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金课为特色的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索更为规范、高效、实用、新颖的安全教育模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依托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一套面向学部全体学生的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体系.该体系以专业类安全课程《生物实验安全与防护》课程教学为组织形式,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为特色和优势,重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结合、虚拟仿真实验与实体演练互补,并且充分应用多种信息化系统助力教学,形成多层面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应用该模式可以明显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热情,提升安全教育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在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生物学具有进行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独特的学科优势.教师应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结合教学实例,从巧用视频资源、应用情境教学、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优化课堂教学,进行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使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珍惜所有的生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癫痫患儿照顾者知识现状与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明确癫痫患儿照顾者的癫痫知识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调查照顾者的教育需求及对远程教育方式的接受度,为临床开展远程教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3—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与病房的221名癫痫患儿照顾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癫痫知识问卷、癫痫护理知识需求问卷及远程护理接受度问卷调查照顾者的一般资料、知识现状与教育需求等,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癫痫患儿照顾者知识总均分为(15.68 ± 6.43)分。癫痫患儿病程、按时服药、照顾者学历及家庭人均月收入是癫痫知识问卷得分的影响因素( P<0.05)。94.12%(208/221)~96.38%(213/221)的照顾者教育需求度高,其中癫痫发作期间的安全指导知识需求度最高。照顾者对远程教育方式接受度一般,各条目人群接受度为34.39%(76/221)~71.95%(159/221)。 结论:癫痫患儿照顾者的癫痫知识有待提高,医疗机构应根据照顾者不同特征,从可干预的影响因素出发制订针对性教育计划;照顾者的教育需求高,医护人员应加大健康教育;依托远程平台给予健康教育前应充分了解照顾者对平台的态度,最终使其掌握疾病知识,强化其疾病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健康中国建设的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国民健康素养作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第一路径。大学生是传播健康理念、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人群,"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大学生、教师和高校对大学生健康均负有责任。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的必要性和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面临的挑战,提出生命与安全教育行动、健康水平提升行动、中医养生保健行动、科学知识普及行动等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400例危重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山东省博山地区三甲医院危重创伤患者的特点,为该地区危重创伤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2017年在淄博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400例急危重、急重症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内容包括就诊时间、性别、年龄、住址、生命体征、诊断、创伤原因、转归、急诊科滞留时间等。结果:400例患者中,2015—2017年分别就诊86例(21.50%)、122例(30.50%)和192例(48.00%);男女比例为3 ∶ 1;年龄(51.76±17.89)岁,以≥40岁(315例,78.75%)和远城区(143例,35.75%)患者为主。急诊死亡52例,死亡率为13.00%。患者主要为多发伤274例(68.50%),单一伤126例(31.50%)。创伤原因主要为车祸伤204例(51.00%)。夏季就诊例数最多134例(33.50%);累计月分布8月份(53例,13.25%)最多;以20∶01~22∶00时段(59例14.75%)及16∶01~18∶00时段(55例,13.75%)为主。结论:山东博山地区应重视40岁以上男性非城区居民急性创伤的宣传教育,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安全生产管理,建议本地区多设立院前急救站,保证远城区居民急救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实践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为临床医学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的远程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数据资源和技术保障。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体系架构分析法和专家小组讨论法,了解国内外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研究和应用情况,在吉林省智慧医疗云服务平台、新冠肺炎远程智能防控诊断云服务平台、医学影像质控互认共享云服务平台基础上,结合目前实际和远期发展趋势,采用结合构建的方法,开展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实践、探索和研究。与东北师范大学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国家工程实验室合作建立科研数据库。结果:运用现代体域网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数据处理及生命体征监测分析系统,依托网络技术,促进和发展健康管理、健康干预与促进、健康教育、肿瘤防控、慢病管理、医学营养、儿童健康管理、老年健康管理、医学护理、医学健康研究等服务功能,完善平台管理机制,探索平台建设标准和管理方法,初步建成了科学、高效、实用的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结论:①在原有信息服务平台基础上,采用结合构建方法,进行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结合实际,探索研究科学系统建设平台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可保护原有投资,降低建设成本,减少浪费;另一方面可保持原有业务的连续性,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建设途径和发展模式;②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的功能要依据医学健康行业和社会的需求适时完善与升级;③医学健康大数据标准和平台标准的体系建设是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有效手段,包括医学健康信息获取、传输、交换、分析和处理等整个处理过程,需要对基础标准、数据标准、技术标准、平台标准、工具标准、管理标准、安全和隐私标准、行业应用标准等诸多标准进行研究、规范和完善;④在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中建立科研数据库,为医学健康科研服务,拓展了平台的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种健康教育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三种健康教育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潍坊市中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28例,看图对话组32例,授权教育组32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看图对话组给予患者看图对话式健康教育,授权教育组患者给予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三种健康教育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授权能力、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看图对话组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ACA)评分显著常规组,授权教育组的SDACA评分明显优于看图对话组和常规组,看图对话组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授权教育组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看图对话组和常规组,看图对话组的糖尿病授权中文版简化量表(C-DES-SF)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授权教育组的C-DES-SF评分明显高于看图对话组和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看图对话组的糖尿病生命质量量表(A-DQOL)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授权教育组的A-DQOL评分明显优于看图对话组和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常规健康教育、看图对话式教育及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均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其中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均优于常规教育和看图对话式教育,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护理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通识课程形式推动高校学生辐射安全知识普及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评价通识课程《辐射防护基础》在构建与强化高校学生辐射安全意识过程中的实施效果,为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新的策略。方法:2021—2022年度山东大学各学院选修通识课程《辐射防护基础》本科生总人数为127人,为对比医学、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效果,选取医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选课学生101人(79.5%)作为参与者,通过问卷调查对比分析课程学习前后大学生对辐射安全基本概念及理论的了解,以及对辐射危害科学防护意识的改变,从而评价该课程教学效果及意义。结果:2021—2022年度山东大学医学院与电气工程学院参加课程学习的学生中,接受邀请并全程自愿完成两次问卷调查的94人,占各校区总选课人数74.0%。调查结果显示:通过课程学习,明显提高了大学生对辐射科学防护的认知水平,对6个方面的认知李克特量化分值从学习前的3.59±1.35、3.81±1.17、3.45±1.16、4.11±1.13、3.62±1.05、3.98±1.24分别增加到学习后的4.94±0.32、4.87±0.32、4.96±0.21、4.98±0.15、4.81±0.39、4.98±0.1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6.55、5.50、9.10、5.36、7.60、5.34, P< 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专业背景影响学生对辐射安全防护的了解:在学习本课程前,对电离辐射5个方面知识认知评分,医学院学生优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69、4.06、6.46、6.27、7.78, P< 0.001);而学习本课程后,两个专业学生对该问题的认知程度均明显提升,无明显差异( P > 0.05)。对课程学习收获的反馈结果显示:通过通识课程学习方式,可以明显提高"日常辐射防护"意识(96.8%),鉴别伪科学、伪信息(93.6%),打消对"核"的恐惧(95.7%),并有效引导他们树立"珍爱生命"的观念(91.5%)。 结论:《辐射防护基础》通识课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辐射安全意识,强化了辐射安全防护知识体系,为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新的途径,值得在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课程教育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八段锦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八段锦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FMS)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疗效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招募85例FMS患者进行12周八段锦锻炼,招募性别、年龄等与八段锦组相近的35例FMS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12周.在0周和12周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以纤维肌痛影响问卷(FIQ)改善率是否达到14%为标准将八段锦组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八段锦的疗效影响因素.结果:八段锦组共73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共31例患者完成研究,12周后,除BDI评分外,八段锦组纤维肌痛影响问卷(FIQ)、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压力知觉量表(P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简明生命质量量表(SF-36)中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和心理健康总分、生理健康总分的改善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离异(OR=4183.96,P<0.05)、是否退休(OR=48.38,P<0.05)、学历(OR=96.67,P<0.05)、症状严重性评分(OR=2.17,P<0.05)、SF-36量表中的躯体疼痛维度评分(OR=0.81,P<0.05)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因素.结论:八段锦锻炼可有效改善FMS相关症状,减轻FMS患者的躯体疼痛和心理压力,提高睡眠质量、生命质量和躯体功能.非离异、退休以及受教育水平较高的患者习练八段锦更可能取得较好疗效,同时,治疗前FMS相关症状和躯体疼痛的严重程度也可预判八段锦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科学史的支架式教学设计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以"水通道蛋白"发现历程为主线开展教学,通过搭建恰当的教学支架,引导学生深入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自主归纳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异同,培养学生资料分析与问题解决的科学思维;通过探讨被动运输与传染病的联系,加强生命安全教育的渗透,从而使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