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个野生云芝种质资源及药材品质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研究18株野生云芝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药材品质,为筛选可供人工培育的高产优质云芝药材菌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测定18株云芝菌丝、子实体农艺性状及子实体多糖、浸出物、麦角甾醇含量和重金属含量,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菌株YUN5、HN04、JL3、NX17首茬子实体生物产量较高;菌株YUN4、YUN5、DB5、NX4子实体多糖含量均超过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3.2%;14个菌株子实体浸出物含量均超过药典标准规定的18%,YUN1、HN02、NX6、NX18未达药典标准.子实体中麦角甾醇含量最高菌株为NX4,达到0.58 mg/g;菌株YUN5、HN01、DB4、JL2、NX4子实体中Cr、Cu、As、Cd、Pb含量均未超过标准规定的限量值.结论:菌株NX4、DB5、YUN5在加权评分及主成分分析评价中排名前列且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云芝外观、多糖含量和浸出物含量要求,可作为优质云芝种质资源,同时也可作为云芝药材品质优良菌种;加权评分排名靠前的YUN2、YUN4以及主成分分析排名靠前的NX17子实体外观不符合药典要求,但菌株YUN4的多糖含量、菌株YUN2的浸出物和麦角甾醇含量、菌株NX17的麦角甾醇含量和单袋首茬产量上相对于其他菌株具有优势,可分别考虑作为有效成分提取的菌种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不同产地初加工方式对延胡索药材品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考察不同加工方式对延胡索外观性状和内部成分的影响,筛选其合理的产地初加工方法.方法:采用晒干、阴干、冷冻干燥、热风干燥、远红外干燥及微波干燥法处理新鲜延胡索,HPLC法测定原阿片碱、海罂粟碱、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含量,色差仪测定粉末颜色,分析复水比、折干率、浸出物及外观性状.化学计量法综合评价各方法对药材品质的影响.结果:晒干延胡索外观性状最佳,生物碱含量较高,但耗时长;热风和远红外干燥耗时缩短,60 ℃干燥外观性状与晒干法接近,生物碱含量较高;微波干燥法耗时最短,生物碱含量最高;阴干法耗时最长,生物碱含量较低,性状差;冷冻干燥药材质轻、内部多孔松泡,生物碱总含量最低.结论:热风60℃干燥法可大幅度提高干燥效率,确保药材性状及成分含量,可用于延胡索规模化产地加工;微波干燥设备改进后应用前景广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FDA对眼用制剂的质量研究要求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4/7/6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23年12月28日发布了题为"局部外用眼科药品的质量考虑"的指导原则草案,对2023年10月发布的同名指导原则草案进行了修订.该指导原则草案讨论了用于眼内和眼周局部给药的眼用产品,包括凝胶、软膏、乳膏和液体制剂等剂型的眼用制剂的一些质量考虑,涵盖质量研究中微生物学、可见颗粒物、可提取物和可浸出物、杂质和降解产物、稳定性研究5个方面,并对容器密封系统(CCS)设计等提出了相关建议.详细介绍FDA该指导原则草案主要内容,期望对该类药物的研发和质量评价有所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牡丹果荚的质量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建立牡丹果荚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牡丹果荚中没食子酸、鞣花酸的含量;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鉴别牡丹果荚中没食子酸;按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用生物显微镜观察法对果荚粉末进行鉴别.结果 建立了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的药材中没食子酸的TLC鉴别方法;建立了药材中没食子酸及鞣花酸含量测定方法:没食子酸在1.30~166.7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66%,RSD值为1.95%;鞣花酸在1.00~128.2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2%,RSD值为1.15%;12批药材中没食子酸、鞣花酸、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73~10.00 mg·g-1、11.31~12.50 mg·g-1、9.98%~11.07%、10.35%~12.35%、0.32%~0.41%、32.27%~33.55%;果荚粉末观测到簇晶、导管和非腺毛.结论 所建立的牡丹果荚质量标准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贵州典型煤矸石堆场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4/4/6
[背景]煤矸石堆场用于堆放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热值低、含重金属的固体废弃物,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对堆场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目的]探究煤矸石堆场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方法]选择贵州省六枝特区典型煤矸石堆场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堆场表层土壤、矸石层土壤、废水浸出口沉积物和堆场下游河道沉积物,通过宏基因组学技术进行分析.[结果]细菌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优势菌属为钩端螺菌属(Leptospirillum)和硫化杆菌属(Sulfobacillus);古菌的优势菌门为 Candidatus_Thermoplasmatota 和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优势菌属为热原体属(Thermoplasma)和金属球菌属(Metallosphaera).不同采样点细菌和古菌的优势菌属存在显著差异,矸石层土壤和废水浸出口沉积物中的铁氧化细菌和硫氧化细菌比其他 2个样点丰富.煤矸石堆场中微生物的碳、氮、硫代谢基因丰度较高,共检测到 6条固碳途径、6 条氮代谢途径和 3 条硫代谢途径.主要的固碳基因为ACAT和E2.2.1.1,固碳途径以还原性三羧酸循环为主;主要的氮代谢基因为nirB、nasA和narG,氮代谢途径以反硝化为主;主要的硫代谢基因为cysH和sir,硫代谢途径以同化硫酸盐还原为主.[结论]本研究可进一步拓展对矿山生态环境的认识,为矿区生态修复、土壤和河流污染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不同轮作方式对北沙参生长及药材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探讨不同轮作方式对北沙参生长、质量及其根腐病发病率的影响,为有效缓解北沙参连作障碍及制订合理栽培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进行三年大田试验,设置 4 种轮作处理,前茬作物分别为:玉米、牛膝、桔梗和防风.比较各处理北沙参生物量、根腐病发病率、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并利用UPLC测定 5 种香豆素(补骨脂素、花椒毒素、佛手柑内酯、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结果:与玉米或牛膝轮作后,北沙参长势较好,根腐病发病率下降,根中浸出物和 5 种香豆素含量显著提高;而与防风轮作后,北沙参根部长势不佳,有效成分含量较低,根腐病发病情况较严重.结论:与玉米或牛膝轮作后,北沙参的生长及药材质量较好,且根腐病的发生较轻;而与防风轮作后,北沙参的长势和质量较差,表明防风不宜作为北沙参的前茬作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氮、磷、钾肥施用量对白花前胡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提高栽培白花前胡产量和品质,解决市场上前胡供不应求且指标成分不达标的问题.方法 采用大田实验,分别研究施氮(N1 36.8、N2 73.6、N3 110.4 kg/hm2)、施磷(P1 24、P2 48、P3 72 kg/hm2)、施钾(K1 41.6、K2 83.2、K3 124.8 kg/hm2)对产量及前胡甲素、前胡乙素、浸出物、植株养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不施肥相比,合理施肥可提高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促进根部生物量增加,防止地上部徒长,增加根部氮、磷、钾含量,提高前胡甲素和前胡乙素含量,稳定浸出物含量.其中,P1、K2 处理分别提高前胡乙素含量至0.32%、0.26%,达到了 2020 年版《中国药典》相关要求.结论 合理施用磷、钾肥可提高前胡产量及品质,两者适宜施用量分别为 24、83.2 kg/hm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桔梗生药粉湿热灭菌工艺优化及不同灭菌方法对其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优化桔梗生药粉湿热灭菌工艺,并考察辐照灭菌、湿热灭菌、乙醇灭菌、干热灭菌对其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灭菌时间、灭菌温度、干燥温度为影响因素,桔梗总皂苷、桔梗皂苷D含量及灭菌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湿热灭菌工艺.评价不同灭菌方法对微生物限度、鉴别项、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相似度的影响.结果 最佳条件为灭菌时间 35 min,灭菌温度 103℃,干燥温度 76℃,综合评分为 95.14 分.4 种灭菌方法下微生物限度检查全部合格;灭菌后桔梗皂苷D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依次为辐照灭菌>湿热灭菌>乙醇灭菌>干热灭菌;指纹图谱相似度依次为辐照灭菌>乙醇灭菌>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结论 该方法便于操作,重复性好,生产成本低,灭菌彻底,可为桔梗生药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西藏3种乌头属植物的品质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 探究西藏不同地区乌头属药用植物的品质差异,完善质量标准.方法 以西藏地区3种乌头属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药典方法测定其水分、灰分、浸出物;利用青稞酒进行炮制,采用HPLC法对其炮制前后生物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暂定铁棒锤、露蕊乌头、工布乌头水分含量分别不得超过8.60%、7.86%、8.18%;总灰分含量分别不得超过3.38%、4.09%、4.86%;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分别不得超过0.29%、0.71%、1.48%;浸出物含量分别不得低于15.56%、7.34%、15.78%;对比生品的生物碱质量分数发现,经青稞酒炮制后生物碱质量分数均不同程度的明显下降.单酯型生物碱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工布乌头>铁棒锤>露蕊乌头,双酯型生物碱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铁棒锤>工布乌头>露蕊乌头.结论 改进后的HPLC法可同时检测双酯型生物碱和单酯型生物碱,方法易操作且准确可行.为西藏地区的乌头属药用植物的品质分析以及制定完善质量标准提供一定研究依据和数据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HPLC-ELSD法测定东北产平贝母中生物碱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对东北三省不同产地的22份平贝母样品进行质量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平贝母样品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依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对样品的水分、总灰分及醇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各产地样品的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22份样品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标准.吉林省产平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以及总生物碱含量最高,并且各产地样品之间相似性较高.结论:吉林省产平贝母在质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为平贝母的质量评价系统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