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獐牙菜苦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獐牙菜苦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DPN)大鼠的疗效。方法:随机将32只SD大鼠(SPF级)分4组:空白对照组、DPN模型组、獐牙菜苦苷治疗组以及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s)抑制剂组。在造模成功后第1天(D1)、第7天(D7)、第14天(D14)用药后2 h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糖、热辐射缩足潜伏期、鼠尾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以及鼠尾血流灌注量测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PN组大鼠血糖升高、热刺激潜伏期缩短、鼠尾的血流灌注量以及鼠尾SNCV下降(P<0.05)。相比之下,在经过獐牙菜苦苷或者NOXs抑制剂药物干预后,2组热刺激潜伏期明显延长( P<0.05),鼠尾的血流灌注量增加( P<0.05),鼠尾SNCV加快( P<0.05)。獐牙菜苦苷可以降低血糖( P<0.05),NOXs抑制剂并无调节血糖功能( P>0.05)。鼠尾SNCV在D1天,獐牙菜苦苷组优于NOXs抑制剂组。其余指标两个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獐牙菜苦苷可以调节血糖,提高痛域,增强肢体神经血液灌注,营养神经,提高SNCV治疗DPN。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儿肝炎颗粒中环烯醚萜苷和黄酮类成分含量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儿肝炎颗粒中7种环烯醚萜苷类和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ilipse C18(2.1 mm×100 mm,1.6 μm)色谱柱,柱温30 ℃,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240、278 nm。结果: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山栀苷甲酯、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线性范围分别为19.16~306.56 μg( r=0.999 4)、3.34~53.28 μg( r=0.999 1)、5.30~84.64 μg ( r=0.999 5)、0.80~12.80 μg( r=0.999 4)、0.46~7.20 μg( r=0.999 2)、2.78~44.48 μg( r=0.999 6)、6.02~96.16 μg( r=0.999 9)、33.22~531.36 μg( r=0.999 9)、3.92~62.72 μg( r=0.999 2)、2.38~37.92 μg( r=0.999 7)、1.32~20.96 μg( 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 n=9)均在94.62%~107.53%之间, RSD均小于3.0%。 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该法可同时测定小儿肝炎颗粒中11种成分含量,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獐牙菜苦苷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獐牙菜苦苷对电离辐射所致肺损伤的防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实验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分为对照组、10 Gy X射线照射组、照射+獐牙菜苦苷组,检测獐牙菜苦苷对X射线照射后的影响。检测射线暴露后细胞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细胞的增殖情况、DNA损伤水平、活性氧(ROS)水平、脂质过氧化物水平、铁离子水平、铁死亡相关蛋白SLC7A11(xC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含量变化。为了验证獐牙菜苦苷在体内对放射性肺损伤是否具有防护作用,建立放射性肺损伤小鼠模型,将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照射组、照射+獐牙菜苦苷组,每组5只,对小鼠胸部进行15 Gy X射线照射,照射后30 d收集小鼠肺组织及血清。观察受照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肺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及肺组织中γ-H2AX、GPX4含量变化和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与照射组相比,照射+獐牙菜苦苷组(130 μmol/l)细胞的增殖率及克隆形成率明显上升(Beas-2B: t=5.50~5.92, P<0.05;HELF: t=3.79~5.51, P<0.05);LDH释放率、ROS含量、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及铁离子含量显著降低(Beas-2B: t=3.00~16.99, P<0.05;HELF: t=4.10~10.97, P<0.05)。DNA损伤水平显著下降(Beas-2B: t=5.69~8.27, P<0.05;HELF: t=3.44~14.77, P<0.05)。xCT和GPX4蛋白表达发生上调(Beas-2B: t=2.90~3.27, P<0.05;HELF: t=3.01~7.07, P<0.05)。体内实验中,与照射组相比,獐牙菜苦苷预处理可有效提升小鼠肺组织中GSH和GPX4含量( t=2.31~2.65, P<0.05),降低MDA和γ-H2AX含量( t=2.71~4.19, P<0.05),同时降低小鼠血清中IL-6及IL-1β水平( t=3.16~4.56, P<0.05)。 结论:獐牙菜苦苷可以通过降低电离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和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对电离辐射引起的肺损伤发挥防护作用,为研发新型放射性肺损伤防护剂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小儿腹痛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小儿腹痛草是我国云南彝族习用草药,广泛用于治疗小儿痉挛性腹痛、胆囊炎等疾病,主要含有环烯醚萜苷及 酮类化合物,其中以獐牙菜苦苷含量最高、药理作用最显著,具有解痉、镇痛、镇静、抗炎、保肝、保胃等作用,与其疏肝清热、和胃止痛的功效密切相关。作为特色显著的儿科民族药,小儿腹痛草相关质量标准尚未健全、应用开发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藏药印度獐牙菜中9个成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印度獐牙菜中9个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用Waters SunFire C18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 ℃,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当药苷、芒果苷、异荭草素、苦龙胆酯苷、当药醇苷、8-羟基-1,3,5三甲氧基 酮、雏菊叶龙胆酮在进样质量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38%、92.41%、95.14%、91.87%、92.24%、92.51%、95.08%、91.72%、95.74%。 结论:该方法简便、高效、灵敏、准确、经济实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为印度獐牙菜的质量控制、综合利用提供了有效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藏茵陈有效成分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代谢综合征(MS)是以肥胖、糖脂代谢异常以及高血压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候群.藏茵陈是我国藏族民间常用药,其功效与MS病机吻合,对MS具有对症治疗潜力.本文对藏茵陈有效成分改善MS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发现,龙胆苦苷、獐牙菜苷、獐牙菜苦苷、芒果苷、齐墩果酸等有效成分可通过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肥胖、调节心血管系统、抗慢性炎症、抗氧化应激、抗内质网应激、调节自噬、调节肠道菌群紊乱,发挥改善MS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多组分定量联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及熵权优劣解距离法的抗菌消炎胶囊质量差异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及熵权优劣解距离法(EW-TOPSIS)评价抗菌消炎胶囊的多组分质量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15批抗菌消炎胶囊中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绿原酸、3,5-二-O-咖啡酰奎宁酸、知母皂苷BⅡ、知母皂苷AⅢ、原百部碱、对叶百部碱、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借助PCA、OPLS-DA及EW-TOPSIS模型对15批消炎胶囊样品进行质量差异分析,筛选出导致差异的特征成分,并进行质量排序.结果 12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9)96.90%~100.23%(RSD<2.0%).化学计量学筛选出2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累计达95.172%;OPLS-DA发掘出黄芩苷、绿原酸、知母皂苷B Ⅱ和对叶百部碱对抗菌消炎胶囊质量有显著影响:EW-TOPSIS分析结果显示Ci值0.082 7~0.849 5,15批样品质量差异较大.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抗菌消炎胶囊质量的综合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多指标定量联合化学计量学及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泻青丸综合质量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泻青丸多指标成分定量方法,同时借助化学计量学及灰色关联度分析(GRA)评价其综合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Venusil MP C18 为色谱柱,乙腈-0.2%冰醋酸为流动相,同时测定泻青丸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山栀子苷、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升麻素苷、升麻素、亥茅酚苷、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和藁本内酯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挖掘影响泻青丸产品质量的差异标志物.以相对关联度为测度,对泻青丸综合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完成 14个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化学计量学分析显示栀子苷、龙胆苦苷、藁本内酯、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洋川芎内酯A、升麻素苷和羟异栀子苷是影响泻青丸产品质量的主要因子.GRA结果显示相对关联度为0.385~0.584,可用于泻青丸质量优劣评价.结论 HPLC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及GRA方法结合可综合评价泻青丸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的小儿腹痛草标准汤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运用质量源于设计理念(QbD),优化小儿腹痛草标准汤剂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 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预测分析关键质量属性;采用失效模型与影响分析筛选关键工艺参数(CPPs);建立关键质量属性的测定方法;根据单因素实验确定初步范围后使用Box-Behnken实验优化提取工艺;以熵值法进行综合评分;建立设计空间,选取较优操作空间进行工艺验证;以最佳工艺制备15批不同产地小儿腹痛草饮片的标准汤剂,最终建立其出膏率、浸出物、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含量及含量转移率的质量标准.结果 以獐牙菜苦苷含量、龙胆苦苷含量及出膏率为关键质量属性;以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为关键工艺参数;所建立的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筛选的最佳工艺为:浸泡时间90 min、加水量15倍、煎煮时间30 min(第二煎20 min);出膏率21.13%~30.73%;浸出物含量在82.00%~88.00%;薄层色谱中獐牙菜苦苷斑点清晰;15批样品与参照图谱的相似度均>0.85;獐牙菜苦苷含量250.64~385.21 mg·g-1,转移率43.76%~77.73%;龙胆苦苷含量0.69~2.70 mg·g-1,转移率56.02%~105.29%.结论 基于以上方法及技术筛选出小儿腹痛草标准汤剂制备工艺,可为其配方颗粒的制剂开发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的小儿腹痛草质量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建立小儿腹痛草饮片HPLC指纹图谱,利用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筛选质量差异成分,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来自云南楚雄、会泽、石林、元谋、武定共15 批小儿腹痛草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使用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量化并筛选饮片中主要质量差异成分;建立獐牙菜苦苷及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15 批样品HPLC指纹图谱标定 13 个共有峰,指认 2个成分,相似度为 0.642~0.988;CA将样品分为 2 类;以特征值>1 为标准筛选出 4 个主成分;以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1 为标准,筛选出 9 个质量差异标志性成分;不同产地样品中獐牙菜苦苷及龙胆苦苷含量差异较大,排序为云南楚雄>云南石林>云南武定>云南会泽>云南元谋.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为小儿腹痛草质量控制及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