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疗程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对比不同疗程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分为长疗程组和常规疗程组.2组患儿出生3 d内静脉滴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负荷剂量(20 mg·kg-1),在24 h后剂量维持在5 mg·kg-1,qd.长疗程组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用药至矫正胎龄大于34周,常规疗程组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用药至矫正胎龄33~34周.对比2组患儿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使用情况、临床疗效、新生儿行为神经量表(NBNA)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16例,长疗程组64例、常规疗程组52例.治疗后,长疗程组和常规疗程组患儿总有效率分别为92.19%和94.23%,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疗程组和常规疗程组患儿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应用总时间分别为(60.53±8.92)和(48.17±5.24)d,停药时矫正胎龄分别为(36.02±1.56)和(33.18±1.27)周,改口服时矫正胎龄分别为(34.31±0.48)和(32.06±0.51)周,改口服时奶量分别为(32.69±2.14)和(23.85±1.69)mL,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长疗程组和常规疗程组患儿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应用起始小时龄分别为(59.65±3.42)和(58.35±3.11)h,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长疗程和常规疗程组NBNA评分分别为(36.49±6.78)和(35.58±4.22)分;治疗后,长疗程和常规疗程组NBNA评分分别为(43.25±6.88)和(44.12±7.42)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NBNA评分均显著升高,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长疗程组和常规疗程组治疗后NBNA评分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疗程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84.38%vs 51.92%)、血红蛋白浓度降低(18.75%vs 5.77%)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疗程组(均P<0.05).结论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长疗程使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至矫正胎龄>34周时不会明显影响临床治庁效果、神经功能及智能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复方青黛胶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复方青黛胶囊(国药准字Z20010157,国家医保乙类),有清热解毒、化瘀消斑和祛风止痒的功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优质产品称号,并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复方青黛胶囊保持了丸剂的良好疗效,但服用量减少,不良反应降低[1],得到了医患人员广泛认可. 多篇指南和共识推荐应用于银屑病及玫瑰糠疹等炎症性皮肤病[2-8],但对于临床适用人群、用药疗程等问题尚缺乏指南或共识的详细规范及指导. 为进一步规范复方青黛胶囊的临床应用,指导临床广大医师合理规范用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组织相关专家讨论并起草本共识,采用推荐分级评价、制定与评估(GRADE)体系评价证据等级,本共识专家组经多次研讨,形成《复方青黛胶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具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其通过特异性结合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调节巨核细胞增殖、分化与成熟,促进血小板生成。近年来,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风险、减少血小板输注、避免血液制品输注的不良反应。目前,全球已有5种促血小板生成药物获批进入临床应用,包括rhTPO、罗普司亭(Romiplostim)、艾曲泊帕(Eltrombopag)、海曲泊帕(Hetrombopag)、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及芦曲泊帕(Lusutrombopag)。深入了解此类药物的分子特征和机制特点,正确掌握用药指征,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疗程,规避不良事件,对临床医师十分重要。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召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讨论制定,旨在规范、指导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在国内的临床应用。本共识将重点介绍已在我国上市的促血小板生成药物(表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polatuzumab vedotin同情用药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polatuzumab vedotin(pola)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多次接受治疗的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为57岁男性,2016年5月诊断为DLBCL,从2016年6月起接受包括抗CD20单抗联合化疗、仅化疗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等在内的四线治疗,但治疗后均复发或进展。于2019年12月起接受pola联合利妥昔单抗6个疗程治疗,治疗过程中无非预期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随访截至2021年1月,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超过13个月。结论:pola在复发难治DLBCL患者的治疗中初步显示了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芳香化酶抑制剂改善青少年身高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芳香化酶抑制剂在全球和中国都广泛应用于改善身高,但因属于超适应证用药,且应用时间相对较短,故国内外对用药的适应证、疗效、不良反应缺乏一致的认识和专家共识。因此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生长发育和性腺疾病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与健康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28位生长发育方面专家,以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级和推荐级别为参照,围绕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儿童矮身材、改善成年终身高的疗效、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使用剂量和用药疗程等问题,筛选出初步推荐意见。再结合德尔菲法评价意见最终确定14条推荐意见,以规范芳香化酶抑制剂改善青少年身高的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研究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治疗。持续用药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肿瘤病灶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肿瘤病灶大小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4.26±0.21)cm和(4.30±0.29)cm, t=0.601, P=0.550],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瘤病灶均减小,观察组小于对照组[(2.37±0.17)cm和(3.32±0.20)cm, t=19.490, P=0.000];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82.76%(24/29),58.62%(17/29),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χ2=4.077, P=0.04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腹泻、皮疹、蛋白尿、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 P>0.05)。 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小肿瘤病灶的大小,且患者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AECOPD的疗效及对血清LTB4、IL-6、PCT和SOD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122例AECOPD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 n=61)与对照组( n=61)。其中对照组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疗程均为14 d。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pred)、FEV 1/用力肺活量(FVC)]、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及血清LTB4、IL-6、PCT和SOD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1%(58/61)]显著高于对照组[83.6%(51/61)]( χ2=4.219, P<0.05)。在各项典型临床表现(咳、痰、喘和肺部哮鸣音)的缓解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 t=8.075、9.010、6.810、4.969, P值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EV 1%pred、FEV 1/FVC均显著升高( P值均<0.05),FeNO水平和CAT评分则均显著降低( P值均<0.05);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EV 1%pred、FEV 1/FVC的改善,FeNO水平和CAT评分的降低均更显著( t=3.512、2.504、7.025、4.372, P值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LTB4、IL-6和PCT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值均<0.05),而血清SOD水平均显著增高( P值均<0.05);但治疗后,观察组血清LTB4、IL-6和PCT浓度较同期对照组均显著降低( t=3.621、4.020、10.275, P值均<0.05),血清SOD水平则显著增高( t=4.124, P<0.05)。2组不良反应均少而轻微。 结论: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AECOPD的整体疗效满意,能迅速控制患者呼吸道临床表现,明显改善肺功能,这很可能与该联合用药方案能进一步降低FeNO及血清LTB4、IL-6和PCT水平,增强血清中SOD活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常用哮喘药物不良反应识别及预防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药物治疗是儿童哮喘长期治疗的主要方式,在评价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同时,需要关注药物的安全性,哮喘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及预防应得到高度重视。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医疗联合体(浦东)专家凝练了儿童常用哮喘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择药物,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剂量、疗程及合并用药,合理应对儿童常用哮喘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产米诺膦酸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国产米诺膦酸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将26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中央随机化分为试验组(130例)和对照组(132例),以碳酸钙D 3咀嚼片为基础用药,试验组给予国产米诺膦酸片每天1 mg,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每天1片,试验疗程共4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平均骨密度变化率、椎体骨折发生率以及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48周,受试者腰椎平均骨密度较基线的变化率,全分析集结果:试验组为(3.52±4.82)%,对照组为(2.00±5.74)%;符合方案分析集结果:试验组为(3.99±5.05)%,对照组为(2.07±6.20)%;在全分析集和符合方案分析集,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治疗48周,椎体骨折发生率对照组为2.3%(3/132),试验组为0.8%(1/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48周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71.5%(93/130)、78.0%(103/132),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3.8%(31/130)、28.8%(38/132),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国产米诺膦酸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伐尼克兰联合尼古丁贴片及延长用药时间对戒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戒烟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戒断症状,辅助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提高戒烟成功率。伐尼克兰及尼古丁贴片是经过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两种一线戒烟治疗用药。目前指南常规推荐伐尼克兰与尼古丁贴片分别使用,关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以及延长治疗时间对提高戒烟率是否有益,目前研究数据有限且结论不一致。因此,研究者开展一项临床试验,对比伐尼克兰单用与联合尼古丁贴片,以及标准疗程(12周)与延长疗程(24周)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