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氮钾配施对青牛胆块根干重和古伦宾含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研究氮钾肥配合施用对不同生长年限下青牛胆块根干重和古伦宾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3414"不完全施肥方案,固定磷肥施用水平,设计不同氮、钾肥水平配施处理以开展青牛胆人工种植试验.结果:青牛胆块根干重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块根中古伦宾含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氮肥对块根中古伦宾含量累积的促进作用大于钾肥;在同一生长年限下,块根干重、古伦宾含量均随着施用氮肥量(N1、N2、N3)或钾肥量(K1、K2、K3)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在本试验期内采收移栽后二年生的青牛胆块根作为药材可以兼顾药材产量和品质,本试验所确定青牛胆人工种植最佳施肥处理为N2P2K2,即氮(N)、磷(P2O5)、钾(K2O)施用量分别为 12.00、8.00、8.00 kg/667 m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常用胆汁类动物药中特征离子的探索研究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采用液质联用的方法对常用的胆汁类动物药的特征离子进行研究,以期解决该类药材及含有该类药材的复方制剂专属性检验的问题.通过UPLC-Q-TOF对样品进行测定,然后使用MarkerLynxTM v.4.1质谱数据处理软件以及胆汁酸类成分的选择离子色谱图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方法对于猪胆粉、熊胆粉、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的专属性鉴别效果较好,在护肝片和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的专属性鉴别中效果也较好.该方法适用于猪胆粉、熊胆粉、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以及一些含上述药材的复方制剂的专属性鉴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丹红注射液对3种转运体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初步研究丹红注射液对药物转运体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和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OCT1)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将新鲜的人原代肝细胞随机分为3组:实验纽(7个不同含量的丹红注射液0.03%、0.06%、0.12%、0.25%、0.50%、1.00%和2.00%),NTCP、OATP和OCT1分别对应的阳性药物(环孢素A溶液10 μmol/L、利福霉素200 μmol/L、维拉帕米溶液20 μmol/L)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汉克斯平衡盐溶液),分别取160μL工作溶液置于人原代肝细胞体外孵育体系中预孵育15 min,再加入三合一底物40 μL(牛胆磺酸钠5 μmol/L、瑞舒伐他汀5μmol/L和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5 μmol/L)共同孵育.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代表转运体活性的底物含量,并计算其IC50值.结果:在人原代肝细胞体外孵育体系中,0.12%,0.25%,0.50%,1.00%和2.00%的丹红注射液对OATP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 <0.01,P <0.01,P <0.01,P<0.01).丹红注射液对药物转运体NTCP、OATP和OCT1的IC50值分别为≥2.00%、0.85%和>2.00%,且对OATP的IC50值(0.85%)介于常用日剂量之间.结论:丹红注射液在体外对人原代肝细胞NTCP和OCT1有较弱的抑制作用,不太可能导致与它们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但是对OATP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我们当丹红注射液与其他经OATP转运的药物联用时,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华青牛胆中2个新的木脂素葡萄糖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中华青牛胆Tinospora sinensis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神经炎症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和制各型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理化性质结合现代谱学(ESI-MS、1H-NMR、13C-NMR、ECD)解析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利用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模型进行抗神经炎症活性筛选.结果 从中华青牛胆藤茎的95%乙醇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中华青牛胆木脂苷C(1)、中华青牛胆木脂苷D(2)、裂环异落叶松脂醇-9-O-β-吡喃葡萄糖苷(3)、(+)-松脂醇-4-O-p-D-吡喃葡萄糖苷(4)、(+)-丁香脂素(5)、tanegosideA(6)、(E)-3-[(2,3-trans)-2-(4-hydroxy-3-methox yphenyl)-3-hy drox ymethyl-2,3-dihydrobenzo [b][1,4]dioxin-6-yl]-N-(4-hydroxy-phenethyl)acrylamide (7)、银钩花胺酰B(8)、反式-N-p-香豆酰基酪胺(9)、N-反式-阿魏酰酪胺(10)、N-反式-咖啡酰酪胺(11)、克罗酰胺K (12)、顺式-克罗酰胺K(13).发现7个化合物具有抗神经炎症活性.结论 所分离鉴定的化合物包括木脂素和生物碱,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3、5、7、8、10~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和10的活性强于阳性对照米诺环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蒙药熊胆及几种家畜胆对环磷酰胺致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模型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熊胆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的替代品.方法 将90只SD大鼠, 连续3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0 mg/kg, 复制血小板减少模型后随机分为9组:正常组、模型组、咖啡酸组、止血红花-8味组、熊胆组、牛胆组、羊胆组、猪胆组、鸡胆组, 治疗7 d后, 检测各血细胞计数、血小板生成素 (TPO) 、P-选择素 (GMP-140), 取脾脏观察病理形态.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止血红花-8、熊胆、牛胆、猪胆组血小板 (PLT)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牛胆组TPO、GMP-140的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与熊胆组比较, 牛胆组PLT差异不明显 (P>0.05), 但TPO、GMP-140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 (P<0.05).病理组织观察中止血红花-8味, 熊胆、牛胆、鸡胆组脾脏组织有明显改善现象.结论 熊胆及几种家畜胆均具有升高血小板和止血作用, 其中牛胆替代熊胆的可行性最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哈萨克族医药学发展及其代表性动物药材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哈萨克医药从民间口头流传发展为用正规文字记载,已发展成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医学.成立了哈萨克医药研究委员会、哈萨克医学研究所;整理出版了《哈萨克医药志》18种以及13本本科教科书;哈萨克医成为我国第七个开考医师资格证的民族医,哈萨克族医药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在动物药的应用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治疗效果,如牛胆哈医用其作为治疗协日病和配毒症的重要药材;羊尾油外涂耳、鼻、喉等部位,可治小孩寒性感冒咳嗽等症,内服强健体魄.不仅是哈萨克族长久以来防治疾病的有力武器,也是中国医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颗璀璨明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清热止痒颗粒质量标准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清热止痒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牛胆粉、牛磺酸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胆红素、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结果:TLC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胆红素在2.78~16.67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62%,RSD为2.89%(n=6);甘草苷在1.81~18.06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6.25%,RSD为3.05%(n=6);甘草酸在24.18~386.88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1.05%,RSD为1.28%(n=6).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清热止痒颗粒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牛胆治疗百日咳250例疗效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宽筋藤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宽筋藤(中华青牛胆Tinospora sinensis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宽筋藤的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紫丁香苷(1)、corchoionoside C(2)、3,4-二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肉桂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4)、3,4,5-二甲氧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5)、benzyl-β-D-glucopyranoside (6)、丁香酸(7)、3,5-二甲氧基苯甲酸-4-O-β-D-葡萄糖苷(8)、1,4-dihydroxymethyl-2,5-dimethoxy benzene (9)、l-[2-(furan-2-yl)-2-oxoethyl]pyrrolidin-2-one (10)、cordysinin B(11)、lyciumide A(12)、酪氨酸(13)、环(亮氨酸-异亮氨酸)(14)、表丁香树脂醇(15)、(+)-syringa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 (16).结论 化合物2、9~14均为首次从青牛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胆酸类成分的牛胆粉质量控制与掺伪检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基于胆酸类成分的牛胆粉质量控制方法,对市售牛胆粉的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可能存在的掺伪情况.方法 建立同时测定牛、羊、猪、鸡、鸭等动物胆粉中胆酸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对自制样品与企业收集样品分别进行研究,以自制样品为主要依据,考察牛胆粉与猪、羊等动物胆粉的差异及含量规律,评价企业收集样品的质量及可能存在的掺伪情况.结果 建立了HPLC-ELSD法同时测定牛、羊、猪、鸡、鸭等动物胆粉中12种胆酸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分析23批自制动物胆粉的测定结果,明确了牛胆粉与其他动物胆粉中胆酸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分析23批企业收集牛胆粉样品的测定结果,发现了牛胆粉中可能掺杂羊胆粉、胆酸下脚料两种主要掺伪情况.23批企业收集样品中仅8批符合规定,合格率仅34.8%,品种质量亟须加强提升和监管.结论 研究建立的方法可有效控制牛胆粉的质量,识别牛胆粉中可能存在的掺伪情况,为提高牛胆粉的质量标准及加强市场监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