疹形成的基础,湿态与热态最为常见,湿热内蕴加之火毒内袭,在局部皮肤搏结气血是其核心病机.据此,针对带状疱疹之病机,以地锦草、重楼、穿山龙三味中药行清热解毒,除湿止痛之效,意在气血同治,态靶同调.临床常用剂量:地锦草9~20 g,重楼3~9 g,穿山龙20~45 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中医药治疗肺癌的概述和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从络病论治的病机、相关研究分析肺癌,发现肺癌的主要病机为肺之气阴不足,肺络亏虚,邪气侵袭机体,痰瘀火毒内生,化生癌毒,阻于肺络,或他脏癌毒经肺络流经于肺,导致肺癌产生,若他脏正气不足,癌毒亦可转移至相应部位.主要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通络.临床及基础研究发现相关中药可通过改善患者免疫、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改善血凝状态等控制肺癌的发展、转移.但临床相关研究存在中医药治法侧重点不同、未联合微创等治疗、样本量少、中心单一、未将肺癌分期等问题,基础研究较少,且未能结合络脉自身病变、病机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辨治,应随着肺癌病理、分子机制的进展而进一步深入研究.故需对不同分期、分型的肺癌进行随机、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可联合临床常用西药或非药物疗法,基础研究需结合目前前沿技术,深入挖掘内在机制以探索肺癌的络病实质,探究在络病理论指导下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络病相关理论及方药在肺癌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