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8名造口治疗师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知信行的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造口治疗师(ET)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伤口疼痛管理持续改进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60名ET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ET对慢性伤口疼痛知识、信念、行为问卷。结果:共发放问卷260份,有效问卷238份。ET对慢性伤口疼痛知识问卷得分为(5.90±1.49)分;ET对慢性伤口疼痛信念问卷得分为(25.74±3.57)分;ET对慢性伤口疼痛管理行为问卷得分为(53.28±12.52)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职称、从事伤口护理工作年限、是否有肿瘤科相关科室工作经历是ET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知识、信念和行为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ET对慢性伤口疼痛知识掌握欠缺,态度尚可,实践行为亟待加强。医院管理者大力发展全职ET,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伤口疼痛,在选择ET培养人员时建议中级以上护士为培养对象。对于ET来说,需要不断地进行职称的提升及再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对于ET学校来说应该建立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伤口疼痛培训知识体系,并对伤口专科护士开展相应的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四肢骨折患儿术后疼痛管理父母认知与态度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父母对四肢骨折患儿术后疼痛管理的认知与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9年6—12月,便利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因四肢骨折行择期手术并住院的6~16岁患儿父母170例,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父母疼痛管理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67例父母认知、一般态度和对止痛药的消极态度得分分别为15.0(3.00)、24.0(4.00)和17.0(3.00)分, χ2检验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父母认知、不同年龄段父母的一般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1.599、7.053, P=0.021、0.029)。Spearman相关显示父母认知与一般态度呈正相关关系( r=0.394, P<0.01)。 结论:大多数父母对骨科患儿术后疼痛管理的认知、一般态度和对止痛药的消极态度处于中至高水平,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父母对疼痛测量工具以及所使用止痛药的认知缺陷和消极态度,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案,从而促进其参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团队式授权教育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特点,对患者实施团队式授权教育,探讨该教育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借助数字表法将中华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8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团队式授权教育模式干预。对比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疼痛改善情况及护理优良率。结果:研究组认知状态(34.4±5.0)分、行为状态(35.0±4.6)分及态度(36.4±4.0)分,均高于对照组认知状态(24.6±5.3)分、行为状态(25.9±5.0)分及态度(26.1±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前两组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护理7 d疼痛得分(4.2±1.0)分、护理14 d(2.0±0.5)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7 d(6.2±2.0)分、护理14 d(5.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护理优良率(97.7%)高于对照组护理优良率(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团队式授权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轻疼痛,护理效果较理想,该教育方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腹部手术术后疼痛管理护士行为意向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讨腹部手术术后疼痛管理中护士的行为意向。方法: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制定访谈提纲,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7—1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1名普通外科护士为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了解其对腹部手术术后疼痛管理的行为意向。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原始资料。2名研究者对访谈资料进行反复对比、核实、分析、归纳,产生不同意见时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决定,最终确定编码及主题。结果: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中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3个维度,共提炼出3个主题,以及7个亚主题:行为态度(积极态度、消极态度)、压力来源(群体压力、领导压力、患者及家属压力)、主观感知与行为(舒适圈的禁锢、外部资源支持不足)。结论:多数护士对腹部手术术后疼痛管理行为持积极态度,术后疼痛管理行为意向受到同事、领导、患方及家属的影响,同时还存在个人能力不足、外部资源支持不到位的阻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营养师主导的优化营养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管理、钙磷代谢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营养师主导的优化营养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饮食管理、钙磷代谢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行HD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干预,试验组采用营养师主导的营养管理模式进行饮食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饮食依从性、营养摄入情况、营养相关指标、钙磷代谢水平、甲状胖旁腺激素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干预前,两组饮食依从态度量表(Renal Adherence Attitudes Questionnaire,RAAQ)评分及饮食依从行为量表(Renal Adherence Behavior Questionnaire,RABQ)评分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两组RAAQ评分及RABQ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试验组两个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②干预前,两组饮食情况数据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热量、脂肪及蛋白质摄入量均较干预前提高,钠盐、钾及磷摄入量较干预前减低,且除钾摄入数据相似外,其余饮食情况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③干预前,两组营养情况相关指标数据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试验组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④干预前,两组血钙、血磷水平、钙磷乘积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两组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均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较干预前升高,且试验组血磷水平、钙磷乘积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⑤干预前,两组四项瘙痒量表(Four-Item Itch Questionnaire,FIIQ)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试验组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⑥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67%,低于对照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营养师主导的优化营养管理模式可优化HD患者营养管理,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稳定血钙水平、降低血磷浓度,减少皮肤瘙痒、营养不良、关节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父母参与儿童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查阅儿童疼痛管理相关文献,综述父母对儿童疼痛管理的认知、信念或态度和相关行为,分析影响父母采取有益于儿童疼痛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儿科护士在管理儿童疼痛时,有的放矢地引导父母参与提供参考意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肿瘤科护士癌症疼痛管理的态度和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对癌症疼痛管理的态度和知识掌握现况,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发展有针对性的疼痛培训项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4—6月采用自设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KASRP)对来自21个省份、4个直辖市及4个自治区的291名肿瘤科护士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76份。276名护士的KASRP问卷正确率为(59.2±11.0)%,正确率范围为31.7%~85.4%。不同地区、肿瘤临床护理年限、有无接受疼痛培训经历、有无参与癌症疼痛管理实践、月均护理癌症疼痛患者例数的护士的KASRP问卷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分析显示,护士年龄与KASPR得分呈正相关( r=0.237, 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年龄、参与疼痛管理实践、接受疼痛培训经历是影响护士癌症疼痛知识和态度的因素( P<0.05)。 结论:我国肿瘤科护士对癌症疼痛管理的态度仍存在误区,相关知识掌握不足,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一方面提示对临床护士开展有针对性的疼痛管理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应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与疼痛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有效改善护士在癌痛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态度,从而使护士在癌痛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依从性曲线的护理干预在肝癌患者居家康复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依从性曲线的护理干预在肝癌患者居家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2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肝癌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基于依从性曲线的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效能、症状困扰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在自我管理效能方面,干预组患者正性态度、自我决策以及自我解压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干预组患者的症状得分以及困扰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干预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根据肝癌患者的依从性曲线制定护理干预方案,能显著提高患者居家康复过程中的自我管理效能以及生活质量,降低症状困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前馈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白血病PICC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作用。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由PICC管理小组运用前馈控制理论建立完善的DVT预防制度及操作流程,制订DVT质控计划,定期对科室进行PICC护理质量巡查及反馈,比较实施前(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实施后患者导管维护情况、DVT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后白血病患者导管异位发生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肢体肿胀疼痛发生率、DVT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实施后PICC固定规范率、护士导管维护依从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患者对PICC操作流程、PICC维护规范性、基础护理技能、PICC并发症预防、护理服务态度、护患沟通等方面满意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前馈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专科护士PICC维护技能,降低白血病PICC患者DVT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疼痛管理模式对急诊断指患者再植指血液循环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模式对急诊断指患者再植指血液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解放军海军第971医院收治的急诊断指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疼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再植指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当日、术后1、2、3d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感觉、关节屈曲度、血液循环、外观和综合情况的优良率上以及在护理态度、护理技巧、沟通方式、控制或减轻疼痛程度评分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疼痛管理模式可缓解进行断指再植术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能明显改善再植指的血液循环状态,加快再植指的功能恢复,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