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缩略语 英文全称 中文全称BPH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良性前列腺增生ED Erectile dysfunction 勃起功能障碍SABC Streptavidin-biotin complex 链霉亲合素-生物素酶复合物PSA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室肌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室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40只周龄为6~8周的雄性SD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DM)组、缬沙坦(DM+Val)组(30 mg·kg -1·d -1)及沙库巴曲缬沙坦(DM+Sac/Val)组(60 mg·kg -1·d -1)。8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HE染色观察心室肌结构及细胞形态,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三磷酸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观察大鼠心室肌细胞凋亡情况,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心室肌组织B淋巴细胞瘤因子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C/EBP同源蛋白(CHOP)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 78)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GRP 78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164±0.048)%]相比,DM组[(2.116±0.305)%]大鼠心室肌细胞凋亡增多;与DM组相比,DM+Val组[(1.121±0.097)%]和DM+Sac/Val组[(0.513±0.031)%]大鼠心室肌细胞凋亡均降低;DM+Sac/Val组较DM+Val组大鼠心室肌细胞凋亡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心室肌组织促凋亡蛋白Bax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增加,抑凋亡蛋白Bcl-2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减少,且Bcl-2/Bax降低;与DM组相比,DM+Sac/Val组Bax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降低,蛋白Bcl-2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心室肌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 78及CHOP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增加;与DM组相比,DM+Val组大鼠心室肌组织中CHOP蛋白表达量、 GRP 78及 CHOP mRNA的表达量均降低,DM+Sac/Val组GRP 78及CHOP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减少糖尿病大鼠心室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相关,且这一效应优于缬沙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外泌体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1抗原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检测外周血中外泌体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1(GPC-1)抗原对术前协助诊断胰腺癌(PDAC)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河北省人民医院31例PDAC患者(实验组)和22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的外周血,用超速离心机分离出外泌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外泌体GPC-1的阳性率,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糖类抗原19-9(CA19-9)含量。相关分析打用Person相关分析。结果:GPC-1+外泌体在实验组的表达较对照组的表达率明显升高(27.52%比4.96%, Z=-5.145,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19-9在实验组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76.40 mg/L比16.07 mg/L, Z=-3.342,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PC-1+外泌体、CA19-9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8、0.771( t=19.44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泌体GPC-1阳性率的约登指数为0.812,其GPC-1阳性率为12.16%,敏感度为90.30%,特异度为90.90%,误诊率为9.10%,漏诊率为9.70%。将CA19-9与GPC-1+外泌体联合用于PDAC的早期诊断时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95%可信区间为0.848~0.997,与GPC-1+外泌体独立诊断PDAC比较(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664, P>0.05)。 结论:外周血GPC-1+外泌体测定对临床上协助诊断PDAC的参考价值优于CA19-9,且不劣于两指标联合的诊断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同源异形盒基因A1和母亲抗肢瘫同系物3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同源异形盒基因A1(HOXA1)和母亲抗肢瘫同系物3(SMAD3)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和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9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HOXA1及SMAD3基因mRNA表达。采用链霉亲合素-生物素复合物法检测蛋白表达。分析HOXA1及SMAD3基因蛋白表达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生存期的关系。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HOXA1与SMAD3蛋白表达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组间生存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 结果:乳腺癌患者中乳腺肿瘤组织HOXA1、SMAD3基因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HOXA1基因mRNA为0.71±0.12比0.34±0.09,SMAD3基因mRNA为0.86±0.14比0.42±0.11,HOXA1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5.21%比18.75%,SMAD3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9.37%比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168、24.214, χ2=27.377、26.347, P<0.05)。Ⅲ期、Luminal B型、低分化乳腺癌患者HOXA1和SMAD3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Ⅰ+Ⅱ期、Luminal A型、中+高分化乳腺癌患者(HOXA1分别为78.13%比43.75%、64.71%比33.33%、77.14%比42.62%,SMAD3分别为84.38%比46.87%、67.65%比35.90%、82.86%比4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194、13.730、10.717、12.437、17.131、12.592, P<0.05)。乳腺癌组织中HOXA1蛋白表达与SMAD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r=0.577, P<0.05)。HOXA1阳性、SMAD3阳性乳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低于HOXA1阴性、SMAD3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39.12±5.67)个月比(46.65±7.98)个月、(41.32±6.31)个月比(49.16±8.2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629、13.452, P<0.05)。 结论:乳腺癌中HOXA1及SMAD3表达显著增加,与肿瘤分期、分子分型、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乳腺癌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生物素对免疫检测干扰的分析研究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究生物素对免疫检测的干扰及大剂量服用生物素对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招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34名,并将其分为5组:对照组(10例)、低剂量组(6例)、中剂量组(6例)、高剂量组(6例)和超高剂量组(6例)。同期选择本院10例慢性心衰稳定期随访者作为稳定心衰组,采用化学发光法自动化检测平台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方法检测生物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稳定心衰组患者第1日至第5日生物素浓度明显降低,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d=11.40、13.33、63.60, t2d=17.11、6.67、63.42, t3d=14.10、13.33、64.71, t4d=16.67、6.67、62.43, t5d=15.80、13.33、66.05, P值均<0.001)。与用药前相比,服用5 mg生物素后低剂量组、服用10 mg生物素后中剂量组、服用20 mg生物素后高剂量组、服用50 mg生物素超高剂量组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及生物素浓度均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F=148.11、53.08、38.39、147.26、57.47、42.63、152.82、69.26、58.63、152.68、62.57、48.27, P值均<0.001)。 结论:生物素会干扰链霉亲和素捕获目标分析物的能力,从而导致检测结果的假性升高或者降低,影响临床判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鼻咽癌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EGFR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相关代谢参数预测鼻咽癌治疗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广西省柳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61例[男性44例、女性17例,年龄21~84(57.8±6.2)岁]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PET/CT显像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 18F-FDG PET/CT图像,计算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肿瘤代谢体积(MTV)、肿瘤糖酵解总量(TLG)。所有患者的肿瘤标本经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染色后,计算标本的EGFR阳性表达情况。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性别、肿瘤T分期、最大径、病理分型等计数资料;SUV max、MTV、TLG两样本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年龄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代谢参数等因素对EGFR表达水平的影响,把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评估EGFR表达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鼻咽癌患者代谢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 结果:61例鼻咽癌患者的EGFR阳性表达率为93%(57/61),EGFR高表达34例(高表达组),EGFR低表达27例(低表达组)。EGFR高表达组的SUV max、MTV、TLG明显高于低表达组( U=-4.197、-2.273、-2.425,均 P<0.05 )。EGFR高表达组与EGFR低表达组在肿瘤T分期、肿瘤最大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1.128、5.165,均 P<0.05),而在性别( χ2=0.720 )、年龄( t=-0.087)、病理分型( χ2=1.914)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分期( OR=0.103,95% CI:0.018~ 0.582, P=0.025)、肿瘤最大径( OR=1.612,95% CI:1.090~2.385, P=0.017)、SUV max( OR=1.270,95% CI:1.115~1.446, P<0.01)、MTV( OR=1.008,95% CI:1.002~1.014, P=0.015)、TLG( OR= 1.085,95% CI:1.015~1.160, P=0.016)是EGFR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V max( OR=1.340,95% CI:1.019~1.764, P=0.036)是预测EGFR高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表明,SUV max[曲线下面积(AUC)=0.815,95% CI:0.709~0.921, P<0.01]对于预测EGFR高表达的诊断效能优于MTV (AUC=0.682 ,95% CI:0.548~0.816, P=0.015)、TLG (AUC=0.670,95% CI:0.535~0.805, P=0.023)。SUV max、MTV、TLG临界值分别为16.39、136.29 cm 3、19.28时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分别为58.8%、50.0%、41.2%,特异度分别为96.3%、85.2%、96.3%。 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SUV max可作为预测鼻咽癌患者EGFR表达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肝细胞癌发病关键基因和预后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和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基因(DEGs),探索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和预后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收集了GSE76427数据集,采用GEO2R在线分析鉴定了DEGs。利用GO和KEGG数据库对DEGs进行富集和功能注释。基于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互相作用网络分析肝细胞癌发病关键基因。通过GEPIA数据库对这些关键基因进行生存曲线的分析。结果:共筛选出74个肝细胞癌DEGs,包括3个上调基因和71个下调基因。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下调的DEGs主要参与细胞对镉离子和锌离子的反应、生长负调节、异源代谢过程和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下调的DEGs通路主要涉及视黄醇代谢、化学致癌作用、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P450对异生物素的代谢、色氨酸代谢及咖啡因代谢等。蛋白质互相作用网络筛选出10个下调的核心基因:MT1G、MT1F、MT1X、MT1E、MT1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FOS、CXCL12、EGR1、BGN,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预后有关。结论:通过对肝细胞癌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10个关键基因可能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起关键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预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人蛋白质组芯片筛选宿主中与结核分枝杆菌Rv1705c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究人体中与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Rv1705c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方法:原核表达Rv1705c蛋白基因,收集包涵体,裂解后透析纯化Rv1705c并测定其浓度,ELISA法检测细菌Rv1705c刺激巨噬细胞后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量,使用纯化并带有生物素标记的Rv1705c孵育人蛋白质组芯片HuProt?,筛选与Rv1705c相互作用的人类蛋白质,使用GenePix Pro 6.0软件对蛋白质芯片的信号图像进行数据提取,使用GO、KEGG等多个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GST pulldown验证Rv1705c与PSMA3、RSAD2的相互作用。结果:纯化结果显示,Rv1705c在包涵体中表达,Rv1705c刺激巨噬细胞后IFN-γ分泌量显著上升。芯片结果显示共筛选出了29个与Rv1705c相互作用的潜在阳性蛋白质,其中PSMA3、NLN、THOP1、UPF3A、RSAD2、OMG、PNKD、STEAP3、MED8共9个蛋白质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1.6。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候选蛋白PSMA3、RSAD2、C1QBP参与固有免疫应答激活信号转导,并且PSMA3、RSAD2与干扰素存在交互作用,GST pulldown验证PSMA3、RSAD2与Rv1705c确有相互作用。结论:发现并验证PSMA3、RSAD2与Rv1705c存在相互作用,为 Mtb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整合素α vβ 3微泡体内评价肾细胞癌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整合素α vβ 3双靶向造影剂(MBD)在体内对肾细胞癌肿瘤新生血管的靶向能力。 方法:以造影剂USphere LA为模板,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制备以VEGFR2、整合素α vβ 3为靶点的单靶向造影剂及双靶向造影剂。构建人肾脏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株)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共40只,选取其中20只,每只均以任意顺序采用4种造影剂[非靶向造影剂(MBN)、VEGFR2单靶向造影剂(MBV)或整合素α vβ 3单靶向造影剂(MBI)及MBD]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另20只裸鼠行抗体阻断试验。所得声像图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以下定量参数:造影前3 min造影剂强度增量(a 1)、峰值减半速度(a 2)、曲线上升斜率(a 3)、灌注时间(t 0)、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平均渡越时间(MTT)和ROC曲线下面积(AUC),爆破前及爆破后10 s的峰值强度(P 1及P 2),以及二者的差值(dTE),比较4种造影剂间及抗体阻断前后各定量参数在不同组间的差异。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组织CD31、VEGFR2及整合素β 3表达情况。 结果:将MBN、MBV或MBI及MBD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种单靶向造影剂间所有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 1、a 3、t 0、TTP、PI及P 2在4种造影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UC、MTT、P1及dTE表现为双靶向造影剂>单靶向造影剂>非靶向造影剂的趋势(均 P<0.05),与之相反,参数a 2则表现为双靶向造影剂<单靶向造影剂<非靶向造影剂的趋势(均 P<0.05)。比较双靶向造影剂MBD各定量参数在抗体阻断前后的差别显示,抗体阻断后a 2快于抗体阻断前( P<0.001),而AUC、MTT、P 1及dTE较抗体阻断前降低(均 P<0.001),其余参数在抗体阻断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人肾细胞癌组织内有明显的CD31、VEGFR2及整合素β 3表达。 结论:以VEGFR2及整合素α vβ 3为靶点的双靶向造影剂在体内对人肾细胞癌肿瘤新生血管有良好的靶向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罕见抗钌抗体所致甲状腺功能异常伴降钙素升高的患者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秒前
免疫分析平台目前是临床实验室的首选方法,然而,免疫测定容易受到不同的因素干扰。其中临床上用于检测甲状腺功能的自动免疫测定法容易受到6种不同类型的干扰,包括嗜异性抗体、生物素、抗链霉亲和素抗体、巨促甲状腺激素(MTSH)、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以及抗钌抗体干扰 [1],其中抗钌抗体干扰甲状腺功能测定首次在2007年被报道,其发生率很低(0.40%~1.00%) [2,3]。本文就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1例罕见抗钌抗体干扰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和降钙素升高的病例作一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