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Aβ1-42、NLRP3、P-Tau181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β-amyloid protein 1-42,Aβ1-42)、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 3(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磷酸化 Tau-181 蛋白(phosphorylated tau-181 protein,P-Tau181)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132例AD患者为AD组,并纳入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临床痴呆评估量表评估两组认知功能,根据MoCA评分将AD组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血清Aβ1-42、NLRP3、P-Tau181水平.结果 AD组与健康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AD组患者血清Aβ1-42、NLRP3、P-Tau181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Aβ1-42、NLRP3、P-Tau181水平明显高于中、轻度组患者(P<0.05),中度组患者血清Aβ1-42、NLRP3、P-Tau181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患者(P<0.05).结论 AD患者血清Aβ1-42、NLRP3、P-Tau181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其表达水平与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饲料中单独或联合添加乳酸菌对大口黑鲈生长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试验旨在分析在饲料中单独或联合添加2种乳酸菌对大口黑鲈生长速度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共分为4组:C0组作为对照,使用基础饲料;T1、T2和T3组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了1.0×108 CFU/g的植物乳杆菌LP-37、1.0×107 CFU/g的戊糖片球菌PP-23,以及两者按此浓度组合的混合益生菌.每个实验组均设置了3个重复,每个重复包含50尾大口黑鲈,养殖周期为6周.结果显示:T1、T2、T3组的大口黑鲈在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方面均显著优于C0组(P<0.01),并且在饵料系数方面,T1至T3组均显著低于C0组(P<0.05).其中,T3组,在促生长方面效果最为显著.在肠道组织形态方面,T1和T3组绒毛高度均极显著高于C0组(P<0.01),T3组绒毛宽度显著高于C0、T1和T2组(P<0.05),各试验组肌层厚度均极显著高于C0组(P<0.05).各试验组均能提高大口黑鲈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及肠道中胃蛋白酶、α-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并且与促生长结果类似,T3组提升的幅度最大.与C0组相比,T1—T3组大口黑鲈脾脏和头肾中IL-1β、IL-8、TNF-α、IFN-γ等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IL-10、TGF-1β等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T3组效果最显著.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LP-37和PP-23能显著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血清和肠道中酶活性,增强抗炎因子的表达,降低促炎因子的表达,显著改善肠道形态,且联合添加组优于单一添加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比例的棉粕和菜粕饲料中添加齐墩果酸对草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及免疫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试验旨在研究高比例的棉粕和菜粕饲料中添加齐墩果酸对草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和免疫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均重约为50 g的草鱼48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为对照组、高比例的棉粕和菜粕组、高比例的棉粕和菜粕组+500 mg/kg齐墩果酸组,分别记为CON、S1和SQ2.养殖周期为 56d.结果显示:(1)与CON组相比,S1和SQ2组草鱼的末均重(FB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降低(P<0.05),S1组草鱼的饵料系数(FCR)显著升高(P<0.05).与S1组相比,SQ2组草鱼的FBW、WGR和SGR均显著升高(P<0.05),而FCR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S1和SQ2组草鱼的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胆汁酸(TBA)、总胆固醇(T-CHO)和肝脏丙二醛(MD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酸性磷酸酶(ACP)、免疫球蛋白M(IgM)、肠道淀粉酶和肝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1组草鱼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C3、肠道脂肪酶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S1组相比,SQ2组草鱼的血清GOT、T-CHO和肝脏MDA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ACP、IgM、肠道脂肪酶、淀粉酶和肝脏的CAT、SOD、T-AOC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3)与CON组相比,S1组和SQ2组草鱼肝脏中gpx1、cat、tgf-β1和il-15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S1组草鱼肝脏中Mnsod和nrf2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而keap1、tnf-α、nf-κb和il-12β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S1组相比,SQ2组草鱼肝脏中Mnsod、gpx1、cat、nrf2、tgf-β1和il-15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而keap1、tnf-α、nf-κb和il-12β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综上所述,高比例棉菜粕饲料显著降低了草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并引起草鱼肝脏组织结构的损伤.齐墩果酸的添加可以缓解草鱼肝脏的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并提高草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长期耕作对黑土有机碳储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土壤有机碳(SOC)对维持土壤肥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长期耕作对黑土区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SOCS)及其组分的影响,本研究基于39年的耕作试验,比较了不同耕作方式(旋耕起垄、免耕、深松、翻耕)对0~40 cm 土层SOCS、活性有机碳组分和微生物残体碳(MN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旋耕起垄相比,免耕处理显著增加了 0~20cm 土层SOCS、SOC、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有机碳(EOC)和MNC含量;深松和翻耕处理在0~20和20~40 cm 土层中显著增加了SOCS、SOC和EOC含量,并在20~40 cm 土层增加了 MBC含量.此外,翻耕处理20~40 cm 土层中DOC、颗粒有机碳和MN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深松和翻耕处理相较于旋耕起垄和免耕处理,显著降低了 0~20和20~40 cm 土层中MNC对SOC的贡献率.结构方程模型表明,通过提升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田间持水量和全磷含量,增强β-葡萄糖苷酶、淀粉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能促进MNC的积累.深翻促进了 0~40 cm 土层SOC、活性有机碳和MNC的均匀分布,更有利于黑土区农田SOC的固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创环切术对牙列缺损种植患者炎症反应及牙槽嵴顶骨吸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微创环切术对牙列缺损种植患者炎症反应及牙槽嵴顶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丽水市中医院接受牙列缺损种植术的患者19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微创组(n=100)和传统组(n=98).微创组采用微创环切术,传统组采用传统翻瓣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疼痛介质、牙槽嵴顶骨吸收量、种植体松动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 2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术后疼痛反应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5羟色胺(5-HT)水平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患者牙槽嵴顶骨吸收量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2组种植体松动度和种植体留存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微创组患者OHIP-14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环切术相比传统翻瓣术,在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后炎症因子和疼痛介质水平、减少牙槽嵴顶骨吸收量及提高口腔健康方面表现更优,可广泛用于牙列缺损种植术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NLR、Aβ、IGF-1对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β-淀粉样蛋白(A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POCD组及非POCD组.对两组术后24 h内血清NLR、Aβ、IGF-1水平进行比较,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POC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NLR、Aβ、IGF-1水平对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发生POCD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后7 d共有54例患者出现POCD.POCD组NLR及Aβ水平高于非POCD组,IGF-1水平低于非PO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94、6.108、6.481,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长、NLR及Aβ上升、IGF-1下降是患者术后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P<0.05),受教育年限高是患者术后发生POCD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NLR、Aβ、IGF-1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发生POC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0.779、0.794、0.910,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血清NLR、Aβ、IGF-1水平异常可能与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发生POCD有关,通过三者联合检测对预测POCD发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探究能力进阶培养的实验创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依据"核心素养为宗旨,教学过程重实践"的新课标理念,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实证酶活性的影响因素.通过改进实验发生装置、终止装置,创新性地设计"半定量"到"定量"实验,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提供阶梯,切实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胆管支架治疗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慢性胰腺炎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评估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胆管支架治疗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慢性胰腺炎(CP)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普通外科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病中心采取ERCP治疗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CP的35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治疗体会.结果 35例CP患者中,经ERCP诊断为高位胰胆合流异常(PBM)27例,其中胆总管残端结石合并胆管括约肌狭窄20例,单纯性胆管括约肌狭窄5例,胰管狭窄2例;经ERCP诊断为低位PBM 8例,其中乳头括约肌狭窄5例,胰管括约肌狭窄2例,胰管括约肌狭窄并胰管结石1例.35例先行ERCP治疗,结石取净2例,未取净19例;狭窄解除8例,未解除27例.后置入胆管支架,其中22例狭窄置入全覆膜金属支架(FCMS),5例狭窄置入塑料支架.术后腹痛缓解率100%(35/35),急性胰腺炎发生率5.7%(2/35),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14.3%(5/35).27例支架留置3~7个月后均成功取出,狭窄解除率92.6%(25/27),其中FCMS狭窄解除率100%(22/22),塑料支架狭窄解除率60%(3/5);19例结石取净率100%(19/19),其中结石消失率63.2%(12/19),结石溶解率100%(19/19).术后随访4~63个月,胰腺炎复发率11.4%(4/35),再次接受ERCP治疗,均存在胰管狭窄,重新留置胰管支架.结论 结石和狭窄是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CP的主要病因,ERCP置入FCMS不仅能解除狭窄,还能促进结石的溶解和排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健康人群急进高原前后血生化免疫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平原(海拔57m)成年健康人群急进到高原地区(海拔4300m)后其血生化、免疫等65项指标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指标变化意义.方法 15名平原成年健康人,分别采集他们身处平原地区和高原地区的静脉血,行血生化、免疫等检测,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65项血生化、免疫检查指标中:①上高原后1周与在平原地区比较,变化指标共有12个,其中表现下降趋势的为血脂检查指标APOA(载脂蛋白A)、HDL(高密度脂蛋白)、肝功能检查指标ALB(血清白蛋白)、胰腺检查指标AMYL(α-淀粉酶)、血糖检查指标GLU(葡萄糖)5个指标,表现上升趋势的为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ORT(皮质醇)、ProBNP(脑利钠肽前体)、C肽、炎症检查指标IL-6(白介素6)、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人附睾蛋白4)、肝功能检查指标NH3(血氨)、心肌酶检查项目TNT-HS(超敏肌钙蛋白T)7个指标.②下高原后返回平原1周与在高原1周相比,变化指标有10个,其中表现下降趋势的为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肽、INSULIN(胰岛素)、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人附睾蛋白4)、肝功能检查指标NH3(血氨)、心肌酶检查指标TNT-HS(超敏肌钙蛋白T)、LDH(乳酸脱氢酶)6个指标,表现上升趋势的为肝功能检查指标ALB(血清白蛋白)、胰腺检查指标AMY-P(胰淀粉酶)、AMY-L(α-淀粉酶)、血糖检查指标GLU(葡萄糖)4个指标.③平原人群在急进高原后指标呈下降趋势,在返回平原后逐渐上升的指标为肝功能检查指标ALB(血清白蛋白)、胰腺检查指标AMYL(α-淀粉酶)、血糖检查指标GLU(葡萄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平原人群在急进高原后呈上升趋势,在返回平原后逐渐下降的指标为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肽、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人附睾蛋白4)、肝功能检查指标NH3(血氨)、心肌酶检查指标TNT-HS(超敏肌钙蛋白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人群由平原急进到高原时,肝功能检查指标ALB、NH3的变化,反映了急进高原造成肝功能受损;胰腺检查指标AMYL和血糖检查指标GLU在急进高原后下降反映了机体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而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肽、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心肌酶检查指标TNT-HS急进高原后升高反映了高原低氧环境中应激激素分泌入血,体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能力、肾功能以及心肌受损.机体的多项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返回平原后指标恢复,机体可通过调节来适应高原环境,未对身体造成显著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糖变异系数对急诊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血糖变异系数(GLUcv)对急诊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入选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在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诊治的脓毒症患者,检测患者入院24 h内末梢血糖,并计算GLUcv.以脓毒症确诊28 d内SAE事件为研究终点,将28 d内并发SAE的患者纳入SAE组,未并发SAE患者纳入N-SAE组.比较分组后组间主要资料与指标水平的差异,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脓毒症并发SAE与GLUcv及其他主要指标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GLUcv与脓毒症并发SAE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与临床决策曲线,分析GLUcv对脓毒症并发SAE的预测价值.结果 最终有135例患者完成研究,患者入院24 h内GLUcv结果为12.59~33.60,根据GLUcv四分位数由低到高将135例患者分为Q1~Q4组,Q4组SAE发生率高于Q1~Q3组,Q3和Q4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IL)-6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高于Q1和Q2组,24 h乳酸清除率低于Q1和Q2组(P<0.05).患者确诊后28 d内并发SAE 57例,发生率约42.22%.SAE组入院时APACHE Ⅱ评分、GLUcv、IL-6及NSE水平高于N-SAE组,24 h乳酸清除率低于N-SAE组(P<0.05).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脓毒症并发SAE可能与入院时APACHE Ⅱ评分、24 h乳酸清除率、GLUcv、IL-6、NSE及SAA有关(P<0.05).绘制ROC曲线,GLUcv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SAE曲线下面积(AUC)为0.797,最佳截断值为23.24.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脓毒症患者入院24 h内GLUcv与入院28 d内SAE发生风险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5),当GLUcv阈值达到23.24时,SAE风险随着GLUcv升高而增加.绘制临床决策曲线,GLUcv预测脓毒症并发SAE临床净收益情况理想,且联合其他指标能提高整体决策获益.结论 脓毒症患者并发SAE与GLUcv的升高有关,SAE风险随GLUcv升高而增加,脓毒症患者入院24 h内GLUcv可预测SAE高风险人群,且联合其他指标能提高整体风险预测的净收益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