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一致感在职业紧张与抑郁间的调节效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心理一致感在职业紧张与抑郁间的调节效应。方法:于2018年6—9月,采用立意抽样的方式,在上海市主城区(以写字楼、商场、理发店或饭店等服务企业为主)和郊区企业(类型涉及微电子、互联网、服装加工及艺术设计等工厂)抽取非上海户籍流动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共调查了3 034名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2 573份。采用患者健康量表(PHQ)、心理一致感量表(SOC)和工作内容问卷(JCQ)对抑郁、心理一致感和职业紧张水平进行评定。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初步分析心理一致感在职业紧张与抑郁间的调节效应关系,并探讨心理一致感的调节效应。结果:2 573名研究对象年龄为(28.24±7.33)岁,男性1 281名(49.79 %),抑郁、职业紧张和心理一致感得分分别为6.67±4.74、28.45±4.38和62.02±10.89。抑郁水平与职业紧张正相关( r=0.33, P=0.007),与心理一致感负相关( r=-0.53, P=0.003)。层次回归分析显示,职业紧张与心理一致感的交互作用与抑郁症有关(β=-0.07, P=0.001);Bootstrap分析显示,当心理一致感水平较高时,抑郁症状和职业紧张关联无统计学意义(β=0.04,95% CI=-0.01~0.10),在心理一致感水平较低时,二者关联有统计学意义(β=0.19,95% CI=0.14~0.23)。 结论:高水平心理一致感在职业紧张与抑郁间具有调节效应,低水平的心理一致感不具有该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对我国外科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医工结合是指将医学与理工科学进行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模式,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外科的医工结合、协同创新,更多的是指医疗器械的改进、创新和研发,而医疗器械行业将传统工业与生物医学工程、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相结合,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和高科技水平的一个体现。我国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在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将医科类院校与理工科院校合并,促进不同学科相互交叉,设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依托大型综合性医院和研究所,成立众多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从而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笔者及其团队在医工结合的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包括实用新型专利"可重复使用的简易扩肛器"及"经肛多通道腔镜手术操作平台的切口保护套"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超细腹腔镜、胃内气囊等项目已通过相关研发团队论证并拟行转化生产;同时,于2020年1月10日,在广东省药学会的批准下,联合有志于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医疗同道、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成立了广东省药学会医药创新与转化专家委员会,为医疗同道、科研机构和企业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我们体会到,临床实践是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源泉;临床医生是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原动力。目前,我国医工结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基础研究阶段医工结合学科融合不充分、应用研究阶段临床应用需求互动少、科研成果转化难和"产学研用"全链条不贯通。如果能加大科研投入和政策激励力度、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互动、关注成果推广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打通医工结合全流程、完善医工结合创新能力评价机制,我国的医工结合、协同创新必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某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职业危害暴露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防护对策与措施。方法:于2017年6~10月,选择某省的7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这7家企业均含有冰箱拆解线、洗衣机拆解线、空调拆解线、电视机/电脑拆解线、CRT切割线,部分企业还设有线路板线、湿式贵金属回收线、塑料破碎线、塑料造粒线等进行废线路板的贵金属回收、废塑料的破碎及再生处理等深加工作业。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资料,并结合采取的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设施效果,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重金属、阻燃剂、汞、氟化物、氰化物、氢氧化钠、盐酸和硝酸等,重金属采样共获得有效样品145份,其中个体采样样品102份,定点长时间采样样品43份。其中,8份样品(个体采样样品6份,长时间定点采样样品2份)铅超标,均发生在电视机拆解线。采集5份冰箱破碎和塑料粉碎时的空气样品,利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高通量定性分析,除阻燃剂外,另可检出塑化剂、杀虫剂及其他成分。个体噪声检测最终获得有效8 h等效声级(L EX,8h)数值123份,其中86份超标,超标率69.9%。 结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在拆解处理过程中存在职业危害因素超标,有潜在的职业危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职业应激因素对电子器件制造业员工失眠症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电子器件制造业员工失眠症状进行调查,分析职业应激相关因素对其影响。方法:2016年7至12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电子器件制造企业员工2 251人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失眠症状量表》《工作要求-自主问卷》和《付出-回报失衡问卷》对其失眠症状及职业应激相关因素进行评估。结果:调查对象中有失眠症状者509人,检出率22.6%。付出、内在投入得分高为电子器件制造员工失眠症状的危险因素( P<0.05),付出得分高者失眠症状风险是得分低者的1.689倍(95% CI:1.334~2.138),内在投入得分高者失眠症状风险是内在投入得分低者的1.835倍(95% CI:1.461~2.305)。女性、月收入≥3 000元、大专及以上学历、工作自主性高、回报得分高为电子器件制造业员工失眠症状的保护因素( P<0.05)。 结论:电子器件制造企业应采取综合措施,减少付出得分高、内在投入得分高员工失眠症状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海市某工业园区职业人群健康状况与需求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上海市一工业园区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与需求,并探讨其原因。方法:该研究为混合方法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形成职业人群健康需求清单。然后,在职业人群健康需求清单基础上编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就医情况、健康需求4个部分。于2022年9月16日至10月9日,采用方便抽样法遴选上海市莘庄工业园区内规模和行业具有代表性的3家企业,根据职工总数等比例分配目标样本量,发放电子调查问卷二维码(问卷星)。最后,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编制访谈提纲,以深入了解职工健康需求的内涵及原因等,访谈时间为2022年10月15至22日。结果:共调查企业职工819人,其中男性580人(70.82%),年龄主要集中在19~44岁[621人(75.82%)]。其中,348人(42.49%)超重或肥胖,388人(47.37%)定期进行体检,仅有224人(27.35%)进行了主动健康干预。被调查人群的健康需求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缓解视疲劳[365人(44.57%)]、改善睡眠[355人(43.35%)]、缓解体力疲劳[343人(41.88%)]、口腔健康[333人(40.66%)]和增强免疫力[332人(40.54%)]。访谈对象来自2家大型企业,共12人。访谈结果显示,手机使用过多、压力大、人际关系与社交困惑、报复性熬夜、久坐、应酬等是造成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结论:上海市莘庄工业园区职业人群健康状况不乐观,健康需求明确,他们的健康问题和需求与工作模式的特点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职业应激相关因素对电子器件制造员工生活满意度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电子器件制造员工生活满意度现况,并分析职业应激对其的影响,为实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2016年6至12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电子器件制造企业员工2 251名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员工的人口学资料、职业相关资料,并采用简明工作要求-自主模型(job demcond-control model,JDC)、付出-回报失衡模型(effort-reward imbanlance model,ERI)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well-being index,WHO-5)调查员工生活满意度,分析员工生活满意度现况以及JDC、ERI职业应激各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调查对象中生活满意度低者773名,检出率34.3%(773/2 251)。是否外来务工、用工合同类型、周工作时间(h)、工作制、是否接触危害因素、患慢性疾病和所有职业应激因子水平组间低生活满意度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接触危害因素、工作付出高和工作内在投入高为电子器件制造员工低生活满意度的危险因素( OR=1.544、1.376、1.788, P<0.05)。非外来务工、工作回报高、自主程度高和社会支持高为电子器件制造员工低生活满意度的保护因素(OR=0.606、0.390、0.615、0.622, P<0.05)。 结论:企业对员工加强危害因素防护教育,重视接触危害因素、工作付出高的员工,提高工作回报、自主性和员工社会支持,提高员工生活满意度,建设健康企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在用电子血压计经临床准确性验证情况初步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初步了解我国在用电子血压计经临床准确性验证的情况。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选择北京市、深圳市、石家庄市、大同市及石河子市作为本研究调查地区,从上述5个城市中分别选择1家三甲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20户拥有电子血压计的家庭,每家医院选择10台电子血压计,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5台电子血压计,每户家庭选择1台电子血压计,登记每台电子血压计的品牌、型号、生产企业、出厂日期等信息,同时收集使用者对所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是否准确的主观判断结果及判断依据。根据血压计的品牌和型号,在Medaval、Stride BP、dabl Educational Trust、British and Irish Hypertension Society、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和Hypertension Canada共6个电子血压计临床准确性验证登记网站以及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查询其是否经过独立的临床准确性验证。结果:本研究共调查电子血压计200台,其中经独立临床准确性验证的比例仅为29.0%(58/200)。这一比例在三甲医院为46.0%(23/50),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42.0%(21/50),在家庭用户为14.0%(14/10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三甲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判断电子血压计测量准确性的依据主要为“是否定期校正”[41.0%(41/100)]和“与其他电子血压计对比”[20.0%(20/100)];家庭用户中,41.0%(41/100)的用户不清楚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40.0%(40/100)的用户根据“与医院、社区对比”进行判断。 结论:我国在用电子血压计经独立临床准确性验证的比例较低。绝大多数电子血压计使用者包括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对电子血压计的临床准确性验证情况缺乏认识和了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深圳市宝安区不同行业使用有机溶剂挥发性组分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企业使用的有机溶剂中挥发性有机组分情况,为职业病危害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1至12月,采集86家企业使用的541种有机溶剂样品进行挥发性有机组分分析,对不同行业使用的有机溶剂中主要挥发性组分及高风险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1种有机溶剂中共检出挥发性有机组分201种,检出率前5位的是二甲苯(29.76%,161/541)、甲苯(21.81%,118/541)、甲醇(20.70%,112/541)、正己烷(14.79%,80/541)和乙苯(14.23%,77/541)。高风险职业病危害因素苯、三氯乙烯、正己烷、1,2-二氯乙烷的检出率分别为2.40%(13/541)、3.70%(20/541)、14.79%(80/541)、1.66%(9/541)。不同行业使用的有机溶剂中挥发性组分不同,苯在印刷行业使用的有机溶剂中检出较多,三氯乙烯在电子行业使用的有机溶剂中检出较多,正己烷在电子、印刷和其他行业的样品中检出较多,1,2-二氯乙烷在机械行业使用的有机溶剂中检出较多。结论:宝安区企业使用的有机溶剂种类众多,成分复杂,且不同行业存在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肿瘤领域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提出提高医疗机构内肿瘤领域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质量的相关措施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结合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实施与管理实践,分析医疗机构内肿瘤领域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现状及项目管理面临的挑战。结果:肿瘤领域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开始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因资金不足、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其质量相对企业申办的临床研究较差,面临着缺少临床研究专业人才、部分机构伦理审查不规范、临床研究经费不足、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4个方面挑战。结论:各医疗机构应立足于肿瘤相关临床研究实际需求,加强人才培养、建立电子化信息管理平台、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强化科研监管、深化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低剂量职业性氟化氢接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及基准剂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准剂量(BMD)计算,对低剂量职业性氟化氢接触骨代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于2021年5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某公司接触氟化氢作业工人(237人)为接触组,某电子生产企业未接触氟化氢工人(83人)为对照组。测定工人氟化氢接触外剂量值、尿氟浓度、血尿生化指标结果,以血清骨钙素(BGP)、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尿羟脯氨酸(HYP)作为效应标志物,采用基准剂量计算软件(BMDS 1.3.2)计算各效应标志物对应的尿氟BMD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触组工人尿氟浓度与肌酐校正后的尿氟浓度具有相关性( r=0.69, P=0.001);接触组工人氟化氢外剂量值与尿氟值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r=0.03, P=0.132)。接触组和对照组工人尿氟浓度分别为(0.81±0.61)、(0.45±0.14)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01, P=0.025),以BGP、AKP、HYP为效应指标计算的尿氟BMDL-05分别为1.28、1.47、1.08 mg/L。 结论:尿氟能够敏感地反映出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效应指标的改变,BGP和HYP可作为职业性氟化氢接触的早期敏感的效应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