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于2005年制订了我国《艾滋病诊疗指南》(简称《指南》),2024版《指南》是在2021年第5版《指南》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修订而成。新版《指南》重点对抗病毒治疗、全程管理、机会性感染、HIV合并肿瘤、HIV感染的预防与干预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并新增“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INR)”这部分内容,首次提出了“艾滋病脆弱人群”的概念,增加了诊治推荐意见及其推荐证据和推荐强度。《指南》包括流行病学、病原学特征、实验室检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分期、诊断标准、常见机会性感染、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NR、艾滋病相关肿瘤、HIV母婴垂直传播阻断及单阳家庭生育、HIV暴露前后预防与阻断及HIV感染的全程管理等14个方面的内容。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艾滋病诊治和管理中合理决策,《指南》也将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定期进行修订与更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综合性携带者筛查关键问题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综合性携带者筛查是一项针对没有明显遗传病表型,但可能携带遗传病基因致病变异的个体进行的筛查性检测。与常规携带者筛查的区别是,综合性携带者筛查的疾病不仅包括隐性遗传病,也包括具有临床干预意义的成年显性遗传病。综合性携带者筛查旨在提前发现中度及以上严重程度遗传病的生育高风险夫妻和患病高风险个体,为遗传咨询、生殖决策、疾病预防和管理提供依据,减少由遗传病带来的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目前,携带者筛查相关指南和共识主要涉及常染色体隐性和X连锁遗传病。为介绍和规范综合性携带者筛查的应用,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和上海市遗传学会临床遗传与遗传咨询专委会组织部分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制定本共识。共识讨论了综合性携带者筛查的定义和目的、适用人群、筛查基因和疾病的选择原则、筛查策略、报告原则和遗传咨询等关键问题,供政策制定者、临床工作者、检测机构和民众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全流程管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全流程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9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生育力保存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全流程管理。生育力保存患者管理要点包括初诊决策支持、就诊专人接待、保护隐私,检查全程陪同,促排卵阶段人性化管理,预防感染,心理评估及疏导,提供专业的健康教育等。结果:经过全流程精心治疗和护理,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生育力保存,且均未发生感染、取卵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为生育力保存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心理情况,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的需求,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残角子宫妊娠12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选择及手术治疗后生育力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12例残角子宫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所有残角子宫妊娠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手术后妊娠情况。结果:12例残角子宫妊娠患者的年龄中位数为29岁(范围:24~37岁);8例残角子宫妊娠发生于Ⅰ型残角子宫,4例残角子宫发生于Ⅱ型残角子宫;其中5例术前超声检查误诊。所有患者均行残角子宫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9例患者有妊娠需求,5例成功受孕。5例再次妊娠者中,3例自然妊娠,2例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妊娠;4例剖宫产术活产分娩,1例孕早期自然流产;均未发生子宫破裂或异位妊娠。结论:残角子宫妊娠患者可通过超声检查进行早期诊断,但超声检查存在一定的误诊率,临床医师需根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并决策,一旦确诊积极手术治疗,必要时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探查。对手术后不孕的患者可积极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并警惕子宫破裂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选择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较为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盆腔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平滑肌瘤,沿静脉血管生长,通常起源于盆腔静脉,向上沿静脉系统蔓延,可累及髂静脉、下腔静脉和心脏。IVL好发于生育期及围绝经期妇女,发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取决于IVL肿瘤累及的部位,伴有髂静脉、下腔静脉等大血管和心脏受累的IVL的临床表现更是多种多样,可造成非常严重的临床后果,甚至可致患者猝死。临床上应提高对IVL的认识,对于子宫肌瘤或有子宫肌瘤手术史的患者,如发现盆腔包块、下腔静脉或心脏内肿物时,应考虑IVL的可能性。子宫肌瘤患者如出现胸闷、气短、下肢肿胀等症状时应疑诊伴有下腔静脉和心脏受累的IVL。超声、CT及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检出IVL,并评估肿瘤的大小、范围和程度。IVL的诊治需要多学科协作,正确和全面的术前评估有利于IVL的早期诊断、手术决策和良好治疗结局的获得。IVL的最佳治疗是联合多学科手术切除全部肿瘤,可以一期或二期手术完成,若行二期手术,两次手术之间的间隔一般为6周~3个月。鉴于IVL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对于无生育要求者,主张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对于无子宫外血管受累的年轻、未生育患者,可考虑暂行保守性手术,但术后应密切监测,一旦复发,尽早发现并手术切除;对于反复发作,广泛累及子宫外大血管及心脏的患者,即使未生育,也应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以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时间;对于无法手术、术后有肿瘤残留或复发的IVL患者,可采用抗雌激素治疗。IVL术后均需长期随诊,患者的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育龄期宫颈癌患者生育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育龄期宫颈癌患者生育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对宫颈癌患者进行生育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UpToDate、Cochrane Library、BMJ Best Practice、中国指南网、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等国内外循证医学数据库、临床决策系统、指南网站、相关专业协会网站、医学文献服务网站和数据库中与宫颈癌患者生育相关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1日。由2名系统学习过循证护理知识的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对符合要求的文献与临床专家共同讨论后完成证据提取、总结。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3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1篇。总结的最佳证据包括生育评估与安全、生育力保存方法、生育保留手术方式及抗肿瘤治疗、生育时机、妊娠期管理与复查和妊娠合并宫颈癌的特殊处理6个方面共30条最佳证据。结论:通过总结育龄期宫颈癌患者生育管理相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对宫颈癌患者进行生育指导提供依据。临床应用时,应充分考虑患者意愿、病情等因素,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使患者利益最大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对妊娠结局及女性远期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为不孕症女性提供了生育的机会,但是治疗过程中涉及的非生理性干预可能会通过影响妊娠大环境增加母体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另外,促排卵药物的使用,如枸橼酸氯米芬(克罗米芬)、促性腺激素等会使机体性激素水平升高,反复周期性使用促排卵药物是否增加女性远期罹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的风险,以及内分泌代谢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远期并发症等风险是否增加,目前也尚无定论。由于ART治疗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基础慢性疾病和不孕原因等都可能是混杂因素,需要进一步随访并利用大数据,逐渐明确ART对女性妊娠结局及远期健康的影响,为临床医生制定临床决策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特发性肾病综合征远期预后现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儿童特发性肾病综合征(idiopathic nephrotic syndrome,INS)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及高脂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病程长,病情容易复发和迁延,因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远期并发症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大多数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在成年前治愈,部分患儿成年后仍可能复发;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远期预后较差。迄今为止,国内追踪INS患儿10年以上的长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较为少见。该文综述了INS患儿的远期预后的相关文献,从肾脏生存、生长、心理健康、学习工作、结婚生育、病情复发及远期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分析INS患儿的远期预后现状,探讨INS患儿远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远期预后的方法,以期为INS治疗的临床决策及随访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结直肠癌患者性健康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整合国内外结直肠癌患者性健康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引。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网站中关于结直肠癌患者性健康管理的证据,并对符合质量评价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和总结。检索时限为2003年7月—2023年7月。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6篇,其中临床决策支持5篇、临床实践指南6篇、专家共识/团体标准3篇、系统评价2篇。最终形成34条推荐意见,包括评估与筛查、常用评估工具、性功能障碍的表现、性问题的应对策略、心理干预、生育力保护的措施、健康教育、随访管理8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总结了结直肠癌患者性健康管理的最佳证据,需结合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及临床实际情境进行选择性运用,以保证患者性健康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促进最佳证据向临床实践的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孕症女性促排卵后发生卵巢切除病因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不孕症女性接受促排卵治疗是导致卵巢扭转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卵巢扭转的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且目前缺乏特效诊断方法,容易造成诊断及治疗延误,导致卵巢切除。卵巢能否保留对于有生育期望的女性尤为重要,任何接受促排卵治疗的不孕症女性,临床怀疑出现卵巢扭转时均应高度重视,及时诊断并治疗,避免发生卵巢切除。本文对不孕症女性接受促排卵治疗后发生卵巢切除的病因及临床预防措施方面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决策有所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