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步一步做好全瓷修复粘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全瓷材料和微创修复理念的发展,全瓷修复体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粘接是影响全瓷修复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粘接不仅能为全瓷修复体提供固位和抗力,还能增强修复体边缘封闭、提高修复体美观效果。做好全瓷修复粘接需要3个重要环节:全瓷修复体组织面的粘接处理、预备体表面牙体硬组织的粘接处理以及根据修复体类型正确选择粘接用水门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口腔手术显微镜在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口腔手术显微镜应用于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选取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2014级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7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将学生分为A组和B组,每组38名学生。在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口腔手术显微镜进行G.V.Black I类洞窝洞预备和髓腔通路预备操作,教师对学生在口腔手术显微镜下和直视下的操作分别进行评分,针对口腔手术显微镜下操作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口腔手术显微镜下和直视下窝洞预备评分分别为(90.16±3.01)分和(90.72±2.57)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口腔手术显微镜下和直视下髓腔通路预备评分分别为(92.30±2.82)分和(88.93±2.3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9.3%(67/75)的学生认为口腔手术显微镜的应用有助于学习临床操作技巧,29.3%(22/75)的学生在口腔手术显微镜的调节和操作方面存在困难。 结论:口腔手术显微镜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髓腔通路预备操作,学生对口腔手术显微镜的熟练使用仍然需要专门培训和授课教师的教学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成人恒牙全冠预备体肩台周径的测量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口内扫描数据测量和分析成人恒牙全冠预备体肩台周径,为口腔临床提供牙体解剖学数据。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间送至福州市维尔德义齿加工厂进行义齿制作的840颗全冠预备体口内扫描数据,除第三磨牙外,分为上下颌14个牙位(同颌同名牙归入相同牙位,每个牙位全冠预备体男女各30颗),使用图像测量软件测量全冠预备体肩台周径。分析各牙位肩台周径的性别差异,并根据各牙位数据均值进行分组,使每组最大和最小值与整组均值的差值≤±1.00 mm。分析各组肩台周径的差异及同组肩台周径的性别差异。结果: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性别对全冠预备体肩台周径无影响( F=0.55, P=1.457),牙位对全冠预备体肩台周径有显著影响( F=273.15, P<0.001)。根据各牙位全冠预备体肩台周径均值分为5组,1组包括上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肩台周径为(16.62±2.21)mm;2组包括上颌中切牙、上颌尖牙、下颌尖牙、下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肩台周径为(20.78±2.48)mm;3组包括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肩台周径为(22.09±2.72)mm;4组包括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一磨牙,肩台周径为(30.21±2.67)mm,5组仅有下颌第二磨牙,肩台周径为(31.34±3.18)mm;5组肩台周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各牙位全冠预备体肩台周径各不相同,相同牙位全冠预备体肩台周径无性别差异,14个牙位可根据肩台周径长度大致分为5组,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分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全瓷修复技术指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数字化技术发展迅速,但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的操作和应用缺乏参考标准,制订椅旁CAD/CAM全瓷修复技术指南势在必行。因此,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和相关文献撰写此推荐性应用指南,内容包括适应证的选择、牙体的预备、光学印模的制取等关键步骤。本指南旨在通过推荐椅旁CAD/CAM全瓷修复技术的标准操作流程,提高椅旁CAD/CAM全瓷修复的质量和长期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预制裂纹的预备后椭圆形根管牙根有限元模型构建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分析椭圆形根管牙根两种预备形态下,根管壁微裂纹对牙根受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椭圆形根管的前磨牙 20 颗,器械扩大预备根管、制造微裂纹并染色,切片后显微镜下观察牙本质微裂纹的产生及分布.据此构建两种预备形态下预制裂纹的牙根模型,评估受力时微裂纹处及牙根的应力分布.结果 椭圆形根管牙根的微裂纹总是出现在颊舌侧,由根管壁向牙根表面扩展,与有限元分析所展示的应力集中在根管壁颊舌侧的规律一致.微裂纹使根管壁的应力集中点向裂纹尖端处转移,且在尖端极小区域内出现近 5 倍的应力剧增,使微裂纹极易沿尖端方向扩展,尤其在牙体长轴方向.结论 微裂纹的存在不改变椭圆形根管牙根颊舌侧应力集中的特点,但微裂纹的产生使其尖端极小区域内出现剧增的应力集中,这可能是微裂纹迅速扩展为牙根纵裂的机制,临床操作需提高警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IPN仿釉质牙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一种可高仿真模拟天然牙操作手感的教学模型义齿,以更好应用于口腔修复牙体预备实践模拟教学。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四年级学生44名,每名学员依次在仿真头模上应用IPN(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仿釉质牙、天然牙及传统复合树脂牙完成全冠牙体预备操作训练,并分别进行操作考核,记录每次牙体预备操作时间。按照金属烤瓷全冠牙体预备的要求,分别就轴面聚合度、修复空间、点线角、肩台质量、体位姿势5个方面进行评分(每方面共10分,总分合计50分),并计算总分。考核结束后,每名学员填写对IPN仿釉质牙评价的调查问卷。采用SPSS 23.0进行LSD- t检验和塔姆黑尼 T2检验。 结果:IPN仿釉质牙组考核总分为(37.15±1.17),天然牙组考核总分为(37.20±1.20),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考核总分均高于树脂牙组得分(31.5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尤其是在轴面聚合度、修复空间、肩台质量方面,IPN仿釉质牙和天然牙组学生得分均高于传统复合树脂牙组( P < 0.05)。学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各项评分均较高,为3.7~4.9分。 结论:IPN仿釉质牙相比于传统复合树脂牙,能够更加全面、有效地模拟对天然牙进行牙体预备时的操作手感和体验,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实践教学中具有潜在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修复体边缘适合性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牙体缺损修复体的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在临床的工作流程和技工加工环节均与传统间接修复不同,主要表现在数字化印模的获取和应用计算机软件设计修复体并由数控机床切削制作。牙体预备的质量和预备体呈现的参数可直接影响口内扫描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效度,修复体自动化的设计和制作也存在一些限制因素,这些影响均可降低修复体对患牙牙体缺损的适合性,尤其是修复体边缘更是敏感的关键部位。本文围绕影响椅旁CAD/CAM修复体边缘适合性的相关因素,梳理并探讨各操作环节中的应对策略和质量控制细节,以促进椅旁CAD/CAM修复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分步教学方式在贴面牙体预备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分步教学方式应用于口腔医学专业贴面牙体预备操作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对照方法。2018年8月从全国7省、直辖市招募40名拟学习贴面牙体预备的口腔医师(以下简称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将40名学员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在进行贴面牙体预备操作培训时,试验组采用分步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即贴面牙体预备)划分为4个阶段:切端预备、唇面预备、邻面扩展和精修磨光,每个阶段由教师理论授课、教师操作演示和学员操作练习3个部分组成。对照组采用整体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划分为3个阶段:教师理论授课、教师操作演示和学员操作练习,每个阶段依次完成。教学结束后,由两组学员和两组教师分别评估教学效果,并由第三方专家评估两组学员的牙体预备质量。结果:两组学员对分步教学方式和整体教学方式的评分分别为(4.35±0.67)分和(3.40±0.75)分;教师的评分分别为(4.67±0.58)分和(3.33±0.58)分;专家对两组学员预备体质量的评分分别为(7.93±1.03)分和(6.60±1.29)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分步教学方式可以提高贴面牙体预备操作技能培训的教学效果,师生对该教学方式的喜好度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数字化扫描结合逆向工程技术在全冠牙体预备教学中的应用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数字化扫描结合逆向工程技术在全冠修复体牙体预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将30名汕头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本科五年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学生均发放树脂牙两颗,并安装在仿真头模上进行全冠牙体预备。对照组采用经验类比示教法,试验组为采用数字化扫描示教法,即第一次全冠牙体预备完成后进行数字化扫描后进行第二次全冠牙体预备。评分采用《中华口腔医学会团体标准:全瓷冠牙体预备操作规范T/CHSA 008—2023》进行评判,总分为100分。应用SAS 9.4软件对数据进行两独立样本 t检验、配对 t检验,评分者的一致性采用Kendall W协调系数检验。 结果:右上颌中切牙(76.27 示教前 vs . 84.70 示教后, P<0.001)及右上颌第一磨牙(72.10 示教前 vs. 82.37 示教后, P<0.001)示教前后预备体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右上颌第一磨牙预备体平均提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00 试验组 vs . 6.53 对照组, t=2.64, P= 0.014)。③对于试验组,右上颌第一磨牙牙面 面(15.40 示教前 vs . 19.33 示教后, P<0.001)、颊舌面(18.13 示教前 vs . 20.87 示教后, P=0.016)以及邻面(12.40 示教前 vs . 14.07 示教后, P=0.004)的分数提升均有统计学意义,颊舌面聚合度(2.80 示教前 vs . 4.07 示教后, P=0.004)和邻面(3.47 示教前 vs . 4.47 示教后, P=0.008)聚合度在示教后的分数提升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数字化示教应用于难度较高的后牙牙体预备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牙体预备质量,规范牙体预备教学流程,提升牙体预备精度,为口腔医学修复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扫描方式对全冠预备体终止线扫描正确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扫描方式对全冠预备体终止线扫描正确度的影响,探索提高全冠预备体终止线局部区域扫描正确度的方法。方法:选择上颌标准树脂牙列模型1个,于右上第一磨牙上制备全冠预备体,作为标准参照模型,以牙颌模型扫描仪扫描获得的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分别采用主动三角测量原理的口内扫描仪A(CEREC Omnicam)和共聚焦显微成像原理的口内扫描仪B(3Shape TRIOS)扫描全冠预备体,按照扫描方式分为3组:平移式扫描组、 面波浪式扫描组和颊舌面波浪式扫描组。每组均重复扫描6次,数据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分别提取全冠预备体终止线整体以及近中、远中、颊侧、舌侧图像数据,与参考数据进行三维偏差分析,以均方根误差(root-mean- square error,RMSE)作为扫描正确度的评价指标,RMSE值越小,扫描正确度越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对于平移式扫描组,口内扫描仪B终止线整体RMSE值[(35±6)μm]显著小于口内扫描仪A[(44±7)μm]( P<0.05)。对于口内扫描仪A, 面波浪式扫描组终止线近中和远中RMSE值[分别为(33±5)和(50±12)μm]均显著小于平移式扫描组相应区域( P<0.05);颊舌面波浪式扫描组终止线近中、远中、颊侧、舌侧RMSE值[分别为(37±3)、(50±6)、(28±6)和(29±8)μm]均显著小于平移式扫描组相应区域[分别为(45±9)、(63±7)、(38±3)和(40±3)μm]( P<0.05)。对于口内扫描仪B, 面和颊舌面波浪式扫描组终止线4个区域RMSE值与平移式扫描组相应区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波浪式扫描方式可提高主动三角测量原理扫描设备对全冠预备体终止线的扫描正确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