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市儿童家长对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犹豫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了解克拉玛依市0~18岁儿童家长非免疫规划疫苗犹豫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自行编制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克拉玛依市12所托幼机构、中小学抽取0~18岁儿童家长开展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儿童家长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犹豫影响因素.结果 克拉玛依市儿童家长非免疫规划疫苗犹豫比例为38.95%.Logistic回归显示子女年龄小、文化程度高、家庭年收入高、本地居住时间长的家长发生疫苗犹豫风险低.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良好,能够解释56%的接种犹豫.态度(β标准=-0.36,P<0.01)、主观规范(β标准=-0.23,P<0.01)、知觉行为控制(β标准=-0.21,P<0.01)、感知风险(β标准=-0.12,P<0.01)均与家长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犹豫有关.结论 应用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家长对儿童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犹豫,提升家长疫苗信心及认知水平,加强医务人员、社交媒体宣传科普,有助于提高家长接种意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开发饮食健康教育游戏小程序认知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开发饮食健康教育游戏小程序的需求.方法 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产科1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9个亚主题,即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教育信息获取方式(从专业医疗团队获取、从社交媒体平台获取)、对电子游戏的态度看法(对电子游戏的选择偏好、对饮食教育游戏小程序的态度)、对设计游戏小程序的期望(应用过程兼顾用户友好性及效益、获取全面丰富的妊娠糖尿病饮食信息、提供定制的个性化饮食信息)、游戏化健康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游戏化场景的生动性与专业性、游戏场景的生活化).结论 开发妊娠期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游戏小程序前,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使用需求,从而为患者的饮食指导提供趣味性、可行性强的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失眠的在线简版行为疗法对失眠障碍的干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背景 失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但其操作复杂、耗时长、依从性低等缺点限制了其在真实世界的应用.简版行为疗法(BBT-I)是一种基于CBT-I的简化治疗方法,其疗效与CBT-I相当,更适合在真实世界中推广.然而,BBT-I是否适用于中国失眠障碍人群暂不明确,而通过线上方式进行BBT-I的研究更是缺乏.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的在线BBT-I(eBBT-I)对中国失眠障碍患者失眠改善的疗效,以及其对患者睡眠信念和态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将 2023 年 2-11 月来自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睡眠门诊的失眠障碍患者设为干预组,将线上和线下招募的失眠障碍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干预组接受为期 2 周的eBBT-I治疗,对照组接受精神卫生教育的伪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的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和简版睡眠信念与态度问卷(DBAS-16)得分,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最终共纳入35例干预组患者和3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结局指标:组别与时间对ISI得分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与时间分别对ISI得分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前3 d(基线)两组IS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4 d干预组ISI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 14 d ISI得分低于组内干预前(P<0.05).次要结局指标:组别与时间对DBAS-16 得分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对DBAS-16 得分主效应显著(P<0.05);组别对DBAS-16 得分主效应不显著(P>0.05).干预前3 d(基线)、干预后 14 d两组DBAS-16 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 14 d DBAS-16 得分高于组内干预前(P<0.05).结论 eBBT-I有效地改善了失眠障碍患者的失眠症状和负面影响,但对睡眠信念与态度的改善效果仍有待提升.本研究支持了eBBT-I在中国失眠障碍患者失眠治疗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携带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患者心理韧性成长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携带埋藏式心脏起搏器(pacemakers,PM)患者出院后的心理韧性体验,深度探究其感受变化过程.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10月-2022年5月选取我院起搏器随访门诊的11例携带PM患者,采用现象学研究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借助NVivo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共经历2个时期,各时期分别提炼出5个主题:植入第1个月的心理韧性建立危机期(无奈、强烈的不确定感、心理机能调节失衡、自我形象受损、渴求康复锻炼的指导).植入第6个月的心理韧性调控期(调整与适应变化,接纳现状;重塑认知;生活态度的调节;延续护理服务及医疗技术的空缺;渴望获取疾病管理信息).结论建议医护人员依据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心理韧性特点,分类制定携带PM患者的术后管理方案,重视植入初期心理韧性建设的影响因素,注重患者心理发展形势,强化术后患者的信息与情感支持,持续关注术后调控期康复患者的心理韧性,发挥其带动同伴患者的优势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感知医院伦理氛围与其身体约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护士对医院伦理氛围感知和身体约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探讨医院伦理氛围和护士身体约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4—5月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注册护士4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伦理氛围量表(HECS),身体约束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并分析医院伦理氛围对护士身体约束认知的影响。共发放问卷400份,有效回收387份,有效回收率96.75%。结果:387名护士HECS总得分为(89.72±32.78)分,护士身体约束知识得分为(10.86±2.37)分,身体约束态度得分为(30.48±2.94)分,身体约束行为得分为(41.82±7.24)分;不同学历、职称、培训经历的护士身体约束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护士HECS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与身体约束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均呈正相关( P<0.05);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ECS中与医师的关系、与患者的关系、与管理者的关系是护士身体约束知识和态度的影响因素,HECS中与医师的关系、与管理者的关系是护士身体约束行为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医院伦理氛围与护士身体约束知识、态度、行为密切相关,营造良好的医院伦理氛围有助于提高护士对身体约束的认知水平,从而规范护士的身体约束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强化临床实习学生标准预防的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以医院感染重点科室专科培训和多媒体教育干预为主的多元化标准预防教育在临床实习学生标准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科教科和感染管理科结合国内外医院感染案例,设计并制作了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视频。视频内容涉及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两个方面,重点通过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的专科培训来强化196名医护学生的职业风险认知和医院感染防控及职业防护技能。从理论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实习学生实施标准预防的态度和依从性、两组学生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实习学生标准预防教育培训的效果。采用SPSS 18.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除对实施标准预防的不利因素的认识外,理论考试成绩、医院感染风险的认知、标准预防的意义认知、实施标准预防的有利因素、自我效能评价、标准预防依从性自我评价等6项,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实习学生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 vs. 7.14%; χ2=4.69, P<0.05)。 结论:贯穿整个实习期的多元化标准预防教育干预,拓展和加深了学校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临床实习期具备良好的职业风险认知和应对技能,保障了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学生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系统偏好与其自主学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系统的性能、功能和推荐方式的偏好,以及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构建有效的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工具提供参考。方法:以某医科大学大一至大三医学生482人为研究对象,使用电子版自主学习量表及自制医学教育学习资源推荐系统的性能、功能及推荐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研。使用SPSS 26.0进行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医学生信息资源推荐系统的性能、功能及推荐方式偏好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 结果:医学生对于学习资源推荐系统的学习性[(4.35±0.58)分]、准确性[(4.32±0.62)分]和时效性[(4.32±0.62)分]具有较高的需求和偏好。对于推荐系统的功能方面,在社交功能中的关注[(4.10±0.71)分]、分享[(3.94±0.82)分],在交互功能中的搜索[(4.35±0.59)分]、反馈[(4.09±0.73)分]、发表[(3.80±0.88)分]都得到了较高的评分。对于推荐方式偏好,基于学科联系[(4.07±0.66)分]、基于时间线[(4.02±0.74)分]等方面得分更高。与自主学习相关性较高的有信息资源推荐系统的时效性( r=0.367)、社交属性( r=0.361),以及基于类似人群维度( r=0.316)。 结论:医学生对学习资源推荐系统的各类性能、功能和推荐方式较为熟悉且态度积极,具有学习资源推荐系统构建及相关资源平台建设的认知基础。该系统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推进医学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0年与2018年中国15岁及以上非现在吸烟人群二手烟暴露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2010与2018年中国≥15岁非现在吸烟人群二手烟暴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0与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均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获得全国代表性样本。本研究选择≥15岁非现在吸烟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经基于复杂抽样加权后,对一般人口学特征、二手烟危害的认知、公共场所室内区域禁烟的态度,以及不同场所二手烟暴露情况、限制吸烟的规定进行描述,采用Rao-Scott 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二手烟暴露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15岁非现在吸烟人群中,看到有人室内吸烟的比例从2010年的84.7%下降到2018年的71.9%,在各个场所看到吸烟的比例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女性、45~64岁、教师、医务人员、企业/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村和中部地区人群二手烟暴露情况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018年,在各年龄组中,家庭全面禁烟或部分区域允许吸烟的二手烟暴露比例均低于家庭允许吸烟或无禁烟规定;在25~44岁人群中,所在工作场所全面禁烟的二手烟暴露比例低于允许吸烟或无禁烟规定( OR=0.65,95% CI:0.49~0.87),认为0~5类公共场所室内区域不应该允许吸烟的二手烟暴露比例高于8类公共场所( OR=2.13,95% CI:1.35~3.36);在45~64岁人群中,教师( OR=0.37,95% CI:0.17~0.78)、医务人员( OR=0.35,95% CI:0.16~0.76)、农林牧渔水利人员( OR=0.49,95% CI:0.29~0.84)二手烟暴露比例均低于政府/事业单位人员。 结论:中国≥15岁非现在吸烟人群二手烟暴露情况整体有所改善,无烟环境建设初现成效,但建设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要积极倡导无烟家庭建设,加强烟草危害宣传教育,提高非吸烟者拒绝二手烟暴露技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孕妇压力性尿失禁症状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孕妇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症状体验,为加强SUI防控并制定标准化症状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产科门诊常规产检的SUI孕妇11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孕妇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分析资料。结果:通过分析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为认知不足、应对态度不一、症状体验差、症状管理知识需求迫切。结论:SUI孕妇普遍对疾病认知不足,症状体验差,应对态度不一,症状管理知识需求迫切。因此,对于SUI孕妇,应提供个人—家庭—社会全方面的支持,加强SUI症状管理知识的社会宣传,并给予正性的引导和鼓励,鼓励家庭成员的参与,并积极构建互联网数字化信息平台,以最终降低孕妇SUI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症肌无力患者症状负担及心理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重症肌无力患者症状负担及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为完善该类人群的支持体系,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CINAHL、Scopus、Proquest、Ovid、Wiley Online Library、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症状负担及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法对文献进行Meta整合。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提炼出66个研究结果,归纳形成10个新类别,综合出4个整合结果,分别为重症肌无力患者受躯体症状困扰,导致心理疲劳及认知受损;重症肌无力对患者身体、社会、心理功能及工作的影响;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转变态度与行为,承担责任与使命,实现个人成长。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存在严重的症状负担与心理困扰,临床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的症状管理,关注其身心感受,提供多维度社会支持,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挑战,实现个人成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