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部CT影像体积计量软件量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激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基于肺部CT影像病灶区域体积计量软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转归及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为COVID-19患者激素的应用提供精准数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1-4月于南京市第二医院住院诊治的102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程中是否应用激素分为两组,激素组39例,非激素组63例。应用基于肺部CT影像病灶区域体积计量软件分析病灶体积占全肺百分比(PV),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核酸转阴时间。结果:治疗后1 d,激素组PV(7.03±1.20)%,高于非激素组(4.10±0.84)%,治疗后3 d,激素组PV(9.45±1.32)%,高于非激素组(4.15±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60 d显示,治疗28~60 d时,两组肺部病灶减少程度趋向一致。以增加的肺部PV 1.50%为界值,其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89.70%。筛选应用激素患者的敏感度87.18%,特异度95.14%,阳性预测值91.89%,阴性预测值92.31%,基于肺部CT影像病灶区域体积计量软件的影像评估与核酸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86, P<0.01)。激素组中位核酸转阴时间为18 d,非激素组患者中位核酸转阴时间为16 d,两组核酸转阴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77)。以核酸检测为金标准,评价人工智能对COVID-19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其敏感度97.14%,准确度91.18%,阳性预测值90.67%,阴性预测值92.59%。 结论:基于人工智能的肺部体积计量软件对于COVID-19患者的诊断、激素使用的指征及时机、预后的判断均给出了明确的量化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性别因素对癫痫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性别因素对癫痫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癫痫患者40例,年龄18~59岁,BMI 18.5~24.0 kg/m 2,ASA分级Ⅱ或Ⅲ级。按照性别分为2组( n=20):男性组(M组)和女性组(F组)。采用肌松监测仪监测神经肌肉传导功能,于TOF模式(频率2 Hz、波宽0.2 ms、刺激电流70 mA,串间间隔12 s)刺激尺神经。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8 mg/kg,当T l达最大抑制时行气管插管,采用改良法评价气管插管条件。术中T 1恢复至25%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15 mg/kg。术毕T 1恢复至50%时,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2 mg/kg。记录罗库溴铵起效时间(T onset)、高峰时间(T peak)、10%恢复时间(T 10%)、10%~25%恢复时间(T 10%~25%)、25%~50%恢复时间(T 25%~50%)、50%~75%恢复时间(T 50%~75%)、75%~90%恢复时间(T 75%~90%)。于术毕T 1恢复至25%和75%时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罗库溴铵血药浓度。计算单位时间体重罗库溴铵用量。 结果:2组患者T onset、T peak、T 10%、T 10%~25%、T 25%~50%、T 50%~75%、T 75%~90%、气管插管条件、各时点罗库溴铵血药浓度及单位时间体重罗库溴铵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性别因素对癫痫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无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舒更葡糖钠与新斯的明拮抗肾移植术患者罗库溴铵残余肌松效果的比较:大样本、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舒更葡糖钠与新斯的明拮抗肾移植术患者罗库溴铵残余肌松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肌松拮抗剂使用情况分为舒更葡糖钠组(S组)及新斯的明组(N组)。记录肌松拮抗起效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于术前、术后第1、3、5、7天记录肌酐清除率。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603例患者,S组278例、N组325例。与N组比较,S组肌松拮抗起效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术后24 h内低氧血症及术后7 d内新发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 P<0.05),各时点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移植物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新斯的明相比,舒更葡糖钠能更快速拮抗肾移植术患者罗库溴铵残余肌松,有利于早期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闭环靶控输注罗库溴铵深度肌松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闭环靶控输注罗库溴铵深度肌松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0例,年龄18~64岁,体重指数< 30 kg/m 2,ASA分级Ⅰ或Ⅱ级,通过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25):传统经验组(T组)和闭环靶控深度肌松组(CLTC组)。T组间断手动给药;CLTC组采用闭环靶控输注罗库溴铵,目标肌松程度为强直刺激后计数(PTC)计数l或2。记录术者满意度评分、平均气腹压、肌松药用量、气管拔管时间、术后氟比洛芬酯使用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T组比较,CLTC组术者满意度评分升高,平均气腹压降低,罗库溴铵总用量及平均用量升高,气管拔管时间延长,术后氟比洛芬酯使用率、肩痛及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 P<0.05)。 结论:以PTC为反馈模式闭环靶控输注罗库溴铵可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深度肌松的维持,提供更加满意的手术条件,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罗库溴铵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罗库溴铵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择期拟在全麻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年龄50~8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指数<30 kg/cm 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30):生理盐水组(S组)、罗库溴铵0.6 mg/kg组(RL组)和罗库溴铵1.2 mg/kg组(RH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舒芬太尼和罗库溴铵0.6 mg/kg(RL组)或1.2 mg/kg(RH组)或等容量生理盐水(S组)行麻醉诱导,喉罩置入术后行机械通气,维持P ETCO 2 35~45 mmHg。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吸入1%七氟烷,静脉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行麻醉维持,术中熵指数40~60。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行PCIA,维持VAS评分≤4分。VAS评分>4分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于止血带充气60 min时取术侧切口边缘股内侧肌肌肉,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骨骼肌抗肌萎缩蛋白表达;分别于止血带充气即刻、充气60 min和放气后5、30 min时采集动脉血样,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MDA浓度。记录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和氟比洛芬酯用量。记录止血带反应和麻醉恢复期肌松残余的发生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48 h时测量大腿围,计算术后与术前的差值;记录术后早期(3 d)和远期(3个月)患肢膝关节活动度和止血带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S组比较,RH组骨骼肌抗肌萎缩蛋白表达上调,止血带放气后30 min时血清MDA浓度降低,术后24和48 h时大腿围差值减小,RH组和RL组术后3 d和3个月时膝关节活动度增加,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缩短( P<0.05)。与RL组比较,RH组术后3 d和3个月时膝关节活动度增加,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缩短( P<0.05)。3组止血带反应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和氟比洛芬酯用量、术后早期和远期止血带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组麻醉恢复期均未见肌松残余发生。 结论:罗库溴铵1.2 mg/kg可减轻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羟考酮复合依托咪酯-罗库溴铵全麻诱导时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量效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确定羟考酮复合依托咪酯-罗库溴铵全麻诱导时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量效关系。方法: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20~63岁,BMI 18.0~25.2 kg/m 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30):分别缓慢静脉注射羟考酮0.15 mg/kg(O 0.15组)、0.23 mg/kg(O 0.23组)、0.34 mg/kg(O 0.34组)或0.51 mg/kg(O 0.51组),3 min后依次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和罗库溴铵0.8 mg/kg,2~3 min后采用Macintosh喉镜行气管插管术。记录气管插管前即刻HR、SBP和DBP,气管插管后3 min内HR、SBP和DBP峰水平;气管插管后SBP和(或)HR升高且超过插管前水平的30%定义为气管插管反应,并记录麻醉诱导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O 0.15组、O 0.23组、O 0.34组和O 0.51组气管插管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7%、73%、27%和3%。羟考酮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D 50(95%可信区间)为0.259 (0.230~0.292) mg/kg,ED 95(95%可信区间)为0.387 (0.358~0.420) mg/kg。O 0.51组仅低血压发生率(26%)显著高于其余3组( P<0.05)。 结论:复合依托咪酯-罗库溴铵全麻诱导时,羟考酮抑制Macintosh喉镜下气管插管反应的ED 50和ED 95分别为0.259和0.387 mg/kg,推荐其适宜剂量0.51 mg/k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HPLC-Q-Exactive-MS/MS和GC-MS联用技术的蒙药通拉嘎-5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系统分析蒙药通拉嘎-5化学成分,明确其化学物质组成.方法:采用HPLC-Q-Exactive-MS/MS和GC-MS联用技术对通拉嘎-5固有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二级质谱结合CD软件和文献检索,共鉴定出105个化学成份,包括27个生物碱类,26个黄酮类,15个挥发油类,11个酚酸类,5个瑞诺烷类二萜类,5个有机酸类,3个多酚类,3个鞣质类,3个香豆素类和7个其他类.通过GC-MS法结合NIST数据库,共鉴定57个化合物,包括30个萜类、14个烃类、6个醛类、2个脂肪醇类、2个羧酸酯类、1个酮类、1个生物碱类和1个甾醇.结论:建立的HPLC-Q-Exactive-MS/MS 和GC-MS分析方法可对通拉嘎-5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识别和鉴定,可为系统阐明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提供实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芋儿七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27
芋儿七为百合科植物延龄草的干燥根和根茎,作为"太白七药"之一,其具有良好的安神、祛风止痛的功效,在民间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失眠、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症,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研究表明,芋儿七中的活性成分包括甾体皂苷类、黄酮类、倍半萜苷类、甾醇类等.现代药理学实验证实,芋儿七具有良好的镇静止血、改善心肌功能、促进凝血、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其中甾体皂苷是发挥这些药理活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本文整理了近几年芋儿七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旨在为后续探索新的活性成分及开发利用本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桑寄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20
通过归纳整理近年来桑寄生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桑寄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发现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维生素类、挥发油类、微量元素、多糖、萜类、甾醇类、苯丙素类、姜黄素类、酚酸类等,其中黄酮类为主要药效物质,在桑寄生的抗炎、抗氧化、抑菌、抗病毒、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桑寄生可能具有一定的毒理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基于GC-Q-Exactive-MS的灵芝孢子油化学成分定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利用高分辨气相色谱-四级杆-静电轨道阱质谱法(GC-Q-Exactive-MS)定性分析灵芝孢子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Q-Exactive-MS,在电子轰击(EI)源下获取化合物的全扫描质谱数据,通过总结脂肪酸类、萜类、甾醇类及醛类化学成分的质谱裂解规律,并检索NIST、MassBank、HMDB、PubChem在线数据库及查阅相关文献,对灵芝孢子油的各类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从灵芝孢子油中共鉴定了 22 个化学成分,包括 3 个脂肪酸类、4 个萜类、4 个甾醇类、4 个醛类及 7 个其他类化合物.结论:研究结果为灵芝孢子油质量控制和中药弱极性化学成分定性分析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