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肩关节镜术后肌肉功能改变对颈椎形态及矢状面参数影响的自身前后对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肩关节镜患者术后颈肩部肌肉功能改变对颈椎矢状面参数及顺列形态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收治的68例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评估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评估术前、术后3 d、术后6周生活质量评分[颈部、肩部视觉模拟评分(VAS)]、影像学参数(上颈椎曲度、下颈椎曲度、C2-C7矢状面垂直轴、T1倾斜角、颈椎顺列形态)和肌肉功能指数[头夹肌、上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屈曲放松比(FRR)、共同收缩比(CCR)],评估术前、术后3 d和术后6周生活质量评分、颈椎影像学参数和肌肉功能指数差异,评估生活质量评分、颈椎影像学参数和肌肉功能指数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上颈椎曲度、下颈椎曲度和颈椎顺列形态影响因素。结果:术前、术后3 d和术后6周生活质量评分、颈椎影像学参数和肌肉功能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颈部VAS评分(β=-0.215,P<0.01)、下颈椎曲度(β=-0.160,P<0.05)显著负向预测上颈椎曲度;T1倾斜角(β=-0.633,P<0.01)和后伸CCR(β=-0.124,P<0.05)显著负向预测下颈椎曲度,颈部视觉模拟评分(β=0.108,P<0.05)、C2-C7矢状面垂直轴(β=0.319,P<0.01)和上斜方肌屈曲FRR(β=0.041,P<0.01)显著正向预测下颈椎曲度;后伸CCR(β=-1.325,P<0.01)显著负向预测颈椎顺列形态,颈部VAS评分(β=0.060,P<0.05)、下颈椎曲度(β=0.032,P<0.01)显著正向预测颈椎顺列形态。结论:颈部疼痛和下颈椎曲度是上颈椎曲度独立影响因素;颈部疼痛、C2-C7矢状面垂直轴、T1倾斜角、上斜方肌舒缩功能和颈部肌肉协同性是下颈椎曲度独立影响因素;颈部疼痛、下颈椎曲度、颈部肌肉协同性是颈椎顺列形态的独立影响因素;颈肩部肌肉功能改变联合C2-C7矢状面垂直轴和T1倾斜角,影响下颈椎曲度,继而影响上颈椎曲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三氧自体血+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胸背部MPS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胸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患者应用三氧自体血+颈交感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3 年 2 月—2024 年 5 月在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治疗的胸背部MPS患者 4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 21 例.对照组实施口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治疗组实施三氧自体血治疗+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生命体征、疼痛程度、炎症因子.结果:治疗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0 d后,治疗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7、10 d后,治疗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0 d后,治疗组IL-6、IL-10 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氧自体血+颈交感神经阻滞在胸背部MP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感,降低血压、心率及炎症因子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制艾盐热敷包热敷配合优质护理缓解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自制艾盐热敷包热敷配合优质护理缓解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按入院治疗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制艾盐热敷包热敷局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总依从率、总满意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恢复情况(肛门首次排气、首次大便、肠鸣音恢复所需时间,住院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给予腹腔镜手术后患者采用自制艾盐热敷包热敷配合优质护理不仅利于缓解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征,加快身体恢复速度,更利于提升其依从性及对该院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辅助治疗模式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新辅助治疗模式下行根治性低位前切除联合保护性造口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进行调查,探讨新辅助治疗前至造口还纳后12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完整新辅助长程放化疗并行根治性低位前切除(LAR)联合保护性造口的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纳入标准:(1)新辅助治疗前行直肠MRI评估为mT 3~4b或mN 1~2而无远处转移(M 0)的患者,同时肿瘤下缘距肛缘<12 cm;(2)新辅助治疗前活检病理确诊直肠腺癌;(3)行完整周期的新辅助治疗;(4)接受根治性保肛手术治疗,术式均为LAR联合保护性造口,已经完成造口还纳,同时随访12个月以上。排除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Ⅳ~Ⅴ级、合并多原发结直肠癌者、过去5年内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怀孕或哺乳期女性、有严重精神疾病史者、行核磁共振检查、放化疗或手术治疗禁忌者后,共纳入83例患者,男性51例(61.4%),中位年龄59岁,体质指数(24.4±3.1)kg/m 2。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机构生活质量问卷的结直肠癌模块(EORTC QLQ-CR29)、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Wexner便秘评分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量表,分别调查了解患者新辅助治疗前、术前、造口还纳后3个月、造口还纳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包括直肠肛门功能、性功能等方面。量表的各项分值采用 M( P25, P75)表示。 结果:(1)EORTC QLQ-CR29评分显示,新辅助治疗前、术前、造口还纳后3个月、造口还纳后12个月,患者焦虑[分别为64.4(52.0,82.5)分、75.3(66.0,89.5)分、82.6(78.0,90.0)分、83.6(78.0,91.0)分]和担心身体形象[分别为76.8(66.0,92.0)分、81.1(76.5,91.5)分、85.5(82.5,94.0)分、86.1(82.0,92.0)分]均有所改善(均 P<0.01);盆腔痛[分别为5.4(2.0,8.0)分、5.0(2.0,7.8)分、3.9(1.0,5.0)分、3.0(1.0,5.0)分]、尿失禁[分别为15.7(7.0,22.0)分、11.1(0,17.5)分、10.0(0,17.0)分、9.9(0,16.0)分]、阳痿[分别为14.3(4.2,19.0)分、12.2(0,16.8)分、5.6(0,10.0)分、5.2(0.2,8.0)分]、尿频[分别为26.4(13.0,38.5)分、13.9(0,20.0)分、13.4(2.5,21.5)分、13.2(2.0,20.0)分]和黏液血便[分别为4.7(3.0,6.0)分、2.6(0,5.0)分、2.2(0,5.0)分、1.9(0,4.0)分]等症状均有改善(均 P<0.01)。在改善男性性功能、腹痛、口干、担心体质量改变、皮肤疼痛和性交困难方面,评分存在波动,但造口回纳后较新辅助治疗前症状均有改善(均 P<0.05)。在女性性功能、排尿困难、味觉障碍和排粪失禁方面,造口回纳后较新辅助治疗前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均 P>0.05)。(2)IIEF量表显示:新辅助治疗模式前后,各项评分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3)直肠肛门功能量表显示:新辅助治疗前、术前、造口还纳后3个月、造口还纳后12个月,患者的排气失禁[分别为3.1(0,4.0)分、2.3(0,4.0)分、1.8(0,4.0)分、1.2(0,3.0)分]和急迫排粪[分别为7.2(0,11.0)分、5.2(0,11.0)分、2.9(0,9.0)分、1.7(0,0)分]症状均有改善(均 P<0.01);在改善不完全排空感方面,患者症状存在波动,但造口回纳后较新辅助治疗前症状有改善(均 P<0.05);在需要协助排粪[分别为0(0,0)分、0.7(0,1.0)分、0.6(0,1.0)分、0.7(0,1.0)分]和排粪失败[分别为0.2(0,0)分、1(0,2.0)分、0.8(0,1.5)分、0.8(0,1.0)分]方面,患者症状呈现恶化趋势(均 P<0.01)。对新辅助治疗效果不同的患者进行分层分析,比较术前与新辅助治疗前的生活质量改变情况。新辅助治疗较不敏感与较敏感的患者在功能、症状方面改变大致相同,区别在于,较不敏感的患者在排尿困难、尿失禁、皮肤疼痛和性交困难方面症状显著改善(均 P<0.05),而较敏感患者在便频方面症状改善( P<0.05)。 结论: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行根治性低位前切除联合保护性造口的治疗模式可以从许多方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需注意患者在需要协助排粪及排粪失败方面,呈现恶化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抑郁症共病纤维肌痛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以全身弥漫性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可单独发病,也可与其他疾病共同存在,抑郁症是其常共病的精神疾病。由于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客观指标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抑郁症与纤维肌痛综合征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分期手术治疗肘关节挛缩合并尺神经卡压的时序选择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 女,59岁,因左肘关节疼痛伴伸肘功能障碍2年,左环、小指麻木2个月入院。患者2年前出现左肘关节活动后疼痛,伴伸肘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期间行物理治疗等,效果欠佳。患者于就诊前2个月出现左手尺侧一指半及手背尺侧麻木,刺痛觉减退,自觉手部无力。专科检查:左肘关节被动活动度100°-0°-75°,肘关节无明显压痛;左手第一背侧骨间肌萎缩(+),夹纸试验(+),大鱼际萎缩(-),手指并指障碍,捏力减退,尺神经沟处Tinel征(+);患者自评DASH(the 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评分35分,肘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6分。肌电图检查结果提示:左尺神经肘部受压电生理表现,左尺神经肘段传导速度为34 m/s。左肘X线片示:左肘关节退行性改变,关节腔内赘生物形成。左肘CT示:左肘冠状突尖、冠状突窝内大量骨赘增生及关节腔内游离体。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及各项检查结果,考虑为左肘关节挛缩合并肘管综合征。患者先行左肘部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术后1个月行左肘关节镜下松解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尺骨干骺端截骨治疗尺腕撞击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尺骨干骺端截骨治疗尺腕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对12例尺腕撞击综合征患者进行尺骨干骺端截骨结合锁定加压尺骨远端钢板内固定术。根据手术时间、术后骨愈合时间、术前术后尺骨变异值、PRWE评分、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等临床指标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4~18个月,平均16.2个月。手术时间(43.1±9.3) min,所有患者均Ⅰ期骨愈合,骨性愈合时间为(12.6±1.7)周,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X线检查尺骨变异值(-1.0±0.6) mm显著低于术前(2.6±1.2) mm( P<0.001)。末次随访PRWE评分(21.7±3.8)显著低于术前(52.2±7.3), P<0.001。末次随访VAS评分(0.8±0.7)显著低于术前(6.8±0.8)( P<0.001)。术前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为57.9±8.1,其中可5例、差7例;末次随访为85.4±8.9,其中优5例、良5例、可2例,术后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 P<0.001)。 结论:尺骨干骺端截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尺腕撞击综合征可促进骨愈合,明显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缓解疼痛,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加速康复外科在Poland综合征患儿手畸形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应用于Poland综合征患儿手指矫形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5例Poland综合征患儿作为对照组,行传统围手术期管理模式;自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35例Poland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组,行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手术均一次性行2~5指并指分离术,统计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各时间段疼痛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2、6、12 h的改良面部表情法(FLACC)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P<0.05)。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家属满意度高( P<0.05)。 结论:ERAS应用于Poland综合征患儿手指矫形围手术期管理,能降低围手术期疼痛指数,在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同时加速机体康复,从而达到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实时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精准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精准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2月天津市公安医院治疗的8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以超声实时引导药物注射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对照组40例,用传统常规盲穿药物注射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对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以超声显示梨状肌厚度的变化作为辅助评价。结果:实时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对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梨状肌厚度得到了明显恢复,达到了精准治疗的效果,治疗3周后,临床标准治愈率为97.5%,超声诊断梨状肌治愈率95%,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实时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梨状肌综合征较传统盲穿能够达到精准、显著的治疗效果,此方法操作安全、简便、无辐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运动能力下降(失动)是一种增龄相关的老年综合征,受衰老、共病、营养状况、慢性疼痛、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增加老年人压疮、静脉血栓、便秘、衰弱、失能、跌倒及死亡等不良事件的风险。早期识别运动能力下降并积极予以个体化的综合管理对维持老年人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防治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且缺乏规范化诊疗的标准。本共识专家组以循证医学为依据,整合了国内外运动能力下降相关内容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指南和共识推荐意见,经过反复探讨论证,从筛查、评估、干预和综合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20条推荐意见,强调了“筛查-综合评估-多重干预-联合管理”的多学科决策模式,旨在为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指导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