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复方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该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并认为当属本虚标实,且"阳微阴弦"是冠心病的经典阐释.研究表明,痰浊与血瘀为冠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同时也是病理产物,痰瘀互结作为冠心病基本病机贯穿疾病始终,是冠心病主要证型,临床研究也证实中药复方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具有确切疗效.通过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从经典方剂、经验方、中药复方制剂、中药复方与西药合用、中药复方联合其他中医疗法等方面对中药复方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选方用药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运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理论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是一种常见的复发率较高的甲状腺炎性疾病.清代医家王旭高基于中医经典理论和自身临床经验总结"治肝三十法",其分类符合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法循序渐进,现今医家将这些治法广泛用于各系统疾病.SAT病位为肝经所过,常因情志因素而发,故其病机可归纳为肝气郁久而痰瘀互结以及肝阴不足致化火生风,治疗可选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中的部分治法.SAT甲亢期可根据患者证型的不同治以搜肝、疏肝理气、疏肝通络、清肝、泻肝、化肝、息风和阳、养肝等法;过渡期和甲减期则可随证使用培土泄木、温肝等法;恢复期则运用补肝法以养肝血、调肝阴.验之临床,获效明显.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瘀互结型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6 月—2023年 3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一科门诊的 MS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病人 70 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 4 周后,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BMI、SBP、DBP、TG、TC、LDL、FPG、FINS及 HOMA-I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MoCA评分及 HDL水平均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加味黄连温胆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 MS合并 MCI病人的临床症状,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认知功能,且无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型及血压变异性与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医证型及24h血压变异性(BPV)与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收集2023年5月—9月冠心病监护病房住院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平均真实变异性(ARV)评估患者的BPV,计算24hARV.根据患者是否发生MACE分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24hARV、中医证型、实验室指标等.以MACE为结局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24hARV与MACE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AMI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由多到少依次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气滞血瘀和寒凝心脉.与痰瘀互结组、气滞血瘀组相比,气虚血瘀组、气阴两虚组的MACE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分析显示24h收缩压ARV和舒张压ARV与AMI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血瘀证是AMI患者的主要证型,虚证AMI患者更易发生MACE.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脂质蓄积指数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中医证型与脂质蓄积指数(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LAP)的关系.方法 研究旨在回顾分析2021年9月—2023年3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一科收治的160例M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方法进行分类,研究将患者分为4组,即气滞湿阻型组、痰瘀互结型组、脾肾气虚型组和气阴两虚型组,各40例患者,另设40例体检患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不同中医证型MS患者LAP等代谢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 MS患者的LA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LAP水平从低到高顺序依次为健康对照组<脾肾气虚型组<气阴两虚型组<气滞湿阻型组<痰瘀互结型组.结论 ①LAP水平与MS具有相关性.②LAP水平可以作为MS中医辨证分型的重要参考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冠脉血运重建术后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及伴焦虑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数据挖掘,分析探讨冠脉血运重建术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中医证治规律及危险因素。方法:多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利用冠脉病中西医诊疗随访协作平台系统,采集2018年9月-2019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科577例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基线资料、中医证型及证素、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情况、相关疾病史、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等数据,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以电话与门诊访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1年。结果:入组577例患者,最终完成随访561例。①年龄分布:男性患者年龄为(61.80±11.00)岁、女性为(68.37±10.13)岁,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男性发病年龄有早于女性的趋势。②中医证素分布:虚性证素中占比最高的为气虚(61.75%,176/285),其次为阴虚(28.77%,82/285);实性证素中占比最高的为血瘀(39.13%,108/276),其余依次有痰浊(36.23%,100/276)、气郁(20.29%,56/276)等。③中医证型分布: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中,频率高于10%的中医证型依次为痰瘀互结伴忧郁气结证、气虚血瘀证、心胆气虚证、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不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中,频率高于10%的中医证型为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其中伴焦虑抑郁状态的痰瘀互结伴忧郁气结证、心血瘀阻证患者与不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07, P<0.01)。④相关性分析:支架植入数、LDL-C与焦虑抑郁状态呈正相关( r分别为0.107、0.118, P<0.05),尿酸呈负相关( r=-0.127, P=0.01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在治疗第6个月时,年龄[ RR(95% CI)为1.052(1.012~1.094), P=0.010]、糖尿病[ RR(95% CI)为4.561(1.028~20.238), P=0.046]是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行冠脉血运重建术后患者年龄多集中在60~70岁,男性患者发病有早于女性趋势,罹患冠心病风险较高;中医虚性证素中气虚证占比最高,实性证素中血瘀证占比最高;伴焦虑抑郁状态频率高的中医证型为痰瘀互结伴忧郁气结证、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支架植入数、LDL-C与术后焦虑抑郁状态呈正相关;年龄、糖尿病是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冠心通脉贴膏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冠心通脉贴膏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2-8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穴位贴敷冠心通脉贴膏,对照组贴敷安慰剂贴膏。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从心绞痛发作频次、持续时间、疼痛程度3个方面进行心绞痛积分评估,采用酶定量法检测血清TG、TC、LDL-C、HDL-C,酶循环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行心电图检测,记录硝酸甘油停减率,行安全性指标检测,评价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期间,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治疗组28例,对照组27例进入疗效统计。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67.9%(19/28)、对照组为48.1%(13/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6, P=0.040)。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心绞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9.12、4.45, P值分别为0.004、0.042);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为82.1%(23/28)、对照组为55.6%(15/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72, P=0.030)。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4.17、6.57、6.52, P<0.05或 P<0.01),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 t=7.07, P=0.010);血清Hcy水平低于对照组( t=6.70, P=0.012)。2组肝、肾及凝血功能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冠心通脉贴膏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及Hcy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证治规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中医药辨证治疗稳定型心绞痛(SAP)的组方思路及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库至2022年2月28日有关中医药治疗SAP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Clementine 12.0、Excel 2016、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总结核心处方。结果:纳入处方289首,涉及中药185味,包含中医证型38种。基于SAP“病”的整体研究发现,临床治疗SAP以活血化瘀药、补虚扶正药、理气化痰药为主,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包括川芎、丹参、甘草、黄芪、当归等;常用药对包括川芎-当归、川芎-红花、川芎-枳实等。药物复杂网络图及聚类分析显示,补阳还五汤化裁方是治疗SAP的基本方;基于SAP“证”的研究发现,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是SAP较为常见的中医证型,三者用药均以温、平为主;药味均以甘、辛、苦为主,多归肝、脾、肺、心经。其中,气虚血瘀证以黄芪、川芎、丹参等高频药物组成的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痰瘀互结证常以制半夏、川芎、薤白等高频药物组成的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为基本方;气滞血瘀证以川芎、当归、枳壳等高频药物组成的血府逐瘀汤为基本方。药物聚类分析气虚血瘀证与气滞血瘀证可分为3类,痰瘀互结证可分为4类。结论:虚、瘀、痰、滞是SAP的重要病理因素,其中气虚为发病基础,血瘀贯穿本病始终,或兼痰浊及气滞之证。围绕着本虚标实的病机,临床多治以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辨证选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药注射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推荐了8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包括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8个中药注射剂主要适用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其中喜炎平注射液适用于疫毒闭肺证患者,血必净注射液适用于瘀毒互结证和内闭外脱证患者,热毒宁注射液适用于疫毒闭肺证患者,痰热清注射液适用于痰热阻肺证患者,醒脑静注射液适用于热入营血,内陷心包证患者,参附注射液适用于内闭外脱证和阳气暴脱之厥脱证患者,生脉注射液适用于气阴两虚证和内闭外脱证患者,参麦注射液适用于气阴两虚证患者。中药注射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应注意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HNL)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以发现其分布规律。方法:对符合标准的166例HNL患者的基线资料、中医四诊信息及临床特征等进行中医证候判别;行完整淋巴结活检以病理组织学确诊,进行病理分型;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对HNL患者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66例HNL患者中,属风热痰毒证96例(57.83%)、热毒壅盛证57例(34.34%)、痰瘀互结证13例(7.83%);病理分型为增生型96例(57.83%)、坏死型59例(35.54%)、黄色瘤样型11例(6.63%)。临床特征资料显示,3种中医证型的靶淋巴结最大径、疼痛评分、体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3.737、34.484、34.805, P值均<0.05);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194, P>0.05)。3种病理分型的靶淋巴结疼痛评分、体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12.153、25.931, P值均<0.05);靶淋巴结最大径、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2.249、0.671, P值均>0.05)。对应分析结果显示,风热痰毒证与增生型、热毒壅盛证与坏死型的点集合基本重合,痰瘀互结证与黄色瘤样型的点集合最接近( χ2=235.100, P<0.001)。 结论:HNL的3种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其中,风热痰毒证病理学改变多倾向于增生型,热毒壅盛证多倾向于坏死型,痰瘀互结证多倾向于黄色瘤样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