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男护士组织承诺与职业倦怠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评估南京市医院男护士的组织承诺与职业倦怠现状,分析组织承诺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8月在南京市各区医院工作的349名男护士,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中文版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和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量表展开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组织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结果 全部调查对象的中文版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3个维度得分处于较高水平,明显高于常模(P<0.05);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量表各维度得分也处于较高水平.男护士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与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和组织承诺总分呈负相关(P<0.001),与机会承诺呈正相关(P<0.05);男护士低个人成就感与情感承诺、机会承诺呈负相关(P<0.001),与规范承诺、理想承诺和组织承诺总分呈正相关(P<0.001).结论 南京地区男护士职业倦怠处于高度倦怠水平,组织承诺也处于较高水平.要针对性地给予男护士职业认同感和给予工作满意度低的男护士特别关注,以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评价,对影响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Scopus、EBSCO中关于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4 年 1 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相关研究文献.使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推荐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内容包括患者因素、术前因素、手术因素和术后因素对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情况的影响.结果 最终纳入 8 篇文献,其质量评价为A级或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早期下床活动有利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70 岁(OR=2.16,95%CI 1.11~4.21,P=0.02)、男性(OR=1.72,95%CI 1.30~2.28,P=0.0002)、留置导管数量<4(OR=3.24,95%CI 1.19~8.85,P=0.02).结论 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术后留置导管数量等.关注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保留性功能的蓝激光前列腺汽化手术
编辑人员丨3天前
200 W蓝激光作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激光治疗平台已被广泛应用于泌尿微创手术治疗领域,目前主要应用在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的微创治疗。对于前列腺增生的微创治疗,临床手术方法层出不穷,以等离子电切、激光剜除、激光汽化、尿道悬扩等为主。随着经尿道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生及患者逐渐关注手术的效果及临床获益。前列腺增生的微创手术在保证患者排尿通畅的同时如何最大程度上保留男性的勃起及射精功能是本人目前最为关注及研究的方向。本视频介绍了一种保留男性勃起及射精功能的蓝激光汽化手术方式。蓝激光作为一种高功率临床治疗用激光具有汽化效率高、指向性好、组织凝固层浅、止血效果好等特点,这些独特的组织生物学特性对于手术中的组织结构保护有着关键作用。与常规手术方式相比,保留性功能的蓝激光汽化术在术中保留了男性射精相关的组织结构,包括精阜周围一定范围内的组织,精阜至膀胱颈口组织的平坦度及尿道前列腺部11点~1点范围内的黏膜组织。保证排尿通道的同时保持排精时精阜近端的闭合性。这种术式对于前列腺体积在30~80 ml的患者尤其获益。术后随访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及射精情况效果明确,相关临床研究已在国内发表。对于性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是男科学医师的第一要务,明确男性射精结构及相关保护功能的手术方式可以让更多年轻的前列腺增生甚至前列腺炎患者在临床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14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通过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病例的特点,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员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北京某三甲医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死亡的老年AMI患者的病历资料,整理分析入院诊断、死亡原因、死亡季节与时点分布等资料,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22年CCU共142例老年AMI患者死亡,60.6%为男性,平均年龄为(79.07±6.72)岁,随着时间推移,患者的死亡年龄有升高趋势(x2=4.072,P=0.045);死亡原因前3位分别为心源性休克(48.6%)、心脏破裂(14.8%)和室性心律失常(12.7%);87.3%的患者至少合并一种其他疾病,与80岁以下的老年人相比,高龄老年死亡患者中出现心力衰竭(P=0.015)及心律失常(x2=6.404,P=0.017)的比例较高.结论 近年来老年AMI患者死亡年龄有所升高,符合医疗水平及居民健康素养提高的趋势;管理者应针对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等主要死因加强护理技能及各类培训、预见性地做好电除颤准备;护理人员应做好健康教育,加强护理及生活指导,减少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Klotho蛋白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联及炎症的介导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Klotho蛋白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关联及炎症的介导作用.方法:选取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2007-2016 年的10 762 例研究对象(男5 240 例,女5 522 例),根据Klotho蛋白的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 组(Q1、Q2、Q3、Q4 组),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Klotho蛋白及炎症生物标志物与CHF的关系,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Klotho蛋白与炎症生物标志物的关联,中介分析用于评估炎症生物标志物在Klotho蛋白与CHF关联中的中介效应.结果:Klotho蛋白可降低CHF风险(OR=0.695,95%CI为 0.513~0.942),且在男性中更显著(OR=0.604,95%CI为0.406~0.898).炎症生物标志物在Klotho蛋白与CHF的关联中具有中介效应,其中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的中介作用最大,在总人群和男性中分别为 11.93%和 9.92%,中介效应β(95%CI)分别为-0.047(-0.078~-0.026)和-0.050(-0.093~-0.021).结论:高水平的Klotho蛋白、低水平的炎症生物标志物可降低CHF风险.炎症生物标志物部分介导了Klotho蛋白对CHF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ALBI评分在儿童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中的临床相关性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与儿童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sHLH)的临床相关性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3年3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明确诊断的儿童sHLH病例资料,根据ALBI分级进行生存分析,对ALBI评分和临床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通过ROC曲线确定ALBI评分的最佳截断值并评估其对预后预测的准确性,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方法比较组间生存曲线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进行预后分析,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计算ALBI评分与sHLH患儿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28例sHLH患儿,中位年龄为38(13.25,84)个月,男性70例(54.69%),女性58例(45.31%).ALBI分级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LBI 3级的HLH患儿生存率明显低于ALBI 1级和2级.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LBI评分与脾大、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肺出血、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受累、ALT、AST、TG、LDH、PT、APTT、SF 呈正相关(r=0.181、0.362、0.332、0.221、0.351、0.347、0.391、0.563、0.180、0.448、0.483、0.370、0.356),与HB、PLT、FIB呈负相关(r=-0.321、-0.316、-0.423),与EBV感染、真菌感染、肝大、ANC无显著相关性(P>0.05).应用ROC曲线分析确定ALBI的截断值为-1.76,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90 g/L、ALT≥80 U/L、AST≥200 U/L、LDH≥1 000 U/L、PT≥20 s、APTT≥40 s、FIB<1.5 g/L、ALBI≥-1.76、合并肺出血、DIC、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消化道出血和未使用血液净化可能为儿童sHLH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1.5 g/L(HR=2.119,95%CI:1.028-4.368)、ALBI ≥-1.76(HR=2.452,95%CI:1.233-4.875)、中枢神经系统受累(HR=4.674,95%CI:2.486-8.789)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血液净化(HR=0.306,95%CI:0.153-0.612)为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显示,死亡风险随ALBI评分增加而增加.ALBI评分对1、2和4周及总体死亡风险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5、0.807、0.700、0.693,对早期死亡风险预测较好.在年龄≤2岁、合并EBV感染、经HLH-1994/2004治疗、合并呼吸衰竭、ANC≤1.0 ×109/L、HB<90 g/L、PLT<100 ×109/L、TG≥3.0 mmol/L、LDH≥ 1 000 U/L、APTT≥40 s、FIB<1.5 g/L 的亚组中,与ALBI<-1.76组相比,ALBI≥-1.76的预后更差(P<0.05).结论:ALBI评分与sHLH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相关,可作为儿童sHLH预后风险评估的有用指标,对预测儿童sHLH的预后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司美格鲁肽致药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司美格鲁肽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其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司美格鲁肽""不良反应"等的中英文为检索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Link、中国知网、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及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收集司美格鲁肽致ADR的病例报道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共计17例患者.17例患者中,女性9例、男性8例,年龄25~80岁;8例患者合并应用2种及2种以上药物;8例患者以0.25 mg为起始剂量;大多ADR(94.12%)发生在用药后6个月内;16例患者经停药和/或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或痊愈;11例患者未提及后续是否继续使用司美格鲁肽;9例患者进行了ADR相关性评价,断定为"肯定""很可能""可能""有可能"的分别有1、3、1、4例.司美格鲁肽致ADR可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以消化系统最多(35.29%),其次为皮肤组织(29.41%);其中,急性胃扩张、重度肝损伤、结石性胆囊炎、大疱性类天疱疮、嗜酸性筋膜炎、急性肾损伤、急性间质性肾炎、抑郁症、急性溶血性贫血均为药品说明书未记载的ADR.结论 司美格鲁肽所致ADR可发生在各年龄段,以用药后6个月内发生为主,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皮肤组织等.临床使用时,应重点加强对肝肾功能不全、神经精神疾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人群的药学监护,出现相关ADR时应及时停药和/或对症治疗,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常态化防控时期心内科就诊患者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及睡眠质量调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常态化防控时期,心内科就诊患者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和睡眠质量情况调查,以便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1至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焦虑自评量表(GAD-7)、抑郁自评量表(PHQ-9)、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来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和睡眠质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423例患者,其中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51.3%、51.0%和74.5%,睡眠质量普遍较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0.646)、>45岁(>45~60岁,OR=0.362;>60~80岁,OR=0.316)是心内科就诊患者焦虑的保护因素,大学以上学历(OR=13.886)、有2019-nCoV感染史(OR=21.420)是心内科就诊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男性(OR=0.413)是心内科就诊抑郁的保护因素,大学以上学历(OR=3.103)、有2019-nCoV感染史(OR=8.763)是心内科就诊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女性(OR=0.594)、有2019-nCoV感染史(OR=27.514)是躯体化症状的危险因素;>45岁(>45~60岁,OR=0.181;>60~80岁,OR=0.440)是心内科就诊患者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有2019-nCoV感染史(OR=42.036)是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 2019-nCoV常态化防控时期,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及睡眠障碍检出率高.有2019-nCoV感染史是心内科就诊患者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及睡眠障碍的共同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他克莫司与霉酚酸联用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挖掘分析他克莫司(Tac)与霉酚酸(MPA)联合使用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信号,为联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用OpenVigil 2.1平台检索2004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一季度FAERS数据库中有关Tac与MPA联合使用的不良事件报告,用比例失衡分析法进行ADR信号挖掘.分析不良事件上报的人群特征,比较两药联合应用与其说明书中报告的ADR差别,筛选新的ADR.结果 共获取Tac与MPA联合使用的ADR报告32 866例,涉及男性患者17 455例(53.11%),女性患者11 445例(34.82%);40~<65岁患者占多数(13 174例,40.08%).发生频次较高的ADR主要有发热、感染和肾损害;信号强度较强的ADR主要有感染和皮肤毒性等;新发的ADR主要有血甲状旁腺素升高、心瓣膜关闭不全和急性精神病等.结论 联合使用Tac与MPA时,应对发生频次较高、信号强度较强及新发的ADR予以重视和监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冠状动脉慢血流病人心脏结构和功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病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校正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帧数计数,回顾性连续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51例CSF病人(CSF组),并纳入同期152例冠状动脉正常的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超声心动图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F的影响因素.结果:CSF组男性、心悸、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占比及身高、体重、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CSF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房前后径、左房上下径、左房左右径、主动脉瓣环径、冠状静脉窦内径、升主动脉内径、主肺动脉内径、右肺动脉内径、左心室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E)、二尖瓣收缩期最大血流速率(A)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OR=1.818,P=0.023)、糖尿病史(OR=2.654,P=0.028)、高脂血症(OR=1.097,P=0.020)、左房左右径(OR=1.091,P=0.021)为CSF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二尖瓣E峰(OR=0.815,P=0.018)为CSF的保护因素.结论:CSF病人的心脏结构、功能受损,表现为左房扩张以及冠状静脉窦扩张、左室增厚和左室舒张功能下降.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烟与CSF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