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医学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科研文献阅读是医学生需要尽早掌握的一项必备技能,也是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文献阅读方法,为其日后学习和深造奠定扎实基础。本研究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学团队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各专业二年级和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校级通识选修课程"科研文献学习与交流"为例,阐述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并通过课程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选修过本课程的137名学生中,99.3%(136/137)的学生均能够顺利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并通过考核。对2020至2021年选修本课程的7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能够提升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88.9%(64/72)]和口头报告能力[66.7%(48/72)],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51.4%(37/72)],并使学生从同伴学习中获益[63.9%(46/72)]。本课程初步建立了一套以独立课程为形式,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早期科研训练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综合性大学医学传播学通识课程的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为了提高高校学生健康素养、培养学生对媒体传播医学知识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健康理念和行为的形成,同济大学同济临床医学院面向通识教育阶段各专业学生开设"健康疾病传播"医学传播学通识选修课程。课程在设计上关注学生需求,提升高阶性和挑战度,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通过医学传播案例分析、传播作品创作、研究性项目任务等促进学生学习投入度,提高了学生健康素养,提升了学生思维、综合、创造能力。课程运行2轮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为医学传播学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年轻医师应将医德思维培养成为执业习惯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随着医疗制度和卫生体制改革的逐年推进,临床医疗实践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规范的医疗行为,如医疗技术滥用、过度医疗盛行、医患沟通不畅等,这些行为可能会导致医患纠纷。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伤害,年轻医师的教育需要加强对医疗风险意识的培养,让年轻医师了解职业法律风险,增强防范意识。为此,需要更新观念,制订系统化的医疗人文教学计划,强化教师的医疗风险意识,开设医德医规通识课程,做好年轻医师的医德医规培训。同时,需要将实际案例分析融入临床教学,增强年轻医师的医德医规教育,让医德思维成为一种执业习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在医学通识选修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为改进医学通识选修课程中普遍存在的参与度低、教育模式缺乏创新等现象,将"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运用于医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实施中,从核心知识、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人性维度、人文关怀、学会学习6个维度入手,设定学习目标,制定考核工具,最后选择教学方法,从而形成教学闭环。通过课程实施改革、收集反馈和整理资料后,得出根据此方法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完全切合及服务于教学目的,考核方式变得多样、内容更加全面,体现了通识教育需要的多维度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虫族入侵——人体寄生虫学》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为顺应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需求,打造一流在线课程,广西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在学银在线平台上建立课程《虫族入侵——人体寄生虫学》,为医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非医学生的通识教育提供学习资源。在构建理念上,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兼顾科学性和趣味性;在课程内容上,包含微课、PPT、随堂测验、病例分析等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在课程管理上,教师借助平台的多种功能实时与学生开展互动,起到督学的作用;在课程考核上,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开展综合性评价。自课程上线运行至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中外流行病学通识教育教学模式效果评价的系统综述和启示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系统梳理国内外流行病学通识教育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研究,为流行病学通识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Sinomed、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出研究流行病学通识教育不同教学模式的文献。采用叙述整合的方法将纳入文献归类,并评价教学效果,进行定性系统综述。结果:共纳入45篇文献(中文28篇,英文17篇),涉及14种教学模式,包括联合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项目设计模式、案例教学模式(CBL)和其他。除个别文献结果如项目设计、网络平台或翻转课堂模式外,其余创新教学模式的效果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国内外文献教学模式分布存在差异,国外种类多样,多集中于联合模式和软件/网络平台教学;国内种类较国外更单一,运用最多的是联合教学模式和PBL模式,且对比不同教学模式的研究比国外少。结论:流行病学通识教育还在早期摸索阶段,多种创新教学模式较传统模式的教学效果有所提高,鼓励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将流行病学通识性知识与跨专业知识结合,培养学以致用的复合型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环境与健康"公共卫生通识选修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分析"环境与健康"通识课程对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效果,为今后开展环境与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测评技术指南(试行)》中"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测评核心试题"为基础制作调查问卷,在"环境与健康"课程前后对2018-2020学年选修该课程的992名本科生进行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调查,比较学生环境与健康整体素养和分类素养的具备率。采用 t检验和 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总体具备率和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类素养具备率由课程前的12.5%(124/992)、39.5%(392/992)、1.6%(16/992)、52.4%(520/992)提升至课程结束后的23.8%(236/992)、46.8%(464/992)、2.8%(28/992)、56.9%(564/992),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环境与健康"通识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今后可以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VR联合AR融入式教学系统在临床医学专业口腔通识医学教育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研究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联合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融入式教学系统在临床医学专业口腔通识医学教育的应用与效果。方法:以海军军医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一教班16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VR+AR组和传统组,每组各80人。对两组学生的前期成绩及授课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并于结课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利用Epidata 3.0进行问卷资料输入,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 t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 结果:VR+AR组与传统组在基础知识成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65±3.76)vs.(51.90±3.46), P=0.516],但VR+AR组在病例分析[(35.85±2.56)vs.(31.40±2.96), P<0.001]及总成绩[(88.50±4.95)vs.(83.30±4.86), P=0.002]上均高于传统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VR+AR组在"教学模式"[(92.30±6.90)vs.(85.20±7.30), P<0.001]、"教学方法"[(91.70±5.90)vs.(86.00±6.70), P=0.012]和"教学提升"[(90.70±8.70)vs.(82.30±8.40), P<0.001]上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 结论:VR联合AR融入式教学系统,可提高教学成绩与教学质量,方便用于口腔狭小空间内的教学演示、模拟操作,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口腔通识医学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医学本科生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智能医疗时代,建设适合医学本科生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赋能医学教育,有助于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为健康中国服务。本文以北京大学医学部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为例,探讨其设计和实施过程,并选取2021至2023年选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8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师生座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85名学生中,认为课程可以完善知识结构的有83名(97.6%)学生,对授课方式表示认可的有80名(94.1%)学生,认为课程能够激发对人工智能兴趣的有78名(91.8%)学生,认为课程对今后专业学习有帮助的有80名(94.1%)学生。可见,本科阶段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可以为其他医学院校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英国肿瘤医师教育培训模式介绍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肿瘤作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疾病,是全人类最为关注也亟待突破创新的热点健康问题。英国高等医学教育作为欧洲高等医学教育的典型代表,有其成功的教育模式;其对肿瘤医师的培训,也有特色之处。笔者于2021年赴英国皇家马斯登医院进行了为期1年的临床访问学习。本文将从英国肿瘤医师学制、培训课程设置、临床工作中的教育培训方法等方面介绍英国肿瘤医师教育培训模式。笔者发现:强调从基础到临床、从通识教育到专科教育、从临床到科研再到临床,是英国肿瘤医师培训的主要特色。鉴于此,笔者希望能结合我国肿瘤医师培训的具体情况,为肿瘤医师教育培训模式改革给予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