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校培养模式下护理本科生应急处置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需求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从护理教育和临床实践 2 个视角综合探讨护理本科生应急处置团队合作能力的培训需求分析,为进一步开发课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对 10 名有应急处置团队合作经验的护理教育及临床专家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护理本科生应急处置合作能力的现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且提炼主题.结果 最终形成 3 个主题和 9 个亚主题,包括缺少针对性的护生应急处置团队合作培养体系(学校缺乏系统教育、临床实践和理论脱节);明确应急处置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目标(横纵向沟通能力、对场景预判能力和最大化决策能力);丰富培训内容及考核形式(理论授课,初步感受多学科思维;临床实践,形成整合性思维和专业思维;情景模拟,培养精准复盘思维;多样化考核评价,提升综合能力).结论 建议联合学校—医院—护理本科生,建立目标明确、切实可行的护理本科生应急处置团队合作培养体系.从护生本科教育阶段开始注重对其能力的培养,学校课程全面覆盖应急处置的预防、准备、响应和复原各环节,"应急预备小队"强化实践技能和培养团队合作默契,医院虚拟仿真平台提供实战经验.将团队合作精神全方位融入护理本科生应急课程与实践中,为储备应急护理人才、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应急处置团队合作能力提供坚实后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扎根理论的公立医院薪酬分配机制优化策略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为更好地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探索公立医院薪酬分配机制的优化策略.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4年3月对河南省某大型公立医院职工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梳理、编码和整合.结果 根据40份访谈资料归纳出44个初始概念和14个基本范畴、6个主范畴、3个核心范畴.构建了一个基于薪酬分配原则、薪酬分配结构、薪酬管理制度的公立医院薪酬分配机制模型.结论 建议医院保证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和竞争性,实施多样化的薪酬政策,不断完善薪酬分配结构和监督管理制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整合医学宣言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整体整合医学(holistic integrative medicine,HIM)简称整合医学,自2012年正式提出,其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实践方法日趋丰富,成为医学发展新时代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文章提出整合医学的十大主张,从认识论和方法学上阐述了整合医学的内涵和外延,以期实现现代医学的升维转型和自适应进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理学导论课程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构建护理学导论课程知识图谱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针对护理学导论课程知识体系的整合构建问题,借助知识图谱技术,开展护理学导论课程知识图谱设计与构建;并初步应用于2022级298名护理本科生的教学,从知识点学习人均总时长、已完成内容掌握度、课程满意度、理论成绩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护理学导论课程知识图谱包括认知与理解护理、护理工作思维与方法、护理相关理论与模式3个主题、8个子主题、90个知识主题,涵盖5种知识关系类别.298名学生知识点人均学习总时长20.8 h,84.9%的学生内容掌握度达标,90.3%的学生对课程知识图谱总体评价为非常满意,88.6%的学生对知识图谱课程内容呈现形式评价为非常满意,79.9%的学生对知识图谱学习方法与形式评价为非常满意.2022级学生课程理论考核成绩高于2020级学生(P<0.05).结论 课程知识图谱是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的强有力支撑,以此开展的线上线下结合式教学有利于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态,帮助学生构建课程知识体系,优化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系统整合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体验,为进一步推动国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开展、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按照2016版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归纳.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提取出40个研究结果,形成11个类别,概括为3个整合结果.①医护人员感知到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益处: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强工作满意度;提高安宁疗护的连续性.②医护人员认识到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挑战:远程工作环境的稳定性差、设备操作复杂;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足;患者特殊的照护需求无法满足;服务时间难以限定.③医护人员认为远程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还需改进:重视家庭参与的重要性;将远程安宁疗护作为辅助方式;注意建立医患信任关系.结论 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具有诸多益处和挑战,医院管理者应为医护人员提供多方位支持,加强远程居家安宁疗护团队建设,建立线上和线下联动机制,不断提高国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础照护概念框架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基础照护概念框架(Fundamentals of Care Framework,FOC)作为一种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立足于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目标,从护患关系、整合性照护、照护环境3个层面出发,在推动高质量基础护理发展方面具有指导性作用.该文介绍了 FOC的主要内容、相关要素的测量、指导其应用的理论方法及其在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以为FOC在我国护理领域中的发展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建构主义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虚实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已经成为探究生物学和医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工具,探究有效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必将提高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方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为载体,以构建系统的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为基本要求,建立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实验的教学平台。整合优化实体实验项目,增加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虚实结合,提高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结果:建立了线上教学平台,有效地引导和提高了学生预习实验的效果,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实体实验项目整合优化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建立了基于建构主义的分子生物学虚实结合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提高学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学生为中心的诊断学在线混合式见习教学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背景下,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八年制诊断学见习课程为实例,阐明如何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组织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临床见习教学。该课程包括:基于数字课程云平台(ICC)的自主学习;基于"引导性反馈"的在线讨论学习;基于"案例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的在线讨论课;以及基于"练习视频反馈"的"在线实操"诊断技能教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在线混合式诊断学见习课整体满意度高,理论考试成绩优异,临床操作技能提高显著。如何运用资源整合的混合式教学进一步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必将成为医学教育同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学生视角下的医学教育整合课程改革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医学生需要在学习中建立系统、整体的知识体系已经成为全球医学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产生了整合阶梯和螺旋式整合课程等理论。北京大学医学部于2020年秋季学期针对2019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始施行"新时代"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以期实现学科之间的真正整合。本文以学生的视角,从国外整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医学部整合课程的实践与经验、整合课程的意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以及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延续护理干预在卵巢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延续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福建省肿瘤医院卵巢癌患者1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延续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健康(SCL-90)、Piper疲乏量表(PF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癌因性疲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SSRS量表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延续护理干预可提高卵巢癌患者社会支持水平,改善其身心健康状态及睡眠质量,减轻癌因性疲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