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茱萸丸调控p53/SLC7A11信号通路介导氧化损伤及铁死亡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旨在探讨茱萸丸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诱导小鼠AS模型,造模周期为12周.造模成功的5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即模型组,茱萸丸低、中、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钙组,每组10只;C57BL/6J小鼠10只作为空白组.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无菌蒸馏水灌胃,茱萸丸低、中、高剂量组给予130.54、261.08、522.16 mg·kg-1灌胃,阿托伐他汀钙组给予10.40 mg·kg-1灌胃,每日1次,共12周.给药结束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肝脏、附睾脂肪的病理学变化,并计算主动脉斑块面积占比、附睾脂肪面积、非酒精性脂肪肝活动性积分(NAS);油红O染色、Masson染色观察主动脉脂质及胶原纤维沉积,并计算主动脉红染脂质面积占比、主动脉胶原沉积面积占比;比色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铁离子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主动脉环氧合酶2(COX2)、铁蛋白重链1(FTH1)、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肿瘤蛋白53(p53)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主动脉p53、SLC7A1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小鼠主动脉p53、SLC7A11、GPX4、FTH1、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1(NOX1)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明显扩大,胶原纤维沉积增加,肝脏脂质沉积增加,脂滴变多,附睾脂肪细胞体积扩大;血清中铁离子、MDA含量升高,SOD、GSH-Px水平降低;p53、COX2蛋白表达升高;主动脉FTH1、SLC7A11、GPX4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TGS2、NOX1 mRNA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茱萸丸低、中、高剂量组及阿托伐他汀钙组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明显缩小,胶原沉积减少,肝脏脂质沉积减少,脂滴变少,附睾脂肪细胞体积缩小;血清中铁离子、MDA含量降低,SOD、GSH-Px水平升高;p53、COX2蛋白表达降低;主动脉FTH1、SLC7A11、GPX4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TGS2、NOX1 mRNA表达降低.综上所述,茱萸丸对小鼠AS主动脉斑块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53/SLC7A11信号通路介导的氧化损伤及抑制细胞铁死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Nox2、ATG7水平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自噬相关基因-7(ATG7)、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在新生儿窒息病儿血清中的表达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75例新生儿窒息病儿为研究组,根据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将病儿分为窒息心肌损伤组31例,窒息非心肌损伤组44例.同期选择5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量血清ATG7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ox2水平,以Nox2/β肌动蛋白的灰度比值为Nox2表达量;采用Pearson法分析ATG7、Nox2表达的相关性及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Nox2、ATG7水平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0.26±0.06、(4.83±0.61)ng/L]比较,新生儿窒息病儿血清Nox2(0.65±0.09)、ATG7[(21.04±3.66)ng/L]表达水平升高,且窒息心肌损伤组[0.85±0.11、(24.23±3.98)ng/L]病儿血清中Nox2、ATG7水平高于窒息非心肌损伤组[0.51±0.08、(18.80±3.43)ng/L](P<0.05);窒息心肌损伤病儿血清中Nox2、ATG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5);病儿血清中Nox2和ATG7表达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Nox2、ATG7水平预测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CI分别为0.91(0.82,0.96)、0.89(0.80,0.95),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83.87%、87.10%,特异度分别为84.09%、75.00%,二者联合预测的AUC及其95%CI为0.92(0.84,0.97),灵敏度为90.32%,特异度为81.82%.结论 窒息心肌损伤病儿血清中Nox2、ATG7表达均上调,二者联合检测对窒息心肌损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NAD+代谢途径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种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被广泛用作生化反应的辅助因子或底物,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IBD与NAD+之间的密切关系已得到广泛的认识,肠道稳态依赖于NAD+合成与分解的平衡,针对NAD+通路的治疗方法有望用于IBD的治疗.本文就NAD+代谢途径在IB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而为NAD+相关疗法在IBD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损伤及NADPH氧化酶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大脑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造模后对小鼠进行Longa神经功能评分;采用HE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staining,TTC)分别观察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和梗死情况;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antioxidative capacity,T-AOC)、过氧化物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乳酸脱氢酶(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NADPH氧化酶活化蛋白p47 抗体(NADPH oxidase activated protein p47 antibody,P47phox)和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4 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表达.结果 川芎嗪能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脑组织损伤、缩小脑梗死体积,升高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中T-AOC、SOD水平而降低MDA、H2O2和MPO的含量(P<0.05),同时降低其脑组织中P47phox、Nox4 和TNF-α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 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NADPH氧化酶的表达进而抑制氧化应激及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SELENBP1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旨在结合转录组测序的结果,聚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水平,探讨硒结合蛋白1(selenium binding protein 1,SELENBP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对12周龄的db/m和db/db小鼠的视网膜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差异基因。实验分为两组:db/m小鼠、db/db小鼠,对视网膜组织切片进行活性氧荧光染色,应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小鼠视网膜组织中的氧化应激反应相关指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2、NOX4、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和炎性反应相关指标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变化趋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IHC)分析组织中SELENBP1的水平。在体外,应用高糖干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实验分为两组:正常糖组(NG组)、高糖干预组(HG组)检测活性氧水平及氧化应激和炎性因子的表达;在HRMEC细胞中转染SELENBP1质粒和SELENBP1小干扰RNA,分为正常糖对照组(NG+Vector)、SELENBP1质粒组(NG+SBP1)、高糖对照组(HG+si-NC)、SELENBP1小干扰RNA组(HG+si-SBP1),分析活性氧水平及氧化应激和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db/m小鼠相比,db/db小鼠视网膜组织中活性氧含量升高、氧化应激相关因子表达增加、抗氧化因子表达下降、炎性因子表达增加,且SELENBP1的mRNA和蛋白水平都明显升高。体外实验表明,高糖干预HRMEC细胞后,细胞中活性氧水平、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水平明显升高,SELENBP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在HRMEC细胞中过表达SELENBP1后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水平明显升高;在HRMEC细胞中敲低SELENBP1后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水平明显下降。结论:SELENBP1通过促进视网膜的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水平加重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可能会成为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亚单位4在草酸钙结石患者肾乳头中的表达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亚单位4(Nox4)在草酸钙结石患者肾乳头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检索Randall钙斑芯片,按照GSE73680的样本描述,将样本分为无结石对照组(6例)和草酸钙结石组(24例)。采用GEO2R分析正常人肾乳头和草酸钙肾结石患者肾乳头组织中Nox4及成骨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差异变化。采用高钙处理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免疫荧光技术(IF)检测Nox4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ox4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的表达,化学发光法测定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GEO2R分析结果显示Nox4在草酸钙结石组表达升高,差异表达倍数为0.726倍( t=2.040, P<0.05),基质Gla蛋白(MGP)在草酸钙结石组表达下降,差异表达倍数为-1.228倍( t=-1.230, P>0.05),骨钙素(OCN)在草酸钙结石组表达升高,差异表达倍数为0.439倍( t=1.241, P>0.05),骨保护素(OPG)在草酸钙结石组表达升高,差异表达倍数为0.639倍( t=0.888, P>0.05),骨桥蛋白(OPN)在草酸钙结石组表达升高,差异表达倍数为1.664倍( t=1.171, 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高钙处理的NRK-52E细胞中Nox4的平均荧光吸光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651、1.446、1.480, t=8.023、6.477, P<0.05)。Western blot显示相对于未处理的正常对照组,高钙处理的NRK-52E细胞中Nox4的表达明显增加(0.426、0.594、0.734, t=28.954、53.082, P<0.01),BMP-2表达也呈增高趋势(0.242、0.472、0.676, t=12.765、14.257, P<0.01)。此外,高钙处理NRK-52E细胞后,MDA含量增加(0.188、0.390、0.650, t=2.679、6.686, P<0.05),SOD活性下降(40.630、38.060、36.230, t=4.079、10.390, P<0.05)。 结论:Nox4在肾结石患者肾乳头中表达明显增加,Nox4介导的氧化应激可能在肾结石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獐牙菜苦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獐牙菜苦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DPN)大鼠的疗效。方法:随机将32只SD大鼠(SPF级)分4组:空白对照组、DPN模型组、獐牙菜苦苷治疗组以及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s)抑制剂组。在造模成功后第1天(D1)、第7天(D7)、第14天(D14)用药后2 h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糖、热辐射缩足潜伏期、鼠尾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以及鼠尾血流灌注量测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PN组大鼠血糖升高、热刺激潜伏期缩短、鼠尾的血流灌注量以及鼠尾SNCV下降(P<0.05)。相比之下,在经过獐牙菜苦苷或者NOXs抑制剂药物干预后,2组热刺激潜伏期明显延长( P<0.05),鼠尾的血流灌注量增加( P<0.05),鼠尾SNCV加快( P<0.05)。獐牙菜苦苷可以降低血糖( P<0.05),NOXs抑制剂并无调节血糖功能( P>0.05)。鼠尾SNCV在D1天,獐牙菜苦苷组优于NOXs抑制剂组。其余指标两个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獐牙菜苦苷可以调节血糖,提高痛域,增强肢体神经血液灌注,营养神经,提高SNCV治疗DPN。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4(NOX4)在肝癌细胞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4(NOX4)在肝癌细胞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和肝癌细胞系HepG2共培养模拟巨噬细胞的M2型极化,采用靶向NOX4的小干扰RNA(si-NOX4)和NOX4特异性抑制剂GLX351322抑制THP-1中NOX4的表达。将细胞分为对照组、si-NOX4组和GLX351322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6 +F4/80 +M2型巨噬细胞比例,试剂盒检测M1型相关分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TNF-α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2型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CCL22的表达以及TGF-β信号关键蛋白TGF-β1、Smad1的表达,试剂盒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206的表达。构建肝癌荷瘤小鼠模型,GLX351322干预后检测CD206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2型标志物以及TGF-β信号关键蛋白的表达。 结果:si-NOX4和GLX351322抑制了NOX4的表达,THP-1和HepG2共培养后可显著抑制THP-1细胞活力,si-NOX4组和GLX351322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此外,si-NOX4组和GLX351322组CD206 +F4/80 +M2细胞比例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M1型标志物iNOS和TNF-α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对照组中M2型标志物Arg1、CCL22以及TGF-β1、Smad1的表达显著高于si-NOX4组和GLX351322组( 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也显示M2型标志物CD206在si-NOX4组和GLX351322组中表达下调,荧光强度低于对照组( P<0.05)。肝癌荷瘤小鼠模型中,GLX351322干预后肿瘤组织中CD206的表达水平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2型标志物Arg1、CCL22以及TGF-β1、Smad1的表达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抑制NOX4表达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诱导的巨噬细胞M2型极化,提示NOX4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双唾液酸乳糖-N-四糖改善肠道代谢微环境稳态抑制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理进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双唾液酸乳糖-N-四糖(DSLNT)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大鼠肠道内容物低分子量代谢谱的影响,探索其对新生儿肠道的保护作用方式。方法:新生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EC组和NEC+DSLNT组,大鼠均采用特殊配方奶人工喂养,NEC组和NEC+DSLNT组以3次/d的频率进行缺氧(950 mL/L氮气,10 min)/冷刺激(4 ℃,10 min)、连续3 d诱导新生大鼠NEC模型,NEC+DSLNT组在特殊配方奶中添加300 μmol/L DSLNT。造模72 h时处死所有存活大鼠,采集回结肠部位肠内容物进行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组合型四级杆Orbitrap质谱仪(UHPLC-QE-MS)的非靶向代谢组检测,末端回肠行苏木精-伊红染色。代谢组数据用SIMCA 14.1软件进行多元变量统计分析。以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模型的变量投影重要度(VIP)值>1和 t检验中 P<0.05筛选两两比较的组间差异代谢物。 结果:DSLNT降低NEC发生率和NEC大鼠回肠组织病理学评分[3.0(2.0,3.0)分比1.0(1.0,2.0)分, P<0.01],并可有效抑制炎症浸润。基于UHPLC-QE-MS代谢组检测结果建立的OPLS-DA模型能较好地对NEC组和对照组、NEC+DSLNT组和NEC组实现分离。NEC组和对照组之间有64个差异代谢物(OPLS-DA模型的VIP值>1且 P<0.05),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288.0%, P=0.028)、黄嘌呤(+372.1%, P=0.007)、L-精氨酸(+233.1%, P=0.027)、L-亮氨酸(+232.7%, P=0.015)、N-乙酰神经氨酸(-41.6%, P=0.014)等,这些代谢物可映射到34条不同的代谢通路,其中精氨酸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6条代谢通路为NEC主要扰动的代谢通路。NEC+DSLNT组与NEC组之间存在15种差异代谢物,包括D-甘露糖(-73.5%, P=0.032)、黄嘌呤(-63.4%, P=0.008)、亚油酸(+137.9%, P=0.047)、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278.2%, P=0.005)等,这些差异代谢物可映射到7条代谢通路,其中亚油酸代谢为DSLNT主要影响的差异代谢通路。两种比对策略中重合的差异代谢物数量为8个,其在NEC中的变化趋势在DSLNT给药组中均出现显著逆转。 结论:DSLNT能显著缓解缺氧/冷刺激造成的新生大鼠NEC病理损伤,该保护作用与其改善NEC造成的肠内容物代谢谱偏移、调节亚油酸代谢通路有关。DSLNT的早期预防性补充对维护新生儿肠道稳态、预防NEC病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芳香烃受体抑制剂SR1对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芳香烃受体抑制剂StemRegenin 1(SR1)对全身照射后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化区组设计,将15只健康C57BL/6J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4 Gy照射组(简称照射组)和4 Gy照射+SR1组(简称照射给药组),每组5只。照射给药组在照射前5 d至照射后5 d连续灌胃给予SR1(50 mg/kg),4 Gy γ射线全身照射后第9天处死小鼠,取外周血和单侧股骨细胞,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骨髓有核细胞(BMNC)等计数;采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实验检测骨髓细胞增殖能力;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MNC和造血干细胞(HSC)中的活性氧(ROS)水平、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水平和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百分比。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 结果:与照射组相比,照射给药组小鼠外周血中WBC[(3.060±0.650)×10 9个/mL对(4.680±1.134)×10 9个/mL, t=2.770, P<0.05]和BMNC[(28.375±6.811)×10 9个/mL对(49.125±12.532)×10 9个/mL, t=3.231, P<0.05)]数量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给药组RBC数量明显减少( t=4.301, P<0.05)。与照射组相比,照射给药组CFU-GM明显升高(3.4±1.7对13.6±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323, P<0.05);照射给药组小鼠的BMNC和HSC中ROS水平明显降低( t=3.962 、2.530,均 P<0.05),同时BMNC和HSC中NOX4水平亦明显降低( t=2.310 、2.848,均 P<0.05);照射给药组小鼠CD3 + T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8.512±3.716)%对(16.140±1.969)%, t=4.056, P<0.05],B220 + B细胞百分比亦明显升高[(0.608±0.267)%对(7.240±2.828)%, t=4.027, P<0.05]。 结论:芳香烃受体抑制剂SR1对全身照射造成的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