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气机升降论治咽喉反流性疾病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基于气机升降论治咽喉反流性疾病.认为中焦气机升降失调是咽喉反流性疾病发生的病机关键,肝肺升降逆乱是其迁延与进展的重要因素.治疗当顺脾胃之性,以健运脾胃为主,兼以疏肝宣肺;用药以苍术、茯苓、薏苡仁、葛根、山药等健运中土,以柴胡、木香、枳壳、白芍等疏肝养血以协调升降,辅以桔梗、旋覆花宣降肺气以斡旋中焦.如此以复脾胃气机,协调肝肺升降,则病向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HS-GC-MS技术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苍术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苍术的挥发性成分既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又被认为是苍术的主要燥性成分,该研究从挥发油变化角度分析苍术不同炮制品的差异,阐述苍术炮制后降燥增效的原因.利用HS-GC-MS技术获取生苍术、麸炒苍术、焦苍术与 4 种不同工艺的米泔水制苍术挥发性成分,使用SIMCA软件对苍术及其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多元统计学分析.在HS-GC-MS结果中共鉴定出 87 个挥发性成分.在生品中鉴定出 76 种挥发性成分、麸炒苍术 79 种、樟帮米泔水制苍术 70 种、焦苍术 81 种、湖南米泔水制苍术 78 种,吉林米泔水制苍术 73 种、上海米泔水制苍术 77 种.通过多元统计学分析发现苍术各个炮制品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OPLS-DA模型显示生品与 6 种炮制品共有 28 个显著差异性成分.炮制后普遍显著性上升的挥发性成分有 11种,分别是α-蒎烯、水芹烯、(1S)-(+)-3-蒈烯、邻异丙基甲苯、D-柠檬烯、α-ocimene、α-异松油烯、silphiperfol-5-ene、silphinene、γ-烯基、germacrene B,可能与其增效有关;炮制后普遍显著性下降的挥发性成分有 5 种,分别是 β-榄香烯、1-methyl-4-(6-methylhept-5-en-2-yl)cyclohexa-1,3-diene、β-selinene、β-倍半水芹烯、苍术酮,可能与其燥性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不同叶型北苍术有效成分含量及其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该研究以"裂叶""狭长叶""卵圆叶"及"大圆叶"4种不同叶型北苍术为试验材料,建立北苍术根茎中苍术素、白术内酯Ⅰ、β-桉叶醇和苍术酮4种成分同时测定的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R)和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PPS)3种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采用HPLC比较不同叶型北苍术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并探讨有效成分含量与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苍术素、白术内酯 Ⅰ、β-桉叶醇和苍术酮分别在 3.30~33.00 μg·mL-1(r=0.999 7),12.04~120.40 μg·mL-1(r=0.999 5),29.16~291.60 μg·mL-1(r=0.999 5),14.20~142.00 μg·mL-1(r=0.999 5)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7%(RSD=2.1%),98.56%(RSD=1.2%),103.0%(RSD=1.2%),100.6%(RSD=1.5%),该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苍术素、白术内酯Ⅰ、β-桉叶醇和苍术酮含量的同时测定.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叶型北苍术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明显,裂叶苍术中苍术素、白术内酯Ⅰ、β-桉叶醇含量均最高,质量分数分别为1.341 9、5.237 2、12.084 3 mg·g-1;狭长叶苍术中苍术酮质量分数最高(5.470 1 mg·g-1);卵圆叶苍术中苍术素、白术内酯Ⅰ、β-桉叶醇和苍术酮含量均最低.4种有效成分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裂叶苍术>狭长叶苍术>大圆叶苍术>卵圆叶苍术.裂叶苍术中关键酶ACC、HMGR、FPPS基因表达量最高(P<0.05),卵圆叶苍术关键酶ACC、HMGR基因表达量最低(P<0.05),大圆叶苍术关键酶FPPS基因表达量最低.不同叶型北苍术中,关键酶基因ACC与聚乙炔类成分苍术素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关键酶基因HMGR、FPPS与倍半萜类成分白术内酯Ⅰ、β-桉叶醇和苍术酮均呈正相关关系.综上,不同叶型中裂叶北苍术品质最佳,且其药效成分苍术素的生物合成与关键酶ACC基因表达显著相关,这为筛选和优化北苍术种质资源,提高药材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体外共孵育法研究肠道菌群对苍术炒焦前后醇提物及增量成分苍术苷A的代谢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明确生、焦苍术醇提物在肠道菌群作用下成分的代谢差异,以及关键增量成分苍术苷A的代谢转化规律.方法 采用体外共孵育方法,将生苍术、焦苍术醇提物以及炒焦增量成分苍术苷A与小鼠肠道菌液共孵育,运用UHPLC-LTQ-Qrbitrap技术,分析生苍术、焦苍术醇提物共孵育后的转化情况,并对苍术苷A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生苍术、焦苍术醇提物与小鼠肠道菌群共孵育后原型成分苍术苷A、5-羟甲基糠醛、苍术素、白术内酰胺、2-(联苯基-4-基)乙醛、二乙酰苍术素醇、白术内酯Ⅱ、羟甲香豆素、乙酰苍术素醇、白术内酯Ⅰ、β-石竹烯、3β-乙酰氧基苍术酮、苍术酮13种成分峰面积均降低,其中,苍术素、二乙酰苍术素醇、羟甲香豆素、苍术酮4个成分在焦苍术中降低尤为明显;3β-乙酰氧基-白术内酯Ⅰ、β-香根草烯、白术内酯Ⅲ、愈创木烯、芹烷二烯酮5个成分峰面积在生、焦苍术醇提物与菌群共孵育后均增加,其中,3β-乙酰氧基-白术内酯Ⅰ、愈创木烯、芹烷二烯酮在焦苍术中增加尤为明显;苍术苷A经肠道菌群代谢转化产生了新成分,根据数据分析,推测出其中与其羟化、羰基化、乙酰化相关的4种代谢物.结论 肠道菌群对生苍术、焦苍术醇提物成分有转化作用,且对2种饮片成分代谢转化程度存在差异,大多成分在焦苍术中转化(或生成)率更高,这可能是焦苍术增强固肠止泻作用关键原因;苍术苷A的代谢产物鉴定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肠道菌群对成分影响的关键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李郑生辨治脾胃病常用药对举隅
编辑人员丨2024/3/30
李郑生教授继承"肝常郁、脾常虚、胃常滞"的学术思想,从肝、脾、胃三者动态关系出发认识脾胃疾病,以疏肝、健脾、和胃为治则,善用药对治疗.如治肝郁用醋郁金-乌药、柴胡-炒黄芩、黄连-制吴茱萸,治脾虚用炒白术-茯苓、陈皮-砂仁、藿香-佩兰、麸炒苍术-麸炒白术,治胃滞用姜厚朴-麸炒枳壳、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盐小茴香-盐知母、刘寄奴-浙贝母、醋香附-干姜为李教授临证特色药对.附验案一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散寒化湿颗粒HPLC特征图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建立散寒化湿颗粒(Sanhan Huashi Granules,SHG)的HPLC特征图谱,并对全部特征峰进行化学成分指认和药材来源归属,为其整体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Waters Atlantis T3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0nm,建立SHG的HPLC特征图谱.采用UHPLC-QTOFMS、NMR、对照品比对及定向分离技术对10个特征峰进行了准确的化学成分指认并归属处方药味来源,并对20批制剂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 建立了 SHG的HPLC特征图谱,10个特征峰得到明确化学成分指认,分别为腺嘌呤(1号峰)、尿苷(2号峰)、鸟苷(3号峰)、肌苷(4号峰)、5-羟甲基糠醛(5号峰)、木兰苷A(6号峰)、佛手酚-5-O-β-D-吡喃葡萄糖苷峰(7号峰)、紫花前胡苷(8号峰)、6'-O-(反式阿魏酰基)-紫花前胡昔(9号峰)、茴香酸对羟基苯乙酯(10号峰),并归属了特征峰处方药味来源,分别为1号峰归属于麻黄、苦杏仁、羌活、广藿香、苍术、白术、焦六神曲、焦麦芽、地龙、徐长卿、葶苈子,2号峰归属于厚朴、羌活、广藿香、佩兰、苍术、白术、地龙、徐长卿、葶苈子,3号峰归属于羌活、广藿香、地龙、徐长卿、葶苈子,4号峰归属于地龙,5号峰归属于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焦六神曲),6号峰归属于厚朴,7~10号峰归属于羌活.20批制剂均符合特征图谱的规定,批间一致性良好.结论 所建立的SHG的HPLC特征图谱方法简便,稳定性、重复性好,初步描绘了 SHG的整体化学成分特征,为进一步提升其质量标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可为其他经典名方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苍术炒焦前后GC指纹图谱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生苍术和焦苍术挥发油的GC指纹图谱,阐明苍术炒焦前后挥发油部位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挥发油;建立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检测条件为HP-5石英毛细管柱(0.32 mm ×30 m,0.25 μm),载气(N2)流速0.8 mL· min-1,进样口温度240℃,进样量1 μL,分流进样,分流比20∶1,检测器温度260℃,柱温采用程序升温模式;并对炒焦前后的G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在苍术炒焦前后挥发油的GC指纹图谱中有25个共有峰,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基本相同,但相对峰面积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15 ~ 17,19,23 ~ 25号峰的峰面积降低率均>20%;16号与17号色谱峰的峰面积比值在生品中均>3.0,而在焦品中却均<3.0;19号与23号色谱峰的峰面积比值在生品中均<3.0,而在焦品中却均>3.0.鉴定16号峰为β-桉叶醇,19号峰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3号峰为白术内酯Ⅱ,24号峰为白术内酯Ⅰ,25号峰为白术内酯Ⅲ.结论:苍术生品和焦品的GC色谱特征峰差异明显、结果稳定、专属性强,可作为二者的定性鉴别特征之一,这为阐释焦苍术的降燥减毒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苍术炒焦前后正丁醇部位对脾虚泄泻证大鼠的药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比较苍术炒焦前后正丁醇提取部位对脾虚泄泻证大鼠的药效变化,阐释焦苍术健脾止泻机制.方法:以脾虚泄泻证大鼠为模型,测定不同组别大鼠胃残留率、肠推进率、血清胃动素(MTL)水平、胃泌素(GAS)水平、结肠黏膜水孔蛋白3 (APQ3)表达水平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生品组和焦品组各项指标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焦品中、高剂量组大鼠胃残留率、腹泻指数和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小肠推进率、结肠APQ3及血清MTL、GAS、LL-10水平显著升高;并与正常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与相同剂量生品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苍术炒焦后正丁醇提取部位健脾、止泻、抗炎作用增强,正丁醇部位是焦苍术“健脾止泻”的主要有效部位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胰腺疾病合并糖耐量低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非酒精性脂肪胰腺疾病合并糖耐量低减与中焦(脾胃)失运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并因“阴虚血滞”“气虚浊留”,即:气虚——脾不散精,阴虚——津伤内热,血瘀——消因瘀成、瘀因消重,故此时已有络脉瘀阻之征.故治疗上应采用益气养阴活血组药,基本原则及组药包括:①益气健脾以复运化,黄芪、生地黄、灵芝合用益气养阴、补运结合、恢复脾运;②辛润养阴以醒脾,苍术、女贞子、决明子合用滋阴生津、燥湿运脾;③活血通络以防变,葛根、丹参、制大黄合用养阴生津以滋血、活血祛瘀以生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消化止泻口服液中主要成分的薄层鉴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消化止泻口服液中主要成分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炒陈皮、炒苍术、广木香、薏苡仁、焦山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所采用的薄层鉴别方法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结论 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消化止泻口服液的定性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